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
2013-04-12郑支农
郑支农
(合肥师范学院 体育科学系,安徽 合肥230061)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1]31这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意义的高度自觉,并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党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的责任担当。同样,文化是高校的灵魂,是和谐校园的基础。校园文化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一部分,对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教育导向作用。为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有更自觉的担当,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优势,找准党建工作切入点,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在两者的良性互动中,促进高校科学发展。
一、促进高校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良性互动的必要性
1.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需要,党建工作是把好校园文化建设方向盘的需要。当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正面临着各种严峻的挑战。首先,社会正处在转型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师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学校原有的主流文化、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等都受到冲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师生接触了大量的西方思想,西方敌对势力实行的“文化演变”,使一部分师生思想困惑、心理失衡、理想信念动摇、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等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对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消极影响。其次,高等教育改革逐步深化,高校内部各项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分配制度改革,教学与科研成果被量化,并直接与个人利益挂钩。它是双刃剑,在发挥激励作用的同时,也使部分教职工产生了功利化的倾向。第三,高校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方法陈旧,只注重党的思想政治观念的灌输而忽视师生思想需求的培养;只注重师生的努力,而忽视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思政教育方法远远不能适应当代师生的思想实际。以上三方面给高校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难度。为此,基层党组织必须更新工作理念、工作方式,积极探索发挥主导作用的新思路,校园文化建设是一条重要途径。同时,在应对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建设什么样的文化”的重大抉择时,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好思想建设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基层党建的思想导向作用,当好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者,把好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
2.促进两者良性互动是基层党组织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建设和谐校园是高校基层党组织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高校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需求。而和谐的校园文化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目标与内涵,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与模式。为此,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高度重视、精心培育和发展校园文化来引领和谐校园建设,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文化氛围。
3.促进两者良性互动是高校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需要。今日高校之间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竞争。因为校园文化是高校综合实力和个性特征的重要体现。一所大学,如果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生命力,它是大学和谐发展的动力源泉,对于大学的发展起着基本导向和激励作用。它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探索、建设、积累和传承,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是关系学校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政治责任义不容辞。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将如何增强学校文化创造力、凝聚力、影响力,形成与学校办学目标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的问题作为党建工作的切入点,树立“融入中心,服务发展”的党建理念,以党建工作创新引领高校文化建设,推进高校内涵发展。
4.促进两者良性互动是两者完成根本任务的需要。习近平同志在第二十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党的建设要紧紧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为建设能够培养高质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大学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教社政〔2004〕16号《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明确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使高等学校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可见,两者在基本目标和宗旨上是基本一致的,促进两者良性互动,有利于两者出色地完成根本任务。
5.促进两者良性互动是正确处理当前两者关系问题的需要。从目前安徽省一些高校的情况来看,在高校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中或多或少存在以下误区:一是重党建轻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二是片面强调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党建工作有所削弱;三是两者都得到了重视,但没有实现有机联动。这三种误区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二、促进高校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良性互动,要充分发挥高校党建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1.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筑牢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随着国家文化软实力理念的提出,各个高校都在纷纷寻求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精神,以此夯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建设不可忽视的环节,不仅要列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还必须将它与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各种校园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同时,校园文化建设点多而面广,影响范围大而深远,介入人员多而复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为此,必须要发挥党组织优势,加强组织领导。作为高校各级党组织,要善于总揽全局,加强统筹协调,在引领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努力把党的凝聚力、战斗力转化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广大师生员工既是思想文化研究和创造的直接参与者,也是思想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高校各级党组织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师生,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凝聚师生共识,统一师生员工的思想。
2.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构建各具特色的系部文化并融入校园文化,共同打造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应充分体现各校自身特色和优势,各单位也要突出本系部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显现校园文化的生机和活力,才能在高校竞争中占据优势。要想凝练特色,各级党组织首先必须要对学校和本系部的地理人文环境、办学历史、办学经验、学科优势、专业特色、师资力量、教学科研情况、就业优势、各种活动开展情况,学校和系部风气、物质基础、规章制度以及精神品味等等,进行摸底和理性分析,综合把握,开发已有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特色,进行特色定位,凝练升华。同时,系部文化还应融入学校文化,并服务于学校文化,共同打造学校文化,从而群策群力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3.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提高师生员工综合素质。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精神、制度、行为等方面内容,但最根本的是人的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十七大报告曾强调要“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十八大报告也指出:加强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1]32各级党组织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积极营造一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水乳交融的基层文化,为师生员工提供先进思想和精神动力,为教职工的事业发展和职业道德培养及学生的立德树人和成长成才提供人文支撑和精神保障,最终为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提供坚实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基础。
三、促进高校党建和校园文化建设良性互动,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对党建工作的提升作用
党的十八大报告做出了关于“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的部署。笔者认为,将文化建设融入高校各级党组织的党建工作,将党建工作注入广大师生丰富的文化实践中,是探索新时期基层党组织工作覆盖面、推进工作创新、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有效之路。
1.从文化发展战略高度,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增进对国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展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风采,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努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这是对高校在推进文化强国中的作为所作的明确要求,也为高校党建如何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指明了方向。高校党建如何以更平易近人的方式走近师生,深入人心,最有效的途径便是实现党建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从文化发展战略高度出发,以校园文化建设作为载体,着眼于培育性的文化熏陶,践行于价值观的塑造,立足于精气神的养成,借助于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使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赋有文化的底蕴,富有人文关怀,提高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进而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2.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提升高校党建工作服务水平。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1]54“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1]54刘延东同志在出席第十九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时,也曾强调:“要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要求,把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水平贯穿高校党建工作始终,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可见,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必须以服务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而校园文化建设,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供了着力点,为加强校风学风建设提供了落脚点。高校基层党组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归根根结底都是服务于文化育人,要想将文化育人落到实处,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切实承担起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政治责任,在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带动校园文化的组织建设工作,积极打造文化活动服务平台和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平台,宣传好师生、发动好师生、组织好师生,发挥好基层党建的思想导向作用,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健康有序开展;发挥好师生党员的模范作用,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活力和动力,使广大师生树立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引领全体师生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通过服务校园文化,促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党建和校园文化良性互动,为高校的和谐、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由此提升高校党建工作服务水平。
3.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提升高校党建创新水平。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1]49-50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竞争发展的不竭动力,文化创新是其核心要求。高校是创新人才集居地,高校师生都是创新的重要力量。作为高校党组织,要将弘扬创新精神放在首位,引领好文化创新,将文化创新落到实处,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造性地解决校园文化建设中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课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党建的理论与实践,将党建创新深深植根于广大师生丰富的文化创新实践之中,努力开创高校党建工作新局面。
4.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提升高校党建阵地意识。高校党组织要积极依托校园文化活动主阵地,将党建工作渗透到学术、文化、艺术、体育、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利用好校园学术文化、课外文化、群众性文化、社区共建文化、就业文化、廉政文化、网络文化、短信微博文化等有效载体和途径,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党建的阵地意识,牢牢把握文化发展的主动权,不断提高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科学发展的能力,从而切实增强党建工作的生动性和创造性。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党建的引领,才能更具方向性和目标性;党建工作需要文化的提升,才能有助于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二者统一于高校育人的实践活动中,通过两者的良性互动,促进两者的科学发展,从而进一步推进高校的科学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做出高校应有的贡献。
[1]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