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的路径探讨

2013-09-26冉敏芳

学理论·上 2013年8期
关键词:黔江路径探讨

冉敏芳

摘 要:黔江区既是重庆市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又是武陵山片区的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其地位和作用,不仅关系到重庆市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而且关系到重庆直辖市在湘、鄂、黔跨省界武陵山片区的影响和示范效应。笔者从走特色发展之路、发挥生态优势、承接产业链延伸、做强做特生态农业等方面进行了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的路径探讨。

关键词:黔江;区域性中心城市;路径探讨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26-02

重庆市黔江区既是全市六个区域中心城市之一,又是武陵山片区的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其地位和作用,不仅关系到重庆市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而且关系到重庆直辖市在湘、鄂、黔跨省界武陵山片区的影响和示范效应。因此,加强对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要求的理解,探索黔江在区域中实现错位竞争、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路径,具有前所未有的战略性意义。

一、黔江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

在区域竞争犹如百舸争流的新形势下,抢占发展先机,已成为各区县共识。从黔江发展的现有基础条件来看,黔江在经济基础、城市规模、开放水平、区位条件等方面并不具备比较优势,经济总量小、城镇化水平低、开放程度不高,距主城的距离相对较远,物流运输成本较高。另一方面,黔江也有其他城市不具备的“特质”,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较大、森林覆盖率较高,峡谷峡江城市风貌独特,建设“宜居城市”条件好;从旅游景点分布看,黔江北有“长江三峡”,西有武隆“喀斯特”地貌景观,南有铜仁“洞天福地”梵净山,东有张家界旅游胜地,借助综合交通枢纽优势,整合发展特色旅游产业潜力大;占据全市“一大两小”机场之其一,为对接主城高技术新兴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临空经济提供了可能;尤其是黔江作为渝东南“翼”的中心,在全市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不可替代,政策“洼地”成为吸附资源要素的强大磁场。因此,黔江不能走传统的发展老路,必须立足区情实际,走一条符合自身特色、错位发展的道路。

二、黔江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以产业集聚为抓手

一是高起点打造产业集聚平台。按照“一园多区”的思路,加快正阳工业园区建设,注重围绕优势产业,突出功能和特色,推动园区形成产业链、产业集群,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积极争取将正阳工业园区建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是强化产业集聚。加快卷烟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生态旅游、现代物流、公共服务、生物制药等新型产业培育。按照梯度开发、错位发展的思路,围绕“三大三特三新”产业,拓展扩大开放空间和平台,构筑新型工业空间体系。全力发展食品、新材料、化工三大百亿级产业;以家纺家居产业、机电及配件产业、电子及元器件产业为支撑,快速发展三大特色产业;以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产业为着力点,加快发展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15年工业园区规划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完善正阳片区、青杠片区、龚家坝片区三大片区的配套服务功能,加快黄山坝片区、李家沟片区开发建设。提升现有都市工业楼宇档次和配套服务功能,新建一批工业楼宇,布局建设一批镇乡工业集中区。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三大、三特、三新产业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三、黔江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发挥生态优势

黔江中心城市建设在规模上难以求“大”,重点要依托自然生态环境,立足“峡谷峡江之城,清新清凉之都,休闲养生之地”的城市定位,打造成为主城人假期出行和度假纳凉的“后花园”。一是做优城市规划,加快推进城乡总体规划修编调整,立足“高层次、高品位、有特色、做精品”的规划目标,做好城市总体规划设计。二是做靓城市环境。重点抓好新城建设,立足高品质和宜居生态特色目标,尽快建立完善新城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启动建设一批融购物休闲、娱乐观光、商务会所于一体的地标性建筑,在阿蓬江沿线和酉阳山麓规划布局一批具有投资和旅游双重概念的高品质别墅小区,助推城市旅游发展。提升改造老城,尽快完成核心C组团、南沟片区、城北片区改造,进一步增加城中绿地和亲水景观,加大工业、生活污染的处理,创造市民健身休闲的良好环境。三是打造主城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围绕黔江中心城区“山、江、峡”相互呼应的构架特点,集中打造好“城市峡谷”和“城市绿心”两个主题公园。在注重峡江、峡谷地质构造、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同时,注入民族和宗教元素,如在峡谷绝壁上雕刻具有民族宗教题材的岩画,在酉阳山顶建设宗教机构,满足城市人“祈福求愿”要求。立足峡谷峡江和酉阳山等城市景观,集合小南海、濯水古镇和武陵仙山开发“魅力黔江一日游”项目,联动江三峡、仙女山、梵净山、凤凰古镇组成“一周游”菜单。依托濯水现代农业园区、阿蓬江花卉苗木基地,打造以乡土休闲、生态观光为一体的旅游精品。

四、黔江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承接产业链延伸

“十二五”期间,重庆主城将加快培育以笔记本电脑、离岸数据开发两大基地和通信设备、生物医药、光源设备为重点的10大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壮大汽车摩托车产业、装备制造业、化工产业、材料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黔江应立足承接全市产业发展趋势和要求,加快产业配套发展,力争打造成为主城产业发展的“配件箱”。一是做优承接主城产业平台。加强与主城产业对接,首先需要平台承载。要优化调整正阳工业园区规划,围绕规划面积2015年达到20平方公里、2020年达到25平方公里的目标,抓好园区的拓展工作,最大限度地争取市级层面对土地利用及指标安排的支持。要立足把园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目标,加强园区关联企业、产业的有效集中,加速形成产业集群,尽早把园区建设成为对接主城产业的“桥头堡”和“强支撑”。二是壮大“三大”产业集群。食品产业:积极争取市烟草公司支持,加快启动“烟厂退城入园”项目,推进现有设备、生产工艺等技术改造升级,提高配套卷烟生产份额;发展壮大雨润百发、朵朵润尔等食品企业,支持轻纺集团联盟嘉士伯启动黔江啤酒项目二期建设。材料方面:依托武陵硅业,引导主城企业投资开发多晶硅、单晶硅及太阳能电池等深加工产品,积极衔接为主城及“1小时经济圈”电子产品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及半成品。化工方面:加快推进PVC一体化循环项目建设,将青杠拓展区打造成全市重要的化工生产基地,立足重庆主城电脑、打印机、监测器、手机等产业发展,配套提供相关建材及配件生产。三是推进产业项目和技术合作。抓住主城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有利契机,瞄准主城产业转移重点,引进一批重大项目。当前,重点要加强与主城汽车摩托车企业、电脑生产企业和化工医药企业对接,争取汽车、摩托车零配件生产、笔记本电脑外壳以及现代制药业半成品等项目落户黔江。

五、黔江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依托大通道建设

加快建设区域性交通枢纽,促进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畅通,打造产品输出和资源输入的“物流集散地”。一是加强大通道建设。争取尽快开工渝怀铁路、黔张常铁路,积极推进渝黔城际铁路、黔恩铁路、黔遵铁路前期工作,抓好黔恩、黔石高速公路建设,开展黔遵、黔张高速公路方案研究,全力抓好黔江综合客运换乘枢纽和物流枢纽建设。推进舟白机场配套设施建设,力争开通黔江至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和重点旅游城市航线,努力构建武陵山区航空门户和旅游中转港。力促黔江成为连接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湾经济区的南北运输大通道和连接长三角、成渝经济带东西运输大通道上的节点。二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重庆市十二五规划将黔江纳入全市五大地区级物流枢纽来规划布局,对我区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分有利。要抓好正阳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立综合配送体系,大力发展化工、材料、农产品等专业物流;通过配套土地、税收、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引导市内外优势物流企业来黔发展,积极培育第三方物流;规划建设舟白空港物流基地,瞄准航空服务、电子、医药等新兴产业,培育打造高端物流,努力建成重庆东南出海的物流枢纽。积极探索借助贵州丰富资源,建设黔江“贵电、贵煤入渝”中转站,成为重庆主城加快发展的资源保障基地。三是着力构建大商圈、大市场。商贸业兴旺与否是体现商气、人气和开放程度的“晴雨表”。要立足打造渝东南地区消费中心,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核心商圈升级改造,引进知名品牌企业入驻,着力培育老城50亿元级、新城100亿元级商圈。加快推进新城汽摩交易、机动车交易二期、农产品批发、商贸批发、工程机械交易、林业交易等六大区域性市场建设,努力增强对市场对区域商贸流通的辐射功能。切实加强渝东南会展中心建设,引导主城高端服务生产型企业入驻黔江发展建筑工程设计、法律仲裁和咨询评估等专业服务或中介服务业。

六、黔江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做强做特生态农业

充分发挥黔江在粮油、畜禽、果蔬等生态农业方面的比较优势,努力打造重庆的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和深加工基地,建成主城重要的“菜篮子”。一是切实抓好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依托黔江农产品资源优势,加强与西南大学、重庆畜牧兽医学院等主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强力实施200万头生猪、1万头奶牛和10亿株土鸡蛋工程,加快推进蔬菜、猕猴桃等果蔬产品产业化、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提高产品品质。建立农产品安全检测机制及流程,构建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体系,努力建设成为服务主城的农畜产品供应基地。二是着力打造特色农业绿色品牌。整合珍珠兰茶叶、黔江牛肉脯、地牯牛、密本南瓜、脆红李、高山娃娃菜、肾豆、莲藕、土家腊肉等农畜产品,塑造统一的品牌形象,通过在主城各大超市设立专柜或组织参加农产品博览会等多种形式,进行产品宣传营销或直销活动,增强主城市场对黔江农畜产品的认知度。加快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产地认证,积极开展农产品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申报,力争形成新的、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

猜你喜欢

黔江路径探讨
黔江:“三在一融合”精细化治理城市
恶意透支66万女子涉嫌信用卡诈骗被刑拘
关于黔江区两城同创的若干思考
关于黔江区两城同创的若干思考
基于AHP的渝东南生态保护区应急储备库选址
基层政府主导农村法治发展的路径思考
新时期共青团思想引领的路径探讨
当代社会进步的文化审视
陕西特色畜牧业品牌建设路径探讨
黔江区乡村旅游发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