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缩微文献利用与文献的再生性保护

2013-10-13陈湛绮张红兵杜文学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3年8期
关键词:影印古籍民国

经 莉,陈湛绮,张红兵,杜文学

(国家图书馆,北京 100081)

1 文献影印工作的发展情况

缩微中心利用缩微文献进行古籍文献影印工作自1986年就已经开始了。其将缩微胶片通过还原技术还原成纸质书稿,经编辑、整理、制版、印刷等工序,重新转还为纸质文献。纸质的影印文献不仅保持了原始文献资料的原貌,还有携带方便的优势。同时它也为缩微文献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对于文献的抢救、保护、资源共享及丰富馆藏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缩微中心古籍文献影印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86年~2000年),第二阶段(2001年以后)。

第一阶段:文献影印工作起步和初步发展阶段。这一时期,除利用库藏缩微文献,还同各公共图书馆合作,对各馆藏古籍文献进行比较全面的调查了解,从中选择史料价值高,流传稀少,或从未开发的文献,并对被选之书的存世情况、版本源流及其资料价值做出综合判断,使影印出版的文献具有较高品质和学术价值。

这一时期的古籍影印除《中国公共图书馆古籍文献珍本汇刊》、《中国文献珍本丛书》两大系列外,还出版了为数不少的“边疆史地”丛书,如:《中国边疆史地资料丛刊》、《西藏学汉文文献汇刻第一辑》、《西藏学汉文文献汇刻第二辑》、《西藏学汉文文献丛书》、《西藏学汉文文献丛书别辑》、《朝鲜史料丛编》,以及《宗教文献》系列等,影印文献一百余种,使这些淹没在历史进程中极具价值的文献资料能重新发挥作用,对文献的保护和再利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阶段:2001年以后,国家图书馆的相关部门并入缩微中心。合并后的缩微中心在文献影印方面扩大了规模和文献开发的种类。同时,利用缩微影印文献的规模也是前所未有的。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文献影印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利用数字技术将缩微影像进行扫描、存储、打印,可直接完成修版和制版底稿,大大提高了文献影印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文献影印的内容从之前的以古籍文献为主体,逐步扩展到民国期刊、报纸、档案资料等。影印方式也从系列丛刊下的单种文献影印为主转向专题化、规模化。各专题下选用的文献以品相好、收入全为原则,在自主影印出版的同时,不断探索其他出版方式,力争使文献影印工作迈上新台阶。

2 现阶段文献影印概况

2.1 对古籍文献的开发

作为缩微中心文献影印工作的主体,古籍文献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进入新世纪,古籍文献的影印开发逐渐向专题化、序列化发展。将相关内容的文献汇编在同一主题下,每个主题包含多种文献,提高了文献的利用率,使读者在了解专题文献的同时,也可参阅其他内容相关的文献。如:《中国古代养生文献辑录》、《中国古代仪礼文献汇编》、《清代八旗史料汇编》、《中国古代印谱汇编》。除此之外,还相继开发了多种文献影印合辑。如:《中国风土文献汇编》、《中国古代酒文献辑录》、《中国名山志》、《清代宫苑则例汇编》、《绣像珍本集》、《御倭史料汇编》、《清代蒙古史料合辑》、《湖南名人家谱丛刊》等,这些文献合集的影印出版为更多库藏缩微文献的开发利用探索了一条发展之路。将同一主题的相关文献及其周边文献按照不同的专题分别影印出版,使相近的专题文献形成系列(见表1)。专题化、系列化文献的开发,整合了同一主题的文献资料,可为古籍文献、历史文献入藏量相对较少的图书馆丰富馆藏,全方位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表1 相近的专题文献

2.2 加强民国文献的开发

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个充满战乱和动荡的时代,各种政治思想、文化思潮、学术流派交融、汇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下,新闻出版业尤为活跃。这一时期留存下来的文献数量宏大,其中,缩微中心文献影印方面着力开发了民国时期出版的期刊。民国期刊集中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教育、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是研究民国历史最直观,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参考价值。这些文献的原件由于时间原因、保存条件、纸张老化、人为磨损等多种因素,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损毁,为查阅带来诸多不便。而缩微文献由于必须使用设备阅读的原因,在使用上也不便捷。因此,我们利用现有的缩微文献资源,以专题汇编的形式,分门别类地整理、归纳,将其重新还原成纸质文献。使其原始文献通过缩微技术得以抢救和保护,影印文献则通过对缩微文献的再次开发利用,汇集同类文献,重新整理、编辑,大大地增加了主题文献的信息涵盖量,改变了许多文献久藏不用的状态。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具有重要价值的参考资料,使其社会价值最大化,更加方便读者的阅览和使用。如:《民国新闻期刊汇编》、《民国边事文献汇编》、《中国共产党早期刊物汇编》、《抗日战争期刊汇编》、《民国漫画期刊集萃》、《民国时期集邮期刊荟萃》。除以专题汇编形式影印出版民国期刊,还有《民国画报汇编》系列,有北京卷、上海卷、天津卷、港粤卷、综合卷,整个系列共238册,收录民国时期各地出版的画报96种;《民国珍稀期刊》系列,以系列单种形式影印出版。包括:北大新潮社社刊《新潮》;京兆尹公署编纂的以司法、时政及风物为内容的综合性刊物《京兆通俗周刊》;章炳麟主办,以彰显传统文化,规范国人思想为宗旨的《制言》;以钱歌川、吴世昌、梁实秋、陈寅恪、章士钊、陈布雷、郑振铎、严济慈等知名学者作者群闻名的《读书通讯》;有以刊载郁达夫、周建人、周作人、老舍、沈从文、朱湘、胡适、鲁迅、臧克家等文坛名家名作的《青年界》等30余种。

2.3 对档案文献资料的开发

档案是历史进程中人们对社会活动、人物事件、自然风貌、人文地理、数据统计等情况的真实历史记录。其史料价值和可靠性、可信性是其他文献类型无法代替的。缩微中心在档案文献影印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影印了部分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档案资料。内容涉及政务法令,外交通商、事件密档、函电密奏、往来文书、调查资料、统计数据等,这些原始记录真实详尽、内容丰富,有些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及文献价值,是文献开发利用不可忽视的部分,有待进一步挖掘潜力。

缩微中心文献影印工作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一直在不断的地探索与实践,寻找适合自己的特色。通过缩微技术将文献的原始形态保存下来,利用文献影印的方式使大量的文献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知识得以“原貌重现”,使原始文献得到了及时的抢救,很好地保护,而影印文献可以同其他形式的再生文献一起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从文献影印事业的发展来看,专题化、系列化、规模化是历史文献再生和利用的重要方向,也是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手段。

[1]董福之.浅谈缩微品的保存与利用[J].缩微技术,2001(3).

[2]姜亚沙.缩微胶卷的利用与古籍影印[J].数字与缩微影像,2005(3).

[3]阮素雯.民国文献原生性保护方法研究[J].兰台世界,2010(21).

猜你喜欢

影印古籍民国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我是古籍修复师
红批影印
红批影印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
午社“四声之争”与民国词体观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