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咳喘固本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48例

2013-09-26蔡云海吴启相王东旭

中医研究 2013年6期
关键词:稳定期阻塞性证候

蔡云海,吴启相,王东旭,刘 传

(开封市中医院肺病科,河南开封475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1]。由于其患病人数多,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COPD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至2020年,COPD将位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2]。COPD稳定期临床症状相对较轻,肺功能平稳;因此,对稳定期的有效治疗,决定着患者疾病的进展速度、肺功能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以中医学“治未病”“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为指导,2011年3月—2012年12月,笔者采用咳喘固本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48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男 29例,女 19例;年龄平均(58.0±6.4)岁;病程平均(11.7 ±5.4)a;合并高血压病患者15例,冠心病患者11例,脑梗死患者5例。对照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平均(27.9±6.3)岁;病程平均(11.8±6.5)a;合并高血压病患者10例,冠心病患者13例,脑梗死患者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学》[3]、《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行业标准 ZY/T001.1~001.9—94)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有关病机学、喘证、肺胀病中的肺肾两虚证标准制订。主症:咳嗽,咯痰,喘促气短。次症:平素易感,畏寒,腰膝酸软,盗汗。舌脉:舌质暗红或淡紫,苔少或花剥;脉沉细弱。主症必备兼次症2项,结合舌脉即可诊断。

2.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参考文献[5]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制订。稳定期:病情在一段时期内稳定,无或有轻度咳嗽,无脓性痰,胸片示肺内无渗出性病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肺功能各项通气指标较稳定。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以上诊断标准的COPD患者;②病情程度属Ⅰ~Ⅲ级的稳定期患者;③年龄≥40岁~≤70岁;④近1个月内,未接受过影响本试验观察的药物治疗;⑤无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如严重心脏病、肝肾衰竭者等);⑥自愿接受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②病情程度属于Ⅳ级;③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④神志不清、痴呆、各种精神病患者;⑤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或支气管扩张,或活动性肺结核、肿瘤、严重肝肾疾病;⑥正在参加其他干预措施的临床试验者,已知对治疗药物过敏者。

4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咳喘固本丸(由开封市中医院制剂室提供,60 g/瓶,批号 20110105),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药物组成:生晒参、蛤蚧、川贝母、桑白皮、当归、山茱萸。每次6 g,每日2次。中药穴位注射:药物采用喘可治注射液(由广州万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2 mL/支),穴位取双侧定喘、肺俞、肾俞、膏肓,每次取2穴。注射方法: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采用容量2 mL注射器抽取喘可治注射液2 mL,针头为0.45 mm×16 mm,缓慢进针约2/3后,前后左右调整针头,达到针刺并激发经络感,以加强其穴位的治疗作用。出现针感回抽无血后缓慢注入药液,每穴注入1 mL,隔日1次。对照组给予氨茶碱缓释剂(由哈尔滨泰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00 mg/片),100 mg/次,2 次/d,口服。

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5 疗效判定标准

在试验的入组、第1,2个月测试点分别进行观测。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设计中医证候调查问卷。临床控制: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证候积分减少≥70% ~<95%。有效:证候积分减少≥30% ~<70%。无效:证候积分减少<30%。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Ridit分析。以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7 结果

通过对COPD稳定期患者两个月的观察,脱落5人,其中治疗组2人,对照组3人。

7.1 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1。两组对比,经 Ridit分析,u=2.89,P <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7.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对比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对比 ±s

注:与治疗组对比,*P <0.05,**P <0.01。

组别 例数 日期 咳嗽 咯痰 胸闷 气喘 气短 汗出 食欲不振 腰膝无力入组 3.21 ±1.28 3.04 ±1.43 3.00 ±1.85 2.54 ±1.64 1.4治疗组 46 6 ±0.92 1.00 ±0.83 1.35 ±0.86 1.29 ±0.85第1 个月 1.25 ±1.28** 1.29±1.34** 1.25 ±1.28** 1.33 ±1.26** 0.56 ±0.54** 0.56 ±0.62** 0.69 ±0.62** 0.73 ±0.71**第2 个月 1.00 ±1.09** 1.04±1.09** 1.00 ±1.09** 1.04 ±1.01** 0.52 ±0.50** 0.55 ±0.60** 0.44 ±0.50** 0.67 ±0.63**对照组 45 1.00 ±0.77入组 3.04 ±1.70 2.92 ±1.37 3.04 ±1.93 2.33 ±1.62 1.33 ±1.93 0.92 ±0.79 1.40 ±0.82 1.27 ±0.79第1 个月 2.21 ±1.50* 2.22±1.30* 2.33 ±1.62 1.58 ±1.49* 0.92 ±0.77** 0.73 ±0.64 0.78 ±0.53** 0.92 ±0.74*第2 个月 1.96 ±1.34** 1.63±1.33** 1.50 ±1.23** 1.86 ±1.46 0.85 ±0.68 0.73 ±0.63 0.71 ±0.54**

8 讨论

COPD属中医学“咳嗽”“喘证”“肺胀”范畴,是一种呈进行性发展的慢性疾病。其疾病的进展受外感、内伤及个人体质等因素综合影响,如果治疗不当,会使其病情加重。笔者通过多年临床研究认为:COPD急性期多以痰热壅肺证多见,治疗后逐渐转为痰湿阻肺证,而在稳定期多表现为肺肾两虚证,故在COPD稳定期,多攻补兼施,以补肾纳气、止咳平喘为主。咳喘固本丸为本科治疗COPD稳定期的经验效方,方中生晒参大补元气、补益脾肺,蛤蚧益肾补肺、定喘止嗽,山茱萸能补益肝肾、固涩精气,三者合用,共奏补肾纳气之效;川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桑白皮泻肺平喘,二者合用,加强清肺止咳之功;当归补血活血,与生晒参合用,起益气活血之效。

穴位注射法又称水针,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基础,以经络学说为指导,将药物注入到腧穴或特定部位,将经络、腧穴及药物有机结合在一起而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穴位注射法在治疗肺系疾病临床研究中,具有较好的止咳、平喘、止痛、调整机体、提高免疫等作用。穴位注射在治疗肺系疾病中作用广泛、疗效明显、操作简单、使用安全,对肺系疾病的各个时期均有有效的预防和/或治疗作用,可缓解患者痛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贝政平,蔡映云.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96.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 -17.

[3]田德禄,蔡淦.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81-108.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3-66.

[5]NHLBI/WHO workshop report.disease GIfCOI: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R].2009.

猜你喜欢

稳定期阻塞性证候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308nm准分子光联合皮肤屏障修复剂治疗稳定期面部白癜风的疗效评价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皮肤磨削术联合表皮细胞膜片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