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注射配合电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观察*

2013-10-02石春辉刘兴琼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4期
关键词:面神经电针例数

石春辉 刘兴琼

(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11)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及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多发病[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与季节,发病后进展迅速,不伴有神志不清、半身不遂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分为3个临床时期,即发病1~7 d为急性期,发病8~15 d为静止期,发病15 d以上为恢复期[2]。临床医学认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由循环障碍、自主神经不稳定、病毒性或非特异性感染等原因导致局部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引起面神经水肿肿胀,造成面神经管所限受压。轻者引起神经传导速度阻滞、髓鞘损伤;重者造成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及变性[3]。中医学认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由于脉络空虚,复感风邪中于经络,造成经气受阻,失于温煦濡养,导致一侧面部肌肉纵缓不收而引起[4]。目前,临床上常采取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作者在此基础上配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8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64例,均为初次发病,均符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5],就诊时伴有以下临床表现:(1)患者口唇、人中沟向健侧歪斜,鼻唇沟变浅;(2)患侧额纹消失,伴有不同程度的眼睑闭合不全以及皱眉无力;(3)患侧口角歪斜,进食后可伴有食物滞留;(4)部分患者出现患眼流泪,面部麻木,耳后乳突压痛,舌前2/3味觉减退和听力过敏。排除标准:(1)因颅外伤所致的中枢性或创伤性面神经麻痹;(2)继发于腮腺炎、糖尿病、带状疱疹、肿瘤等导致的面神经麻痹;(3)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以及对药物使用禁忌者;(4)因各种原因所致不能满意配合治疗者。按随机排序后按照奇偶数分组,对照组32例,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22~67岁,平均(37.2±12.3)岁;平均病程(3.5±1.3)d;左侧 18例,右侧14例。观察组32例,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 21~68 岁,平均(38.4±12.7)岁;平均病程(3.7±1.5)d;左侧15例,右侧17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选择以下穴位:Ⅰ组:四白、太阳、地仓;Ⅱ组:翳风、牵正、下关;Ⅲ组:颊车、颧髎、阳白。对照组患者均采用32号1.5寸华佗牌不锈钢针对上述穴位进行针灸,快速进针得气后接电针仪,采取断续波进行强刺激,刺激时以患者患侧面肌明显牵拉至正常位置为宜,针灸1次/d,留针30 min/次。观察组在对上述穴位进行电针治疗的同时,对以上3组穴位交替循环注射,每2日注射1次,每次取含0.5 mg甲钴胺的注射液1 mL,进针得气后再注入穴位。治疗过程中若出现其他临床症状,给予对症治疗。两组均连续针灸10 d为1疗程,连续针灸3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3 d。

1.3 疗效标准[4]痊愈:患者就诊时伴随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消失,面肌功能完全恢复。显效:患者就诊时伴随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面肌运动时仍伴有轻微口角偏斜。好转:患者就诊时伴随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轻微,面肌静止时伴有明显口角偏斜。无效: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患者面神经功能分级参照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推荐使用的House-Brackman(H-B)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6]评判,分为Ⅰ~Ⅵ级,级别越高,提示面神经功能恢复越差。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5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患者显效和好转例数相当(P>0.05)。观察组痊愈和无效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2.2 两组患者H-B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 见表2。治疗后两组患者H-B面神经功能分级为Ⅲ级和Ⅳ级的例数相当(P>0.05)。观察组Ⅰ级、Ⅱ级、Ⅴ级和Ⅵ级的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面神经功能恢复分布显著优于对照组。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血压、心律、血常规、心电图等均无异常改变。观察组中有1例(3.12%)出现局部硬结,经局部热敷后消失,不影响正常治疗,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相当(P>0.05)。提示电针治疗过程中配合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安全可靠,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经规范化治疗后,大部分患者都能恢复良好,但少部分患者会因早期治疗不充分或延误治疗,造成患者面容受损及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7]。西医认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由于茎乳突孔内急慢性炎症、嗜神经病毒感染、局部外伤及免疫反应造成的局部组织水肿,或局部血管痉挛,引起面部神经组织麻痹。患者早期可出现面神经水肿、髓鞘肿胀与脱失,晚期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轴突变性[8]。中医认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由于患者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侵入阳明、少阳经脉致经气阻滞,经脉失养,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病,故初起治法应以温通血脉、疏风散寒为主[9]。

针灸能够改善和消除患侧局部组织的充血、水肿、渗出、缺血、痉挛等病理改变,利于病变局部神经及周围组织的修复,起到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效果。在针灸过程中使用电针仪,可起到强化上述功效的作用。地仓、颊车、翳风、下关、阳白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主要穴位,具有祛风活血的功效[10]。穴位注射疗法是将药物与针灸结合,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起到协同作用。穴位注射是以中医学腧穴、经络理论为基础,结合了临床医学中注射治疗与药物的药理作用。与单纯的针灸治疗与注射治疗相比,具有用药相对少、无须留针、取穴少的特点,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减轻[11]。同时,神经的发育与再生及脱髓鞘病变的修复均需卵磷脂的合成。甲钴胺作为辅酶,能实现甲基的转移,促进卵磷脂的合成,从而修复损伤的髓鞘,加速神经元的修复,改善神经传导速度,使麻痹的神经恢复[3]。甲钴胺注射液可抑制神经组织的异常兴奋传导,刺激轴突再生,促进突触传递的恢复,早期给予甲钴胺可有效防止有髓鞘纤维的变性和脱髓鞘[3,12]。

笔者通过临床效果观察表明,穴位注射配合电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与单纯电针治疗相比,疗效更为显著。同时治疗期间两组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相当,症状轻微,简单对症处理后即可,不影响正常治疗。因此,穴位注射配合电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面肌的功能恢复,且安全可靠。

表1 两组治疗3个疗程后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H-B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n(%)

[1]梁辰,慈洪飞.穴位注射联合西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76 例[J].吉林中医药,2011,31(7):664-665.

[2]包大鹏,金泽,白鹏,等.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16):164-165.

[3]刘文锋.甲钴胺早期穴位注射治疗面神经炎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3):747-748.

[4]高金东,伊宏丽,马春太.电针与小剂量药物穴位注射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120 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2,18(3):28-29.

[5]杨万章,吴芳,张敏.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西医结合评定及疗效标准(草案)[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9):787.

[6]HouseJW.Facialnervegradingsystems[J].Lanyngoscope,1983,93:1056-1068.

[7]吴俊,周贤刚,钟渠.面神经炎后遗症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7,40(2):109.

[8]吴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9.

[9]杨怡,张伟,朱俊平.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不同针灸方法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9,29(6):452-453.

[10]黄志刚.温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8):27.

[11]高淑红,王敏.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及肌电图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4,23(10):17-18.

[12]王本杰,崔才三,郭瑞臣.甲钴胺在周围神经病中的康复效果[J].现代康复,2001,5(4):114-115.

猜你喜欢

面神经电针例数
电针基于不同参数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1168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面神经畸形人工耳蜗植入围手术期处理
电针与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