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扬向善的力量——浅论媒体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舆论引导
2013-10-15刘政强
□刘政强
(河池日报社,广西 河池 547000)
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道德建设。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并且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强调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和现实的紧迫工作切实抓紧抓好。2008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复杂,人们的思想追求也日益多元化,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特别是2011年底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的发生,18名路人见死不救的举动,进一步放大了整个社会的“道德焦虑”。如何重塑良好社会风尚,成了时下一个重大而严肃的政治课题。
新闻是社会伦理道德的评价者和维护者,媒体不断向社会大众生产和传播新闻信息,对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有着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但媒体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正确引导舆论,激扬向善的力量,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参考《河池日报》近年来的一些做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打破传统宣传模式,主动作为,及时挖掘和报道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凡人好事,打造“平民英雄”,让群众觉得英雄可亲、可敬、可信、可学,增强群众参与公民道德建设的热情和信心。
俗话说“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善良的愿望,向善的意识。但囿于传统的宣传模式,大众媒体(特别是地市级媒体)宣传英模事迹,往往是要在有关部门定调后,由主管部门统一安排进行宣传报道。这种模式报道的,往往是英模昔日的善行善举,但由于时日久远,其事迹已很难激起大众情感上的共鸣,传播效果就打了折扣。并且,由于时日久远,当事人对事件细节的回忆大多已经模糊,加之记者以及相关当事人在潜意识里,对有关部门“定调”的英模难免有逢迎之心,往往会有意无意美化和拔高英模的善行善举。这样塑造出来的英模形象,跟原型有较大差距,容易让群众觉得英模离自己很远,可敬而不可学,无意间打击了普通百姓学英模、行善举的积极性。
近年来,《河池日报》大胆突破“由上而下”的传统宣传模式,及时报道和挖掘大众身边的好人好事,突出宣传时效,增强报道感染力,塑造了一批可信、可学的“平民英雄”,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2012年7月31日晚,都安瑶族自治县安阳镇益梨社区克圩队42岁的壮族妇女梁姣花,为营救4名在澄江河游泳的遇险儿童,献出了宝贵生命。获知消息后,《河池日报》立即派出记者主动介入,首先在8月2日一版的显要位置,刊发一篇消息《最美母亲壮举感动瑶乡》。8月3日,在一版视觉中心,通过一版转二版的形式,刊发近3000字并配发3张图片的通讯《用生命演绎伟大母爱》,形成了宣传强势。8月6日,又在一版视觉中心,图片报道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媒体记者采访梁姣花英勇事迹的消息。8月7日,在一版显要位置,图片报道都安2000多名群众冒雨送别梁姣花的消息。8月9日又在六版头条,刊发《网友盛赞“最美母亲”梁姣花》的通讯。
在有关部门还没“定调”之前,党报能动用如此多的版面,如此迅速和密集地报道一名普通农妇的善举,这在广大群众之间产生了强烈反响,让大众真切地感受到:英模其实就在自己身边;即使是最普通的人,只要坚持操守,努力行善,都能做道德的楷模,都有机会成为受人敬重的英雄!
2012年以来,《河池日报》主动作为,相继刊发金城江区57岁老人韦忠军无怨无悔照顾瘫痪女儿23年的善行,罗城83岁老人姚礼凤不离不弃照看53岁“疯”儿媳8年的善举,罗城2名医生出诊途中勇救落水昏迷者的义举。普通百姓的善行义举,屡被市级主流媒体突出报道,这既是对行善当事人的赞赏与肯定,对社会大众也是一种激励和鼓舞,让广大群众有了学习的榜样、赶超的目标,汲取到了积极上进的精神力量。
主动进行“议题设置”,大力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行为和高尚品质,弘扬社会正气,强化道德教育,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真善美,只是一般的好人善举往往太过平淡,无法一下子抓住人的眼球,因而难以引起媒体的特别关注;而相反,坏人坏事因违背人伦常理,容易产生轰动效应,许多媒体为提升自身吸引力,往往对之比较“偏爱”。媒体对坏人坏事报道过多,久而久之,就会给社会大众一种世风日下的错觉,使公众对整个社会感到悲观失望,对各项公益事业和社会事业失去热情和信心,任其发展,必然会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要弘扬社会正气,媒体必须要对好人好事投入更多的报道热情,多让好人好事在新闻报道中“唱主角”,让好人得到社会舆论更多的关注和敬重。
近年来,《河池日报》主动进行“议题设计”,强化正面报道,打好主动仗,唱响主旋律,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首先,精心策划,深入挖掘和报道好人善举,使好人好事家喻户晓。在令人倍感心寒的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发生不久,河池发生了一件让人稍感温馨的“小事”:一名在金城江区拾荒10余年的贵州人万清,怀着对该区六圩镇六圩社区的群众10年来对他这个异乡人的关爱的感激之情,在重阳节当天,主动给该社区22名8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送上100元的封包。这件事也许在某些人看来微不足道,但报社领导通过这件小事,看到了人与人之间诚信友爱、宽容感恩之情,这正是当下最需要弘扬的一种精神,于是决定将这件“小事”做“大”。经过精心策划,《河池日报》在2011年10月25日一版头条位置,突出刊发本报记者采写的消息《诚信立业和谐相处以德报德(引题)金城江“破烂王”派发孝老封包(主题)》。随后,又于10月28日在民生社会版(五版)的头条位置,刊发近3000字配了3张图片的通讯《“破烂王”万清的感恩故事》,详细介绍万清的家境、在河池的境遇以及他感恩行善的心理历程,让人倍感温馨和感动。《河池日报》的突出报道,让万清这名默默无闻的异乡拾荒者,一下子成了河池家喻户晓的“名人”,成了全市道德建设的一个先进典型,让社会大众深受教育和鼓舞。
其次,开设宣传专栏,形成宣传强势,推进道德教育。为进一步激励凡人善举,《河池日报》于2012年3月5日,在民生社会版(五版)开设了常年设置的固定专栏“好人善举”,面向社会征集普通人行善的故事;并于同期在时政要闻版(二版)开设“弘扬良好风尚 推动道德建设”专栏,突出报道全市各行各业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两个专栏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报道社会各界的好人好事,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让大众切身感受到了社会处处都透露着爱和善的缕缕阳光,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加强自身建设,树立媒体的良好形象,以自身优良的作风,影响和推动整个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
俗话说“其身不正,何以正人”,媒体既是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生力军,也是道德建设的参与者。媒体要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前提是其本身能经得起社会道德的审视,具有强大的公信力和道德感召力。
近年来,《河池日报》采取得力举措,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在自身建设上取得不俗成效。
首先,以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和开展打击“新闻敲诈”、治理有偿新闻专项行动为契机,进一步提升采编人员职业素养和道德素质。自两项活动相继开展以来,采编人员积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采写出一大批求真务实、反映群众心声、体现时代新风、生动鲜活的新闻作品,提升了服务群众的能力,拉近了媒体与群众的距离,增强了媒体的亲和力、影响力。
其次,依托旗下新闻网站河池网积极开展“网络问政”,促进政网互动,推动政务公开。自2011年4月河池网推出“网络问政”专区以来,至2012年9月4日,专区共受理网友咨询、建议、投诉、批评等留言3797条,其中获得部门回复3769条,回复率99.26%。网友提出的一大批涉及大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经记者通过“网络问政热帖追踪”报道,以及相关部门的及时介入,得到有效解决,让媒体的公信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身体力行扶危济困,提升媒体的感召力。2010年3月,《河池日报》携手24家企业和单位,组织16辆运水车和60多人的送水服务队,赴河池重旱区送水抗旱,当天共捐赠抗灾物资约15万元;同时协调联系东莞团市委、《海峡都市报》等多家单位以及爱心人士,捐赠物质和现金价值达100多万元,有力助推了当年全市抗旱救灾工作。2012年上半年,依托《河池日报》、河池网等平台,积极为被严重烫伤的东兰县3岁男童“小宝吉”募捐医疗费,使他得到及时医治。
《河池日报》积极利用自身优势,为公众利益鼓与呼,为群众排忧解难,树立起了富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极具爱心的良好形象。
在媒体的感召下,社会大众和媒体互相影响、相互促进,社会道德风尚在这种良性互动中,得到进一步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