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与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

2013-10-08鲁旭亮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单糖微血管半胱氨酸

鲁旭亮

近年来,糖尿病并发症的种类有所增加,甚至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可造成患者残疾,甚至死亡。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血管病变存在一定的相关性,Hcy的含量越高,发生血管病变的概率越高,病变越严重[1]。对于Hcy、胱抑素C(CysC)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仍然存在争论。因此,本研究采用分组检验、比较的方法观察血浆Hcy、血清CysC的含量的升高是否会造成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血管病变,探讨能否通过监测上述指标达到及早发现、预防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6月到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239例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13例、合并其他疾病的2型糖尿病42例,剩余184例为符合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2]的2型糖尿病,男102例,女82例;年龄(55.82±8.16)岁。在2周内均未服用影响Hcy、CysC代谢的药物,入院后经相关检查后,分为3组:①单纯糖尿病组(以下简称单糖组)50例,男26例,女24例。目前通过控制饮食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平均病程为(7.6±4.5)年。②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组(以下简称微血管组)78例,男46例,女32例。目前通过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治疗,并有56例长期配合活血化淤、抗血小板活性药物辅助治疗,平均病程为(8.5±5.1)年。③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组(以下简称大血管组)56例,男30例,女26例。目前通过注射胰岛素和配合其他药物治疗,平均病程(9.1±5.9)年。设立样本量为与单糖组1∶1配对的正常对照组(以下简称正常组),正常组排除糖尿病及患有心、肾功能障碍等影响正常糖代谢疾病的患者,共50人,男27人,女23人;平均年龄(54.25±7.13)岁。上述4组在文化程度、年龄、性别构成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4组行Hcy、CysC和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测定。测定时间统一为上午8:30-10:30,且测定前12 h不允许进食。采集10 ml静脉血,其中2 ml加入EDTA抗凝管中,分离血浆后以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Hcy;2 ml用肝素抗凝后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CysC;3 ml进行TC、TG的测定;剩余的3 ml经处理后短期备用,以便复查可疑结果。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检验变量间的相关性,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4组Hcy、CysC、TC和TG比较 单糖组、微血管组和大血管组Hcy、CysC和TG的平均水平均高于正常组,但只有大血管组Hcy、CysC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C的比较结果为单糖组略低于正常组,微血管组、大血管组高于正常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4组研究对象Hcy、CysC、TC和TG水平比较(±s)

表1 4组研究对象Hcy、CysC、TC和TG水平比较(±s)

注:单糖组:单纯糖尿病组,微血管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组,大血管组: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组,正常组:正常对照组;Hcy:同型半胱氨酸,CysC:胱抑素 C,TC:胆固醇,TG:甘油三酯;与正常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Hcy(μmol/L)CysC(mg/L)TC(mmol/L)TG(mmol/L)正常组5.28 ±1.32 2.04 ±0.71 50 8.82 ±2.61 1.37 ±0.43 5.12 ±1.33 1.68 ±0.51单糖组 50 9.54 ±3.02 1.54 ±0.53 5.09 ±1.28 1.86 ±0.52微血管组 78 10.71 ±3.52 1.69 ±0.67 5.24 ±1.19 2.12 ±0.65大血管组 56 13.95 ±5.47a2.76 ±0.98a

2.2 相关性分析 将Hcy、CysC分别与TC、TG进行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显示无论是Hcy与TC、TG,还是CysC与TC、TG均无相关性(P>0.05),见表2。

3 讨论

Hcy是蛋氨酸经人体代谢产生的,由于含有硫基而起到维持机体内含硫氨基酸平衡的生理作用,也是一种反应性血管损伤氨基酸[2]。目前有研究表明,人体内Hcy含量的升高可以改变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功能及加快平滑肌细胞的繁殖速度和凝血速度,使脂质的过氧化反应加强,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等血管病变的发生[3]。这一研究提示Hcy是可独自通过影响人体生理状况而导致血管病变、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近年来,有研究发现高Hcy是糖尿病的危险因子[4],高Hcy血症可能是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发生或加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5]。本研究显示大血管组Hcy的平均水平高于其他3组,但仅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cy与TC、TG均无相关性。综合分析认为,高Hcy是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独立高危因素,应通过更深层次的研究进一步确认两者间的关系。微血管组Hcy水平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Hcy含量的高低对微血管病变的发生不产生重大影响。目前,国内外探讨上述两者关系的研究尚无定论[6-8],需设计更合理、样本量更大、说服力更强的研究以确定两者的关系。

表2 Hcy、CysC与TC、TG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CysC是一种只能通过肾脏代谢清除的分泌性蛋白质。肾功能正常的男性、女性,即使是不同年龄段、饮食习惯各不相同,在清除CysC的能力上并无差异,因此CysC能直接反映肾脏的代谢功能是否存在障碍,在肾功能损伤、肾功能不全、肾脏移植功能状况等方面的早期诊断、评价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9]。也有研究发现,CysC在心血管疾病、肝硬化、肿瘤等疾病的诊断中均有较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10]。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是指糖尿病患者出现脑血管病、冠心病和下肢血管病等大血管病变的并发症,会造成残疾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研究发现,与CysC水平正常的人群比较,CysC水平较高且有统计学差异的人群发生血糖升高的危险度是前者的3~4倍,提示CysC是监测早期糖尿病的重要指标[11-12]。研究者也猜测糖尿病患者在糖耐量降低阶段就有可能出现大血管病变[13-15],建议医护人员监测患者血清CysC水平,若含量升高可能预示血糖上升,应给予针对性地治疗,避免或减少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大血管组血清CysC水平高于其他3组,但仅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ysC与TC、TG均无相关性。综合分析认为,高CysC是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独立高危因素,可开展进一步的研究(队列研究等)以确定血清CysC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建议医护人员对血清CysC升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大血管病变的检查。微血管组CysC水平与正常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CysC含量的高低对微血管病变的发生不产生重大影响。

综上所述,血浆Hcy、血清CysC是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2个独立危险因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这两项指标的监测可预防和降低大血管病变事件的发生;目前上述2个指标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并不明确,而国内外研究的结论也未能达成一致,希望可以实施大样本量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

[1] Scoot C H,Sutton M S.Homocysteine:evidence for a relationship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J].Cardiology Review,1999,7(2):101.

[2] 朱启波,童南伟.2011年美国内分泌医师协会糖尿病临床实践指南解读[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3(4):3-7.

[3] 那开宪,余平,张桂云.应重视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高血压的关系[J].中国临床医生,2010,38(1):3-6.

[4] 陈先荣,李智,刘一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2型糖尿病关系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7):1869-1870.

[5] 朱麒钱,尤巧英,李成江,等.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1(4):320-321.

[6] 智喜梅,梁奕辁,肖亦斌,等.同型半胱氨酸与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肾病的关系[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2,10(1):18-21.

[7] 郭清华,陆菊明,秦海红,等.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及其机制的探讨[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2,10(1):32-36.

[8] Okumura K,Aso Y.High plasma homocysteine concentra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thrombomoduli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link diabetic nephropathy to macroangiopathy[J].Metabolism,2003,52(11):1517-1522.

[9] 刘莲琴.胱抑素C评价肾小球滤过率作用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2):23-24.

[10] 唐红梅,姜振伟.胱抑素C的临床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2):216-217.

[11] Donahue R P,Stranges S,Rejman K,et al.Elevated cystatin C concentration and progression to prediabetes:The Western New York Study[J].Diabetes Care,2007,30(7):1724-1729.

[12] 郭聂涛,刘琳娜,顾向明,等.益气养阴活血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胱抑素C水平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9,9(6):12-14.

[13] 蔡文慧.血清胱抑素C浓度在Ⅱ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4):255-256.

[14] 傅锦芳,高银.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2):328-330.

[15] 楼小伟,董芳.血清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J].当代医学,2011,17(7):2-3.

猜你喜欢

单糖微血管半胱氨酸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海藻多糖的单糖组成对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蹄叶槖吾叶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单糖组成研究
气相色谱法分析大麻药多糖成分中单糖组成
HPLC-ELSD法测定烟草中单糖含量
S-异戊烯基-L-半胱氨酸对辐射诱导小鼠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IMP3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