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2013-10-02南亚昀傅启武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4期
关键词:单硝酸山梨心脏病

陈 惠 南亚昀 傅启武△

(1.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人民医院,江苏 淮安 223100;2.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宁夏 银川750000)

笔者近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心脏病50例,并与单予西药治疗者50例对比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患者100例,按WHO标准[1]及中医临床辨证标准[2]确诊为缺血性心脏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性26例,女性24例。对照组50例,男性31例,女性19例。两组患者年龄40~76岁,平均58岁;病程1年以上。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气短、心悸、伴或不伴胸痛,心电图示ST段下移(≥0.05 mV)或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除外aVR导联外)或心率失常改变。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症状及体征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10丸,每日3次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片10 mg,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仅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10 mg,每日3次口服。连续4周为1个疗程。用药期间若伴其他疾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给予降压、调脂等对症处理。

1.3 疗效标准 用药前后、用药期间及随访时均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的变化;描记常规12导心电图(必要时行动态心电图和踏车运动试验)。显效:治疗1个疗程后,症状消失,无期前收缩,静息状态下心电图恢复正常,经踏车运动试验ST段下移不超过0.05 mV。有效:症状减轻,期前收缩较前减少,静息时心电图ST段上抬≥0.05 mV。无效:症状、体征、心电图均无明显改善,期前收缩亦无明显减少。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或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一列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胸痹”范畴,其病因主要有冷热失调、气机不畅、瘀血阻滞、气血两虚等。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中年之后,阴精阳气渐虚,心阳虚衰,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行滞缓而发病。病机主要有虚实两方面:虚为气虚、阳虚,不能温运血脉;实为阴寒凝滞、瘀血阻滞,血脉不通则痛[3]。近年来研究表明,血管调节功能失调,能够引起血管内皮的损伤并诱导血小板的聚集,从而使血液处于高凝滞状态[4]。内皮细胞损伤之后,内皮下层、中层胶原纤维裸露,从而激活凝血系统[5]。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扩张血管作用,能够改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提高心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6]。本结果表明,复方丹参滴丸加西药的治疗组较单用应用西药的对照组在用药后疗效更加显著(P<0.05),无论是从临床症状、体征,还是心电图多方面均能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P<0.05)。综上所述,复方丹参滴丸与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应用,能够明显扩张冠脉及外周血管,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脏缺血区血流供应,在改善心律失常等多方面发挥协同作用,本观察结果为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提供了较好的依据,具有指导活血补气类中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客观指标支撑。

[1]高润霖,吴锡桂,陈纪林,等.我国冠心病研究主要成就[J]中华心血管杂志,1999,12(10):325-330.

[2]1980年全国冠心病辨证论治研究座谈会.冠心病 (心绞痛、心肌梗塞)中医辨证试行标准[J].中医杂志,1980,21(8):46.

[3]刘维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09,4(2):91.

[4]丘瑞香,罗致强,杨守玉,等.冠心病微循环障碍与气病致瘀的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3(1):22.

[5]翁维良.冠心病血瘀证研究进展[J].中医杂志,1987,28(6):64.

[6]杨继英,郑军.丹参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7,8(4):45-47.

猜你喜欢

单硝酸山梨心脏病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疏肝解郁止痛汤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辽东山梨王与山梨生物学特性对比研究
不同配比的包衣液制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对其缓释度影响与稳定性考察
山梨
尼可地尔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应用于老年顽固性心绞痛患者的疗效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评价
Smog in Los Ange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