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恩施傩戏艺术文化分析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2013-09-26郑翠仙

湖北社会科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傩戏民间文化恩施

郑翠仙

(湖北工业大学 工程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8)

傩戏,又名“傩愿戏”或“土地戏”,是从土家族祭祖还愿的祭仪中衍生而成的一个地方戏种。“傩戏”实际上是“还愿”和“傩戏”的总称。傩,即假面跳神,是原始狩猎、图腾崇拜、部落战争和原始宗教祭祀的产物,广泛流传于我国黄河以南的农村。傩文化主要包含傩坛、傩仪、傩舞、傩戏、傩面具和傩俗等内容,是古代人与神灵的对话方式。恩施傩戏最初是土家族还愿者为求子、除病、祈寿举行的一种艺术活动,经过长期发展,形成30多个曲牌,200多个剧目,成为一种较成熟的地方戏曲。傩戏是一种宗教与艺术相结合、娱神与娱人相结合的独特戏曲形式,一直在民间传承。2008年,恩施傩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底,恩施傩戏传承人蒋品三被文化部授予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一、恩施傩戏习俗概述

湖北省恩施市是恩施土家苗族自治州首府,在其东乡,至今仍有湖北独有的恩施傩戏。

恩施傩戏由“傩愿戏”(位于红土乡)和“坛傩”(位于三岔乡)两个部分组成。红土傩愿戏“戏中有祭”,三岔坛傩“祭中有戏”,都包含有非常古老而典型的祭祀仪式。

“傩愿戏”现存于恩施市红土乡漆树坪村和大河沟村,系由湖南经湖北鹤峰县传来,大约有320年历史。由于此地是三省四县交界之处,且海拔2000米左右,山大人稀,远离城市喧嚣,现在不仅还能看到还愿仪式中的十多坛法事,更重要的是幸运地保留了一批古老的傩戏剧目,如《鲍家庄》(关索戏)。[1](p52)据媒体披露在全国已绝迹,但漆树坪班至今仍能全本演出。由于剧目较多,且生、旦、净、丑20余种唱腔具有地方民间音乐特点,悦耳动听,深受各个层次的人群欢迎而长年不衰,虽然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状况,但至今每年在本地以及鹤峰县、宣恩县、建始县还演出40—50场。为保留傩戏这个戏剧活化石,作出了卓绝的贡献。

“坛傩”现存于恩施市三岔乡,起源于明洪武年间恩施谭、杨等姓人家祭祖的“弘农堂”。它是一个文化宝库,至今还保留有交牲、开坛、请水……等25坛完整的“法事”,集中地再现了远古祭祀的场景,实为上古时期“人神合一”的祭政设置残迹,其中《交牲·祭猪》就是夏商时期设坛祭祀时以猪为牺牲品的遗风,所以“三岔坛傩”可推到《礼记·祭法》。它也是一个艺术宝库,由于唱词浩繁,声腔丰富,民间文学、戏剧、曲艺、歌腔、器乐、舞蹈、美术、工艺等等都混融其中而成一体。尤其是傩面具制作,现已是湖北独有,近百个面具中每一面都有一个神话传说、民间故事。

二、恩施傩戏艺术文化特征

1.造型工艺美。

傩戏是傩堂戏的主体部份,在举行傩事活动前都要精心布置一个傩坛(傩堂),所以傩堂戏又称傩坛戏。[2](p16)傩坛布置精致,集编扎、剪纸、染印、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为一体。傩戏表演时,表演者带上面具,身着戏装,手持道具(牛角、师刀、牌带、法鞭、卦子等),进行表演。傩面具造型按剧中各类人物传统形象进行雕刻绘制,用色彩、变形、夸张等手法彰显其性格特征,傩面具制作材质有木、皮、竹、泥、石、布、纸等很多种。谭学朝制作的傩面具曾在西欧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巡回展出,美国西雅图大学博士鲍梅立在观看了他的表演后,称他制作的面具是“鬼斧神刀”,其造型大胆夸张、狰狞诡异,有着极其鲜明的美学特征;还有那些“坛傩”画,有的已有200余年历史,画工精细,众多的神灵都在纸上活灵活现,这是形成坛场气氛重要的组成部分。

傩戏无论是戏装还是面具上的色彩具备极强的民俗性特征。所有的色彩来源是以自然本色为基础,多以大红、黄色、靛蓝、白色、黑色等纯度极高的颜色为主。以傩面具色彩为例:红色代表血气方刚,代表人物忠勇的性格;黄色为基本肤色,表现人物沉着、老练的性格;靛蓝是庙堂中的“阴色”、“鬼色”,表现人物阴险恐怖、桀骜不驯的性格;白色则是洁净的颜色,表现洁白善良的人物;黑色是风吹日晒的肤色或黑夜的颜色,表现人物的质朴、率真的性格。红、黄、蓝三原色的运用及黑、白色彩的穿插,使色彩强烈跳跃、对比鲜明、搭配艳丽协调,给人带来极强的色彩视觉盛宴。

3.舞蹈、舞台美。

“坛傩”在乡间也有人俗称“跳神”的,20种左右的舞蹈方式和步法,几乎是从头跳到尾,人称“傩舞”,古老而又神秘,具有极强的程式美。“傩舞”对土家族苗族民族舞蹈形态以及编创理念都有重要的影响。

“坛傩”的舞台场景布置非常讲究,“坛傩”的正面挂有正坛,正坛两边有龙挂,再两边有天门,再两边有花瓶。中间一八仙桌为祭台,“傩愿戏”的祭台上供有二郎神、刘温锡、沉湘三个面具,面具前点有香烛。“坛傩”供放傩公、傩娘的雕像。桌帷是寿星图。桌下放“梅山仙子”(猎神)。整体布置在空间的运用上非常充分合理,具有很强烈秩序美感和视觉吸引力。

4.音乐节奏美

说到民间音乐,“坛傩”是集大成者,大量的民歌都在其中能找到对应的例证,在原始的民间音乐基础上如何板腔化以适应表演要求,“坛傩”都是成功的。大段大段的连唱带说的“吟唱”上下句更是随处可见。傩戏音乐用锣鼓间奏,称打锣板。主要用在仪式中起到活跃气氛、控制节奏、衬托剧情、丰富表演的作用,打锣板分为法师腔、祭戏腔、正戏腔三个部分。其剧目丰富,唱词多为七字韵文,语言质朴率真,接近群众口语,好听易懂。

悬浮传感器的主要功能是测量电磁铁磁极面与轨道之间的间隙,并检测电磁铁垂向运动加速度。为实现车辆的轨道接缝通过功能,一般采用 2 个间隙传感器和 1个加速度传感器。在长沙磁浮快线悬浮控制系统设计中,悬浮传感器采用 3 个间隙传感器和 2 个加速度传感器,实现了悬浮间隙信号和加速度信号的冗余功能。当 1 路间隙信号或 1 路加速度信号出现故障时,系统自动识别故障传感器,并切换到未出现故障传感器,使车辆能够继续保持正常运营状态。

5.剧情美。

“恩施傩戏”中有大量的民间神话、传说、故事充斥在唱词中、面具里。俏皮的谚语、歇后语、行头话在表演中脱口而出,对答如流。恩施傩戏虽然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神已人话,诙谐幽默的插科对白,饶有生活情趣的细节,在表演中有帮有唱,使演唱者与观者产生艺术上的共鸣。

三、恩施傩戏保护意义和价值

1.和谐社会、娱乐人生的功能。

“恩施傩戏”之所以如今还能为社会接受,是与它演出的内容都是颂扬人生美好、鼓励人们追求未来、劝导人们尊重长辈、宣传惩恶扬善的教化功能离不开的。“傩愿戏”的大戏分别冠以“天团圆”、“水团圆”、“阳团圆”,是化解人世间的苦难的祝福。“坛傩”的中心旨意是将事主的祖先列入神的序列,在肃穆的原始宗教礼仪中,一点一滴地把祖宗神化的意识精细地灌输到后一辈人的心灵深处,对人的行为起到了很好的规范作用。

在生产力极端落后的旧时代,人们生活非常困苦,就越是需要一些能娱悦生活,减轻压力的的手段,“恩施傩戏”中的一些生活小戏,是在那种生活极端枯燥、欢笑非常贫乏的状况下的甜味剂和镇定剂,艺人们创造出无穷尽的欢笑的、逗乐的情节来娱神娱民。如《打金银》中有唱词:“风吹石头滚上坡,深水溏是饺子锅,黄牯下儿两三个,鸡公抱儿好几窝……”揭示出仪式的最主要的文化功能,是象征地实现人的神圣生活,从而实现人的精神状态的根本转变。[3](p132)

2.重要的人文学科研究价值。

几乎一切人文学科都能在“恩施傩戏”中找到契合点,如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哲学、语言学等等。

在“恩施傩戏”中去寻找、研究土家族的起源、发展应该是一个很方便的途径;在“傩戏”中对恩施土家族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整理、分析和研究,探求它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也能对今天的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研究“坛傩”中的原始宗教信仰和今天的道德、法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一定是很有裨益的。

其次,“恩施傩戏”中体现的哲学思辨的核心——阴阳思想,几乎无处不在,它反映出的土家族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看法,深刻地体现了土家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就语言学而言,“恩施傩戏”的语言风格是他种门类中不多见的,丰富的汉语方言解释起来回味无穷,而其中遗存的土家语(地名、称谓等),更因为稀少而尤其珍贵。

3.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恩施傩戏”中的《鲍家庄》是全国已经难以见到的“关索戏”,这不能不说对研究中国戏剧史、研究“关索戏”这个古代傩戏活化石的流传变迁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傩戏中文字本所记载的古代神话故事,所反映的旧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状况以及伦理道德,戏中具体到夫妻、父子、姑嫂……的关系,在今天仍然有一定的教化作用,对今天研究中华民族历史,探求古代人们的心路历程,维持一脉相承的中华文化并在其基础上发扬精髓摒弃糟粕都是有很好的参照作用的。“坛傩”约有四成的场次中经常出现“师娘我……”、“小师娘……”的唱词,男扮女装的艺人也一样吹牛角、摇令旗,这一方面说明“坛傩”继承了远古时期最初的女巫祭祀的遗风,也说明人们想求得神灵庇佑时,以为一定要用人世间最真挚的男女情爱有时甚至是露骨的性爱宣泄才是最能打动神灵的,这种女巫唱给男神的歌和屈原《九歌》本质上是相通的,这对于研究三峡南岸的女性文化史和屈原《九歌》等作品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4](p112)

四、恩施傩戏保护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基于农耕文明土壤的传统形态的民俗民间文化,在现代社会环境下正在发生着巨变,有的已经面临着消失的命运。而传统形态的民俗民间文化不仅是基层社会成员的精神载体、思维模式和生活样式,而且也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传统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傩戏文化作为传统形态的民俗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这样的境遇。

1.恩施傩戏生长土壤的改变。

由于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与旧时代“傩戏”的条件、背景已经大不相同,交通的日益便利拉近了恩施与山外的社会距离,老百姓在村村通油路、村村通电话的欣喜中对“还愿”的热情锐减,尤其是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受到新文化信息的冲击,生活方式越来越城市化,他们对“傩戏”之类的事物完全不感兴趣。

2.老一辈的艺人年事已高,傩戏精髓很难得以继承。

老一辈的艺人年事已高越来越多地离开他们经营了一辈子的“傩坛”,被命名为恩施市民间艺术家且掌握上百种傩面具制作工艺的傩戏大师谭学朝已过世,被文化部授予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的蒋品三也有八十多岁高龄,能主持和掌握全套傩戏活动的传人(“坛傩”传承人)都相对老龄化。尚存的傩戏活动逐渐跻身于佛、道之中,从丧葬市场分一杯羹,新一辈加入这个队伍的人数愈来愈少。

表1 恩施傩戏传承谱系

3.恩施傩戏唱词复杂,创新较少。

恩施傩戏本身的形式一是祭祀浓厚,祭祀唱词比较复杂,不宜听懂;二是傩戏表演沿袭的多,创新的较少,内容大致一样,容易使人们产生视觉疲劳且娱乐价值不是很高,致使傩戏受众越来越少。

五、探寻恩施傩戏可持续发展路径

1.本土生态性保护原则。傩戏植根于传统的土家族苗族土壤之中,具有强烈的草根艺术特质。它的存在体现出人与自然、物质与非物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依共存的关系,这是一种民间文化生态环境的客观存在。只有正确认识这种相互关系,并以此作为指导思想,才能正确引导傩戏的保护与传承实践,使傩戏这种民间民俗文化形式得以发展。

2.提倡发挥资源优势,建立傩文化、傩面具博物馆及傩文化民俗村来切实保存、保护傩文化艺术,同时积极挖掘蕴藏在农村的传统傩文化精髓,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传统文化形式激发当地民俗文化活力和吸引游客的向往之情。同时应积极支持、协助新闻媒体以多种形式和渠道宣传“恩施傩戏”,举办恩施市傩文化艺术节,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演出机会进一步宣传鄂西傩文化,通过一切可利用手段来弘扬傩文化。

傩戏誉称为“中国戏剧文化的活化石”,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学科的学术价值,为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近年来,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在调查中发现,包括传统工艺民族艺术等在内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正面临后继无人、管理混乱和人才流失的严峻态势。作为中国民间文化代表的傩文化要摆脱这种尴尬的处境,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关系,机构的设置、资金来源渠道、知识产权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法》的尽快制定,并使之成为保护文化遗产的一部基本法律。在具体操作上,应迅速筹建恩施傩文化艺术博物馆,使《保护法》落到实处,使优秀的傩文化遗产得到很好地保护和传承。

3.充分发挥民间传统艺术人才的骨干作用。民间文化靠民间艺人输送,这些活跃在民间的积极分子,不仅可以保护大量的民间文化,让灿烂的民间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还可以带动群众投身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之中,丰富当地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解决许多当地政府做不了的事情。培养和激励民间艺术家是传承民间文化、促进恩施生态文化旅游建设的关键环节。恩施来凤县、咸丰县、鹤峰县、巴东县、宣恩县等县市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人遍布乡村,要保护好民间文化,一方面要建立民间艺人人才库,对民间艺人进行登记、建档,另一方面要制定适当的补贴政策,鼓励他们从事农村文化创作、表演和弘扬工作。同时,要加大对民间年轻一代艺人的培训,用先进文化理念武装他们的头脑,提高民间艺人的创作活力和创作水平,尤其要加强年轻一代对傩文化各环节的学习、传承优秀民间文化的精髓,确保民间文化世代相传。

4.认真挖掘和甄别传统民间文化资源,探究傩戏、傩戏面具等优秀民间文化艺术的本质特征及规律,并加以改造和创新。在继承和弘扬傩文化的同时,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从内容、形式、手段等方面对其进行指导和改造。[5](p35)如在傩戏民间艺术的的继承上,须结合现代艺术的要求,对其传统套路、服装、道具、音乐等进行改造,提高其观赏性和艺术性,使之成为内容健康活泼、表演可亲可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另外,傩戏面具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面具文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其历史源远流长、内涵丰富,代表本民族民俗风情、审美理想和宗教心态的具有个性鲜明的面具,是本民族文化史、美术史、戏剧史、宗教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积淀,涉及到民族、民俗、宗教、祭祀、艺术等诸多方面。同时,它本身就是一种造型艺术,不拘泥艺术法则的限制,往往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与精神气质进行大胆的夸张和变形以达到神形兼备的艺术效果,我们可以从中探究傩文化丰富的内涵及其独特的造型规律和装饰手法,研究傩面具的造型艺术在现代的延续和发展对于现代设计的造型艺术而言,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

[1]余大喜.中国傩神谱[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

[2]曲六乙,陈达新.傩苑[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

[3]张建建.冲傩还愿——贵州傩仪的结构、类型、意义[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4]赵洪恩,李宝席.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5]干春松,胡叶平,邹诗鹏.文化传承与中国的未来[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傩戏民间文化恩施
“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的民间文化档案保护
恩施石油:党建为经营赋能
非遗瑰宝·傩戏 王雪宁 绝版木刻 60cm x 90cm 2021年
乳源再获命名“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软陶傩戏面具
恩施方言中的“倒”和“起”
吉林民间文化作家采风活动掠影
池州傩戏面具在动漫角色创意中的应用
中国傩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问题研究——以贵州傩戏表演文化为例
恩施年俗——点路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