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原人文精神培育路径探析
2013-09-26李琳
李琳
摘 要: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中原人文精神不断得以挖掘,这对于整合人脉资源、提升河南发展、进行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立足当代、借助文化载体的支撑、通过提升人的素质来进一步弘扬中原人文素质。
关键词:中原人文精神;河南人;中原文化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198-02
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群体在长期交往中所形成的精神特质,是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是人类生活的内在灵魂,是人所具有的一种精神特质。一个民族需要有自己的信仰,一个群体也需要自己的精神寄托。河南地处中原,历史上曾经创造了悠久的文化,当下又是全国人口大省、粮食和农业生产大省、新兴工业大省,“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河南是中国的微缩版,河南在文化、精神特质等方面的特征是中国文化在河南这一局部地区的反映,研究中原人文精神对中国人的精神特质构建具有较强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一、新时期中原人文精神的提出
(一)中原人文精神提出的缘起
中原文化蕴含中华民族的精神正统,是华夏文明的文脉正根,既包含原创的中原文化,又包括创新了的外来文化,是集古今华夏文化之精华的根源性文化。建立在中原文化基础上的中原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它的变革和发展,既反映了中原深厚的历史积淀,又反映了当前变革的时代最强音。河南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河南人民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勇敢塑造了健康向上的中原人文精神。
新世纪以来,由于河南人口基数大、经济发展落后、教育文化事业不发达等原因影响,河南人外出打工、工作、上学人较多,由于误解,社会中出现歧视河南人、妖魔化河南人的现象,许多省(甚至包括国家级别)报纸、电视、广播上报道河南的新闻消息中,负面新闻偏多,个别人开始把河南人当成“脏、乱、差”的代名词。这一误解被人有意放大,例如:同样的负面消息如果在其他省份出现,则能够得到国人的认可,但如果出现在河南,则被特别注释是“河南人”,严重影响了河南人的形象,也间接影响了河南人的精神追求。
当一个人长期生活过在受歧视的环境中,容易出现受挫感,出现精神萎靡的想象。河南人——这个在中国历史上创造巨大辉煌的群体,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牺牲的群体,为中国当代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群体,为何遭遇如此的尴尬?其根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和缺乏对中原人文精神的挖掘和提升,缺乏对中原人文精神的宣传和推广密切相关。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对中原人文精神的提炼和宣传,使人们认同中原文化。
(二)中原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新时期的表现
河南人在历史长河和现代经济建设中,经过长期艰苦奋斗形成了中原人文精神。中原人文精神包含兼容并蓄、刚柔相济、革故鼎新、生生不息的中原文化,具有中原特质、体现时代特征的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具有开放意识、市场意识、机遇意识和创新意识,所倡导的敬岗诚信、劳动致富、团结互助的社会风尚,营造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中原人文精神是新时期河南发展的形象和精神面貌。
2010年3月,当时的省委书记卢展工在京接见农民工代表时,将河南人的精神概括为“三平”精神,即“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同时对河南人形象进行总结,并将其归结为“普普通通河南人、踏踏实实河南人、不畏艰难河南人、侠肝义胆河南人、包容宽厚河南人、忍辱负重河南人、自尊自强河南人、能拼会赢河南人”[1]。这是新时期对河南人和中原人文精神的最新表达,是中原人文精神的新时期的具体体现。这是对中原人文精神的最新概括,是中原人文精神在新时期的新发展。
2011年11月,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提升中原人文精神,将人文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巨大动力,在《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对中原人文精神提出新要求:“积极推进具有中原特质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打造昂扬向上的中原人文精神,大力促进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转化,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中原经济区建设,为中原人文精神提供了新的发展前景和结合对象,为中原人文精神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物质基础。
当前,全国上下正鼓舞干劲,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工作,围绕“中国梦”,河南如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身贡献,如何实现中部崛起、“中原梦”。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庚茂强调“实现中原梦,一定要弘扬中原人文精神”[3],既意味着要对中原人文精神的坚守,又表达了要用其文化的社会意义和特有功能来借势,以彰显其文化自觉和精神自信。
二、新时期培育中原人文精神的意义
(一)中原人文精神是新时期整合河南人脉资源的有效手段
文化、精神认同是对自己身份和角色的确认,回答“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的身份是什么”等问题,在一系列的认同中,其中文化、精神的认同是认同的最高层次,具有强烈的地域性、时代性和历史性。例如河南人无论走到哪里,见到烩面、胡辣汤总想吃一碗,听到豫剧的旋律总想唱一嗓子,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河南人文化特征是河南人认同的基础,建立在文化特征上的人文精神是河南人的无形的精神动力,是河南人与河南人交往的基础和前提,是河南人生生不息的根,河南人可以利用人文精神,整合河南的人脉资源,更好地为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中原人文精神是提升河南发展的精神动力
河南是农业大省,由于受历史惯性、经济实力、文化教育等制约,河南人接受外来文化比较缓慢,思维不够活跃,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和把握较为保守,错失了几次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当前,中原经济区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成为河南的发展的总纲,实现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宏伟蓝图必须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和新时期的“三平”精神,抓住有利时机,鼓足干劲,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增强其自豪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中原经济区建设去。
(三)中原人文精神是进一步夯实河南人素质的基础
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这是河南人文精神最新概括,也是河南人文精神的真实写照,河南人人口众多,是我国唯一一个人口超过1亿的人口大省,即每13个人中国人中就有一个是河南人,但河南人无论在何地,从不孤芳自赏,也不妄自菲薄,踏踏实实地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在“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中,有我们河南的吉鸿昌、吴焕先、杨靖宇、彭雪枫、宋学义;在“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中,有来自中原的史来贺、任长霞、吴金印、常香玉、焦裕禄、谢延信。河南人怀着极强的社会责任感,把看似平常的工作做好,做出成绩,即使外出打工,干最不起眼的保洁、保安等工作,河南农民工也做得最优秀。河南人以身边模范为榜样,学习模范、践行模范的事迹,强化对中原人文精神的熏陶和素质的培养,潜移默化,定能树立良好形象,提升河南形象,把中原人文精神提高的新的高度。
三、践行中原人文精神的新路径
(一)弘扬中原人文精神,必须立足当代
人文精神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既具有历史继承性,也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中原文化不能只在追寻历史找到文化自信,不能躺在古人的功劳薄上沾沾自喜,更应当注重人文精神的时代价值,既要彰显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同恶劣自然界斗争的精神,也要彰显新时期的“三平”精神——和谐社会的团结精神、低调干事、奋力拼搏的奋斗进取精神,尤其要通过大力宣传平凡人的平凡事,身边人的平凡事,让“三平”精神深入人心,显现“蝴蝶效应”,使每一个河南人认识到:高尚的道德情操、伟大的事业并不是遥不可及,并不是虚幻的梦,而是唾手可得,只要尽心努力就可以实现的人人都可以参与的平凡事,是一种尽力做的工作和生活态度。
(二)弘扬中原人文精神,需要文化载体的支撑
人文精神是“形而上”,需要“形而下”载体借以依附,离开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空洞的宣传只会适得其反,当前,应大力更新和再生中原文化,来营销中原人文精神。一是挖掘中原文化的现代意义。通过“禅宗少林”与“东京梦华”的现代演绎,康百万庄园和花木兰的影视营销,少林功夫的推广等,用现代科技、现代手段阐释历史文化,使中原文化“古为今用”,更好地服务现实社会,从精神层面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二是借助媒体宣传当今优秀人物。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借助电视、广播等现代传媒强化优秀代表人物的宣传,宣传优秀人物(包括任长霞、焦裕禄等)的事迹,树立河南人民普普通通、踏踏实实、不畏艰险、侠肝义胆、包容宽厚、忍辱负重、自尊自强、能拼会赢的良好形象,使老百姓对河南人有更加直接具体的了解和认可。三是坚持宣传的持久性和连贯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优秀人物的示范效应永远不过时,永远都是一个时代的精华,宣传不应当是应景之作,不可出现跟风、风过无痕的现象,而应当常态化。
(三)弘扬中原人文精神,需要提升人的素质
人是最宝贵的资源,是万物的主宰,人的素质是基础,也是归宿,提升中原人文精神可以塑造人、培养人,人的素质提升又可以进一步弘扬中原人文精神,河南是全国人口大省,提升人口综合素质,可以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更加彰显人文精神。首先,加大教育投资,夯实基础教育。资料显示:15岁之前是人的综合素质、人的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必须加强基础教育的投资,在中小学中大力培养吃苦耐劳的人生经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敢于负责的人生理念。其次,进一步强化对外出人员的教育。外出人员的一言一行代表河南人的形象,外出人员在交往中,他的所作所为、言谈举止给外省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对河南人的定格形象,也必然产生晕轮效应,关系到对河南人总体的评价。所以,应当对外出人员进行法制观念、交通规则、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教育,使他们能够得到流入地的认同。
参考文献:
[1]河南日报社评.弘扬“三平”精神,加快中原崛起[N].河南日报,2010-03-05.
[2]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N].人民日报,2011-09-26.
[3]郭庚茂:谋跨越求崛起建小康富人民,是一亿河南人的中原梦[EB/OL]http://cpc.people.com.cn2013-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