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企合作的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方向设置研究

2013-10-11王雨

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 2013年8期
关键词:顶岗实习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王雨

【摘 要】学院传统国际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践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已经不适应当前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探讨在国际商务专业下设置报关与国际货代方向,会以校企合作为载体,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进一步完善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方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广泛推进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校企合作的成功与否关系到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而能否办出特色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对高职院校来说,在今后的发展中如何如何激发和调动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把校企合作切实深入到教学和科研领域、在合作过程中使校、企、学生三方都受益对深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院国际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现状与不足

(一)我院国际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现状

我院国际商务专业目前分为无方向的国际商务和金融方向两个班招生,人才培养采用“2+1”的模式。学生在经过两年的学习以后,通过一年的顶岗实习,在学生与企业“双向”选择的基础上,实现就业。另外再两年学期结束和顶岗实习之间,还增设了小学期,总共四周时间,这期间主要通过校内实训将所学的课程安排实训,加强学生岗位实战的演练,缩短学生岗位适应的周期,提高迅速上岗的能力。小学期的课程主要有报关模拟实训、国际贸易综合实训,由于实训是在学完所以的专业课程以后进行的,学生在这个阶段能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培养学生综合实际操作的技能。实施时间为4周,但这是学生顶岗实习前最后的实训,教师也会对即将到来的顶岗实习做出针对性的实训安排和准备。

在学生与企业“双向”选择的基础上,企业择优录取优秀培训的毕业生加入到企业的团队中,余下的未被录用的实训毕业生优先推荐到外贸公司及、海关、报关行、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商行等就业。学生经过近一年的顶岗实习,各企业、公司对顶岗实习的学生的理论知识、顶岗实践经验的考核,最终将从该批受训学生中选取优秀学生到企业从事进出口业务、单证缮制、外贸谈判、销售等工作,这样学院就尽全力保证了顶岗实习的学生全部圆满就业,使校方、企业、学生三方都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企业得到了今后发展所急需的优秀人才;学生零距离上岗,上手快;学校通过顶岗实习与企业合作,培养了企业所需的人才,加强了校企合作,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率,为今后招生就业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提供了前提条件。

我院国际商务专业通过“2+1”模式,经过顶岗实习后使学生们均具有了扎实的专业操作技能,对企业的适应力强、心理素质好、善于交际等特点。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也认识到学好专业课程的重要性。另外对商务礼仪、经济应用文写作等实用性强但在校期间不受重视的课程,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种模式的实践,可以让学生对自身存在的不足有足够的了解,清楚目前自身的价值,找准定位,对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也有了更明确的规划。

同时,对于毕业论文( 设计) , 不少学生将部分生产实际问题作为其毕业论文研究选题,在选题时注重抓住本专业、学科领域和企业、公司生产实际中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 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策略和解决途径。教师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到企业锻炼,提升自我实践知识和技能,将教学科研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资源,积极进行教师的教科研项目,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有力带动人才的培养。

(二)我院国际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问题

(1)企业对校企合作认识不够,合作的企业较少

从企业方面,多数企业由于对校企合作缺乏战略思考和实践经验,在校企合作中处于消极与被动状态,使校企合作最终成为企业对学校的“公益支持”或功利性的投资,使校企合作陷于有“合”无“作”的状态。与我系国际商务专业进行校企合作办学的企业数量较少,一方面在于常州的外贸企业数量相对于苏州、无锡少,还没有像兄弟院校那样建成校企合作企业资源库。已经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的都是长期合作的“关系户”,从另外一方面看,我们的合作范围过于狭小,思维还没有那样我们拓展,我们为什么不把校企合作的范围扩展为苏锡常、苏南甚至整个长三角地区?如果真的那样,我们校企合作的规模和水平将上一个大的台阶,这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所在。

(2)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国际商务专业除了下设金融方向已经明确定位,而且从长远看会脱离国际商务专业而设置单独金融专业,而剩下的国际商务就没有专业方向,定位非常不明确,使得愿意合作的企业感觉学生对要从事的工作知道一点,但又不堪大用,导致对校企合作不够积极主动,对校企合作缺乏整体推进。目前的国际商务专业一直在延续以前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与当时的经贸环境相符合。当前我们国家经济贸易发生着巨变,外贸就业形势和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发生变化,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虽然每年都有所调整,但总体上看还没有发生质变。国际商务专业下急需设置明确的方向,科学设置课程,培养更为专业的人才以满足企业的需要。

(3)学校自身实力不够,教师水平亟待提高

高职院校自身的科研能力较弱,无论是在校企合作方面还是在校办产业(实业)方面都难以达到高水平。因此,如何提高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提高校企合作的层次等方面都须寻求新的出路和突破口。从教师层面来看,如何提高双师素质和水平,是提升校企合作办学水平的关键因素。

二、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方向设置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专业定位和课程改革

如果设置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方向,专业课程的设置均为突出专业方向服务。比如将专业英语《国际商务英语》调整为《报关货代英语》,更加提高了课程的实用性。理论课程以适应职业岗位能力形成所需的理论知识为依据,侧重针对性、实用性,并以够用为度;实践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为目的,加大实习、实训的比重,技能培养要贯穿教学的始终,增加职业综合能力的实训课程;增设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根据校企合作模式的实际需要,将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相结合,更新教学计划。尝试工学交替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对于报关货运公司的感性认知,有利于学生沟通能力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零距离上岗的职业意识、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有利于校企合作的发展

目前国际商务专业已与上海芙濉贸易有限公司、常州东风农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物流公司常州分公司等多家国内外的货运企业建立了联系,形成多家校外实训和就业基地,目前不少学生正依托于校企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也有一部分学生通过自身的途径在相关企事业单位顶岗实习。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学院校企合作专业教师经常走访实习单位,并发放调查表以收集实习单位的反馈意见及对本专业的教学建议,这些建议为本专业方向的设置和未来建设提供了指导意见,而专业方向的设置无疑会推动校企合作的发展。

(三)有利于专业教师自身素质水平的提升

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方向的设置,要求教师按照职业教育和学院校企合作办的要求,利用一至二个学期,到企业锻炼,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以此来获取专业实践知识和技能、报关与货代行业最新的动态及政策,开拓视野,把自己培养成为真正的“双师型”专业教师,专业教师水平的提高也为今后校企合作的规模提升、合作方式的拓展提供了可能。专业教师在获取了企业实践的经验后,回到课堂后就要求教师对专业的授课中运用比较好的实践能力,以实践案例作情景教学,让学生接触真实的工作场景,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在货运方面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和课程的合理设置

目前,学院国际商务专业有专家指导委员会,来自各公司企业的委员定期召开专业建设合作委员会和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议,积极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调整。随着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方向的设置,需要在专业教学计划及岗位需求方面做了广泛的调查,及时了解报关公司、货运企业对本专业方向人才的需求状况,明确各货运企业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收集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方向学生的就业岗位范围,以便增进专业建设的改革,为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打下了坚实基础。

报关与国际货代专业方向的设置只是专业改革的第一步,为将来设置报关与国际货运方向做准备,这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就要求专业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适应货运企业的一线技术及管理岗位需要,使企业、学院、学生利益一致。

参考文献:

[1]郭江平.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存在的的问题及对策[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7.

[2]彭秀卿. 高职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南昌职业学院为例[J].中外教育研究,2012(4):47.

[3]滕颖.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践与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 2011(2):195.

[4]张远丽.绍兴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对电子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状况调查[J].现代企业教育,2013(1):133.

[5]陈竹君,陈丹晔,赵海燕.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消费导刊,2009(2):247.

猜你喜欢

顶岗实习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