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013-10-11毛仲羽
毛仲羽, 李 静
(安徽农业大学 林学与园林学院,合肥 230036)
传统建筑装饰是我国传统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积淀的独特文化景观,在现代园林景观等领域中都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一直影响着国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然而,越来越多的新观念、西方各种设计思潮以及现代设计风格的涌入,给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带来极大的冲击。作为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以及社会性的传统建筑装饰,凝结了传统的文化与国人的生活哲学,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景观设计,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延续并影响着现代景观设计发展的方向。
一、传统建筑装饰的内涵与特征
欲探求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内涵,首先要理解“装饰”之意。广义上的装饰是指表示整体意义上的装饰与装潢,包括建筑室内与室外的装饰等;狭义上的装饰是指具体品类或者个别饰物以及具体的图案、纹样和图形等。此外,装饰也可作为一种工艺的方法和技术,如木雕装饰和彩绘装饰工艺等。传统建筑装饰是传统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具备建筑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功能。因此,我们可以将传统建筑装饰概括为物质层面、技术层面和精神层面三个层次。物质层面包括建筑表面装饰、局部建筑构件以及室内外空间界面的装饰;技术层面涉及结构、工艺、规范与标准;精神层面则指凝固于物质层面和体现于技术层面的社会意识以及人们的文化素质与审美能力等[1]。
传统建筑装饰是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不断发展而形成的一种传统,它在装饰结构、造型、色彩、工艺以及文化等方面都不同于西方古典建筑和现代建筑的装饰,具有自身鲜明的特征。
(1)传统建筑装饰的结构 我国的传统建筑结构主要以梁、柱式的木构架结构为主,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梁、柱式结构以其各方面的优越性,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结构的主流,并因此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传统的木构建筑上,几乎每个局部的建筑构件都可以作为独立的装饰对象,如梁、柱、枋、檐、门、窗、墙、砖、石、栏杆、地面等,每个细微部分的装饰都各具特色,尽善尽美[2]9-10。
(2)传统建筑装饰的造型 传统建筑装饰的造型源于建筑结构、构造与造型需要,既来自建筑构成对象,又同时成为装饰的对象与载体。在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以优美柔和的轮廓和变化多样的形式而引人注目,并且不损坏它们在建筑上所起的结构功能,可以说是实用与美观的完美统一[2]11-15。
(3)传统建筑装饰的色彩 传统建筑装饰的色彩是我国传统建筑装饰显著的特征之一。色彩在传统建筑装饰的历史发展中占有不同的地位,凡宫殿、坛庙等重要建筑物多采用对比度强、色彩分明的颜色,给人以华丽高贵、庄严肃穆之感。而江南的民居、园林等则均为朴素淡雅的色调,显得清新俊雅,给人以恬静安逸之感[3]。
(4)传统建筑装饰的工艺 传统建筑装饰的工艺是古代的建筑匠师们历经时代的变迁而逐渐摸索出来的,它综合了我国建筑彩画、雕刻等方面的艺术成就,使得建筑外观变化多端、丰富多彩,充满中华民族文化的气息。其中,传统建筑装饰以“三雕”尤为出名,即木雕、石雕和砖雕,而木雕的数量、质量以及艺术成就居“三雕”之首[4]179-185。
(5)传统建筑装饰的文化 传统建筑装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建筑装饰与传统文化的内涵一脉相承。中国封建社会崇尚儒家文化,讲究“礼制”,制约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伦理道德、生活行为以及思想情操,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传统建筑装饰的发展,支配着建筑装饰的计划和内容、造型和图案。宗教信仰也深深影响着传统建筑装饰的形成与发展,深受儒释道文化浸淫的装饰图案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皇家、宗教以及民间建筑之中,表达着人们对于福、禄、寿、喜、招财进宝等的思想追求[4]187-189。除此之外,“玄学”和“巫术”等传统文化也以一定的形式表现于传统建筑装饰之中,如阴阳五行中的象征主义,“巫术”中“镇宅”图案,民俗文化中的象征、隐喻、谐音等手法的运用。
二、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与现代景观设计的关系
当今社会,科技进步、信息通畅以及新的知识文化不断涌现,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同时也赋予了我们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全新理解。现代景观设计是以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为基础,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核心的实践活动,包括城市景观、风景名胜区景观、城市广场景观、城市公园景观等设计,是现代物质文化、环境与科学相结合的产物,旨在寻求“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境界[5]。从时段上看,现代景观设计与传统建筑装饰分别代表着两个不同时间段的文化现象,然而,从辩证的关系上看,现代是从过去发展而来的,是对过去时段的延续与发展。从形态上看,现代景观设计包含着传统的建筑装饰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每个时间段的园林景观设计发展到下一个时间段,都是一个在材料、技术以及文化思潮发展到一定阶段上,不断变革、不断增减、不断积累和不断代谢的演进过程。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有些昔日的“精华”因不能与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相匹配,实已转化为今日的“糟粕”。因此,对于现代景观设计而言,必须要以创新为核心,既要吸取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又要满足于现代人的精神需求;既是民族的,又是外来的;既是原有的,又是整合的[6]。“精华”与“糟粕”需要一定条件才能转化,这个条件往往需要突破传统的局限性,并与现代材料、技术以及时代精神有机结合,在造型上、艺术上等进行突破,反映出现代人的思想感情、使用要求、审美习惯以及人文意识,化腐朽为神奇,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因此,通过两者之间的联系性,现代景观设计与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承接才会有其共通性。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不仅是物质上的美化,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彰显。而现代景观设计追求的也正是在基于现代人的使用要求和审美习惯,并在精神上体现出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同时,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一脉相承的,带有极其浓郁的民族与地域特色。而现代景观设计正倡导挖掘景观环境中的民族、地域文化资源,既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又不失却自身传统的特色。因此,在一定意义上,两者又具有不可割裂的传承关系。
三、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当前很多专业人士对将传统建筑装饰与现代景观设计有机结合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即我们绝不能全盘地照搬照抄,应该有选择地继承与创新。有了批判地继承,创新才有基础;有了创新,批判地继承才有现实的价值。因此,在对传承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同时,我们同样需要在适用于现代生活需求的观念上来发展和延伸,使之与现代园林景观相融合。我国传统建筑装饰在很多方面被现代景观设计所继承与发展,具体应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7]。
(1)传统建筑装饰文化的现代诠释 传统建筑装饰的文化内涵对于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不只是在于设计形式上体现的美与否,更多的是它包含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经验以及审美习惯,这些都是很难用抽象的思维去概括的。因此,只有从文化的层面才能把握传统建筑装饰文化的精髓。对于传统建筑装饰文化,我们需要将其文化中的基本理论加以继承与发展,再运用于现代景观的创作中。只有从传统中吸取精华,并在传统中创造新生,才能成就具有时代特色的现代景观设计。在深圳万科第五园的设计中,采用中国传统院落式的空间布局,通过对中国传统民居“天人合一”的文化象征和厚德载“屋”的伦理功能的准确把握和到位演绎,用典型的“中国味儿”传达民居的世界性[8]。在每个院落间,以白墙为基调的外墙界面,间或点缀和穿插的传统元素,占据了空间视觉的重点,整体性极强(如图1所示)。简朴的青瓦飞檐、廊下宽大的阴影、图案分明的门窗、线条明快流畅的柱额柱落、肌理质感真切的栏杆台基等,一切都明明白白,简洁实在,没有任何虚张声势的构图,没有任何争奇斗艳的色彩[9]。通过运用这种现代的设计手法对传统建筑装饰蕴涵的文化进行加工诠释,围绕着对“天人合一”文化象征的传承,来唤醒居者骨子里的中国情结,给人以“归家”之感,更能突出民族文化渊源的形象特征,传统建筑装饰的文化内涵得以进一步丰富与拓展。
图1 现代的“外墙”
(2)传统建筑装饰的空间重构与演绎 一般而言,空间意象是指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空间形象。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要结合现代人的视觉、听觉、行为、心理等不同的使用要求与所处环境的时间、空间等结合,通过对传统材料加以简化、提炼,再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加以打散、重构,形成新的形态空间,以期营造出适合中国人居住的传统居住环境,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通过这种空间意象的重构与演绎,使得现代景观在文化层面上既反映传统文化的韵味又具有浓厚的现代气息,在历史文脉层面上保持与传统建筑建筑装饰的一脉相承,更重要的是在现代社会中保持了传统建筑装饰的精髓,又有效地融合现代设计手法与现代设计元素,让传统建筑的功能使用得以继承与创新[10]。同样,在深圳第五园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对材料的运用上,第五园突出了传统与现代的两方面元素,青石、砖瓦、木料与玻璃、水泥、钢筋等现新旧材料的并存,实现了传统的推陈出新(如图2所示)。在色彩的应用中,第五园贯彻“舍艳求素”的原则,延续了南方民居尤其是徽派民居的特色,在色彩上追求朴素而简洁的外观效果,外立面采用白色涂料、灰色面砖、灰色压型钢板坡屋面,并且尽可能保持材料的自然质感。这种朴素的色彩处理还与中国传统哲学有关,即黑白是一切色彩之本,一切均含于阴阳。在设计手法上,第五园更是采用扬弃式继承,比如在第五园中已经看不到传统意义上的马墙、挑檐、小窗等与现代生活脱节的设计手法,而是将传统与现代、中式和西式很好地嫁接与结合,去掉了马头墙上的古代脊檐、多檐变化以及很多花式座头等,仅仅保留了马头墙高低错落的元素,这样的做法更让人感觉到简洁、亲近(如图3所示)。这些并不仅仅是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直接搬来运用,而是对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进行了艺术形象的重构,对传统建筑装饰造型中的表象提炼加工,使之更为简洁而又富于传统的韵味。
图2 新旧材料的搭配
图3 现代“马头墙”
(3)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再现与传达 传统建筑装饰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在物质层面上可利用建筑装饰本身的造型、色彩等,精神层面的再现则必须依靠具体的元素来体现与传达。因此,我们需要将传统建筑装饰的结构、造型、色彩等简化、提炼,使之符号化、可视化、可感知化。巧妙运用这些传统的元素与符号或有意识地改变元素与符号的组合、分割、重置等关系,再运用到现代景观设计中,从而创造出具有个性化、人文化的全新设计符号,以达到设计上的创新。在上海九间堂的景观设计中,以提炼中式建筑符号作为母题,在把握建筑的文脉感的基础上,对具有象征意义和实用功能的传统建筑细节进行了灵活的演变和继承,如用钢骨结构和混凝土框架结构更新木结构;用大面积的连续玻璃幕墙替换木排门、木连门和折叠屏风;通过半通透型院墙和篱笆与外景呼应,形成类似沧浪亭式的虚实衬托。同时,把传统的中式建筑风格和元素融入进来,加入木雕、石雕、砖雕、花墙、花窗等传统意义上的经典传统符号,形成传统建筑装饰文化的新演绎。深圳第五园的设计中,作为母题不断出现的是极富传统民居情调的各式器具的造型,如老铜门、镇宅兽、马槽等,将这些传统符号与现代园林景观元素予以组合,相互映衬(如图4所示)。正是将抽象的元素通过具象的符号表现出来,才使得整个居住环境更具有传统的东方神韵。
(4)传统建筑装饰纹样的现代应用 我国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地区,不同时期均有不同的传统装饰纹样,如前秦阶段多以动物头像作为纹样;宋元时期,偏以生活为题材的纹样如人物故事等;而明清时期,则以龙凤、祥瑞,戏文等为重要题材。这些传统装饰纹样是人们长期对于达到求安求福的心理需求而创造出来的,它不仅具有深邃、含蓄等审美效果,更能表现其地域特色与民俗特色。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设计师们时常会将传统建筑装饰的纹样与寓意灵活运用于各种园林景观元素之中。这些纹样多抽象表现,多与现代园林景观的形体组合相吻合,而富有浓郁的传统色彩。如将传统花窗的纹样应用于景墙之上,不仅具有“借景”的功能,同时还能将该地域的文化特征表现出来;将传统建筑墙面的图案应用于地面的铺装,在现代园林道路中也时常遇见,这种表现手法不仅丰富了地面的景观,同时在人文特色与民俗文化上也增色不少(如图5所示)。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将传统纹样表现于园林景观中,使得设计更具有情感色彩,将这些具有吉祥纹样寓意的精神元素融入现代园林的景观设计之中,更具有传统文化的哲学性,是对传统建筑装饰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把握。
图4 老铜门与镇宅兽
图5 带有传统图案的地面铺装
四、结束语
作为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建筑装饰,它不仅可以为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养料和丰富的形式,更为现代景观设计注入传统文化的灵魂,让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景观能够以“传统中蕴含创新、创新中传承文化”的方式演绎出来。当然,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并不是简单的“复制”,也不是墨守成规甚至盲目模仿,而是把传统建筑装饰的文化、符号、造型以及材料等简化、提炼,作为一个整体设计的方略应用于现代景观设计之中,产制的新物件,才是传承与创新。只有在创新的过程之中,把起点置于传统与现代的联系之上,才能构建现代与传统的结合点。
[1]朱广宇.中国传统建筑室内装饰艺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2-3.
[2]高 阳.中国传统建筑装饰[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9-10,11-15.
[3]王其钧.中国建筑装修语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60-167.
[4]齐学君,王宝东.中国传统建筑梁、柱装饰艺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79-185,187-189.
[5]刘敬东.城市景观设计[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24-28.
[6]李 俐.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语素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设计艺术系,2003:12.
[7]李娜娜,孙 静,李珊珊.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体现[J].现代园艺,2012,(6):87-88.
[8]王受之.骨子里的中国情结[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4:98-103.
[9]陈华俊.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语言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0,(9):247.
[10]李 洁,彭重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北方园艺,2010,(16):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