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捺钵制度及其对辽代经济领域的影响
2013-09-25郑毅
郑毅
摘 要:契丹民族建国后,统治者依旧保持着游牧民族的传统游牧习俗,而辽朝统治集团一年四时往返迁徙,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保障游牧集团的供给,这就不能不对辽代人口与户籍、赋税和劳役制度等社会经济领域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捺钵;斡鲁朵;部族
中图分类号:K2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246-02
契丹民族建国后,统治者依旧保持着游牧民族的传统游牧习俗,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四时捺钵制度,并以斡鲁朵组织为载体,形成由辽朝皇帝、皇室、随行官吏及护卫组织在内的庞大的游牧统治集团。这与中原王朝定都于一地而形成的政治格局是不同的,政治体制上的差异必然带来经济制度上的不同。中原王朝定都京师一地,而辽朝统治集团一年四时往返迁徙,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保障游牧集团的供给,这就不能不对辽代人口与户籍、赋税和劳役制度等社会经济领域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捺钵”与辽代人口和户籍制度
辽代捺钵制度作为辽朝的政治核心载体和统治集团的生活中心,需要有大量的人口直接或间接为其服务。史载“天子践位置宫卫,分州县,析部族,设官府,籍户口,备兵马。”①每一位辽代统治者即位以后,都要立即建立属于自己的宫卫即斡鲁朵组织。在辽朝前期,斡鲁朵人户主要是由辽朝皇帝的亲军以及在战争中被掠至辽国的俘降人口组成。如“太祖始置宫卫以自卫,欲稳率门客首附宫藉。从而成为阿保机的近卫军。而降俘人口中有一部分直接就隶属于皇帝,被划归斡鲁朵,如《辽史·营卫志》“部族”条所列撒里葛、窈爪、耨盎爪、讹仆括等部,原本奚人,被俘后“籍于宫分”;又如《辽史·景宗纪》载:保宁三年(971)“胪驹河于越尼里等率户四百五十来附,乞隶宫籍”②等等。还有一部分起初隶属于国家,而被皇室用“分州县、析部族”的方法分配过来的。
在圣宗朝时期,随着大规模对外战争的结束,辽国进入一个漫长的安定期。因此不再有大量的俘降人口可被用来充实斡鲁朵,所以圣宗以后设置的斡鲁朵主要是用拆取原有斡鲁朵户口的方式组成的。例如,兴圣宫,圣宗“以国阿辇、耶鲁■、蒲速■三斡鲁朵户置”;延庆宫,兴宗“以诸斡鲁朵及饶州户置”;太和宫,“道宗以诸斡鲁朵及御前承应人及兴中府户置”;永昌宫,天祚帝“以诸斡鲁朵御前承应人,春宣州户置”。①
斡鲁朵内部的民户构成可分三类:第一类是直接服务于捺钵统治集团即跟随辽朝皇帝四时捺钵的行宫斡鲁朵户,行宫斡鲁朵户内又可分为两类,一为负责捺钵集团护卫任务的斡鲁朵兵士,即北面御帐官中所隶属的侍卫、卫从。二是为皇室服杂役的著帐户,所谓著帐户“本诸斡鲁朵析出及犯罪没入者,凡承应小底、司藏、鹰坊、汤药、尚饮、尚膳、尚衣、裁造等役,及宫中亲王祗从、伶官之属,皆充之。”①
行宫斡鲁朵户与其他斡鲁朵户的不同之处在于:行宫斡鲁朵户一般不从事生产,而是承担皇帝行宫内的各种杂役。承担农业或畜牧业生产的,为州县斡鲁朵户与契丹部族斡鲁朵户。州县斡鲁朵户又被称为番汉转户,以汉人、渤海人为主,由南面诸宫官进行管理。州县斡鲁朵户的组成来源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直接分州县而来的,有的是为安置降俘而设置的斡鲁朵州县,有没收契丹贵族私城为斡鲁朵州县。
部族斡鲁朵户主要由契丹人组成,也就是各斡鲁朵中的“契丹正户”。《辽史》中称为契丹正户,其来源一般由契丹各部落中划分出来,由北面诸宫官进行管理[1]。另外契丹斡鲁朵户与辽政府管辖的官户社会地位也没有大的区别,仅仅在于依附的主体不同,前者依附于皇室,后者依附于国家。
辽代隶属斡鲁朵组织的人户占总人口的比重是非常大的。到天祚年间,斡鲁朵户十二宫一府总计有205 000户,410 000丁。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0%[2]。由于斡鲁朵组织独立于辽朝州县组织之外,其斡鲁朵户交纳的税赋直接由各宫支配。不言而喻,斡鲁朵提供给皇室的收入也是非常巨大的。斡鲁朵组织成为维持辽朝捺钵体制存在和正常运转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它虽然强化了皇权,却恶化了辽国的经济基础,加之辽末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共同促使了辽帝国的崩溃。
二、“捺钵”与辽代土地制度
契丹捺钵统治集团除了拥有数量庞大的人户供其役使、驱遣外,还占有数量巨大的土地资源,这些土地按照用途的不同被划分为不同的种类。第一类为专供辽朝皇帝四时捺钵所用的“禁地”,这类土地数量很大,因为其专供皇帝游猎娱乐之用,一般禁民谯采,并且不能作为耕地使用。例如《辽史》曾载:“驰大摆山、猿岭采木之禁。”诸围场隙地纵民谯采。”这些土地被解禁供民使用,从反面证实了从前是一直作为禁地而为皇帝专用的。第二类为斡鲁朵组织所辖的土地,因为斡鲁朵组织隶属皇室,所以,斡鲁朵的土地,其所有权也归属于皇室,政府是无权过问的。另一方面,政府所辖的国有土地也往往成为皇室土地的一部分。因为封建社会也是家天下的社会,国家与皇室往往没有严格的界限划分,皇帝本人对调整国有土地的专有权和使用权拥有无可争议的权力。辽朝皇帝本人有权“分州县、析部族”,用来提供斡鲁朵组织所需土地。
部族斡鲁朵组织的土地主要集中在上京、中京、东京三道,这一地区为契丹民族的传统生活区域,并且人口较少,闲置土地较多,从而成为辽代斡鲁朵户非常集中的地区。其中在上京和中京两道,起初是国有土地、斡鲁朵土地和头下军州三分天下,后来,由于斡鲁朵土地的不断扩充,头下军州受其排挤而走向衰败,宫卫辖地占据上风。东京道的局面颇为不同,尽管斡鲁朵辖地不断扩展,但仍然排在国有土地和头下军州之后,居第三位[2]87。
辽朝州县斡鲁朵所辖州县也是很多的。例如《辽史·地理志》记载“算斡鲁朵,太祖置。是为弘义宫……州五:锦、祖、严、祺、银。县一:富义。提辖司四:南京、西京、奉圣州、平州。”根据辽史所载,辽朝先后共有四十九个州县隶属于诸斡鲁朵。这些州县主要分布在辽上京、中京、东京三道。
三、“捺钵”与辽代赋税和劳役制度
如果说行宫斡鲁朵的主要职责是扈从捺钵行营,执掌护卫,负责皇室的日常生活,那么,州县斡鲁朵和部族斡鲁朵则承担着捺钵行营外围的生产和军事等方面的职责。他们有向朝廷输纳赋税、提供力役、出征作战等方面任务。
(一)斡鲁朵户要承担生产任务,向皇室和朝廷交纳赋税
在这一点上,斡鲁朵户同政府官户并无大的区别,唯一有些不同的是斡鲁朵户更多的是以向皇室提供当地特产为主。如宋人路振使辽,在其《乘轺录》中记述在辽国的所见,“沿灵河有灵、锦、显、霸四州,地生桑麻贝锦,州民无田租,但供蚕丝,名日‘太后丝蚕户。”又如《辽史》曾载:“寿隆三年(1097)六月甲申,“诏罢诸路驰阴贡新”,①也反映了各地区向辽朝皇帝进贡特产的事实。
另外,斡鲁朵户也向政府交纳税赋。马人望任松山县令时,“岁运泽州官炭,独役松山,人望请于中京留守萧吐浑均役他邑……以事有闻于朝,悉从所请。”②泽州统县二,神山县、滦河县,属永兴宫。隶属泽州的斡鲁朵户,要每年向朝廷交纳生产的官炭。
另外,州县斡鲁朵与普通州县一样享受国家蠲免租税的待遇。如统和十二年(994)正月戊午,“蠲宜州赋调“(宜州隶积庆宫)③,咸雍八年(1072)十一月庚戌,免祖州税“(祖州隶弘义宫)”等等。
(二)州县斡鲁朵和部族斡鲁朵每年还要向行朝提供劳役
辽朝皇帝每年过着四时捺钵的游动生活,无疑需要有大量的人力、物力为其不断移动的行朝提供力役服务。而这种向行朝提供的徭役,对州县和部族斡鲁朵来说负担是很重的。据《贾师训墓志》载,贾师训于咸雍六年(1070)“徙军州事,既上,日夜经画民事利病,奏减其部并临道隆化、降圣等州岁供行在役调,计民功三十余万,奏课天下第一。上嘉之,就拜鸿胪少卿,知现察使事。永州、隆化州、降圣州等同为隶彰愍宫的州。④《贾师训墓志》的另一段记载也反映了这方面的情况:“召授太长少卿、枢密都承旨。寻护驾春水,诏委度春泰两州河堤及诸官府课役,亦奏免数万工。”春、泰二州均隶属延庆宫,这里所提到的护驾到春水,是指兴宗皇帝到达了春捺钵长春州附近之水泊处,春、泰二州河堤之役及随从行宫的诸官府课役,贾师训一次奏免的就有数万人之多。
另外,州县斡鲁朵中还有一种负责照看辽朝皇帝灵寝的,即奉陵州县。例如,辽兴宗为其父辽圣宗建永庆陵,“置番、汉守陵三千户,并隶大内都总管司,⑤这三干守陵户,隶属兴圣宫。山东县,“辽穆宗割渤海永丰县民为陵户,隶积庆言”,奉陵州县民户的租赋主要用于守护灵寝之用。
总体来看,辽朝四时捺钵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是非常大的。《辽史》记载证明了这一点;“祖宗旧制,常选南征马数万匹,牧于雄、霸、清、皇问,以备燕云缓急;复选数万,给四时游畋,余则分地以牧。⑥“四时游畋”往往需要数万马匹用于往返迁徙。北宋使者沈括在《熙宁使虏图抄》中也载:契丹之栗、果、瓜皆资于燕,栗,车转;果瓜,以马送之虏廷。”供给辽朝皇帝行宫的日常生活,这也是捺钵制度为后人所非议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武玉环.辽代斡鲁朵探析[J].历史研究,2000,(2).
[2]张正明.契丹史略[M].北京:中华书局,1979:117.
(责任编辑:田 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