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癌症患者终末治疗方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3-10-10李莉戴福生马艳凯贺丽亚张洪珍

河北医药 2013年3期
关键词:安乐死终末期癌症

李莉 戴福生 马艳凯 贺丽亚 张洪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60岁以上老年肿瘤患病率占肿瘤总患病率50%以上[1]。医疗技术的发展,延长了老年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也延长了其终末期痛苦和死亡过程。鉴于我国传统文化重生讳死,致力于研究优生和长寿的多,研究死亡问题的少,我们对98例老年住院癌症患者进行有关终末期治疗和影响因素的调查,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经病理证实,年龄≥70岁在河北省人民医院肿瘤科住院死亡的晚期癌症患者98例。其中男59例,女39例;年龄70~84岁,中位年龄74.5;婚姻状况:有配偶90例,丧偶8例;城镇居民70例,农民28例;家庭人均月收入:≤2 000元65例,>2 000元33例;有重病接触史17例,无重病接触史81例;有丧失亲属经历者45例,无丧失亲属经历者53例;宗教信仰:无宗教信仰92例,有宗教信仰6例。住院期间患者对癌症病情至少部分知情;自愿参加本次调查;有完整的定向力、自制力和认知能力;愿意配合研究。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及方法:参考孟宪武[2]的死亡态度调查问卷和终末期治疗态度调查问卷[3]适当修改。由两部分构成,即老年癌症患者的一般资料和终末期治疗方式问卷。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调查,要求患者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各个项目进行如实填写。由2名接受过训练的医务人员向患者说明调查目的和意义,当场收回问卷。

1.2.2 调查内容:一般资料包括性别、职业、年龄、家庭所在地、收入、宗教信仰、死亡教育的宣教等。终末期治疗包括5项:①安乐死;②最佳支持治疗;③临终关怀;④顺其自然;⑤积极抢救。所有问题为赞同和反对两种答案。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对“终末期治疗”的选择结果 患者临终时欲采取的医疗措施依次为:最佳支持治疗(31.6%),临终关怀(25.5%),顺其自然(18.4%),安乐死(15.3%),积极抢救(9.2%)。年龄大于70岁、无配偶陪伴、有重病接触史及丧失亲属经历、接受过医护人员死亡教育的老年癌症患者更容易接受“安乐死”;最佳支持治疗和临终关怀为普通民众所接受,有配偶陪伴的老年癌症患者更愿意接受临终关怀;农民更倾向于赞同淡化治疗、顺其自然;绝大多数老年患者不选择积极抢救,有丧失亲属经和接受过死亡教育的患者拒绝选择积极抢救。见表1。

表1 患者对“终末期治疗”的选择结果例

2.2 患者临终时刻采取医疗措施情况 98例患者采取医疗措施依次为:最佳支持治疗,顺其自然,积极抢救,临终关怀,没有1例患者采取安乐死。其中,积极抢救指转ICU、气管插管、电除颤措施;最佳支持治疗指采用静脉营养、镇痛镇静、药物升压、呼吸兴奋剂等措施;顺其自然指只采用镇痛措施。见表2。

表2 98例患者临终时实际采取的医疗措施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31.6%的患者临终时欲采取最佳支持治疗,63.3%的患者实际采取了最佳支持治疗;18.4%的患者欲采取顺其自然,21.4%的患者实际采取了顺其自然;9.2%的患者欲采取积极抢救,8.2%的患者实际采取了积极抢救。这说明多数晚期肿瘤患者家属接受临终采取无创治疗方式。医务人员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患者预后、可能采取治疗措施的利弊,经各种医疗手段确定患者疾病已不可能治愈且已近临终,气管插管、呼吸机机械通气、电除颤只能暂时延长患者生命,延长死亡过程,同时增加患者痛苦。患者没有治愈的希望并不意味着放弃治疗,减轻患者痛苦,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医疗护理服务,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医护人员宣教,大多数家属选择放弃有创抢救方式。

另外,研究结果显示,25.5%的患者欲采取临终关怀,实际采取临终关怀的患者只有7.1%;15.3%的患者希望选择安乐死,临床工作中无1例实施安乐死。这说明“临终关怀”和“安乐死”等生命伦理学观念正逐步为普通民众所接受,但实现这一转变,需要营造一个对死亡更加开明的氛围,需要早期进行死亡教育。美国老年学会早在1996年就针对临终患者的临终关怀提出要求[4]:(1)减轻患者精神和肉体症状,以减少患者的痛苦;(2)采取让患者表现自己愿望的治疗手段,以维持患者的尊严;(3)避免不当的有创伤的治疗;(4)在患者还能与人交流时,给患者和家属提供充分的相聚时间;(5)给予患者最可能高的生命质量;(6)将家属的医疗经济负担减小到最小程度;(7)所花医疗费要告知患者;(8)给死者的家庭提供治丧方面的帮助。

本文8例选择送ICU和在病房进行气管插管的患者家属认为如果自己的父母临死前不抢救是不孝的表现,明知不能挽回亲人的生命也要坚持抢救,以获心理安慰。我们应借鉴国外经验,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时告之患者病情,尊重患者自主权,在全社会开展各种形式的死亡教育,树立正确的死亡观“活得好比活得长更有意义”。

1 储大同主编.老年肿瘤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23.

2 孟宪武,崔以泰主编.临终关怀.第1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4-46.

3 曾铁英,王芳,陈英,等.普通患者对癌症终末治疗和死亡的态度.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001-2004.

4 张宇.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与护理.天津护理杂志,2007,6:214.

猜你喜欢

安乐死终末期癌症
探讨心理干预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作用
腹膜透析在有腹部手术史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留意10种癌症的蛛丝马迹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姑息护理在终末期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法律形式和道德判断:安乐死与协助自杀
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的心理支持
病理解剖医生理解的“安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