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扩建化工项目的污水处理调试运行

2013-09-23邓锐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3年6期
关键词:酸化处理厂调试

邓锐

(中蓝连海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上海201204)

某化工厂现有年产350 t UV-531光稳定剂及同系列产品生产线,拟扩建年产500 t紫外线吸收剂UV-301项目。现有项目的生产污水COD浓度高达12000 mg/L,酚 10000 mg/L,pH 值小于 2;扩建项目的生产污水性质与现有生产污水差别较大,COD小于2000 mg/L,pH值在6~9,基本无酚,但多了甲苯及二甲苯污染因子(表1)。本工程拟在充分利用已有的污水处理设施基础之上,使扩建后的生产废水满足厂外污水处理厂的水质接管要求。

1 设计处理水量水质与处理工艺

1.1 现有与扩建项目的设计污水水量水质

现有废水排放量约0.6 m3/h(14.4 m3/d),本扩建项目(UV-301)废水排放量约 0.5 m3/h(11.7 m3/d),扩建后全厂废水总量约1.1 m3/h(26.1 m3/d)。

表1 设计废水水质指标

1.2 处理工艺

现有废水处理设施设计总规模为2 m3/h(48 m3/d,其中萃取工段0.6 m3/h),通过对现有处理设施工艺及扩建项目的水质水量进行综合分析,原有处理设施的总处理能力及处理工艺能满足扩建项目的要求;且扩建项目的废水无需进行萃取,可在萃取单元后再接入现有污水处理装置。另外,由于扩建项目污染因子中有甲苯及二甲苯,因此,拟将现有闲置的双层过滤重新启用,以确保废水稳定达标排放。扩建后的污水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工艺流程图

现有项目废水处理保持原流程不变,废水首先进入调节池,由于调节池汇合的废水COD高、酸性强,且含有油脂等生物难降解毒性物质,需要进行物化处理,用泵将废水提升至隔油池进行隔油处理后进入初级中和池,通过投加石灰乳液进行预中和,调节废水pH值至3~4,然后经提升泵提升至萃取单元以去除酚类污染物,降低COD,减轻后续生物处理负荷。萃取单元出水自流至二级中和池,扩建项目废水同时进入二级中和池,在二级中和池投加液碱中和,将废水pH值调节到7~8,将中和后废水用泵送至斜板沉淀池去除悬浮物,去除90%以上的SS,然后出水用泵提升至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池中有大量的生物水解酸化酶存在,可将废水中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进一步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废水经水解酸化后用泵抽至厌氧反应器进行厌氧后,用泵送至一级好氧曝气池去除绝大部分的有机物,经过曝气池后出水自流到二级好氧池继续去除COD,经过前述生化处理单元后,各项指标已经基本达标,然后出水送至后续的化学氧化、活性炭双层过滤处理单元,起到把关处理作用,投加化学氧化剂去除超标的COD,正常情况下经过活性炭双层过滤,出水基本达到接管标准,可以不投加氧化剂直接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

2 调试运行工程

本项目调试过程,当进水中COD浓度较小,采用添加葡萄糖的方式提高其COD浓度。扩建后整体污水处理调试过程的进出口COD变化以及去除率见图2。由图2可以看出,由于加入了扩建项目的污水,且其与已有的项目污水性质差别较大,在调试工程的前期(第25天之前),COD去除率幅度波动较大,污水系统稳定性较差,并且约有一半的天数出口COD超过500 mg/L(此值为厂外污水处理厂的接管限制),这主要是由于水解酸化池、厌氧反应器、一级好氧池与二级好氧池中微生物受到影响造成的。调试工程25天之后,COD去除率随着进水COD浓度变化而变化的幅度较小,且维持在96%以上,且出水COD浓度都低于500 mg/L,满足厂外污水处理厂的接管要求。

图2 扩建后整体污水调试过程进出口COD浓度以及COD去除率

3 结论

对于扩建项目排放与原有项目性质差异较大的废水,在保证废水排放达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原有污水处理单元是可实现的。本调试工程仅通过设计不同进水方式,增加活性炭双层过滤单元的方式,在充分驯化原有微生物的情况下,使得扩建后污水的COD去除率能持续在95%以上,并且满足化工厂外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

[1]朱亮,张文妍.水处理工程运行与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45-52.

[2]张自杰.排水工程: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23-30.

[3]武林香,张良.某化工厂污水处理的调试运行[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5):207-208.

猜你喜欢

酸化处理厂调试
污水处理厂低碳节能的探讨与研究
人体的“废料处理厂”
基于航拍无人机的设计与调试
城市污水处理厂占地研究
污水处理厂沉淀池剖析——以乌鲁木齐某污水处理厂为例
FOCAS功能在机床调试中的开发与应用
无线通信中频线路窄带临界调试法及其应用
浅论水平井压裂酸化技术的改造
调压柜的调试与试运行探讨
海洋酸化或造成2.5亿年前地球生物大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