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
2013-10-08蔡晓武廖传景
蔡晓武,廖传景
(1.温州大学 音乐学院,浙江 温州325035;2.温州大学 心理与行为研究所,浙江 温州 325035)
一、问题提出
教师职业心理健康的研究方兴未艾,关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却鲜有成果。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高校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面临着日益繁重的职业应激,处于长期的压力状态下,容易诱发职业倦怠,进而出现生理疾病、人际问题、家庭冲突、教学质量下降、个人士气低落、离职、旷工或退缩等行为[1-2]。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教师对教育职业产生了消极的自我概念,用冷漠的态度对待服务对象的职业情感枯竭状态[3]15,表现为“情感枯竭、去个性化和成就感降低”三个方面[4]。青年教师是我国普通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生力军,在担当繁重的工作任务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职业倦怠。长时间处于倦怠状态,工作者会将自己的工作和自我想象混淆起来,工作绩效会降低,自我价值感会下降[5],进而影响到工作生活质量。
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是指教师通过学校教学来满足自己的生存、安全、社交和尊重的需要,并挖掘潜能,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实现学校和个人目标高效地完成,获取更高境界的自我实现[6]。高校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生存需要、社会需要和自我需要等[7]。随着学界对知识型员工工作生活质量关注的逐渐深入,需要进一步探索教师职业心理健康与其更高境界的职业满足感之间的关联规律。教师的职业倦怠无论对教师个人、学生、学校乃至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着严重危害,是当前教育不和谐的突出体现[8]。近年来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受到多方重视,但是以高校青年教师为对象的研究较少[9],在研究方法上借助结构模型来说明职业倦怠对工作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也不多。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对其工作生活质量的影响。本研究试图建构普通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生活质量关系模型,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心理健康工作提供方法和依据。
二、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浙江省普通高校部分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61份,回收率为93.50%,有效问卷为491份,有效率为87.52%。样本中,男教师243人,女教师248人;专业教师302人,行政职员189人;已婚171人,未婚320人;初级职称199人,中级职称223人,副高及以上69人。样本的年龄为31.92±5.39岁。
(二)测量工具
1.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问卷
本研究在李冰和卢家楣改编的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BI-ES)中文版[10]的基础上,根据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特点对其进行修改,并选取50名教师进行预测,确定了包含25道题目,三个因子(“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的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调查问卷。问卷采用5点计分法(从“从未如此”到“总是如此”),各因子得分为本因子所有项目得分的平均值,因子分及总分得分越高,表示教师体验到的职业倦怠越严重。本文将“成就感”反向记分,定义为“成就感降低”,三个因子总分相加为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状况。本研究中该问卷的整体及三个因子的 α 系数分别为0.808、0.858、0.802 和0.796。
2.教师工作生活质量量表
采用赵守盈等编制的“教师工作生活质量问卷”[11],问卷实行七点记分,从非常不确定到非常确定,记为1-7分,得分愈高表示教师在该项目上的工作生活满意度越高。本问卷共有35个题项,包括尊重需要、社交需要、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因子。该问卷的整体及五个因子的α系数分别为 0.962、0.914、0.833、0.913、0.708 和0.781。
(三)数据统计与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包和 AMOS7.0进行数据处理。
三、结果
(一)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生活质量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因子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人格解体(2.71)、成就感降低(2.53)和情绪上衰竭(2.52),职业倦怠总分为7.76,可见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处于中等程度。青年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社交需要(5.32)、自我实现需要(4.91)、安全需要(4.72)、尊重需要(4.39)和生存需要(4.26),工作生活质量总均分为4.70分,从结果来看,以上得分均显著高于理论中值4。
(二)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生活质量的群体差异分析
区别不同的群体,比较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工作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发现:男教师的情绪衰竭、倦怠总分和生存需要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教师;已婚教师的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倦怠总分显著高于未婚教师,但是未婚教师的尊重需要得分显著高于已婚教师;不同职称的教师的职业倦怠各因子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工作生活质量各因子及总分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低职称的教师的得分显著高于高职称的教师;从学历水平来区分,发现低学历教师的职业倦怠得分显著低于高学历教师;较短工作年限的教师的职业倦怠得分显著高于工作年限长的教师(见表1)。
表1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生活质量的群体差异
续表
(三)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生活质量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发现,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工作生活质量的总分及各维度(除了生存需要与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外)均存在显著或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具体分数如表2所示。
表2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生活质量的相关系数
(四)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生活质量的路径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如何影响其工作生活质量,本研究建构了结构方程模型,该模型的拟合指数:χ2/df=2.062,p=0.054,RMSEA=0.047,GFI=0.994,AGFI=0.963,CFI=0.998,NFI=0.996,均达到了测量学的要求。从模型来看,青年教师的情绪衰竭对社交需要、安全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产生了显著水平的直接负向预测效应;人格解体对安全需要产生显著水平的直接负向预测效应;成就感降低对工作生活质量各因子均产生了显著的直接负向预测效应(见图1)。
图1 高校青年教师工作倦怠与工作生活质量路径分析模型
四、讨论
(一)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及工作生活质量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处于中等程度状态,这与傅安国等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12]12。职业倦怠源于长时间或超负荷的工作压力,这已经被研究所证实[13],由于长期的情感投入,加上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任务,使多数高校教师明显感觉到疲惫,工作中难以呈现出更多的热情,这与Maslach在研究中描述的情感衰竭状态极为符合,它也是教师职业倦怠最典型的表现[14]143。随着我国高教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压力,特别是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中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需要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本次调查发现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各因子均分在4.26-5.32之间说明了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样的结果印证了贾海薇等人的研究[15],教师工作生活质量作为评定教师获取更高境界自我实现的指标,对广大高校青年教师来讲,还有较长的道路要走,还有更多的任务要完成。
(二)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生活质量的群体差异
关于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群体差异,从性别差异来看,男教师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教师,已婚教师显著高于未婚教师,低学历教师显著高于高学历教师,从业年限较短的教师显著高于从业年限长的教师,这种结果与傅安国[12]18、周广亚[16]等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相对女教师而言,男教师的职业心态处于更容易波动的状态;已婚教师受到来自家庭、婚姻、生活、工作等多方面的压力;无疑,低学历教师在学校中的发展空间更为狭小,其职称评定、职级晋升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低学历的限制;较短从业年限教师的教学与管理经验以及职业能力等均会对其职业历程造成相应的影响。因此,高校管理者应该给予以上容易发生职业倦怠的青年教师更多的关注和关怀。
从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的群体差异分析来看,很显然男教师与未婚教师相比,女教师和已婚教师更注重生活方面的需求满足,这也是现实生活给男教师、未婚教师群体带来压力的真实写照。研究还发现,低职称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得分显著低于高职称教师,这充分说明了对广大高校青年教师来讲,职称晋升仍然是其职业发展的关键任务和主要挑战,在他们完成了一级又一级职称晋升任务之后,就会体会到较高的工作满足感。
(三)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生活质量的相关及路径分析
教师的职业倦怠会对其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等都产生广泛的负面影响,已经被许多研究所证实[17-18],本研究中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生活质量的相关系数为-0.268,达到了显著水平,说明职业倦怠与工作生活质量之间的关联是直接的,较为密切的。路径分析的模型进一步揭示了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对其工作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式、效应及过程,从模型来看,青年教师的成就感降低对其工作生活质量影响效应是最大的,其次是情绪衰竭,最后是人格解体,都对工作生活质量产生了大小不等的、直接的、负向的、显著水平的预测效应。
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在一般的职业倦怠历程中是先后出现的[3]32。情绪衰竭是一种疲惫和缺乏工作热情的感觉,教师的情绪、情感处于一种极度疲劳的状态,工作热情基本或完全丧失。表现为常常有疲劳感和沉重感,性急易怒,时常由于工作的原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因缺乏热情与活力,常有一种无助感,这是情绪衰竭中最核心的表现。正是由于缺乏热情与活力,使得高校青年教师在社会交往、心理安全、自我实现等方面表现出消极情绪的负向影响。教师的人格解体表现为对他人的无情和漠不关心,更多的出现逃避行为和认知上的偏差,因而对自我的安全感体验及行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教师出现成就感降低的心理,主要是指感觉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没有价值,对自我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评价降低。由于对教育工作失去了兴趣与热情,他们逐渐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没有意义,自己也不再具有重要价值,即使做了也无法给现实带来更大的变化,从而变得心灰意冷[14]145。当这种低的个人成就感与情绪衰竭、人格解体交织在一起时,就会大大降低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于是,青年教师就出现了一系列的不良行为,如敷衍、无任何抱负、个人发展停滞不前等,进而给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的各方面造成负向影响。
五、结论
(一)当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处于中等严重的程度,其工作生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不同类型的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工作生活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
(三)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生活质量之间存在着显著水平的负相关。
(四)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直接对其工作生活质量产生负向的预测效应,成就感降低影响最大,其次是情绪衰竭,再次是人格解体。
[1] Kahill S.Symptoms of professional burnout: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evidence[J].Canadian Psychology,1998(29):284-294.
[2] Sakhrov,Farber.Prevention of burnout:New perspective[J].Applied and Preventive Psychology,1983(7):63-74.
[3] Maslach C.Burnout:A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In Schaufeili,W.B.,Maslach,C.& Marek,T.(Eds),Professional Burnout Developments in Theory and Research[M].Washington,Taylor& Frames,1993.
[4] Lei M,Maslach C.The impact of interpersonal of managerial burnout:Toward an intergrated model[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88(14):3-20.
[5] Pines A,Maslach C.Combating Staff Burnout in A Child Career Center:A Case Study[J].Child care Quarterly,1988(9):5-16.
[6] 赵守盈,臧运洪,陈维,等.教师工作生活质量问卷的编制[J].心理科学,2010(3):690-694.
[7] 贾海薇.高校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87-93.
[8] 徐尊英.新形势下缓解教师职业压力和倦怠的途径[J].教学与管理,2007(2):23-24.
[9] 马传军.教师职业倦怠国内十年研究[J].教师专业发展,2010(1):39-42.
[10] 李冰,卢家楣.上海市大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27.
[11] 王宇中.心理评定量表手册(1999-2010)[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1:300-305.
[12] 傅安国,邓军,吴娜.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对策分析——以海南高校为例[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
[13] 王小春,甘怡群.国外关于职业倦怠研究的现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5):567-572.
[14] 兰惠敏.关于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J].教育探索,2012(5).
[15] 贾海薇,郭凤兰.高校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现状分析与思考[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88-92.
[16] 周广亚.320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抑郁躯体化的关系[J].中国校医,2012(6):403-405.
[17] Brian Swider,Ryan D.Zimmerman.Born to burnout:A meta-analytic path model of personality,job burnout,and work outcomes[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10(3):487-506.
[18] Kirk M.Broome,Danica K.Knight,Jennifer R.Edwards,Patrick M.Flynn .Leadership,burnout,and job satisfaction in outpatient drug-free treatment programs[J].Journal of Substance Abuse Treatment,2009(2):16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