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中要审时度势说“闲话”
2013-08-15□姜
□姜
(衢州日报社,浙江 衢州 324000)
“你好,我是××报记者,想了解一下××事情是怎么回事”,采访对象介绍了情况后,马上就是一句“谢谢,再见”。
这是很多记者、特别是年轻记者的采访特点:短、平、快。回来之后,5个“W”一列,一篇稿件就成了。一天有几个采访任务也不怕,用这种模式在电话里采访照样可以写稿。
这样做有什么错吗?说不上来。只是会让读者产生“报纸上的新闻越来越像微博”的感觉——单薄、粗糙、没有深度,真实性也经常受到质疑。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必要提倡一个“慢”字,这个慢不是要让新闻的时效变慢,而是让新闻的采访过程变慢。过程慢并不会让结果也慢,就像磨刀不误砍柴工。在采访中适当的时候说些和采访无关的闲话,有时反而能够突破困境,让采访变得更加顺利,甚至还会有意外的收获。
闲话是检测新闻真实性的“辨别剂”
对于纸质媒体来说,除了突发新闻,一般新闻的采写周期有一天时间,应该说时间是足够的。根据笔者的经验,采访和写稿的时间有个互换的规律:花半个小时采访,写稿会要2个小时,而如果花2个小时采访,那么写稿只要半个小时就够了。虽然总的采写时间差不多,但稿件质量肯定是采访时间长的那篇更好。
在足够长的采访时间里,除了了解和采访相关的内容外,还有必要聊些闲话。因为,采访对象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有些时候会有一些隐瞒,有些时候甚至会说谎。当记者问他(她)事件本身的时候,他(她)会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说辞,记者一下找不到其中的漏洞。如果是闲聊就不一样了,东一句西一句,他(她)会防不胜防,而且人一旦说谎,表情、眼神都会发生变化,很容易看出破绽。
当然,如果有时间的话,一定要找多人佐证。什么事情都不是孤立的,都会有前因后果。只有了解了前因后果,才会知道事情的真实情况。所以闲聊就不仅仅是闲聊,而是检测新闻真实性的“辨别剂”。
笔者曾写过一个小姑娘逃学的新闻,这个小姑娘是一个农户领养的,在小学读书时多次出逃,一次逃得迷了路,路人报警,警察把她送回家。关于出逃原因,她说是去找在开发区打工的爸爸。笔者去小姑娘老家核实情况,她奶奶不在,邻居说她去地里摘菜了。本来笔者可以离开,但觉得这是一个印证的机会,就和邻居一起做来料加工,问问收成什么的,最后自然聊到小姑娘出逃的事,邻居说小姑娘出逃多次,因为她奶奶经常打骂她。这样,笔者在写这篇新闻的时候就更加客观了。
闲话是缓和采访对象情绪的“润滑剂”
采访对于记者来说是工作,但对于采访对象来说并没有义务必须接受采访,除非对方是个求助者。但大多数时候,记者还是要有求于采访对象,特别是在对方不愿说、但又绕不开的情况下,必须运用各种办法让采访对象开口,而闲话有时会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一个货车司机开了一间小店,他上小学的儿子在货车下面玩,他没发现,结果车开动的时候,把自己的孩子压死了。
当时没有其他的目击者,关于这件事大家都说是听别人说的,当然要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只有货车司机了。但当时笔者找到他,他坐在家里的楼梯上,一言不发,去他家吊唁的人去劝他,他一点反应也没有。哀莫大于心死,对于这个父亲来说,还有比压死自己儿子更让人伤心的事吗?这个时候让他回忆事发经过,他会说吗?
将心比心,没有人会愿意。但采访必须完成。笔者没有劝他,而是根据平时积累的关于这类事情的处理程序,告诉他公安机关接着会走哪些程序,还有再次生育的相关政策。笔者在说的时候,他依然一言不发。说着说着,他突然“哇”地一声哭了出来,说了一句:“我怎么不下车看一下呢”。然后,他就自顾自地把整个事情的过程说了一遍。笔者打开了他的话闸子,他也趁这个机会倾诉了心中的郁闷,于是笔者获得了完整的第一手材料。
笔者面对这个父亲自言自语说的那些闲话,对采访本身来说并没有什么关系,但却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一个人面对一个不请自到的陌生人,开始的时候总是会有本能的戒备心理,而记者的身份有时候反而会让人更加敏感。如果直奔采访主题,很可能被拒绝,一旦被拒绝就会没有回旋的余地了。这时候就应该放下采访任务,说些家常的闲话拉近互相之间的距离,或者设身处地为对象想想,然后为其提供感兴趣的信息,这样就慢慢地套上了近乎,接下来的采访就顺理成章了。
闲话是让新闻源源不断的“再生剂”
记者与记者的竞争,或者说报纸与报纸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新闻线索的竞争。在编辑部这个层面,需要完善读者报料平台,并和相关单位建立合作机制。与这个机制形成补充关系的是,记者自己需要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新闻线索,并进而形成自己的报料网络,这是一名记者的资源。
多年前,编辑部交给笔者一个线索,说有一个蜂农养殖的蜜蜂大量死亡。报料人是镇政府的一个小伙子,大学毕业不久。他热情地给笔者介绍了情况,并带笔者去蜂农那里采访。这并不是一个有难度的采访,联系专家来诊断之后,采访就结束了。
但和那个报料小伙子接触之后,笔者发觉他是一个要求上进的人,正处于工作热情高涨的时期。加上他又有文化,沟通起来比较方便,于是笔者就有意发展他为通讯员。
根据经验,如果去问一个没有多少经验的通讯员“最近有没有什么新闻”,一般不会有什么收获。因为记者和通讯员对同一件事新闻价值大小的判断标准并不一样。比如,马路上两车相撞,通讯员会觉得是个正儿八经的新闻,而对记者来说,这样的事情太多了,没有特殊的因素,已经不值得写了。
笔者当时没有问小伙子有没有什么新闻,而是和他随便聊,聊他读书的学校,聊他现在的工作,聊着聊着,他说前几天去村里,看到一个刚会走路的孩子力气很大,能拎一水桶的水。当时,衢州本地的举重冠军占旭刚风头正劲,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个小大力士无疑是个不错的题材。
这个时候,闲话就是“再生剂”,说着说着就有新闻出来了。套用一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新闻,而是缺少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