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社团干部领导能力探析

2013-10-08黄嵩梅

重庆高教研究 2013年4期
关键词:企划年资愿景

黄嵩梅

(浙江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院,浙江 金华 321004)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多方面的锻炼平台。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学生施展才能的平台,是学生为了实现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自愿组成的、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组织。这个组织如同小型的社会缩影,为了促进其正常的运行以及成员之间的互动激励,社团干部的个人能力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个组织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其中的核心人物——领导者的作用。领导者是一个有人自主自愿跟随的人,是在权力之外仍有着某种能力吸引人们跟随的人,是有着真正能力及魅力的人。因此,作为学生社团干部,不应仅仅依赖组织所赋予的权力而发号施令。因此,为了社团更好地运行和发展,学生干部应致力于自身领导能力的培养,并朝着领导者的目标奋斗。

一、概念及分析框架

(一)领导及领导能力概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生领导能力素质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领导能力培养也日渐成为高校学生干部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但对于领导能力概念目前国内并没有统一的界定。国内外关于领导能力研究的相关理论可谓琳琅满目,笔者根据相关文献做以下梳理,并提出个人观点。

关于领导这一概念,国内外学者有以下四类观点:

(1)领导是为了使他人达到共同目标的行为(HemPhin&Coons,1957;Hersey&Blanchard,1974)。(2)领导是一种影响力(Katz&Kahn,1978)。(3)领导是一种能力(郑心雄、周震欧、廖荣利,1976)。(4)领导是一种活动过程或程序(JaeobsandJaqes,1990)。在笔者看来,领导是一种能力,是领导者通过各种具有影响力的行为,在与成员的沟通协作中实现组织共同目标的能力。

至于领导能力,学者们的观点较为集中。有学者认为领导能力,就是领导者的个体素质、思维方式、实践经验以及对领导方法等的把握程度等影响具体领导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性的总和,它是领导素质的核心 (郑红奎,2007);也有学者认为领导能力是人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领导者从事领导活动、实现领导目标的才能,是领导者知识、智慧和经验的综合体现 (梁卓欣,2007)。

(二)理论框架

社团领导干部具有影响团体达成目标的能力,其自身所具备的整体素质对所在社团影响深远。王诞生、赖科位认为,大学生社团领导人应具备的能力为:学习社团相关认知;引导社员参与决策;扮演代表社团角色;协调内部冲突;建立合作关系;确定未来方向;善用授权观念;教导初任干部;鼓舞士气;与校内外社团合作等。王晓麟认为,理想社团负责人的领导特质为:领导魅力;认真负责;勤于联络社员;领导风格温和活泼;领导能力强;与外界关系良好;目标明确;公平公正民主。本研究根据相关学者的观点,将领导能力划分为建立愿景、知人达变、个人素养、企划评鉴、沟通协调这五方面的能力。具体内容如下:

建立愿景是指社团干部能在了解所在社团发展现况下,规划社团未来发展方向,发展社团特色的一种能力表现。

知人达变是指社团干部能根据社团成员自身的特性或专长安排相应的任务,鼓舞和激励社团成员共同参与活动并将自身经验传授给社团成员的一种能力表现。

个人素养是社团干部自身能力的一种表现,包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面对困难时的自信和从容。

企划评鉴是社团干部整体任务执行能力的表现,创新的活动策划、完美的活动开展以及完善的评鉴档案都是对社团干部企划评鉴能力的考验。

沟通协调是社团干部处理社团成员之间矛盾的关键所在,不仅体现在合作学习、成员之间的彼此信任,还包含着对活动的检讨和意见的反馈。

二、研究设计

从领导能力的内涵中,我们不难看出,在社团组织中,通过领导可以影响团体达成共同目标。社团干部作为社团中的骨干力量,其领导能力的优劣对社团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以浙江师范大学学生社团干部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探析高校学生社团干部领导能力的现状,寻求影响社团干部领导能力的因素,以不断改善和提升社团组织的发展质量。

(一)研究变量和方法

本研究的目的是对高校学生社团干部领导能力进行因素分析,主要参考了黄士招和赖科位的领导能力量表,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在领导能力量表中,主要包含了五个层面:建立愿景、知人达变、个人素养、企划评鉴、沟通协调。而在学生干部个人背景变量中,则包含社团年资、社团属性、社团职称、性别等。

问卷发放之前,笔者选取了浙江师范大学十个社团进行试测,在保证问卷效度的情况下,正式问卷于2012年6月开始发放,历时2个月。

(二)抽样与样本特性

本研究问卷调查选取浙江师范大学社团干部为主要研究群体。浙江师范大学社团联合会拥有54个社团,包括学术类、实践类、艺术类、体育类四种不同大类。浙师大社团联以创造性思维和前瞻性眼光大力推动师大社团建设,2009年校社团联团总支被团中央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因此以其为样本是极具代表性的,且所选择的样本涵盖了不同类型、专业类别,这样使样本更具说服力。本次调查总共选取了200名浙师大社团干部,其中包括社团会长、团支书和一般干部三类,男性46名,女性154名。相关数据详见表1、表2、表3:根据以上数据不难看出,本次调查的样本以女性社团干部人数居多;且在社团职称上,样本中一般干部相对较多;在社团年资上,以1年以上至2年内干部居多。

表1 被试性别分布

表2 被试职称分布

表3 被试社团年资

(三)分析工具

本次调查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63份,回收率达到81.5%。在整理回收的问卷中,利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在高校学生社团干部领导能力因素分析问卷中包含5个反向计分题。计分时,正向计分题计 1、2、3、4、5 分,反向计分题计 5、4、3、2、1分。首先将反向计分的题目转化为正向计分。然后计算高校学生社团干部领导能力因素分析问卷20个项目的总分,并按总分的高低对其进行降序排列。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高低两组在20个项目上的得分差异。检验结果表明,高低分组在所有项目上的t值均达到显著水平(p<0.001),表示这20个题项具有良好的鉴别度。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社团干部领导能力的性别差异

T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社团干部领导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差异的。在沟通协调维度上的差异较为显著。男生社团干部在该维度上的得分明显低于女生社团干部,而在个人素养、知人达变、建立愿景、企划评鉴这四个方面差异不显著。

其实,这一数据的分析结果是相对客观的,男女性格的特点导致其在沟通协调能力上的差异。因此,学校及指导教师在对学生社团干部领导能力培养过程中,应善于掌握各自性别特点,积极引导,善于组织,以帮助不同性别的社团干部扬长避短;同时,男女社团干部在社团领导中,应加强与社团成员之间的沟通,在不断的交流分享中,改善自身的不足,使自我素质在更大范围内获得提升。

(二)社团干部领导能力的职称差异

经T检验分析显示,不同职称的社团干部,在建立愿景、沟通协调、个人素养、知人达变、企划评鉴五个层面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建立愿景层面,社团会长和团支书的平均数(这里的平均数指的是单题平均分数)明显高于一般干部(3.874>3.852);在知人达变层面上,社团会长和团支书的平均数依旧在一般干部之上(3.778>3.672);在沟通协调层面上,社团会长和团支书平均数仍高于一般干部(3.818 >3.790)。

从上面数据我们发现,随着职称的上升,社团干部的领导能力逐步提升。在高校社团中,社团干部职称的评鉴是根据社团成员的投票以及历任社团干部的推荐和评议产生的。职称的高低一般情况下与社团干部整体素质的高低成正比。所以社团干部在领导能力各个层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启示我们在今后学生社团干部领导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学校及指导教师应根据每个社团干部不同层面能力的差异,着重锻炼其所缺乏的部分,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而社团干部自身应以身作则,加强各方面领导能力的学习和提升,努力超越自我,将自己的个人魅力发挥到最佳。

(三)社团干部领导能力的年资差异

经T检验分析显示,不同社团年资的社团干部,在建立愿景、沟通协调、个人素养、知人达变、企划评鉴五个层面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通过分析比较,我们发现,在建立愿景层面上,3年以上年资的社团干部明显高于1年以上2年以内者及1年内者(平均数比 3.884∶3.678∶3.479),建立愿景能力随着年资的不断增长而得到提升;在知人达变上,亦呈现出同样的趋势(平均数比 3.376∶3.783∶3.652∶3.445);在个人修养和企划评鉴层面,3年以上年资的社团干部亦高于其他年资的干部。

由此可见,随着社团干部年资的不断增加,其领导能力各层面的表现更加突出。经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升的,“前辈”的领导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因此,社团干部应虚心向“前辈”求教,在“前辈”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领导才能。

(四)社团干部领导能力各因素差异

经T检验分析显示,社团干部领导能力就各层面而言,彼此显示的权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由高到低分别为个人素养(3.896)、沟通协调(3.753)、知人达变(3.665)、建立愿景(3.552)、企划评鉴(3.435)。在各层面因素差异中,个人素养的平均分最高。

由此可见,社团干部在自身整体素质方面表现出较高的自信度,也从侧面显示,个人素质是社团干部领导能力的基础,亦是社团干部提升领导能力的潜能所在。而对于企划评鉴能力的调查,我们发现社团干部整体上在这方面较为欠缺。为此,社团干部需着重提升任务策划和执行能力的信心,以及不断提升创新社团、引领社团的能力;而学校应提供相应的辅导与咨询,聘请相关的指导老师,加强对社团干部各方面领导能力的培训。

四、结论与建议

学生社团作为社会的缩影,其正常的运行和发展离不开社团干部的领导和管理。社团干部作为高校的特殊群体,不仅应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更应不断提升自身的领导能力,做一名名副其实的领导者,引领社团成员,为社团的开拓创新做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然而,通过调查,我们不难发现,男女社团干部由于性格特点的差异,女性社团干部在沟通协调能力上略高于男性社团干部;而且随着社团年资和社团职位的提升,高校社团干部领导能力各层面的表现更加突出。此处,高校社团干部对自身整体素质都表现出较高的自信度,但在企划评鉴能力上,表现相对欠佳,有待提升。针对以上结论,特提出如下建议:

其一,高校作为学生人才培养的机构,应积极为社团干部领导能力的培养提供多样的渠道与途径,如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活动,使社团干部参与策划;聘请相关指导老师定期对社团干部进行培训;加大社团组织的考核力度,提升社团干部竞争力。

其二,指导老师作为社团发展的监督者和辅助者,应加强对社团干部沟通协调能力、企划评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根据社团干部的个性特长,因材施教,扬长避短。

其三,社团干部作为社团的“主力军”,应以身作则,加强自身各方面领导能力的培养,虚心向“前辈”请教,注意与社团成员之间的沟通,取长补短,在分享和交流中不断成长。

[1] 肖绍俊.高等学校学生干部领导能力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22-324.

[2] 张同庙.个人特质与领导能力关系研究[J].台南科技大学通识教育学刊,2007(6):165-194.

[3] 黄宏强.高校学生干部领导能力结构研究[D].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2007:2-47.

[4] 黄士招.师院生领导能力、领导类型及其相关问题之调查研究——以台南师范学院为例[D].台南师范学院国民教育硕士论文,1988:106-120.

[5] 赖科位.大专院校学生社团负责人之经营管理能力研究[D].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工业教育硕士论文,2003:35-47.

[6] 牙韩高.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领导方式与领导效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8:5-6.

[7] 郑红奎.学习型社会建设时期我国行政领导者领导能力提升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7.

猜你喜欢

企划年资愿景
品牌升级正当时 活用企划讲故事
冬日的愿景(组章)
混合模拟工作坊在低年资胸心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昆虫们哪,快帮忙解开谜团吧!
生态纺织品创新企划沙龙综合探讨可持续
2019年资管行业十大猜想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PDCA循环管理法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营销企划中字体设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