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化管理机制在现代报业经营中的作用探析
2013-09-24龙海波
龙海波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报业集团的渐次组建,报业内部管理和运营机制日益规范,以往重采编、轻经营的领导体制和组织机构有了不同程度的变革。如何处理报业集团的事业单位性质与企业化经营之间的矛盾,即如何为报业集团的属性定位,如何真正在报业集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立企业化管理机制在现代报业经营中的地位,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 企业化管理机制 现代报业经营 作用
企业化管理,就是要将单位,无论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还是非营利性社会企业或事业单位,按企业模式组织与运作,遵循企业发展规律,优化资源配置,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和合理盈利。为此,单位内部可划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或投资中心,对可控费用进行预算与考核。企业化管理有利于提高效率。近年来,报业内部管理和运营机制日益规范,以往重采编、轻经营的领导体制和组织机构有了不同程度的变革,如何真正在报业集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立企业化管理机制在现代报业经营中的地位,是现代报业经营中的重点。
一、确立企业化管理机制在现代报业经营中的地位是现代报业市场必然要求
中国报业在1957年之后的20多年里,财政体制以政府供给为主导,定位始终是事业单位。1978年财政部批准《人民日报》等8家新闻单位施行企业化管理的报告,报业“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政策开始实施,这是报纸从完全的计划经济转向市场运作的重要转折。报业集团的属性界定为事业单位,体现了党对报纸宣传的重视和在报业集团化过程中继续加强党的领导的指导思想,强调了从体制上保证党对舆论导向的把握。
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不断完善,报社、报业集团逐渐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在经营管理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了国有企业改革和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些经验做法,如建立资金结算中心。实行内部二级核算、进行劳动人事改革等,企业化的印迹越来越明显。同时,报业集团不仅不再享受财政拨款,而且同其他企业一样照章纳税,不少报业集团还为中央、地方财政作出巨大贡献。
从效果看,企业化管理机制才能培育真正富有竞争力的报业集团,迎接外资传媒的挑战。我国报业集团多是行政手段促成,缺乏企业运作的市场激励,报业集团难以做大做强,更难以滋生跨媒体经营的综合性传媒集团,从规模和实力方面,难以与外资传媒集团抗衡。
从性质看,每个产业都有其产业特征,有社会属性与经济属性的冲突,影响组织与管理方式,报业也不可能例外。报业在生产性上与一般企业并没有本质区别,差别在于报纸这一商品是特殊性质的商品,它对于消费者的满足在于精神层面而非衣食住行类物化需求层面;它可以通过对舆论导向的引导、维护社会稳定或者起相反作用。当前,中央、地方各级政府都在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在新闻宣传领域,无论是党和国家领导者、新闻出版业主管部门,还是报业集团本身,都对“十六大”第一次对文化产业的改革与发展指明的大方向有着明确而清醒的认识;报业集团作为改革的倡导者、改革的实践者、改革的对象以及改革的受益者,应该抓住这一契机,尽快研究定位及管理问题,以更好地整合各种资源,取得规模经济效益,为党和国家利益服务。我们有理由相信,强化报业集团企业性质,不仅不会影响党和政府对舆论导向的监控,反而会增添报业集团搏击市场风浪的决心和勇气。报业集团会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积极开展报业经营和资本运营,进一步增强实力,应对其他媒体、外资传媒的挑战。
二、确立企业化管理机制在现代报业经营中的地位是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的必然要求
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的创新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有生机、有活力。但在企业管理的创新过程中,要正确理解创新的内涵,理清创新的思路,激发创新的动力,科学地进行创新。创新不是另起炉灶,也不是对原来做法的完全排斥和否定,而是在改进中发展,在发展中改进。创新的内涵是:以价值增加为目标,以培育和增强核心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中心,以战略为导向,以各创新要素(如技术、组织、市场、战略、管理、文化、制度等)的协同创新为手段,通过有效的创新管理机制、方法和工具,力求做到人人创新,事事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具体包括技术创新、战略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观念与文化创新、制度创新、协同创新。
制度创新企业化管理机制在现代报业经营中能有效整合带动管理创新并提升运营效能。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党报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是一个大课题。体制机制的创新不但推动和巩固了党报改革的成果,同时不断提升集团舆论引导新格局的构建能力。在此过程中,党报改革推进到今时今日,业务流程已进一步与国际通行规则、现代化传媒集团运行规程、全媒体转型要求对接,科学的体制机制已经连接了集团运营管理每一个环节,进而带动管理创新,提升运营效能。只有靠机制的长效保障,才能减少改革发展中人为因素带来的反复与周折,实现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一个更为重要的意义就是促进形成了一套改革创新的思维路径和思考方法,使现代报业管理在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前,能够建立新的体制机制,实现新的突破与超越。
建立技术创新决策管理系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分,是创新管理体系的灵魂。而建立战略管理的创新机制从宏观上讲,正确的战略使企业始终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总趋势,企业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从微观上来说正确战略能够准确地把握未来可能发展的产品及市场范围,使企业赢得持续的竞争力。在现代报业发展过程中,如报网融合上实现新的突破与超越。在重大新闻特别是突发事件发生后,要第一时间发出现场播报,以及时、权威的信息,实现对网络舆论的有效引导。在与兄弟媒体资源整合上实现新的突破与超越,提高新闻资源的配置效率,并用市场手段解决利益补偿问题。
三、确立企业化管理机制在现代报业经营中的地位是完善人才结构的必然要求
现代化的企业需要现代化的企业家。企业化运作强调专业化和创新精神,这要求企业具有建设专业化团队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保证专业团队发挥专业技能,鼓励专业人才不断创新。新闻专业的体制特征和报业产品的特殊性质,决定传媒经营管理包含两方面内容:意识形态的调控和传媒经营的规划。我国报业集团的经营管理者应该是熟知报业特性,懂得运用经营管理和新闻业务知识、经验及技能,以报业经营管理为职业的人。这样的人应该具有三种能力:把握体制和政策的能力,有政治头脑和制度意识;熟悉新闻业务的能力,掌握编辑和采编等基本新闻业务知识;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懂得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财务学等基本经管知识。其工作职责大致包括以下内容:报业整体发展的经营管理;报纸品牌经营、财务管理和资本经营;报纸的生产制作管理、广告发行的销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内容和市场的项目分析、策划、开发;甚至包括报纸延伸产品的开发与经营,比如读者俱乐部以及出版、咨询等等衍生活动等方面。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企业人才管理,是把管理的重点从物的管理转移到人的管理上来,重视人、尊重人、培养人,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建设现代报业管理文化必须摆正人在企业管理中的位置。
企业的生产活动是人们从事物质生产实践的基本形式,职工群众是生产实践的主体。因此,企业管理应注重人在实践过程中的能动性,把人放在管理的主体地位,鼓励主动学习,记者也要学习经营管理。拥有大批高素质的专业采编人才,一直是国内报业集团人力资源的巨大优势,但具有相当素养的经营管理人员的缺乏,令人忧虑。企业管理机制的薪酬机制为人才晋升提供了良好通道。目前,报业集团从事经营管理的领导者主要是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免的社长、总编辑或总经理和集团自己培养的报纸广告、发行负责人等。他们大多是编辑记者出身,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过硬,长期的报业经营管理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深谙新闻产制规则又精通企业管理、资本运作的复合型人才如凤毛麟角。
企业管理机制的薪酬机制“能者多酬,竞聘上岗”能促使新闻从业者提高自身竞争力。给员工提供自主管理的机制,他们会自发的将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融合起来,管理者的作用就是调动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内在潜力,发挥员工的创造性,在这种趋势下,“人文管理”这一新型管理理念被引进并以研究,其精华就是自主管理。100年前的泰勒的科学管理不相信人的主动性,认为只有对员工施行控制才能使管理行为有效,它以管理者控制为主,是一种被动管理。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人是可以自制并能自动激发的。如能给员工提供自主管理的机制,他们会自发的将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融合起来,管理者的作用就是调动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内在潜力,发挥员工的创造性,如今,在快速求新的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被动管理已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推行自主管理乃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
[2]陈怀林.中国传媒新论.香港:太平洋世纪出版社.
[3]黄升民,丁俊杰.媒介经营与产业化研究.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
[4]金碚.报业经济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
[5]支庭荣.媒介管理.广东: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
[6]唐绪军.报业经济与报业经营.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7]安岗.受众与市场.新闻战线,1992,7.
[8]李智平.政治家办报,产业化经营.新闻战线,1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