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调研报告: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的视角

2013-09-26平章起

湖北社会科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研究生学科理论

李 伟,平章起

(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天津 300071)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经过近30年的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正式颁布《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学位[2005]64号),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但是,在看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所取得的突飞猛进式的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更加理性地思考本学科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思考本学科发展的应有思路与远景未来。”[1]基于此,本研究在全国范围内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总体情况进行实证调查,以期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以及有关部门制定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调查概述

本课题选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其中硕士研究生500人,博士研究生57人)为调查对象,以学科从业者的视角,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实践创新、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情况,通过分析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认同程度、发展现状的评价及发展前景的展望,辩证思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意见。

本次调查主要以问卷调查与师生座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北和西南地区选取综合类、师范类、理工类高校共计20所,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57份,有效回收率为92.8%,并先后进行小型座谈累计10余次、个别访谈近百人。通过运用SPSS19.0软件,从受访者的参与规模和态度等指标来分析,调查数据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二、调查结果

总体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对本学科发展状况的评判呈欣慰与忧虑交织的矛盾局面。绝大多数研究生具有较强的学科意识,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较高的认同度,且将来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愿比较高。与此同时,大部分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也流露出深切的忧虑之情,对学科的发展现状不满以及为学科发展前景担忧。

1.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意识比较强烈,但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规范发展存在疑问。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意识,就是指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身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以高度自觉的态度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发展的内在规律。鉴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意识方面存在着简单化、功利性以及替代性的倾向,83.4%的研究生认为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意识非常有必要,并指出增强学科意识的自觉性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关键所在。

学科的规范发展是学科建设科学化的重点关注对象。调查显示,问及“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是否步入正轨”,只有47.9%的研究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已经步入正轨,而29.8%的研究生对这一问题持否定态度,还有22.3%的研究生表示“不清楚”。可以说,52.1%的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规范发展存在疑问,至少表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规范发展程度不高。

2.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信念坚定,但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现状评价不高。

研究生居于专业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推进学科深化发展宝贵的人力资源。调查显示,问及“是否有终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行业的打算”,60.1%的研究生表示“从事本专业的信念非常坚定”(12.1%)和 “从事本专业的信念比较坚定”(48%)。进一步分析硕士与博士的就业意向,71.7%的博士选择“进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11.4%的硕士选择“本专业继续深造”。无论是出于主动的价值承认还是被动的利益依附,绝大多数研究生对于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表现出较高的意愿。

但 “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现状的评价”,仅有6.1%的研究生认为“非常好”,25.7%的研究生认为“好”。简言之,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现状持肯定态度的仅占31.8%。也就是说,68.2%的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现状评价不高。座谈访谈发现,多数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效度感到不满,认为较之学科的规模扩张,学科的内涵发展严重不足。

3.高度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但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前景不太乐观。

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大众(包括学科从业者)对某学科的认同状况可以反映该学科的成熟程度。调查表明,“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认同程度如何”,12.6%的研究生表示“非常认同”,71.8%的研究生表示“基本认同”。概而论之,占总调查人数84.4%的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表示认同。该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已经获得从业者的承认,也表征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不断走向成熟。

就学科发展历史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应当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但调查显示,“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前景的看法”,15.2%研究生表示“非常看好”,44.8%的研究生表示“比较看好”,而同样也有34.2%和5.8%的研究生表示“一般看好”和“不太看好”。与84.4%的学科认同度相比,40%的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前景持悲观态度。经访谈得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过程中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研究生对学科发展前景的判断。

三、现状分析

成绩与问题并存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现实图景,我们既要明确看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已具备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独特的话语体系与思维方式,以及拥有较为完善的体制队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也要深刻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创新不足、内涵不明与边界不清以及回应现实乏力,面临着发展的合法性危机。结合调研情况,辩证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现状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必由之路。

1.社会实践发展需要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跨越发展的动力源泉。

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最为根本的原因”进行调研,55.3%的研究生选择“我国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客观需要”,22.9%的研究生选择“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改革创新的结果”。可见,绝大多数研究生都能够客观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所取得的历史成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逐步进入全方位、多层次的转型发展期,各领域发展呈显著的多元、多样和多变特征,时代主题与历史背景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紧扣时代发展步伐、紧贴现代人的发展需求,不断转变发展主题,创新方式方法,切实将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建设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之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作用,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影响力。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平台与发展机遇都实现了质的变化,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的内在品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必须始终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宗旨、以坚持与时俱进为原则。一言以蔽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以及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的提升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持续创新、永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以及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砥砺前行的根本力量。

调查显示,25.6%的研究生认为党中央以及广大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及其专业建设高度重视,49.6%的研究生认为比较重视;同时75.5%的研究生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很高”(26.6%)和“比较高”(48.9%)。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多的是从宏观层面进行政策性的支持和引导。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政策层面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作为一门独具中国特色的学科,学术界对其学科建设历程作出了不同的阶段划分,每个大的阶段里面还有很多小的阶段划分,但不论哪一种划分,基本都是依据关键时期的具有转折性意义的政策为节点,在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政策的历史轨迹就是其学科发展的历史轨迹。”[2]与其他学科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短时间内获得跨越发展的特殊性就在于党中央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同时,依托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深入推进,以及不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特别是“05方案”实施以来,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3.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的失衡阻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规范发展。

调查表明,26.9%的研究生对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始终都是服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表示“完全赞同”,而73.1%(69%选择“有所保留”、4.1%选择“坚决反对”)的研究生与此相反。课题组进而对73.1%的研究生进行抽样访谈发现,持不完全赞同态度是缘于反对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视为单纯的意识形态工具,而不是否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同时,54.6%的研究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脱离实际”最容易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77.8%研究生认为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应用性凸显但程度不够”。回顾学科发展历史,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的关系问题在理论层面的争论不休,以及实践层面的顾此失彼一定程度上仍然困扰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规范发展。受现代二元非此即彼思维方式的影响,强化学科的政治性而遮蔽其科学性,或者注重学科的科学性而剥离其政治性都是学科规范化程度不高的表现。如何从根本上实现建构理论体系、关注现实问题与服务社会实践、以及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协调发展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范发展的关键所在。

4.理论成果应用低效以及人才培养方式粗放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质量。

调查显示,“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成果的看法”,占调查总人数近八成(79.7%)的研究生选择“理论成果较多但水平不高”;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转化的看法”,67.2%的研究生选择“理论成果能够有效指导社会实践,但转化力度不够”,20.7%的研究生选择“理论成果与社会实践脱节,指导意义不大”;至于“所在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研究生培养上是否存在着粗放和宽松问题”,16.2%的研究生认为 “存在而且非常严重”,58.5%的研究生认为“存在但不严重”。客观讲,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较之学科建设初期有很大的进步和改观,但研究成果表面的丰硕并不能掩盖实践应用的低效。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与学科发展进度不完全匹配,理论成果应用低效严重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质量。而人才培养方式及其培养质量更是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关涉到“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战略的实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合法性以及发展前景屡遭质疑,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成果应用低效和人才培养方式粗放不无关系。为此,在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外延发展的同时,更要谋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质量的提升。

四、对策建议

“新时期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可以讲两句话:一是获得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辉煌成绩;二是任重道远,还有许多带有根本性的开拓研究空间。”[3]辉煌成绩是我们坚定信念的内在力量,任重道远是我们解除忧思的发展动力。基于调研结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化发展:

1.协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属性。

协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根本上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实现意识形态引领与科学发展的有机结合。以加强意识形态建设为抓手推进学科的科学发展,以实现科学发展为纽带推动学科的意识形态建设。毋庸置疑,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学科准入以及合法存在的政治保证,意识形态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根本使命。但科学性或科学精神的缺失往往使学科的合法性遭到消解,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令其意识形态功能显得难以为继。特别是在全球化与现代性交错发展的时空语境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复杂和隐蔽,而单一政治话语主导的宣传批判路径显然难以应对国际化背景下的文化软实力之争,于形成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世界竞争力也是有害的。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化,需突破旧有意识形态建设窠臼,形成符合形势发展的新思路。因此,坚持学科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协同发展,一方面要开阔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全球视界,既要对多样社会思潮进行批判,警惕“意识形态终结论”幌子背后“普世价值观”输出的企图,更要关注依托于文化层面的意识形态渗透,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国魅力;另一方面要不断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增强学科知识体系和研究取向的趋同度,逐步改善学科过分依赖经验思辨的研究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术影响力,不断推进学科的内涵发展。

2.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

表1 1979~2008中国学术期刊网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研究方法使用情况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不可谓不丰富,但从成果应用的实际效果来看,理论研究成果的同质化和扁平化的发展状况始终无法为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足够的理论支撑。而理论研究方法的贫困,必然导致理论成果解释力的低效。这一现状固然与早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学者的学术背景有关,但实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缺乏创新的结果。 佘双好教授对中国知网(CNKI)30 年(1978~2008)间收录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论文进行分析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面的文章从总体上处于传统研究范式,较少使用量化和质性研究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由表1可知,传统思辨研究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占据绝对主流地位,而实证分析研究则严重欠缺。[4]随着时代的复杂多变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达,跨学科、多领域的交叉研究逐渐成为人类科学研究的基本范式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及其实践活动本身的综合性也必然要求采取多样化的研究方法。以传统思辨研究为核心,适当整合量化分析和实证研究是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方法单一低效的必然举措。

3.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

以现实问题为导向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科学发展的基本途径。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需要实现以下几个结合:第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现实问题研究,实质是要求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社会热点难点往往涉及社会发展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和认识问题,同时也是促使大学生思想观念转化的关节点。“研究和回答青年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这既是高校思想理论教育的内在的本质的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是教学实效性和生命力的集中表现,同时也是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的有效途径。”[5]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实践相结合。立足实践,服务实践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根本目标,也是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合法性或正当性的重要途径。理论研究的科学性和价值只有且只能通过服务社会实践得到证明,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的现实意蕴,切实根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失语”症状,以服务社会主义事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质量的唯一标准。

4.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

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根本职能。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既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深化发展积蓄后备力量,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才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服务社会实践的本质体现。首先,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制度。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制度的缺失和混乱,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求规范人才培养制度迫在眉睫。其次,准确定位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尽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目前已拥有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等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但人才培养目标的过于宏大和流于空泛,严重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效果。准确定位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最根本的就是要切合社会发展需求。以研究生招生为例,不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同时招收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二者培养目标各有侧重,都能够很好地满足社会实践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最后,规范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方式。研究生扩招不能以牺牲研究生培养质量为代价,坚持培养方式的精细化发展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实现加强导师监督引导、拓展理论学习研究视野、创新社会实践锻炼形式三位一体,整合人才培养各环节力量,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整体效应。

[1]沈壮海.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6,(6).

[2]宋俊成,杨连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政策研究的进展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1,(9).

[3]张澍军.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前沿的若干重大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1).

[4]佘双好.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0).

[5]杨瑞森.关注现实问题,加强理论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4).

猜你喜欢

研究生学科理论
【学科新书导览】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