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母乳喂养对围产期早产儿营养状况的影响研究
2013-09-30李健兰覃文珍
李健兰 覃文珍
探索有益于早产儿健康的营养管理策略,提高早产儿的生命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目前国际上已公认母乳加母乳强化剂喂养是早产儿营养的最佳选择[1]。随着早产儿尤其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的逐年升高,人们越来越关注早期营养对早产儿生长、疾病转归和远期预后的影响。笔者通过早产儿出院后的家庭指导,让产妇认识母乳喂养的优越性,掌握早产儿个体化的喂养策略及确保哺乳成功,使早产儿达到最佳的营养状态和理想生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标准:28周≤胎龄<37周;1.0 kg≤体重<2.5 kg;无影响生长发育的先天性遗传代谢病、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胃肠道畸形等疾病;完全经口喂养。选住我院辖区内出院访视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早产儿,将2010年1月~2012年6月65例早产儿设为研究组,男32例,女33例;另将2007年1月~2009年12月65例早产儿设为对照组,男31例,女34例。两组早产儿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出院后采取母乳加早产儿配方(80 kcal/100 ml)混合喂养,对照组按既往较保守的营养供给方式即纯母乳喂养加普通配方奶喂养[1]。产后14 d上门随访指导家庭护理,指导产妇喂奶时对早产儿给予爱抚,记录早产儿实际摄入的奶量、热卡及蛋白质量。早产儿配方奶的配制及热卡、蛋白质含量的计算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
1.3 观察指标 产后30 d回院对两组早产儿进行体检,检查内容包括测量头围、身高、体重、体重增长速度等生长指标。同时比较两组早产儿产后14 d未恢复出生体重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PEMS 3.1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早产儿30 d时生长指标比较(表1)
表1 两组早产儿头围、身高、体重及体重增加速度比较(±s)
表1 两组早产儿头围、身高、体重及体重增加速度比较(±s)
注:1)为 t'值
组别 例数 头围(cm)身高(cm)体重(g)体重增加速度(g/d)研究组对照组t值P 65 32.88±0.88 49.62±1.18 2936.25±31.23 31.71±4.72 65 31.76±0.88 48.79±1.10 2586.32±29.53 19.81±8.22 7.2557 4.1481 65.6395 10.12171)<0.001 <0.001 <0.001 <0.05值
2.2 两组早产儿产后14 d未恢复出生体重的比较(表2)
表2 两组早产儿产后第14 d未恢复出生体重的比较 例(%)
3 讨论
3.1 充分认识早产儿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由于母乳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早产儿在生后早期即应开始母乳喂养,而初乳喂养是母乳喂养的第一个关键期,早产初乳含有更高含量的保护性生物活性物质,孕期越短,保护性成分含量越高[2]。母乳不仅提供保护性物质,还对早产儿免疫功能的发育起调节作用。与足月儿的母乳喂养不同的是,在给早产儿实施母乳喂养的过程中会有许多困难以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而家庭护理以正确的引导方式和积极的支持策略帮助产妇建立信心,以保证母乳喂养的成功。
3.2 早产儿配方奶更适合出院后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营养需求 母乳喂养对早产儿尤其重要,早产母乳中的成分与足月母乳不同,其营养价值和生物学功能更适合早产儿的需求[3]。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采用母乳加早产儿配方混合喂养的早产儿体重、头围、身高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母乳中的蛋白比例虽利于早产儿消化吸收,但应注意:(1)不同来源的母乳中蛋白质、脂肪、热卡含量不同,母乳中的蛋白质含量受母亲身体状况和饮食影响。(2)早产儿生长不满意或血尿素氮浓度较低(<1.43 mmol/L)则提示蛋白质摄入不足,出生体质量<1800 g的早产儿,给予热卡为80 kcal/100 ml的早产配方奶或强化的母乳[4]。目前关注重点在早产儿住院期间的营养,忽略出院后喂养,不能填补早产儿生后早期营养的累计缺失,不能满足其追赶性生长的需求。因此在家庭营养指导中针对低体重儿、有宫内外生长迟缓表现、病情危重、并发症多、出院前体重增长不满意等营养不良的早产儿出院后根据个体差异指导强化营养支持,以实现理想生长。
3.3 营养支持策略的制定遵循个体化原则 根据早产儿生长发育规律决定其营养支持策略。早产儿营养需求的确定非常困难[5],本研究针对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于产后14 d家访时评估生长营养状况,对体重增长不满意者进行个体化指导,采用母乳加早产儿配方奶强化营养,如胎龄相同的早产儿,有宫内或生后营养不良即出院后体重不增者要加强营养支持。同时指导注意监测早产儿头围、身高和体重,帮助粗略估计,根据其增长速度和30 d血生化情况调整其比例。在准备停止强化喂养时逐渐降低配方奶的热卡至67 kcal/100 ml,即转换为纯母乳或普通婴儿配方奶。研究组早产儿30 d时头围、身高、体重和体重增长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出院后根据个体化营养强化,能帮助早产儿达到理想的营养状态,满足其正常生长和追赶性生长两方面的需求。
3.4 重视早产儿出院后的营养管理 宫外生长迟缓是近年来早产儿生长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1]。有资料显示,早产儿宫内发育迟缓和宫外发育迟缓在国内发生率分别达到22.7%,49.7%[6]。早产儿尤其是低出生体重儿出院时要比同胎龄的新生儿小得多,且可能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由于早产儿的许多营养物质的储备是在胎儿期最后3个月完成的,而早产儿在宫内储备低,又受生后早期各种因素的影响,出院时体内营养物质如铁、锌、钙、铜等的储备均达不到相应胎龄的标准。本研究14 d未恢复出生体重的早产儿中,由于生后各种合并症、不良环境因素等使他们生长发育落后,且出生胎龄越小就越明显,造成这些伤害的不良事件是发生在宫外而不是宫内。为纠正这种营养欠缺的状态,出院后根据个体化继续调整强化营养支持,帮助早产儿实现追赶性生长,回到既定的生长轨道。
总之,早产儿喂养是一门学问,喂养的原则是建立在维护早产儿健康的基础之上,包括近期、远期的健康。注重出院后关键期的营养,强化营养管理,减少各种影响因素,从而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生。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信更有利于早产儿健康的喂养方案会不断完善和改进。
[1] 王丹华,刘喜红,丁宗一.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J].中华儿童保健杂志,2011,19(9):868-870.
[2] 孙秀静,万伟琳,董 梅,等.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41例追赶生长的临床研究[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8,23(2):65-68.
[3] 王丹华.关注早产儿的营养与健康[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14):1049-1051.
[4] 王 晨,王丹华.母乳强化剂在母乳喂养早产儿中的应用[J].临床儿科杂志,2009,27(3):259-26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九市儿童体格发育研究协作组,首都儿科研究所编.200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89-150.
[6] 杨爱君.早产儿营养和喂养[J].中国医刊,2008,43(2):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