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泛在学习模式的英语写作教学实验
2013-09-25金琳
金 琳
(苏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苏州215006)
一、引言
如何将英语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一直是外语教学关注的话题[1]。近几年来,随着国内众多高校大幅度削减大学英语课时,对于大部分学习时间都是在课堂外度过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将英语学习融入日常生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给外语教学带来一次次革命。泛在学习模式(Ubiquitous Learning)作为科技时代最新的学习模式越来越受到国外研究者的重视[2][3][4]。泛在学习,由电子学习(Electronic Learning)、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发展而来,是指无时无刻的沟通,无处不在的学习,契合了当今外语学习生活化的需求。国外一些实证研究表明,泛在学习模式是传统学习的一种补充,是将英语学习融入生活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对于提高外语学习效率有积极的作用[3];使用手机,掌上电脑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的学习有利于外语学习者在本国的文化和语言图式下获得真实语言交流环境[2]。国内一些研究者也得出相似结论,认为泛在学习模式对提高学习者动机、语言接触量、合作学习能力等有较好的作用[5]。然而,国内外语教学研究领域,受技术设备等等外部条件的限制,泛在学习在外语教学中的实践十分有限,具体教学实验则更为少见。为此,本文将汇报一项基于泛在学习模式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实验,旨在探讨该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作用,以及学生对该学习模式的看法。
二、实验的理论依据
泛在学习模式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6]。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播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7]。该理论强调互动是知识建构的重要方式,学习不仅是学生个人的建构活动,也是学习共同体合作建构的过程;交流是最基本的环节,学习者通过交流的深入,来实现个体意义建构由狭隘走向广阔这一过程。建构主义学习观指导下的外语教学,提倡学习者为中心以及同伴合作的学习模式。而信息技术无限增加学习者交流互动机会,高效便捷地提供给学习者丰富的,实时地、持续的情境学习。本文旨在回答以下两个研究问题:1)基于泛在学习模式的写作教学设计对不同外语水平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什么样的影响?2)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是如何看待泛在英语学习模式的?
三、实验的具体研究方法
(一)实验方案
笔者采纳的实验方案是:1)将两个入学时英语写作水平相当的自然班(各60人)构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又根据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将英语水平作为组内变量进一步分为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每组30人)。对照组按照传统方式学习,实验班按照泛在学习模式学习。2)写作测试。在期初给全部四组学生布置同一篇作文,由两位资深评分员匿名打分;采取总体评分的方式(Global Scoring)测试其英语作文质量,以两位评分员的平均分作为最终成绩。期末再次通过同样模式的写作测试与匿名打分,考察各组写作成绩的变化。测试结果通过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3)期末通过对实验组学生的访谈,了解学生对泛在学习模式的看法。
(二)实施步骤
本实验的受试为参加一门非英语专业选修课——“翻译与写作”课程的两个自然班的学生,由同一位老师任教,各60名学生。该课程使用教材为《写作教程》第二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每周2课时。对照组按照传统方式学习,在传统课堂里由老师讲解写作技巧、范文,使用传统方式每两周递交一次纸质命题作文,任课老师评阅后返回学生;实验组也在传统课堂里由老师讲解写作技巧、范文,但是不需要递交文本作文。他们只需要通过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利用QQ群、Moodle论坛(即Moodle课程平台自带的班级论坛)、飞信等交流软件,随时随地书写英文,与任课老师、同学们就某一固定话题进行讨论。实验组学生都自备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学校有大面积无线网络覆盖,因此在硬件设施上能够实现泛在英语学习。期末,实验组的每位学生将所有交流内容保存在电脑上,以个人档案袋(portfolio)的形式上交写作成果。笔者根据四组学生上交的写作内容,对四组学生的写作数量、写作形式、写作质量作了全方位的评估。
四、实验的结果与讨论
(一)写作统计
写作量向来是考察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依据,一般认为写作量及频度与写作能力是成正比的。根据期末统计,各组学生的写作数量和形式如下表1所示: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写作数量与写作形式对比
由上述统计表格可见,在总体写作量上,实验组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高水平组高出72%,低水平组高出119%。另外,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写作媒介上有很大差别。实验组充分利用各种网络交流工具,写作文本的长短、读者群以及交流目的具有多样性。因此,实验组的学生得到更全面更充分的写作锻炼,这正符合近年外语教学研究领域一些学者提出的“写长”理念[8]。“写长法”以设计激发写作冲动的任务为教学重点,而泛在学习模式亦通过激发学生随时、随地,通过各种网络媒介从事写作,来促进学生实际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写作测试
如前文所述,实验组与对照组是两个平行的自然班,入学英语水平相当,期初的写作测试也表明,两个自然班的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成绩统计数据略)。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期末再次对各组学生进行了写作测试,并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作文成绩比较
先看高水平组的表现。实验组期末作文平均分为82.6±3.655,对照组为78.9±4.386,实验组作文平均分比对照组高3.7分。两组方差齐性(F=1.304,P=0.258>0.05),T值为3.486,P=0.001<0.01,可见实验组的作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
再看低水平组。实验组期末作文平均分为65.4±5.888,对照组为63.4±7.0544,低水平组的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较小。可见,不同的教学设计,对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产生不同的效果。高水平组的学生,由于学习习惯和适应性更好,更能从新的学习方式获益;经过一学期新写作学习方式,比传统方式学习的学生,写作成绩提高更明显。低水平的学生,由于学习习惯,基础水平等各方面的薄弱,获益较少。
(三)访谈
为了深入了解分数背后的原因,笔者随机选取部分同学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学生最主要的反馈是:基于泛在学习模式的写作教学,创设了一种真实交流的情境,使英语写作学习融入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们英语写作兴趣,信心和能力。
首先,写作的情境有了质的变化。正如一位学生所说的:“一直很怕写英语作文,现在觉得好点。每天我去不同的地方,见到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在图书馆,公家车站,宿舍里,在商场里,感受都不同的。随时随地的写一点英语,记录自己的想法和心情(实验组学生Zoe)”。其次,泛在学习写作模式培养了学生用英语互动交流的习惯。比如,一位学生在访谈中提到:“Moodle论坛里发的作文帖子同学会跟贴回复,感觉自己写的东西能吸引别人看,不像以前只是只有老师会关注(实验组学生Pan)”。另外更重要的是,学生普遍认为,这种泛在写作模式让他们学有所用,将既有的英语知识付诸实践。正如一位同学总结道:“以前学英语好像从来没有使用的机会,所以英语单词背了忘,忘了再背,很痛苦。现在我发现如果经常写写,写过的词容易记住(实验组学生Sally)”。
可见,在各种电子产品伴随下成长的90后学生,对技术支持的学习方式接受度很高。他们不仅熟悉,而且习惯和依赖于各种信息工具,并且正在颠覆传统的学习方式。长期的灌输式教学,使90后的大学生在入学时已对传统的英语学习方式产生倦怠感和挫败感,缺乏学习热情和动力。同时,他们又是个性张扬、乐于探索、寄情网络的。泛在学习模式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通过主动探索与体验,增强学习信心和动力,释放学习潜力。
五、实验的启示
上述教学实验表明,泛在学习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具有“真实情景性”、“互动性”和“实践性”,因而在写作数量、写作形式、和写作质量三方面比传统写作教学更能有效促进学习者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教师通过设计具体的学习任务,充分利用Moodle论坛、QQ群、飞信等网络信息交流工具,创设比传统课堂更为真实的、互动的英语写作环境,为学生们提供英语写作实践的宽松平台,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是传统英语写作课堂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延伸,体现了外语学习生活化的趋势。
我国英语学习者缺少直接用英语交流的环境,因此该教学模式尤其适合目前国情,更符合当代大学英语学习者个性化、碎片化的学习特点。当学生们身处完全自主、开放的情境中,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练习英语写作,表达情感,既有的外语知识在实践中迅速转化为实际的外语运用能力。学生们冲破传统外语学习的种种限制,在实际运用英语中获得一种成就感。相应地,英语写作教师的任务,也逐步从“纠错”转向“协助学生写作”;教师们从枯燥重复的“纠错”劳动中解脱出来,转入更具创造力的课程设计、整体规划及评估方式的改革中去,更好地实现英语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价值。基于泛在学习模式的英语写作教学实验提示大学英语教学从“以教学技巧为主线”走向“以课程设计为主线”,实现外语学习者、外语教师与课程发展三者共同成长。
然而,泛在学习模式还刚刚起步。网络的开放性不可避免会造成一些实际问题,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也有待考验,这些都无疑增加了教师的课堂组织和管理难度。因此,其有效的实施将依赖于教师更全面的设计课程,安排更合理的学习任务,提供更细致的指导,与学生开展更为平等、双向的交流。当下电子设备、网络技术正日新月异,泛在英语学习模式亦将日臻完善。
[1]黄源深.英语学习的功夫主要在于课外——英语教学谈之三[J].外语界,2007,(6):12-14.
[2]Joseph S R H,Uther M.Mobile devices for language learning:multimedia approaches[J].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Technology Enhanced Learning,2009,4(1):7-32.
[3]Kiernan P J,Aizawa K.Cell phones in task based learning.Are cell phones useful language learning tools?[J].Re-CALL,2004,16(1):71-84.
[4]Sakamura K,Koshizuka N.Ubiquitous computing technologies for ubiquitous learning[C]//Wireless and Mobile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2005.WMTE 2005.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IEEE,2005:11-20.
[5]Liu T.Y.A context-aware ubiquitous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language listening and speaking[J].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2009,25(6):515-527.
[6]潘基鑫,雷要曾,程璐璐,等.泛在学习理论研究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10,(2):93-98.
[7]Vygotsky,L.Mind in society: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
[8]王初明.外语写长法[J].中国外语,2005,(1):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