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生:贝多芬《“黎明”钢琴奏鸣曲》音乐心理初探

2013-09-29常沁怡上海大学上海200444

大众文艺 2013年1期
关键词:奏鸣曲重生乐章

常沁怡 袁 勤 (上海大学 上海 200444)

贝多芬的一生历经坎坷,悲惨的童年、倍受耳聋困扰的中年、一次次痛苦的内心煎熬、海利根施塔特遗嘱后的生命转变,都表明了贝多芬不同寻常的人生轨迹。尽管命运并不偏爱于他,让他不断经历着身心痛苦,但他竟能将自己从深渊中解脱出来最终实现了精神自由,依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这一切都表明了贝多芬凭借其强大的精神力量实现了自我救赎和自我超越。

一、“黎明奏鸣曲”的创作背景

《“黎明”奏鸣曲》创作于1803年,于1804年夏季定稿完成。该曲是献给波恩时期贝多芬的朋友——冯·瓦尔德施泰因伯爵,因此也被称为《(瓦尔德施泰因)奏鸣曲》,标题为《大型奏鸣曲》。这部作品已改变了人们固有对贝多芬音乐的听觉感受,它开始展露贝多芬内心转变时的精神世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清新而充满激情与希望的音乐形象,将人们置身于勃勃生机、充满朝气的大自然中,仿佛作曲家充满信心以巨大力量前行。

早在1796年,贝多芬就开始被耳聋的厄运折磨着,他的精神、思想始终在与病痛做斗争。经过1802年痛苦的“海利根施塔特遗嘱”后,贝多芬的思想、创作走向成熟。战胜痛苦和绝望的贝多芬,怀着对艺术的崇高追求,展现对命运、平等、自由的重新思考,开始逐步走向自我实现。这期间创作的《“黎明”奏鸣曲》无论从结构、旋律、调性等方面都展现了贝多芬从人生的低谷走向超越直至辉煌的过程。后人给这部作品冠以“黎明”,初看似乎是作曲家对大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对世间万物的热爱,而更深层次的含义是贝多芬在绝望中的自我拯救,经过与命运、病痛的艰难斗争,从矛盾走向沉寂最终获得重生。黎明是万物苏醒,更是贝多芬精神世界走向光明的重生。

二、“黎明奏鸣曲”音乐心理分析

第一乐章,主部主题由两个动机构成(见谱例1),第一动机(这里称为挣扎动机)是双手在低音区以八分音符同音反复的和弦,好似黎明前大地发出的低沉的轰鸣声;第二动机(这里称为希望动机)出现在第三小节,它的典型节奏型是附点四分音符加十六分音符,短促的十六分音符似划破天空的一道亮光,之后第四小节是这一动机的强化。

谱例1:

可以看出,这两个音型和节奏迥然不同的动机表达出此时贝多芬内心的矛盾,低沉而又重复的八分音符好似作曲家内心痛苦的挣扎,而四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的组合似乎是贝多芬内心的一线希望,挣扎与希望的动机矛盾的交织在一起。经过主部激烈的斗争,突然出现了对爱、对光明的期盼,使音乐迅速转入柔美的副部。副部中,主题(谱例2)在E大调上以明亮的和声式的民歌素材呈现,高声部形成温暖的旋律线,甜美、流畅,仿佛天使的歌唱,灿烂的上帝之光笼罩着贝多芬。随后伴着左手的旋律,右手出现连续不断的三连音,似作曲家张开双翅,自由翱翔。这里展示出的安静崇高景象,表现了作曲家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渴望,与主部主题紧张的情绪形成鲜明的对比。

谱例2:

但美好的愿望还是被痛苦终结,三连音不断的繁衍,弥漫至所有声部,并逐步发展成更加密集的音型,贝多芬带着纠结、彷徨、疑问、矛盾进入了展开部。展开部是对主部主题的发展。一开始,主部主题希望动机被压缩,节奏由四分符点加十六分音符逐渐变为八分音符和短促的十六分音符的组合,好似微弱的生命之光一次次在贝多芬心中点燃,但又因为挣扎而熄灭。高声部三连音和低声部七和弦相呼应,紧张的音调反应了贝多芬持续的内心矛盾和挣扎。紧接着,低沉的十六分音符再次连续出现,黎明之光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冲破黑夜,希望的曙光在贝多芬心里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以坚定的步伐走向肯定的再现部。此时,贝多芬内心的恐惧和对美好的憧憬占据了整个思绪,矛盾使他愤怒,他要呐喊。积蓄许久的压抑终于迸发出来,规模长大的尾声即是印证。挣扎动机和希望动机再次出现,与呈示部中的动机现相比,此处的主题音色低沉、灰暗,是贝多芬内心的疑问“生存还是毁灭?”。随着希望动机的音区逐步上升、力度增强,生命的光影变得愈发明亮、肯定。密集的节奏刻画了贝多芬激动的心情,战胜病痛的曙光逐渐温暖起来。这时,天使的歌声再次出现,两个七和弦带出明朗、充满阳光的副部圣歌,但这圣歌那样脆弱,似乎痛苦又要将贝多芬击垮。不过,光明终究要战胜黑暗,结束句充满动力的音型翻滚而来、势不可挡,渴望冲破重重困难的巨大力量与实现超越自我的坚定决心使他获得了生的希望。

第二乐章作为第三乐章的引子,在经历了第一乐章狂风暴雨般的内心挣扎之后,又将我们带入了无底的深渊,作曲家开始了独自与黑暗的对话。初始处的符点节奏,似无力的疑问,没有任何回应,死一般寂静。贝多芬内心深处的痛苦仍然无法解脱,占据了上风。他不断的发问、沉思,力求通过内省寻找答案。这种看似沉寂的表面,实际是黎明前深邃的黑夜,它将要迎接即将到来的灿烂光辉。结束处突然出现的C大调的属和弦(G和弦),预示着光明即将到来,黑暗促使他变得更加坚强,他想要高唱的是从内心深处涌现出的生命之歌。

这生命之歌好似天地之间一线微弱的曙光,冲破第二乐章的黑暗,在第三乐章高音区的首部主题(谱例3)中飞舞,紧接着在高八度渲染了这种情绪,那是贝多芬内心的希望之光。随着十二个小节在高音区嘹亮的颤音,预示着光明的来临。随后进入第一插部,急剧动力性的三连音是贝多芬迎接光明到来内心涌动着的激情。第一次首部再现是力量的再次聚集,为之后更激动人心的第二插部做铺垫。第二插部两手交错陈述主题后,低音区涌动的三连音衬托着右手高音区强有力的八度主题旋律,表达着贝多芬内心坚定不移的信念,他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在首部主题第三次再现中,右手高音区的八度主题与左手琶音掀起的巨大音流相配合,形成强大的冲击力,气势磅礴。这股力量把我们抛入了全曲的最高潮——尾声,那是贝多芬自我救赎的最强有力的呐喊。八分音符迅速转变为之前十六分音符的速度,时值的压缩是贝多芬个性特征的表现,他用近乎疯狂的速度表达内心对于重生的渴望与激动,在高昂的情绪中结束全曲。

三、“黎明奏鸣曲”的创作心理探索

整首作品是力量积蓄的过程,“黎明”看似是描写大自然的景象,实则是表达贝多芬的内心变化。从第一乐章的矛盾冲突到第二乐章的沉寂直至第三乐章力量的迸发,贝多芬将内心的情绪变化表达的淋漓尽致。三个乐章是“思索”—“沉寂”—“重生”的过程。第一乐章两个不同个性的主题表现了贝多芬悲观和乐观的矛盾心理。疾病使贝多芬深受打击,命运的无情让他绝望,可是想到大自然,想到音乐,贝多芬不甘心这样结束。“生与死”的矛盾在贝多芬心里徘徊了许久。在第二乐章“沉寂”中,看似平静的音乐表达了贝多芬彷徨的心灵。通过之前的斗争,贝多芬知道厄运无法摆脱,但他必须接受残酷的现实,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给予他无穷的生存动力。他热爱大地,更热爱生命。不能让厄运主宰自己,命运越是残酷无情越要与之斗争到底。“沉寂”是重生前的宁静。末乐章“重生”,是生命的赞歌。积蓄已久的力量在辉煌的音乐中爆发,斗志昂扬,情绪无比高涨。贝多芬没有被命运击倒,他的精神经过无数次的挣扎得以升华,他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终于实现了自我超越、自我救赎。重生后的他不再畏惧任何困难,他用天使般温暖的音调表达生命的可贵。

“生存就是希望”。从1796年贝多芬受到耳聋的困扰开始,到发现自己无法听到音乐和说话并演变成一种顽症,他开始变得郁郁寡欢,抑郁症时常伴随着他,他想过自杀,由于无法忍受折磨写下了海利根施塔特遗嘱,他在遗嘱中叙述了自己遭受的痛苦,以及克服自杀的冲动和艺术赐予他的力量。失去听觉对音乐家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如果没有顽强的意志和对音乐的无限热爱,贝多芬不会一次次的从死亡的边缘走出来,是音乐使贝多芬实现了自我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满足生存、实现自身潜能的基础上体现人的本质和价值,产生深刻的幸福感。贝多芬需要实现自我价值,音乐是帮助他实现价值的唯一途径,是音乐救赎了他。作品冠以“黎明”可以说是人们对贝多芬顽强毅力的称赞,是对经过“海利根施塔特遗嘱”后重生的贝多芬的纪念。虽然无法聆听,但他的心中充满了美妙的声音,音乐仍活着。历史上有许多音乐家由于无法走出内心的困扰而无法实现自我救赎。俄国音乐家柴可夫斯基就长期遭受心理疾病的困扰,他的《“悲怆”第六交响曲》成为其绝笔之作;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由于无法摆脱内心的折磨最终皈依宗教,这些音乐家最终未能从困境中走出,而贝多芬凭借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实现了自我超越和自我救赎,他所展示出的强大精神力量已成为人类精神的宝贵财富。他的重生是如此的辉煌、灿烂!

1.列维斯·洛克伍德.贝多芬音乐与人生[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2.罗曼·罗兰著.贝多芬传[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卡尔·车尔尼.贝多芬钢琴作品的正确演释[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4.郑兴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奏鸣曲重生乐章
手机上的奏鸣曲
什么是“中华第一乐章”? 等
谱写肌肤新乐章
废弃共享单车的“重生”之路
云纹铜禁之重生
饥饿奏鸣曲
三部奏鸣曲 俄克拉荷马城雷霆
女权主义REBORN重生
重生
祭献奏鸣曲(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