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现场短新闻的写作技巧

2013-08-15赵慧珍

中国地市报人 2013年4期
关键词:现场感李娜新闻报道

□ 赵慧珍

(南阳电视台,河南 南阳473014)

众所周知,由于现场短新闻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已成为新闻工作者经常采用的一种文体。优秀的现场短新闻,不仅具有新闻的特点,而且,由于现场感强、信息量大、新闻价值高、审美价值高,所以,比一般新闻更加具有新闻性,相应地,其写作难度也较大。那么,如何写好现场短新闻,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现场短新闻的分类

消息型现场短新闻

现场短新闻的主要类型就是消息型现场短新闻,即在新闻消息的框架里,以现场再现为主要内容的报道形式。其最大的特点是以现场描述取代对新闻事件的简单、粗略性的叙述,实际上是一种比较精致的新闻表现方式。

特写型现场短新闻

现场短新闻的第二种类型就是特写型现场短新闻。因为其极具现场性,所以很简短,有人认为称之为现场目击或现场速写可能更确切一些。

故事型现场短新闻

现场短新闻的第三种类型就是故事型现场短新闻,即小通讯。这类现场短新闻倾向于在现场展现一个完整的小故事,有现场感是其主要特点。

与此类似的还有一些花絮式的现场报道方式,这些现场花絮、现场侧记,主要也是一些小故事或小特写。

现场短新闻的三要素

现场感

现场是新闻之源,也是电视新闻工作者赖以生存的土壤。现场感是现场短新闻的特质,它包含有现场人、现场事、现场情、现场景。在拍摄制作电视现场短新闻中,无论是不是事件性新闻,都是有现场的,特别是电视新闻,没有现场就无法拍摄,记者出镜就无从谈起。因此,现场短新闻就是要带着观众走进现场,用镜头和声音播报新闻发展动态。如:南阳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来自基层一线的报道》,很多记者跟随主人公深入施工工地或工作一线,那么工地就是现场,工作一线的环境就是现场,把现场展现好了,就给观众客观、真实、如临其境的感受。

有人说,作者不深入现场,同样也能写出现场短新闻。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作者只要向亲历现场的人或旁观现场的人详细了解现场的情况,并把现场的情况用文字描述出来,就是一篇现场短新闻。乍一听,似乎有道理,不过这样的新闻往往容易失真。因为经历或旁观现场的人,不一定仔细观察过现场。当他给记者或通讯员提供情况时,难免添枝加叶,从而导致新闻失实,这样就失去了写作现场短新闻的意义。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亲临现场,才能较好地增强新闻的现场感。

短小精悍

现场短新闻不仅要求写出现场感,而且要求写得短。“浓缩的是精华”。有人把现场短新闻的短而精,形象地比喻为“压缩饼干”。即体积小(篇幅短)、分量大(内涵丰富)、五味俱全(事实要素完备)。在结构布局上,要巧妙安排,写作时一入笔就要触及新闻事实的关键情节,推出高潮,抓住读者。电视现场短新闻一般要求时长控制在1分30秒之内,因此,现场短新闻要求稿件短、片子短、句子短、标题短,能用一句话说清的,决不用两句话来说,保证新闻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篇幅、最短的片子,把最丰富的信息告知观众。

从某种意义上说,写作其实就是写语言。现场短新闻事件单一,结构简单,要写短,关键是要在语言上下足工夫。现场短新闻的语言,多半用描述性的语言,要减少叙述性的语言,其中议论、抒情的语言就更要少,语句必须结构严谨、精练。

新闻价值

一篇新闻报道无论篇幅的长与短,首先应该是有其报道的新闻价值。在这里,现场短新闻的新闻价值主要指报道的事实的真实性、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和人情味。所以,要使现场短新闻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就要十分注意选材问题。

记者亲历现场做现场短新闻的采访,常常由于事发突然,变化多端,如果记者把采集到的新闻素材信息全塞进节目中,面面俱到,一五一十道来,那绝对是流水账,而且还会把价值较大的信息淹没其中,从而丢掉重要事实。记者要学会从受众的“关切度”去分析新闻事实,筛选新闻信息,不要贪大求全,要围绕新闻所要表达的主题来精心选择。现场短新闻在语言描述上要做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把与主题关系不大的部分,能去掉的尽量去掉,留下最能说明问题的叙述和细节描述,用简练而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这样才可能使现场短新闻真正做到短小活泼、清爽利落,主旨突出。

例如,在2011年法国网球女子单打公开赛中,我国选手李娜以2:0战胜意大利选手斯齐亚沃尼,夺得冠军,这也是亚洲选手第一次夺得大满贯赛单打冠军。在《东方早报》的新闻报道中,对李娜的夺冠过程采用了现场短新闻报道的方式,对李娜的赛事进程、李娜夺冠后的表现以及现场观众的情绪等典型化的细节进行了形象生动的描写:108分钟的鏖战、难以想象的精彩击球、夺冠后以躺在地上的方式进行庆祝……现场短新闻的报道方式给读者展示了一个在赛场上勇敢拼杀的李娜,记者的观察给观众带来了充满现场感的信息接收体验。这篇现场短新闻报道,正是凭借典型细节的生动描述而写出了现场的动态,从而表达出了形象生动的现场感。

现场短新闻报道要迅速、及时

现场短新闻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时效性强。报纸新闻一般都是当天发生,当日或次日见报;广播、电视则主张口头报道或现场直播,这种体裁由于报道及时,有较强的可读性。为了突出这一文体的现场特征,写作中还要注意人称的选择,要因事而异来灵活变换人称,这样可给读者留下直观的感受。

由此可见,要写出一篇有较高新闻价值、审美价值的现场短新闻,不仅要求记者不断提高自己的新闻素质和综合素质,同时,还要求记者具有勤于思考、善于观察、深入一线的扎实作风。只有这样,才能采写出观众喜闻乐见、产生良好传播效果的优秀现场短新闻。

猜你喜欢

现场感李娜新闻报道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bamboo materials in interior design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写出新闻的现场感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Introversion and Extroversion Personality Traits on Students’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ies with its Relevant Teaching Advice
李娜作品
浅论电视新闻特写的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