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加值贸易视角下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评估

2013-09-2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伙伴国增加值纺织品

邓 军

(江西财经大学 国际经贸学院,江西 南昌330013)

一、引言

Rodrik指出中国出口商品的复杂度明显高于在其目前国民收入水平可以达到的程度,即中国出口越来越多的高技术产品,这种现象难以用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解释[1],其发现被称为“Rodrik之谜”。Wang和Wei也证实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与发达国家越来越相似,中国出口商品的复杂度持续提高[2]。这些研究引发了众多发达国家学者的关注,担心中国开始在高科技行业与发达国家直接竞争。那么中国是否的确在高科技行业中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需要结合国际生产分工来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企业将其运营活动遍布全球,从设计和研发产品、制造组件到组装和营销活动,创造了一个跨国生产供应链和价值链。因此,简单的将一个产品归为“中国制造”或者“日本制造”无法准确反映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众多被标识为“中国制造”的产品其实隐含了来自于世界各地的中间投入品。更为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世界制造”。传统意义上的“产品贸易”更多地变成“工序贸易”。例如,Xing和Detert研究发现,一部iPhone手机在中国工厂的出厂价为178.96美元,其中来自于日本、韩国、德国的零部件分别为60.6美元、22.96美元和28.85美元,分别占出厂价的33.8%、12.8%和16.1%,而在中国实际发生的增值为6.5美元的组装成本,仅占出厂价的3.6%[3]。

在这样的新型国际生产分工方式下,判断中国出口商品的结构与发达国家是否趋同,需要建立一种基于增加值衡量的新的贸易统计方式。比如在上述的例子中,按现行的贸易统计方式,该手机178.96美元的出厂价都被统计为中国的出口。以美国2009年售出1 130万部iPhone来计算,中国的iPhone出口价值为20.2亿美元。而如果按照增加值计算,中国对美国的iPhone出口额仅为7 350万美元[3]。显然基于增加值的新贸易统计方式更能客观反映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实际收益,从而有利于判断中国出口商品的真实竞争力。为此,本文将基于增加值贸易的统计数据,分别从不同行业、不同贸易伙伴国的角度对中国的制造业出口竞争力重新进行评估,并与传统的以总贸易额为基础的制造业出口竞争力评估指标进行比较,为相关竞争力提升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二、文献回顾

为了准确测算各国的实际增加值贸易,学者们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持续的进展,下面本文将根据增加值贸易所涉及的两个方面的文献,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总结。

一是对垂直专业化程度(国际生产分割程度)的测度。这种测度的实质就是对一国或行业出口中的进口含量(import content of export)的测度。最有代表性的文献是Hummels等的研究,他们首次提出了基于一国投入产出表来测算一国出口中的进口产品含量,并称之为VS指标或HIY VS指标[5]。此后,众多学者在Hummels等的基础上,对垂直专业化程度的测算方法不断进行改进。

二是对增加值贸易的测度。首次明确提出对增加值贸易进行测度的学者是Daudin等,他们指出全球化的生产涉及的国家和环节众多,必须考虑所有生产环节和阶段,才能明确追溯增加值的行业和国家来源,以及增加值最终去向行业和国家[6]。Johnson和Noguera采用了与Daudin等类似的方法,将不同国家的投入产出表数据和双边贸易数据匹配起来,测算了2004年87个国家的增加值贸易[7]。

Koopman等综合以往垂直专业化程度与增加值贸易的测算方法,提出一个统一适用的测算方法。他们认为出口可以分解为国内增加值(domestic value-added)、返回的国内增加值(returned domestic value-added)(隐含在进口中间投入品中的国内增加值)和国外增加值(foreign value-added)。国内增加值还可以进一步分为直接出口的增加值和间接出口到第三国的增加值[8]。Koopman指出通过明确官方贸易统计数据中哪些部分被重复计算以及这些被重复计算部分的来源,就可以将以贸易总额表示的贸易统计数据和以增加值表示的国民核算账户统一起来。这解决了长期以来贸易统计数据和国民核算体系数据无法匹配的公认难题,从而在不剧烈改变现有海关贸易数据收集方式前提下,弥补现有官方贸易统计中遗漏的信息[9]。

国内的学者围绕垂直专业化开展了很多研究,并且对中国出口中的进口含量进行测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10]。然而,国内明确提出增加值贸易概念的是贾怀勤,他指出全球化进程对现行国际贸易统计制度体系不断提出挑战,将增加值概念引入国际贸易统计,是对现行国际统计制度体系的改进,中国应参与到国际贸易统计改进进程中去[11]。

综上所述,以往的研究对增加值贸易的测度开展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这些研究最大的缺陷在于不同年份和国家的贸易数据的来源不一致,而所涉及的样本比较有限,无法构建一个涵盖世界主要国家的全球投入产出表,难以对一国的增加值贸易状况进行全面和准确的分析。其次,以往的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各异,无法提供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来研究各国增加值贸易的情况。本文与以往文献的不同之处在于:首先,虽然诸如Xing和Deter等文献中关于iPhone的案例研究[3],可以为我们提供关于全球价值链和增加值贸易的直观感受,但是要明确测度各国在生产环节中的增加值和实际所得,还需要利用跨国投入产出表将贸易和生产联系起来,从而估计各环节的增加值。为此,本文将采用OECD增加值贸易数据库,以获取更为准确和全面的增加值贸易信息。需要指出的是,该数据库是OECD与WTO联合开发的数据库,它构建了一个涵盖世界58个国家(占全球GDP的97%)37个行业的全球投入产出表,并与双边贸易数据协调一致,从而实现对各国增加值贸易的全面准确测度。由于很多国家不是每年都公布投入产出表数据,所以目前该数据库只提供2005、2008和2009年的增加值贸易数据。其次,本文将采用学界通用的RCA(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即一国某行业的出口额(增加值出口额)占该国出口总额(所有行业增加值出口额)的份额与世界该行业的出口(增加值出口)占世界出口总额(世界所有行业增加值出口)的份额的比重来测度某国某行业的出口竞争力。一般而言,如果RCA>1表示该国该行业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RCA越大则其国际竞争力越强;RCA<1表示该国该行业处于非比较优势地位,RCA越小则其国际竞争力越弱。该指数反映了一国某行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即某一行业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比较的相对优势。由于该指标剔除了国家总量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被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广泛应用于国际比较。以总贸易额衡量的出口中实际上包含了其他国家为中国提供的增加值,即中国的出口中包含外国增加值,以此计算衡量出口竞争力的RCA指数可能导致错误信息,并误导我们对中国不同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判断。而基于增加值计算的RCA指数可以更为准确和客观地刻画中国究竟在哪些行业具有国际竞争力。再次,基于增加值衡量的RCA指数还可以明确不同国家同一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排名情况,从而判断一国在该行业的国际地位。

三、增加值贸易统计下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与国际比较

(一)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初步分析

为了比较增加值统计框架下的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和传统贸易统计数据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有何不同,理解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下面将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进行分析。

由表1可知,无论是以总贸易额还是以增加值衡量,中国制造业出口RCA指数大于1的行业,即具有出口竞争优势的行业高度集中于:纺织品、皮革和制鞋,电气、电子和光学设备,其他工业和回收等3个行业。其中,纺织品、皮革和制鞋的RCA指数在2005年与2009年都超过2.5,表明中国的这个行业具有极强的出口竞争力。从时间趋势来看,电气、电子和光学设备的竞争力呈现上升趋势,而其他工业和回收的竞争力下降。以总出口额衡量的纺织品、皮革和制鞋行业竞争力呈现上升趋势,而以增加值衡量的该行业竞争力却基本保持不变。

表1 2005年与2009年按总出口额与增加值衡量的RCA

根据表1还可以发现,以总贸易额和以增加值衡量的RCA指数在具体行业上有所不同。以2009年为例,按总贸易额衡量纺织品、皮革和制鞋行业的RCA指数为2.7,而以增加值衡量纺织品、皮革和制鞋行业的RCA指数则为2.96,后者明显高于前者。按总贸易额衡量其他工业和回收行业的RCA指数为1.74,而以增加值衡量其他工业和回收行业的RCA指数则为1.89,表明传统贸易统计方式低估了中国这两个行业的实际出口竞争力。同时,按总贸易额衡量电气、电子和光学设备行业的RCA指数为1.82,而以增加值衡量该行业的RCA为1.78,表明传统贸易统计方式高估了中国这个行业的实际出口竞争力。

此外,中国其他6个行业的RCA指数都小于1,表明中国的这些制造业缺乏出口竞争力。从具体行业来看,缺乏出口竞争力的制造业主要是中国缺乏相应资源禀赋的初级制造业,例如木材、造纸、纸制品和印刷业,化学和非金属矿物制品,基本金属和金属制品制造业。同时,在未分类的机械与设备制造业,运输设备等技术和知识密集行业,中国也缺乏出口竞争力。

(二)中国优势制造行业出口竞争力的国际排名与竞争对手分析

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优势明显的行业集中于纺织品、皮革和制鞋,电气、电子和光学设备,其他工业和回收等3个行业,那么不同时期中国这些行业的国际排名有什么变化呢?

由图1~4可知,无论是以总出口额衡量还是以增加值衡量,中国纺织品、皮革和制鞋行业的RCA在所有国家中的排名都上升了。具体而言,以出口总额衡量的中国纺织品、皮革和制鞋行业的RCA指数从2005年的第5名上升至2009年的第2名;以增加值衡量的中国纺织品、皮革和制鞋行业的RCA指数从2005年的第4名上升至2009年的第2名。这表明中国纺织品、皮革和制鞋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有了明显提升。从纺织品、皮革和制鞋行业的国家分布来看,RCA指数较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国家主要是劳动力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表明这个行业仍然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而一国在该行业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其劳动力资源的丰富程度。具体而言,中国纺织品、皮革和制鞋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土耳其、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劳动力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以及诸如葡萄牙、意大利等欧洲南部的传统纺织品制造业强国。

图1 2005年按总出口额衡量的纺织品、皮革和制鞋业RCA排序

图2 2005年按增加值衡量的纺织品、皮革和制鞋业RCA排序

图3 2009年按总出口额衡量的纺织品、皮革和制鞋业RCA排序

图4 2009年按增加值衡量的纺织品、皮革和制鞋业RCA排序

根据图5~8可知,无论是以总出口额衡量还是以增加值衡量,中国电气、电子和光学设备行业的RCA的国际排名都上升了。具体而言,以出口总额衡量的RCA指数从2005年的第4名上升至2009年的第2名;以增加值衡量的RCA指数从2005年的第6名上升至2009年的第3名。这表明中国电气、电子和光学设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有了明显提升。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以增加值衡量的此行业的竞争力上升非常快。

从电气、电子和光学设备行业的国家分布来看,RCA指数较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国家主要是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表明这个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国际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其技术发展程度。特别值得关注的一个国家是以色列,以总出口额衡量的以色列电气、电子和光学设备行业在2005年与2009年的RCA指数排名仅为第9和第6位,而以增加值衡量的以色列该行业在2005年和2009年的RCA指数排名却都占据第1位,以色列该行业具有极强的竞争力。说明按照传统的贸易统计方式计算的RCA指数严重低估了以色列电气、电子和光学设备行业的实际竞争力。

另一方面,以出口总额与增加值衡量的该行业RCA指数的国家排序有所不同。诸如匈牙利、墨西哥等国家以出口总额计算的RCA指数要明显高于以增加值计算的RCA指数,这表明传统贸易统计方式高估了这些国家的实际国际竞争力。同时,这也说明这些国家该行业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含量较低,而国外增加值含量较高。

总体而言,中国电气、电子和光学设备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以色列、韩国、匈牙利和日本等科学技术较为发达的国家。

图5 2005年按总出口额衡量的电气、电子和光学设备业RCA排序

图6 2005年按增加值额衡量的电气、电子和光学设备业RCA排序

图7 2009年按总出口额衡量的电气、电子和光学设备业RCA排序

图8 2009年按增加值衡量的电气、电子和光学设备业RCA排序

从图9~12可知,以总出口额衡量与以增加值衡量的中国其他工业和回收行业RCA在所有国家中的排名呈现出不同趋势。具体而言,以出口总额衡量的中国其他工业和回收行业RCA指数从2005年的第3名下降至2009年的第4名;以增加值衡量的中国其他工业和回收行业RCA指数从2005年的第4名上升至2009年的第3名,总体而言中国其他工业和回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没有明显变化。从其他工业与回收行业的国家分布来看,印度和以色列其他工业与回收行业的RCA指数要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他们的这个行业具有极强的竞争力。不过,以总出口额衡量的RCA指数要显著高于以增加值衡量的RCA指数。以2009年为例,印度、以色列以总出口额衡量的该行业RCA指数分别为6.13与7.07,而印度、以色列以增加值衡量的该行业RCA指数仅为3.91与3.19,表明传统贸易统计方式高估了印度、以色列这个行业的竞争力。中国其他工业与回收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印度、以色列、爱沙尼亚和波兰等国家。

(三)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比较

为了探讨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在制造业细分行业上竞争力有什么不同,各国在哪些行业上有竞争优势,哪些行业是竞争劣势,本文对2009年中国出口排名前10位的贸易伙伴国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了比较。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增加值贸易数据库调整了诸如中国香港、新加坡等转口贸易为主的地区和国家数据,明确追溯了这些转口贸易的最终进口来源地和出口目的地,从而更为准确地反映了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因此,以总贸易额和增加值贸易额衡量的中国前十大贸易伙伴国有所不同。不过,无论是按总贸易额衡量还是按增加值衡量的出口额,中国前四大贸易伙伴都是美国、日本、韩国和德国。中国与这些发达经济体之间究竟在哪些行业上RCA指数有着明显差异,中国未来努力的方向又在哪里?

根据图13~14可知,从以增加值衡量的行业RCA指数来看,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各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分布有所不同。以2009年为例,中国国际竞争力强的行业集中于纺织品、皮革和制鞋,电气、电子和光学设备,其他工业和回收等行业。而美国、日本、韩国和德国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行业集中于未另分类的机械和设备制造、运输设备等行业。

图9 2005年按总出口额衡量的其他工业与回收RCA排序

图10 2005年按增加值衡量的其他工业与回收RCA排序

图11 2009年按总出口额衡量的其他工业与回收RCA排序

图12 2009年按增加值衡量的其他工业与回收RCA排序

一方面,中国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却是主要贸易伙伴国具有竞争劣势的行业。2009年中国纺织品、皮革和制鞋行业的RCA指数为2.96,而美国、日本、韩国和德国纺织品、皮革和制鞋行业的RCA指数分别仅为0.2、0.14、0.64和0.18。2009年中国其他工业和回收行业的RCA指数为1.89,而美国、日本、韩国和德国其他工业与回收行业的RCA指数分别仅为1.1、0.87、0.22和0.61。

另一方面,中国具有竞争劣势的行业却是主要贸易伙伴国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2009年中国木材、造纸、纸制品和印刷行业的RCA指数仅为0.62,而美国该行业的RCA指数为1.65,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中国未另分类的机械和设备制造行业的RCA指数仅为0.77,而德国该行业的RCA指数高达1.93,竞争优势非常明显。此外,2009年中国运输设备行业的RCA指数仅为0.29,而美国、日本、韩国和德国该行业的RCA指数分别为1.42、1.96、1.85和1.57,与美国、日本、韩国和德国相比,中国运输设备行业的RCA指数极低,表明中国这个行业的竞争劣势非常明显。

不过也有一个特殊的行业,就是电气、电子和光学设备行业。2009年中国、日本和韩国电气、电子和光学设备行业都具有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其各自的RCA指数分别为1.78、1.52和1.84。原因在于中国与日本、韩国在这个行业中呈现出互为补充的“三角贸易”,即日本、韩国出口中间投入品到中国组装并最终出口到美国和欧洲等国家。

图13 2009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以总出口额衡量的行业RCA指数比较

图14 2009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以增加值衡量的行业RCA指数比较

可见,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通常是主要贸易伙伴国具有竞争劣势的行业,而中国具有竞争劣势的行业却是主要贸易伙伴国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这表明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日本、韩国和德国这些发达国家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行业往往是高附加值和技术密集型的高端制造业,而中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行业却是纺织品、皮革和制鞋,其他工业和回收等低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这表明中国行业的竞争力仍然集中于低端制造业,相比发达国家,中国需要在高端制造业方面继续努力,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四、结论与启示

在全球化生产背景下,各国都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从事全球化生产中的一些生产环节,并创造增加值,传统意义上的“某国制造”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制造”。然而传统贸易统计方式无法反映各国在生产环节中的增加值贡献,因此亟待新的贸易统计方式来评价新的国际生产和贸易方式给各国带来的实际收益。

为此,本文采用增加值贸易数据来分析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并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研究发现:首先,中国具有出口竞争优势的制造行业高度集中于纺织品、皮革和制鞋,电气、电子和光学设备,其他工业和回收等3个行业。其次,从时间趋势来看,中国前两个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在所有国家中的排名上升。2009年中国纺织品、皮革和制鞋,电气、电子和光学设备业竞争力的国际排名均位居前3名。其中,中国纺织品、皮革和制鞋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土耳其、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具有丰富劳动力资源的发展中国家,电气、电子和光学设备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以色列、韩国和日本科技发达的国家。最后,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美国、日本、韩国和德国竞争优势明显的行业集中于未另分类的机械和设备制造、运输设备等行业。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通常是主要贸易伙伴国具有竞争劣势的行业,而中国具有竞争劣势的行业却是主要贸易伙伴国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表明中国与主要伙伴国之间是互补型贸易。发达国家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行业是高附加值和技术密集型的高端制造业,而中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行业却是低附加值和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这说明中国行业竞争力仍然集中于低端制造业。

鉴于国际分工细化和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从增加值贸易角度对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制造业竞争力的分析,可以帮助各国更好地理解其在全球生产链上的具体优势,为各国制定符合自身发展利益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1]Rodrik,D.What′s So Special about China's Exports?[J].China & World Economy,2006,14(5):1—19.

[2]Wang,Z.,Wei,S.J.What Accounts for the Rising Sophistication of China's Exports?[Z].NBER Working Paper No.13771,2008.

[3]Xing,Y.,Detert,N.How the iPhone Widens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Deficit with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Z].ADBI Working Paper No.257,2010.

[4]Lamy,P.Speech on the"Made in the World"Initiative[EB/OL].(2011-09-19)[2013-04-23].http://www.wto.org/english/res_e/statis_e/miwi_e/miwi_e.htm.

[5]Hummels,D.,Ishii,J.,Yi,K.M.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1,54(1):75—96.

[6]Daudin,G.,Christine,R.,Daniele,S.Who Produces for Whom in the World Economy?[Z].OFCE Working Paper No.2009-18,2009.

[7]Johnson,R.C.,Noguera,G.Accounting for Intermediates:Production Sharing and Trade in Value Added[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12,82(2):224—236.

[8]Koopman,R.,Powers,W.,Wang,Z.,Wei,S.J.Give Credit to Where Credit Is Due:Tracing Value Added in Global Production Chains[Z].NBER Working Papers No.16426,2011.

[9]Koopman,R.,Wang,Z.,Wei,S.J.Tracing Value-added and Double Counting in Gross Exports[Z].NBER Working Paper,18579,2012.

[10]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出口贸易中的垂直专门化与中美贸易[J].世界经济,2006,(5):3—11.

[11]贾怀勤.中国贸易统计如何应对全球化挑战——将增加值引入贸易统计:改革还是改进?[J].统计研究,2012,(5):10—15.

猜你喜欢

伙伴国增加值纺织品
中国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
2021年1—12月机械行业运行情况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纺织品定性定量分析上的应用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纺织品织物折痕回复角的测定》正式发布
自清洁纺织品的制备方法
中国OFDI对贸易伙伴国服务业集聚的影响研究
本财年内缅甸增加了10个新贸易伙伴国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ISPO2018春夏功能性纺织品流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