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价重组甘精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的疗效及安全性

2013-10-10霍丽梅高哲杨立群

河北医药 2013年24期
关键词:甘精低血糖空腹

霍丽梅 高哲 杨立群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糖尿病检测手段的发展,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糖尿病的患病率都在升高。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手段,目前血糖监测有多种方式,其中动态血糖监测(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 system,CGMS)为糖尿病患者在动态监测血糖波动情况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在发现夜间可能出现的无症状性低血糖和餐后的高血糖状态方面提供了很大的优势。本文采用CGMS观察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1次/d的基础胰岛素(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与预混胰岛素2次/d注射,对照这两种胰岛素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6例,均符合1999年WHO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年龄30~70岁,病史在6个月以上,入选前3个月内未使用胰岛素治疗;所有患者经饮食控制、运动治疗、或联合磺脲类药物、二甲双胍、拜糖平、格列奈类、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其中之一,药物剂量稳定1个月以上,受试者接受口服降糖药治疗但血糖仍然控制不佳,空腹血糖值7.5~13.0 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 ~9.0%;所有患者排除严重心、肝、肾疾病。所有患者入选前留取静脉血测空腹及餐后2 h血糖、HbA1c、血脂及肝肾功能及体重指数(BMI)。在继续原口服药物方案不变的情况下连续3 d进行CGMS监测,然后随机分为重组甘精胰岛素组和预混胰岛素组,每组28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s

表1 2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s

项目 A组 B组114.25±22.64 112.69±20.62 15/13 16/12年龄(岁) 54.8±12.5 57.8±14.2病程(年) 6.2±3.0 6.4±3.4 BMI(kg/m2) 25.07±3.14 24.38±3.48 TC(mmol/L) 5.05±1.33 5.02±1.25 TG(mmol/L) 2.38±0.98 2.34±1.04 BUN(mmol/L) 6.28±2.94 6.29±2.77 Cr(mmol/L)性别(例,男/女)

1.2 方法 A组睡前注射1次重组甘精胰岛素(长秀霖,甘李药业有限公司)联合口服阿卡波糖50 mg,3次/d治疗。B组2次/d注射预混胰岛素(Novolin 30R,丹麦诺和公司)。2组均采取空腹指尖血糖<6.0 mmol/L为控制目标,根据血糖逐渐调整剂量直至达标后出院。院外继续该方案治疗共12周并对所有患者进行CGMS监测,监测试验期间低血糖的发生情况 (低血糖的诊断标准为血糖<3.0 mmol/L)。整个试验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过程历时15周。

1.3 观察指标 (1)有效性:第12周CGMS检查后留取空腹和餐后2 h静脉血,比较2组治疗后平均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10.0 mmol/L曲线下面积所占百分比(AUCPG≥10.0 mmol/L%);2组治疗后HbA1c变化,比较血糖控制情况。(2)安全性:睡前血糖、凌晨3点血糖、低血糖发生率及BMI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2组治疗后 MPG、FBG、2 hPG、AUCPG≥10.0 mmol/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组甘精胰岛素组治疗后与预混胰岛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及HbA1c比较n=24,±s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及HbA1c比较n=24,±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B组比较,#P﹤0.05

组别 HbA1c(%) MPG(mmol/L)AUCPG≥10.0 mmol/L%A组 治疗前FPG(mmol/L)2 hPG(mmol/L)8.4±0.9 12.9±2.9 12.4±2.4 5.6±2.9 39.1±12.3治疗后 6.5±0.6*# 6.7±1.6*# 6.4±1.2*# 9.5±2.3*#22.0±9.6*#B组 治疗前 8.6±1.1 13.6±3.1 12.8±2.6 15.8±3.1 38.3±11.9治疗后 7.2±0.8* 7.4±1.7* 7.4±1.9* 9.8±2.5* 28.0±7.8*

2.2 安全性比较 重组甘精胰岛素组睡前及凌晨3∶00发生低血糖事件与预混胰岛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BMI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后安全性指标比较n=24,±s

表3 2组治疗后安全性指标比较n=24,±s

注:与B组比较,*P <0.05

组别 睡前血糖(mmol/L)3∶00血糖(mmol/L)低血糖发生率(%)BMI(kg/m2)A组 7.2±2.1* 5.4±0.9* 16.8±3.5*24.58±2.97 B组6.6±2.9 3.8±1.1 34.3±6.6 24.36±2.95

3 讨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严格的控制血糖是延缓和减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手段[2]。然而在临床工作中达到理想的血糖水平是一个较为艰难的过程,主要与患者的依从性、生活方式以及胰岛素治疗的复杂性、频繁的低血糖发生等有着密切关系。这其中低血糖的危害是导致胰岛素治疗不能达标的最主要障碍[3]。ACCORD的研究结论与以往的研究(如1998年英国UKPDS研究以及与ACCORD同时发表的ADVANCE研究)最大的不同在于宣布了“严控血糖有害”的结论,研究表明重度低血糖可能与死亡发生风险相关[4]。此外,大量研究表明血糖波动对血管内皮有直接的损害,而且这种损害独立于平均血糖水平。因此胰岛素治疗的有效性、方便性及安全性成为目前糖尿病治疗所关注的焦点[5,6]。

本研究通过CGMS检测应用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法观察其血糖控制水平以及血糖波动趋势,结果表明使用重组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和预混胰岛素均能明显降低FBG、2 hPG和HbA1c,且体质量均无明显增加。与预混人胰岛素类似物相比,重组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降低空腹血糖的效果更佳[(6.4±1.2)vs(7.4±1.9)mmol/L]、睡前血糖[(7.2±2.1)vs(6.6±2.9)mmol/L]控制更好(P <0.05);3∶00am血糖[(5.4±0.9)vs(3.8±1.1)mmol/L]不出现过低(P <0.05),低血糖发生率[(16.8±3.7)vs(34.3±6.6)%]更低(P=0.028)。且胰岛素的用量相对较小。

基础胰岛素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理想的基础胰岛素必须具有下列综合特质:有较长的作用时间(达到或接近24 h),无峰或趋于无峰的作用曲线;更少或无变异性,减少血糖波动和低血糖发生;更少或无体重增加作用;无肿瘤风险增加的信号;高效价比;适用于特殊的人群如儿童等,从而从多方面跨越胰岛素治疗的障碍,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重组甘精胰岛素具备了上述理想胰岛素的所有特点,故现被国内外糖尿病病学会推荐为优化基础胰岛素[7]。预混胰岛素含有中短效和中效胰岛素成分,同样可以兼顾空腹及餐后血糖,但由于中短效和中效胰岛素都有高峰,很容易出现血糖波动,若想控制好空腹血糖,势必要加大晚餐前剂量,其中的中效胰岛素作用高峰在注射后6~8 h,即高峰出现在夜间2时左右,易发生夜间低血糖的危险。

综上所述,对于口服抗糖尿病药治疗但空腹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重组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的联合方案与预混胰岛素相比,可以更好更快的调控整体血糖水平的同时,对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的优势显著,并且在达到控制目标的同时,更少引起低血糖,胰岛素用量低,安全性优于预混人胰岛素,且每天只需注射1次,患者的依从性好,体质量无明显增加。因此,应用重组甘精胰岛素的降糖效果较好,同时方法简便,易于患者接受,值得推广。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S3.

2 Risso A,Mercuri F,Quagliaro L,et al.Intermittent high glucose enhances apoptosis in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in culture.Am J Physiol Endocrinol Metab,2001,281:924-930.

3 卜石,邢小燕,王娜,等.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中国循环医学杂志,2004,4:464-467.

4 Acition to Control Cardiovascular Risk in Diabetes Study Group.Effects of intensive glucose lowering in type 2 diabetes.N Engl J Med,2008,358:2545-2559.

5 Stratton IM,Adler AZ,Ncil HA,et al.Association of glycemia with macrovascular and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of type 2 diabetes;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UKPDS35).BMJ,2000,321:405-412.

6 Klcin R,Klcin BE,Moss SE.Relation of glycemic control to diabetic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 in diabetes mellitus.Ann Intern Med,1996,124:90-96.

7 陆菊明.关于优化胰岛素治疗的选择.中国糖尿病杂志,2010,18:801-802.

猜你喜欢

甘精低血糖空腹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格列美脲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空腹喝水
甘精胰岛素联合赖脯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