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工异曲 交相辉映:浅谈《愤怒的日子》在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中的运用

2013-09-29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5

大众文艺 2013年1期
关键词:帕格尼尼尼诺夫拉赫玛

杨 吉 (南京艺术学院 江苏南京 210015)

在漫长的西方音乐史上,有很多作曲家都利用现成的曲调进行创作,如罗西尼的歌剧中常常引用其他作曲家已有的曲调,让我们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就连伟大的作曲家巴赫,也常常运用同时代作曲家维瓦尔第的曲调,又因为巴赫所写的曲子太出名,甚至让大家认为那本来就是巴赫的曲调,是维瓦尔第借用的感觉。

这些被引用的曲调甚多,有简单的民歌,也有著名的交响乐主题。但是像《愤怒的日子》那样被各个时代、各种流派中的作曲家如此多的被引用,还真是独一无二的。

为何《愤怒的日子》会得到众多的作曲家的青睐呢?我们可以从它的产生背景、歌词中找出一些端倪。

公元9世纪,单声部素歌的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扩展形式,在原有的弥撒音乐旋律基础上添加了附加段,扩展出继叙咏。最初是在“哈利路亚”的花唱旋律上附加歌词,后脱离“哈利路亚”,变成独立的部分。尔后越来越与世俗旋律有关系,在特兰托公会议上,取缔了绝大部分的继叙咏,并禁止继叙咏在罗马天主教礼拜仪式中运用。因此,至今仍在礼拜仪式中使用的继叙咏仅仅剩下5首:《赞美复活节的殉道者》《圣灵降临》《赞颂天堂》《愤怒的日子》和《圣母悼歌》。《愤怒的日子》是继叙咏鼎盛时期的产物,并在后世音乐作品中得到了延续。《愤怒的日子》共20段歌词⑴,歌词翻译如下:

这是愤怒的一天,举世化为灰烬,大卫和西比拉都有预言//将是何等的恐惧,当审判者降来,严格查清一切时//神奇的号声布满天空,声响各地所有坟墓,催起众生向审判者座前聚拢//死亡与大自然不胜恐慌。所有受造物再度复生,答复审判者的查问//展开巨册案卷,记录一目了然,整个世界将依它接受审判//审判者登上宝座,一切隐秘都将暴露,没有一罪能逃脱//罪人将有何陈诉?又能向谁要求庇护?就连义人也仅仅站立得住!//赫赫威严的君王,你自愿拯救世人,慈悲的泉源,教我免于沉沦//仁慈耶稣,求你垂怜,我是你苦路的因缘,别让我那一天堕入深渊//你为寻觅我劳瘁奔波,你为救赎我苦架被钉,这般辛苦千万不要落空//公平报复的裁判,求你宽恕我的罪惩,趁着清算之日来以前//我痛苦流涕好似囚犯,自知有罪满面羞愧,天主!我虔诚祈祷,求你赦免//你曾饶恕犯罪妇女,并曾俯听盗贼呼求,一线希望也为我燃起//我的祈祷微不足道,但求你的善心待我宽仁,别让我水火焚身//请在绵羊群中让我一席之地,使我与山羊隔离,在你右边站立//恶徒即经判决,交与熊熊烈火,请召我进入圣者的行列//我今伏地哀求,心灵破碎似灰烬,请开启我最后命运//那是痛苦流泪的日子,当人从灰烬中复生时//负罪之人等候审判,天主!求你对他仁慈垂怜//住耶稣慈悲无比,请赐给他们安息。阿门!

中世纪之后的安魂曲中,几乎都包含了这首连续诗,可见其重要性。如我们所知的莫扎特的遗作《安魂曲》中,就全篇引用了这首连续诗。

而《愤怒的日子》的旋律又有什么特征呢?

多利亚调式,音节式旋律,歌词与音乐高度统一、依附于诗行。使得《愤怒的日子》留给人极深的映象,并在名家的多部作品中被引用。例如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圣-桑的《骷髅之舞》、李斯特的《死神之舞》等。但我却特别钟情于拉赫玛尼诺夫作品。

拉赫玛尼诺夫在自己的多部重要作品中引用了《愤怒的日子》,如交响诗《死亡岛》《第三交响曲》《交响舞曲》等,下面我来浅谈我最最钟爱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被誉为20世纪最著名的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兼指挥,俄罗斯浪漫主义传统的最后一位伟大倡导者,他的作品洋溢着浓厚的俄罗斯浪漫主义色彩。《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在晚年时期于瑞士卢塞恩湖写成。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悲剧性构思,因此与《愤怒的日子》不谋而合。《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时而辉煌,时而阴霾,时而狂暴,时而温暖抒情。而其中的《愤怒的日子》与主题变奏交相辉映,时隐时现却有贯穿全部。

这部作品结构丰富而又复杂,包括引子和24个变奏。其中《愤怒的日子》共出现四次。

《愤怒的日子》第一次出现第七变奏不太快的快板:

风格迅速转变,与前面的性格截然不同。音域转为低声部,钢琴演奏《愤怒的日子》主题,大管与大提琴贝司演奏十六分音符主题变奏,勾画出阴沉、黑暗的画面。钢琴再次演奏末日经第一个乐句,并在在第2、4音上出现向上三度的八度,音域拉宽,形成张力。进而在不同音域上模进,此时主题变奏隐约出现,音乐渐渐变缓,钢琴突然出现主题变奏。帕格尼尼主题的辉煌与《愤怒的日子》主题的阴冷并存,形成鲜明对比。

《愤怒的日子》第二次出现 第十变奏

八度重复的《愤怒的日子》,给人以极深的映象。并不是强拍出现,带给人重心不稳的感觉。在弦乐平均节奏催促下,钢琴演奏的主题速度不断加快,音域升高。在乐队演奏的《愤怒的日子》主题中,融入了爵士色彩,一扫第一次《愤怒的日子》给人带来的阴沉感,不在是死亡感,而是荒诞,滑稽的感觉。

第三次出现第十二变奏:

在弦乐拨奏帕格尼尼主题中,钢琴出现了第三次的《愤怒的日子》的主题。把末日经的前四个音作为一个短小的动机变化。隐约的音响,却不再有《愤怒的日子》给人的阴森冰凉感,单簧管和弦乐奏出甜蜜的旋律,让人联想到美好的事物。

第四次出现 第二十三变奏

由乐队演奏,钢琴则奏出辉煌的华彩,技巧非常困难。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将帕格尼尼主题与《愤怒的日子》主题有机结合。一个富丽堂皇,一个阴森恐怖,像是代表着一个人或事物的两重感觉。两个主题形成对比又不觉得唐突矛盾。这与拉赫玛尼诺夫的精神世界高度吻合,反映了拉赫玛尼诺夫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思考,深深的震撼了我们的心灵。

注释:

1.歌词为李振邦神父所翻译

猜你喜欢

帕格尼尼尼诺夫拉赫玛
大提琴演奏的悲剧审美表达——以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为例
浅谈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的创作风格——以《音画练习曲》Op.39 NO.9为例
演奏失败的原因
传奇女飞行员“逃美”激怒阿富汗
帕格尼尼“另类”教学法
探析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的演奏
魔鬼也痛苦(下)
帕格尼的爱与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