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83例
2013-10-08姚金福邱莉晶
姚金福 龚 庆 邱莉晶
(1 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130117;2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130021)
消化性溃疡 (peptic ulcer),主要指发生在十二指肠和胃的一种慢性溃疡,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其形成与胃蛋白酶和胃酸的消化作用有关[1]。该病病程长,具有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疼痛等特点,青壮年为多发群体,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病在中医上属于 “胃痛”的范畴,中医理论认为该病有虚有实,同为溃疡性疾病但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却各不相同,因此中医讲究辨证治疗,即针对患者的不同证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笔者近年来在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方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6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83例,男54例,女29例;年龄16~70岁,平均年龄43岁,病程0.5~21年;对照组83例,男56例,女27例;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42岁,病程1~18年。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轻重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辨证分型治疗 (治疗组)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①气滞血瘀型。症状:胃脘胀痛延久屡发,痛如刀割样或针刺,食后痛甚,嗳气则舒,痛有定处而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治疗原则:治以理气、化瘀止痛。处方: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丹参15g,郁金12g,延胡索12g,枳壳12g,香附12g,当归12g,五灵脂10g,蒲黄10g,砂仁6g,炙甘草6g;②肝气犯胃型。症状:嗳气,胃脘胀痛连及两胁,纳差食少,食欲不振,疲惫乏力,大便异常,舌淡苔薄,脉弦。治疗原则:健脾疏肝,益气和血。处方:四逆散加减,柴胡12g,白芍12g,延胡索10g,枳实10g,香附10g,木香8g,甘草6g;③脾胃虚寒型。症状:胃脘隐痛,得食痛减,空腹痛甚,纳差,泛吐清水,便溏,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治疗原则:温中健脾,益气和胃。处方:黄芪建中汤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饴糖25g,黄芪20g,党参12g,芍药10g,制半夏10g,炮姜10g,桂枝10g,白术10g,木香10g,茯苓10g,陈皮10g,甘草6g,砂仁4g,大枣6枚;④肝胃湿热型。症状:胃脘痛,胀闷不适,多为灼痛,心下痞满,嗳气,泛酸,恶心呕吐,口黏口苦,大便溏泄,小便黄赤,舌苔腻而微黄,脉弦滑。治疗原则:疏肝泄热,和胃止痛。处方: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牡丹皮12g,栀子10g,青皮10g,陈皮9g,黄连9g,赤芍9g,甘草6g,生大黄6g,吴茱萸5g。在治疗各种证型时,在主方的基础上可随证加减用药,将中药汤剂每日1剂用水煎服,连用3周,观察疗效。
1.2.2 中成药治疗 (对照组)采用胃乃安胶囊治疗,其主要成分包括珍珠层粉、三七粉、黄芪、牛黄等。口服,每次
1粒,1日3次,温开水送服,以3周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2]显效:症状和体征消失,经胃镜复查,溃疡完全消失;有效:症状和体征均有所改善,胃镜下溃疡部分愈合,仍有炎症;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显效与有效两者合计,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观察两组数据进行结果比较,卡方检验,应用SPSS16.0软件完成数据的统计处理。以P<0.05,说明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比较表 (n,%)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嗳气、返酸、恶心、流涎、呕吐等,进餐后1小时左右出现中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为饥饿样痛、钝痛或灼痛。胃溃疡常出现在剑突下或偏左,十二指肠溃疡多出现在剑突下偏右,特殊类型溃疡腹痛不典型,可有夜间痛或剧烈腹痛。患者可有消瘦、贫血和失眠等神经官能症的表现,缓解期一般无明显体征。“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神实质,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辨证是指经望、闻、问、切四诊后获得患者的症状和其他相关资料,然后分析病因、辨清病位、确定病性、分清邪正关系,最终确诊为何种病证。中医辨证治疗能够有效地缓解病情,减轻病症,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治疗结果表明,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有助于降低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预后良好。
[1]裘伟国.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212例的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2,32(1):13.
[2]兰付胜.中医辨证治疗64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5):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