APP下载

企业合并会计方法实施的理论及实证分析

2013-10-16张明霞王力东

关键词:报酬率结合法会计准则

张明霞,王力东

(哈尔滨商业大学会计学院,哈尔滨150028)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选择合并的方式来实现企业自身的战略投资目标。如2010年上海友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并上海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西南证券吸收合并国都证券,2012年的深发展吸收合并平安银行,优酷土豆合并;等等。企业合并的业务越来越多,企业合并会计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会计对合并方法确定的不同,采用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可能对利益相关方产生的影响差异,因此,如何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合并带来的影响成为会计理论界重视的焦点问题之一。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企业合并》(FRS3)认为:企业合并是指通过一个企业获得对另一个企业净资产和经营活动的控制权,而将各单独的企业合并成一个经济实体[1]。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41号——企业合并》(SFAS141)认为:企业合并是指一个实体收购组成企业的净资产,或收购一个或者多个实体并对该实体或多个实体进行控制[2]。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CAS20)认为: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3]。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规定:合并按照参与合并的企业是否受同一方控制,企业合并可以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多方控制的,即除判断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情况以外其他的企业合并,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企业会计合并准则还规定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购买法是指通过转让资产、承担负债或发行股票等形式将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权益结合法是将企业合并视为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公司通过权益证券的交换,使其股权融为一体的会计处理方法。

一、企业合并会计方法实施的理论分析

上市公司在首次宣布企业合并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使用购买法,购买法将被合并企业资产按其公允价值并入企业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一般情况下,资产估计的公允价值会比其账面价值大,这必然导致购买法确认的被购买方资产总价值较大。而且,在购买法下,当合并成本大于被并企业可辨认净资产时,差额部分确认为商誉,这更加会导致购买法下的资产价值高于权益结合法。购买法下合并当期收益包括合并方整个年度实现的收益和被合并方自合并日后实现的收益。购买法下资产的价值在合并后通过计提折旧、分摊等方式转化为成本费用,这将对合并后利润产生影响,进而购买法的使用会对股票价格有一定的影响。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使用权益结合法,权益结合法下将取得的被合并企业的资产按账面价值进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一般情况下,资产按其账面价值入账,这相对于公允价值来说,其确认的资产总价值较小。权益结合法下利润表中,合并当期收益包括合并方和被合并方合并当期会计年度实现的收益,合并留存收益包括将合并企业和被合并企业合并前的留存收益,因此权益结合法下产生的合并利润较大,同时合并公司产生的收益影响较好。另外,权益结合法对取得的被合并方资产按账面价值入账,而通常情况下账面价值又低于公允价值,这说明这些资产存在未实现损益。如果这些损益通过出售这些资产来实现,又可以增加公司合并后的利润,从而同一控制下的采用权益结合法对股票价格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也就是说,企业合并消息会给投资者带来新的会计信息,但是不同的企业合并类型与采用不同的会计方法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程度可能不同。

二、企业会计合并方法实施实证分析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企业合并消息会给投资者带来新的会计信息,企业合并采用何种类型,对应的会计方法是购买法还是权益结合法,对其决策都会有不同的影响。其不同的影响体现在股价及股票收益率的变化上。企业合并消息对其股价及股票收益率的变化有何种影响,需要通过进一步实际验证才能得到。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为了能全面评价企业合并会计准则的市场反应,考虑到样本的复杂性,样本总体包括2010年、201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证证券交易所公布发生企业合并的上市公司的数据,通过巨潮资讯网站以及东方财富网查询公司公告,以确定并购公告日、公司年报以及窗口期内发生的影响股价变动的重大事件:通过锐思数据库搜集企业样本数据。按照新准则中的规定将样本分为两类:一类是同一控制下采用权益结合法的企业合并;另一类是非同一控制下采用购买法的企业合并。也就是样本总体包括2010年、2011年股市的观察值。从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的信息中收集样本,对于其中由于合并当年历史股价不全,无法计算股票非正常报酬率的予以剔除。对于样本的分类:按照企业合并的性质以及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将合并样本分为同一控制下发生合并的上市公司和非同一控制下发生合并的上市公司。研究的样本与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企业并购年鉴2011》、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国泰安数据库、国研网、锐思数据库(www.resset.cn)以及东方财富(www.eastmoney.com)。使用的统计软件是EXCEL2003和SPSS 19.0。

样本挑选的标准原则如下:如果同一公司在窗口期内有一次以上企业合并事项的样本予以剔除;若企业合并公告日前后7日内发生了影响股价变动其他重大事项(如公布年报事项、分红事项、配股事项、送股事项等)的样本予以剔除;若企业合并后主并方企业被注销,则该合并事项样本予以剔除;样本中企业合并公告日(记为0),前后各7个合并企业工作交易日分别记为(-7,7)此区间为样本窗口;企业合并活动必须是有偿交易行为,赠予行为的合并事项或是国家采用行政手段无偿划拨的合并行为事项将予以剔除;B股上市企业是境外投资者,金融保险行业的企业自身具有独特的性质,考虑到整体样本一致性以及非系统的因素所能带来的不同影响,B股上市公司和金融保险行业的上市企业将予以剔除;样本窗口期间内(2010—2011)年度股价数据必须完整与连续,否则存在数据缺失的部分公司将予以剔除;企业同时发生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交易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交易的或者企业上市不到一年的或者合并后两年内退市的样本公司予以剔除。

(二)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的选择。为了从不同角度比较分析合并会计准则实施两种方法所带来的经济后果,本文利用事件研究法对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实施两种方法下的会计信息是否具有影响进行研究。具体思路是:比较并购公告日前后超额收益率的变化差异;比较并购公告日前后平均累计超额收益率的差异并进行显著性检验。

2.研究实证的设计。在研究不同企业合并会计方法对合并企业股票价格的影响时,用合并公告消息公布前后股票价格的累积非正常报酬率来衡量。累积非正常报酬率的正负代表了企业合并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其大小代表了合并消息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程度。其中,累积非正常报酬率是合并公告时间期内连续非正常报酬率的叠加。事件研究法下因正常报酬率等于该股票的实际报酬率减去该股票的期望报酬率。则本文所研究的变量设计为:

(1)合并事件窗口。衡量“合并事件”对股票价格影响的第一步是要确定一个合并事件窗口。以宣布合并公告日为中心,宣布合并公告日在事件窗口内被制定为第0天。设定事件窗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该合并事件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其时间期的设定可根据股票市场的具体情况来确定,通常是(-60,60)~(-2,2),而本文为了真实准确地反应该事件的影响程度,选择(-7,7)为合并事件的窗口。

(2)正常收益(正常报酬率)。所谓正常收益(也可以是正常交易量)指假定没有该事件发生情况下,公司股价的“正常”预期收益(E(R))。通常计算“正常收益”的方法有市场模型、常数均值模型、市场调整模型、不变收益模型四种,而在实践表明,在短期事件研究中,上述几种计算方法得到的结论,通常在数量上存在一定差异,在方向和显著性判断方面并无较大差异。本文在进行短期合并事件研究中选择了方法中最常使用与最适用的市场调整模型,假定每家企业在合并事件期内每一天的预期收益率,或者说正常收益率就是市场收益率Rmt。则本文在市场调整模型中选择锐思数据库下,一支股票正常报酬率是以实际报酬率同日的市场收益率代替的,即为“流通市值加权平均市场日收益率”。

(3)实际报酬率是投资人投入某资产或投资某工具后实获得的报酬率,是一种已经实现的亦即在损益已经发生的情况下计算而得的。

(4)超常收益(非正常报酬率,AR,Abnormal return,也可以是超常交易量),就是因为事件的发生而带来的市场的短期反应,自然衡量了该事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而这也正是事件研究法的本质所在。超常收益:衡量了在t日获得的由事件引起的超额收益。

(5)平均异常收益率(AAR,Average Abnormal Return)。AAR衡量了N个事件样本公司(投资组合)在t天的平均异常收益率。

(6)累积超常收益(CAR,Cumulative average abnormal return)CAR[t1,t2]衡量了 N 个事件样本公司在[t1,t2]时间段内,平均而言获得的异常收益。检验CAR[t1,t2]与0的差异性。如果检验结果显著,则说明该事件对股价影响显著,否则,说明该事件对公司股价影响并不显著,或者说影响没有通过证券市场反映出来。

(三)研究结果分析

本文分析合并事件公告消息是否对资本市场具有影响,首先对样本数据合并公告日前后的平均非正常(超额)收益率进行分析研究,用以检验合并公告消息是否对资本市场具有影响,这是研究问题的基础。因为只有合并交易事件本身对资本市场有一定的影响,合并会计准则实施下的选择不同的会计方法才有可能对资本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数据处理平均非正常(超额)收益率的变化规律结果分析如图1所示。

图1 合并公告日前后平均非正常(超额)收益(AAR)变化规律趋势图

从图1可以看到,在整个所选窗口期内的AAR的变化趋势,其中在合并公告日之前,平均非正常(超额)收益率AAR平稳地先下降后缓缓地上升;在合并公告日之后,平均非正常(超额)收益率呈下降趋势,而在之后有所上升。由图1表明,大部分的样本数据的平均非正常(超额)收益率差别显著。其次,分析样本中合并公告前后的平均累计非正常(超额)收益率CAR,对其两组中的CAR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平均累计非正常(超额)收益率CAR的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平均累计非正常(超额)收益率CAR

虽然从表1可看出合并公告前后平均累计超额收益率不等,合并公告日前 CAR均值为0.01959429,合 并 公 告 日 后 CAR 均 值 为0.00817143,在合并公告日前后均大于0,其中合并公告日前的CAR均值大于合并公告日后的CAR均值。经过以上的分析发现,从整体上看,资本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传达了企业合并交易信息,投资者、管理层、债权人等能够利用合并信息获取超额的收益。

在研究了企业合并交易事件具有市场反应之后,需要进一步检验在合并中,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是否具有不同的市场影响,进而带来不同的经济后果,需要确定的是两种合并会计方法的平均超额收益率是否显著不同,图2为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平均非正常(超额)收益率的变化趋势图。

图2 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下的AAR的变化趋势图

如图2所示,在合并的窗口期内,购买法下的AAR比权益结合法下的AAR变化大,但不能表明哪种市场的表现为更好,进而需要对两种方法下的CAR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进行验证。通过SPSS19.0,合并公告颁布日之前的数据处理结果如表2、表3所示。

表2 合并公告日之前两种方法下累计非正常报酬率CAR

表3 合并公告日之前两种方法下CAR的独立样本检验

在研究的输出结果中可以知道:合并公告日之前,权益结合法下的CAR均值为0.01647,购买法下CAR均值为0.03013,同时,CAR独立样本T检验在95%置信区间的Sig大于0.05,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可以看出,在并购公告日之前,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均具有积极的市场反应。通过SPSS19.0,合并公告颁布日之后的数据处理结果如表4、表5所示。

表4 合并公告日之后两种方法下累计非正常报酬率CAR组统计量

表5 合并公告日之后两种方法下CAR的独立样本检验

通过输出研究结果可以了解到在合并公告日之后,同一控制下权益结合法下的CAR均值为0.0064,非同一控制下购买法下的CAR均值为0.01416,两者CAR均值都大于0,权益结合法下的CAR均值略低。这说明在合并公告日之后,合并会计准则实施下的两种方法均具有积极的市场影响。在对其合并会计准则实施下的两种方法下的CAR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后,输出结果显示在95%置信区间的Sig值为0.75036,大于0.05,说明差异性不显著。

在以上的研究结果分析中得知,合并公告前后平均累计超额收益率不等,从两种方法的AAR来看,在合并的窗口期内,购买法下的AAR比权益结合法下的AAR变化大。企业合并交易事件具有市场反应,可以为资本市场中利益相关者传递有关的信息。

经过以上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在合并公告日之前,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均具有积极的市场反应,其同一控制下权益结合法的显著性更强。从企业经济性质分布上来看,发生合并的企业仍然是以国有经济为主,其中大部分控制方角色为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以及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而在生产经营上相对活跃的私有经济与外商经济、集体经济及港澳台经济的合并交易则比例较少。就此说明国有经济偏好于同一控制下的权益结合法对企业进行相应的合并交易,不难预测同一控制法下权益结合法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后果。权益结合法具有的广泛使用性是基于我国特殊经济环境的现实选择。)2.在合并公告日之后,同一控制下权益结合法下的CAR均值小于非同一控制下购买法下CAR均值,两者CAR均值都大于0,权益结合法下的CAR均值略低。这说明在合并公告日之后,两种方法下的CAR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后,说明两者具有差异性,其购买法更显著。非同一控制下购买法能够为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提供更为完整可靠的会计信息。企业通常以现金或通过举借债务的形式进行购买法下合并,这使得在合并之前,市场的反应不是很理想,而在合并之后,随着要求对企业取得的资产和承担的负债等相关信息进行清晰的披露,再加上商誉的减值测试与各项无形资产的确认,都将提高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信心与更好地理解合并收购方获取的有效资源、评估合并企业在未来的现金流量和获利的基本能力。综上所述,研究结果验证了不同合并类型及相应的合并会计方法对投资者具有不同的影响。

[1]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2.

[2]财政部会计司.国际财务报告准则[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3]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美国财务会计准则(141-142号)企业合并、商誉和无形资产[S]李明,等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4]胡 旭.公司治理结构与财务困境相关性探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9-99.

[5]李江丹,张劲松.从现行会计准则视角探所ST上市公司盈余管理[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93-99.

猜你喜欢

报酬率结合法会计准则
绝对和相对小车结合法在长轨精调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数形结合法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民间养老机构财务估量及风险规避
例谈数形结合法的广泛应用
数形结合法的两个运用
巧用Excel计算生活中的内含报酬率
基于R软件对股票时间序列模型分析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
FASB会计准则汇编及更新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