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脂血症患者外周血可溶性CD147水平检测临床意义分析

2013-10-11景晓红米亚静西安医学院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西安710021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年15期
关键词:斑块血脂动脉

景晓红,张 妮,米亚静,冯 浩(西安医学院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西安 710021)

高脂血症(HLP)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AS)、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有效预防HLP的发生或者对已经发生的HLP早期检测、治疗将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途径[1]。CD147又称为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诱导剂因子,其分子是高度糖基化的跨膜糖蛋白,属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黏附分子,CD147分子从细胞表面脱落,就成为可溶性CD147分子(sCD147),sCD147也可被分泌进入外周血液中。邹宁等[2]报道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患者中sCD147水平均高于健康体检者,岳红红等[3-4]的研究发现,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sCD147与三酰甘油(TG)呈正相关,表明血脂的异常可能引起sCD147表达的变化,聂珍琳等[5]报道,CD147与AS等许多病理过程有关。本研究通过检测367例HLP患者sCD147的表达水平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并探讨其与HLP之间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HLP患者血液标本367份(HLP组),其中男159例,女208例,年龄8~75岁,平均(52±19)岁。健康对照组为同期在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参加体检的健康者212例,其中男105例,女107例,年龄6~85岁,平均(54±16)岁。皆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3mL,注入枸橼酸钠抗凝,4℃静置1h,取上清液500μL,5 000r/min离心5min,取血浆于-70℃保存待测。

1.2 试剂与方法

1.2.1 试剂 鼠抗人CD147单抗、生物素标记的兔抗鼠二抗均购自美国R&D公司,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亲和素购自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四甲基联苯胺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公司。

1.2.2 方法 血脂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LP诊断标准应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6.48mmol/L;TG>1.70mmol/L。sCD147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方法参照Tang等[6]的报道。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完全随机设计两大样本计量资料(n>50)分析采用U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检验水准为0.05。

2 结 果

2.1 sCD147水平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HLP组sCD147浓度为(7.68±1.53)n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2.78±0.52)ng/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2 sCD147水平与性别的关系 367例HLP患者中,男性HLP患者sCD147浓度为(8.13±1.27)ng/L,女性 HLP患者sCD147浓度为(7.65±1.68)ng/L,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尚不能认为sCD147的水平与性别有关。

2.3 sCD147水平与血脂类别相关性 HLP患者的TG升高与其sCD147水平呈正相关(r=0.86,P<0.05),TC升高与其sCD147水平呈正相关(r=0.89,P<0.05),见表1。

表1 HLP患者sCD147含量与血脂类别相关性()

表1 HLP患者sCD147含量与血脂类别相关性()

r P项目 n 血脂浓度(mmol/L) sCD147(ng/L)TG升高228 3.60±0.56 8.21±0.68 0.86 0.035 TC升高186 7.84±0.74 7.76±0.85 0.89 0.029

3 讨 论

HLP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伴有胰腺炎、黄色瘤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发生变化,高脂、高蛋白食物摄入增加,运动相对减少,HLP发病率逐年上升,并有年轻化的趋势,因此临床中降脂治疗就显得十分重要[7-8]。

CD147广泛表达于人体多种组织,参与机体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CD147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通过诱导成纤维细胞分泌MMP,可促使肿瘤细胞侵袭、转移、锚着非依赖性生长[9-11]。在 AS斑块及纤维帽中,CD147、MMP亦有高表达,推测在AS形成过程中,CD147可能通过诱导活化MMP促进动脉内膜斑块形成,甚至引起斑块表面的纤维帽破裂,粥样物自裂口逸入血流,导致溃疡或栓塞。有研究发现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培养人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后,MMP-1、MMP-2与sCD147可相互促进表达,使三者的表达均显著增加,进一步导致MMP通过诱导平滑肌细胞迁移、增殖和加速细胞外基质降解,促进AS斑块发展、新内膜形成及斑块破裂等病理现象[12]。CD147可能在AS病理进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作用的机制与结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血脂水平升高是诱发AS的重要危险因素,影响心脑血管患者的健康与生存。使用降血脂类药物,可以延缓和部分逆转AS病灶的进展,预防斑块破裂和改善内皮细胞功能,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研究结果表明,HLP组患者sCD147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TC、TG升高都与其sCD147水平呈正相关,提示sCD147可能与HLP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sCD147与TC、TG升高之间作用机制如何,通过采用siRNA、sCD147抗体等降低sCD147后,再检测血脂指标的变化,进一步探讨HLP与sCD147的相互关系等都是后续研究的内容,不仅能为降血脂类药物开发提供新的临床思路,也可能为HLP的临床诊断提供新的技术指标。

[1]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定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9(5):390-409.

[2]邹宁,任云青,李培莉,等.CD147蛋白和MMP-9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和意义[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27(2):144-148.

[3]岳红红,朱平,冷南,等.可溶性CD 147与类风湿关节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8,12(8):515-518.

[4]岳红红.CD147在RA相关动脉粥样硬化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D].西安:第四军医大学,2008.

[5]聂珍琳,唐志鹏,王书奎.CD147在肿瘤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6):743-746.

[6]Tang Y,Kesavan P,Nakada,MT,et al.Tumor-stroma interaction:Positive feedback regulation of EMMPRIN expression and MMP-dependent generation of soluble EMMPRIN[J].Molecular Cancer Research,2004,2(2):73-80..

[7]王芳,徐军,李怀玉,等.138例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4):1744-1745.

[8]李娇红,李小刚.低密度脂蛋白致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机制[J].西南军医,2012,14(3):518-520.

[9]聂桂丽,王燕,甘萍.CD147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实验室科学,2009,8(4):83-86.

[10]蒋远伟,王德生.CD147与喉鳞状细胞癌侵袭和转移关系的研究[J].福建医药杂志,2011,33(3):68-70.

[11]余世明,初同伟,廖通权,等.CD147抗体对破骨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影响的体外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2,28(3):205-209.

[12]李蓉,蔡辉.CD147在动脉粥样硬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微循环学杂志,2011,21(2):68-70.

猜你喜欢

斑块血脂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你了解“血脂”吗
双侧腋动脉分支及右侧肱动脉分支变异一例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