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同型半胱氨酸及血脂的关系
2013-10-15叶雅丽陈自力
王 曦,叶雅丽,陈自力
(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检验科;2.心内科 318020)
随着对心脑血管病病因及发病机制探讨的不断深入,逐渐发现一些微生物包括肺炎衣原体、幽门螺杆菌及病毒等持久反复的感染可导致系统性炎症,致使机体脂肪代谢紊乱,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并逐渐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心房颤动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房快速、不规则激动,常见于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尤其是冠心病患者。虽然房颤发生率高,危害大,目前对它的发生和维持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认为可能与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炎性反应有关[1-2]。本研究通过测定心房颤动患者 Hp特异性抗体(Hp-IgG)浓度,并同步观察血清Hcy水平和血脂变化及其与Hp感染的相关性,以期为心房颤动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6~12月本院住院患者,经询问病史、体检、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检查,符合房颤诊断标准者53例(房颤组),其中男33例,女20例,年龄51~79岁,平均(66.70±12.38)岁;另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55例为对照组,男36例,女19例,年龄48~74岁,平均(63.01±13.31)岁,排除恶性肿瘤、严重感染、自身免疫系统及内分泌代谢疾病以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病史。
1.2 研究方法 心房颤动患者于入院后第2天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3mL,健康体检者于体检时抽取空腹静脉血3mL,3 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保存于-80℃冰箱中统一检测。(1)Hp感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p-IgG的表达水平,Hp-IgG检测试剂盒由上海天呈科技有限公司提供。(2)Hcy水平检测: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清Hcy水平,用HITACHI 7600-110E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日立公司产品)检测,试剂盒由四川迈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具体操作步骤严格按照日立公司提供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四川迈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Hcy试剂盒方法进行。以血清Hcy水平高于正常值上限(>15μmol/L)为高Hcy血症。(3)血脂水平检测:采用HITACHI7600-110E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心房颤动组和对照组Hp感染及血清Hcy、血脂的检测水平(表1)。由表1可见,心房颤动组患者Hp-IgG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29,P>0.05);血清TC、TG、LDL-C及Hcy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分别=5.13、4.79、5.24、5.64,P<0.05),而心房颤动组患者 HDLC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4.62,P<0.05)。
表1 两组Hp感染及血清Hcy、血脂的检测水平比较(x±s)
表2 心房颤动患者Hp感染与血清Hcy、血脂表达水平比较(x±s)
2.2 心房颤动患者中Hp感染与血清Hcy、血脂表达的关系(表2)。由表2可以看出,Hp感染阳性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清TC、TG、LDL-C及Hcy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Hp感染阴性患者(t分别=4.88、5.72、4.93,6.25,P<0.05),而 HDL-C表达水平显著低于 Hp感染阴性患者(t=6.29,P<0.05)。
3 讨 论
心房颤动产生快速或缓慢性心律失常,可以促发心力衰竭,但是房颤发生、发展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认为心房结构重构是房颤发生和发展的核心环节,促进房颤的发生和维持[3-4],炎症因子在心房结构重构中起重要作用[5-7]。
Hp是引起机体慢性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对其感染与胃外疾病的关系备受关注[8-9]。Montenero等[10]报道慢性 Hp感染同心房颤动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通过本研究对心房颤动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Hp-IgG阳性表达情况的比较,结果发现心房颤动患者Hp-IgG阳性表达率和健康体检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Hp感染与心房颤动本身的发生可能没有相关性,这一结果与张晓宇等[11]研究一致。本研究通过检测心房颤动患者血脂、血清Hp-IgG抗体阳性表达率及Hcy表达水平的变化,试图通过研究心房颤动患者血脂及血清Hcy水平变化及其与Hp感染的相关性,以进一步明确探讨Hp感染在心房颤动的发展、演进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中Hp感染阳性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清TC、TG、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 Hp感染阴性患者(P<0.05),而HDL-C表达水平显著低于 Hp感染阴性患者(P<0.05),提示Hp感染可能通过影响血脂正常代谢而与心房颤动的发展有相关性。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血清Hcy表达水平的高低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2-13]。本研究中心房颤动患者血清Hcy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也证明了Hcy表达在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14]。
同时本研究中也发现Hp感染阳性的心房颤动患者血清Hcy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p感染阴性患者(P<0.05)。说明心房颤动患者血清Hcy表达水平的升高可能与Hp感染有关,推测Hp感染可能通过影响机体维生素B6、维生素B12和叶酸吸收,继发影响患者体内血Hcy的浓度,高Hcy血症可引起氧自由基增多,损伤血管内皮,导致血栓形成,可直接或间接地启动及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促进心房颤动的发生、演进。Hcy水平的检测可能是预测心房颤动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一项有用指标,但Hcy与炎症及房颤的确切关系还有待更深入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提示Hp感染与心房颤动本身的发生没有显著相关性,但Hp感染可能通过对血脂代谢和Hcy表达水平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启动及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从而促进心房颤动的发展和演进。但今后Hp感染与心房颤动关系的机制研究仍需从病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多方面进行基础研究,为进一步从抗幽门螺杆菌感染角度去防治心房颤动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1] 杨梅,阴东亮,刑林.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08,15(1):38-40.
[2] 华明娟,谢正祥.心房颤动病因研究及治疗[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5,26(2):178.
[3] Allessie M,Ausma J,Schotten U.Electrical,contractile and structural remodeling during atrial fibrillation[J].Cardiovasc Res,2002,54(3):230.
[4] 钱永军,肖锡俊.心房颤动、结构重构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关系[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1,32(4):551-553.
[5] 张超,刘旭.心房颤动与心房纤维化机制的研究[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1,38(4):213-216.
[6] 金壹伍,元奎昌,金振一.心房颤动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1,9(5):395-397.
[7] 李静,高淑萍,石桂良,等.心房颤动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J].当代医学,2011,17(13):59-60.
[8] 陈星海,王育珊,王江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调查及其致病危险性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7,27(5):385-388.
[9] 王岳屏,谌剑飞,严颂琴,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J].疑难病杂志,2008,7(2):74-76.
[10]Montenero AS,Mollichelli N,Zumbo F,et al.Helicobacter pylori and atrial fibrillation:apossible pathogenic link[J].Heart,2005(91):960.
[11]张晓宇,单其俊,邹建刚,等.心房颤动与炎症及慢性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性研究[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7,21(3):219-221.
[12]Khan U,Crossley C,Kalra L,et al.Homocystein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stroke subtypes in a UK black population:the South London ethnicity and stroke study[J].Stroke,2008,39(15):2943-2949.
[13]Pettigrew LC,Bang H,Chamhless LE,et al.Assessment of pre-and post-methionine load homocysteine for prediction of recurrent stroke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the Vitamin intervention for stroke prevention trial[J].Atheroselerosis,2008,200(2):345-349.
[14]Cut R,Moriyama Y,Koike KA,et al.Serum total homoeysteine concentrations and risk of mortality from stroke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Japanese:The JACC study[J].Atherosclerosis,2008,198(2):412-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