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贲门癌患者经全胃切除术后临床疗效分析

2013-09-21张海洋

当代医学 2013年33期
关键词:贲门癌胃底生存期

张海洋

胃癌被发现时大部分都已到了进展期或者是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而胃底贲门癌由于其解剖结构的特殊性,预后更差[1]。外科手术切除仍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主要手段,全胃切除术是否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疗效,目前在国内外医学界还存在一定的分歧[2]。国内有学者认为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无法达到根治的效果,容易发生反流性胃炎。南阳市中心医院自2009年以来,开始将全胃切除术用于贲门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之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并与常规的近端胃大部切除术进行比较,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资料源于2009年1月-2012年6月入住我院的120例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9例,女51例;年龄52~81岁,平均年龄为(70±11)岁;初治患者数为44例,复治患者数为25例,复治患者全部停止化疗超过4周;本组患者均经细胞学或病理学证实,均为贲门癌。KPS≥70分,预计生存期≥4个月。肝肾功能、心肺功能以及血常规等方面的基本功能保持正常水平,不存在手术禁忌证,且对化疗的方案知情同意。将本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男35例,女27例,平均年龄为(68±8)岁,观察组男34例,女24例,平均年龄(70±9)岁。两组在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对照组采用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正中切口23例,左旁正中切口11例,使用Billroth Ⅱ式胃空肠吻合16例,Roux-en-Y吻合10例。根据病理切片结果确定淋巴结清扫范围。观察组行全胃切除术,正中切口29例,腹部正中切口17例,左腹联合切口14例,患者均行Roux-en-Y 吻合。根据病理切片结果确定淋巴结清扫范围[3]。

1.3 胃肠道症状评分(GSRS)标准[4]主要的评价指标包括腹痛、腹泻、消化不良、返流以及便秘等指标,每项为0~3分:(1)0 分:无任何症状;(2)1 分:症状较轻微;(3)2 分:中度症状;(4)3分:重度症状。

1.4 QLQC-30生活质量评价标准[5]对患者生活质量评价主要采用生活质量问卷(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QLQC30)中各项内容进行量化及评分。该量表主要包括30个条目、15个领域,其中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以及社会功能5个方面的功能领域采用4级评分标准;疲乏、疼痛、呼吸困难、失眠、恶心呕吐、食欲丧失或者不振、腹泻、便秘以及经济困难等9个症状采用4级评分标准;整体生活质量采用7级评分标准。

1.5 治疗结果疗效判定标准 PD:靶病灶最大径之和至少增加≥20%,或者增加新病灶;

PR:靶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少≥30%,至少维持28d;SD:靶病灶最大径之和缩小未达PR,或增大未达PD;CR:靶病灶完全消失,而且肿瘤标志物正常,至少维持28d。

1.6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后疗效、2年无进展生存期(PFS)、术后半年与1年胃肠道症状评分(GSRS)及生活质量等。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91,P<0.01),见表1。

表1 两组贲门癌患者近期疗效比较[n(%)]

2.2 两组2年生存期比较 见图1、图2。观察组2年的PFS与总生存期均要明显长于对照组,且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图1 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2年无进展生存期比较

图2 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两年总生存期比较

2.3 术后GSRS评分比较 术后半年及1年GSRS评分:对照组分别为(3.3±0.6)分、(2.5±0.4)分,观察组分别为(6.5±1.2)分、(5.1±0.8)分,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3 讨论

胃底贲门癌由于解剖位置比较特殊,而且症状的表现不明显,很容易出现局部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因此阻挠了早期的诊断,当发现时大部分已经进入不理想的状态。在选择胃癌根治性手术时,全胃切除仍有很大的争议。JaM等分析了125例胃底贲门癌患者,50例接受了全胃切除术患者与75例近侧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在5年生存率的比对结果中两组相似,因此,他们认为扩大手术切除范围无法使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提高[6]。Harrison等认为,对于近端1/3胃癌可以采用全胃切除术或者近侧胃大部切除术,只要近切端距肿瘤有一定的距离,在这种状态下两种手段的预后相似,5年生存率、复发率和复发时间也相仿,因此他们认为近端胃癌可以进行选择性行全胃切除术[7]。国内的王舒宝报道,胃底贲门癌行全胃切除术后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近侧胃大部切除术,主张胃底贲门癌除早期外应行全胃切除术[8]。大多数学者认为胃底贲门癌行全胃切除术能够提高生存率。全胃切除术既符合了恶性肿瘤的手术要求,同时也消除了病灶、淋巴结的清除不彻底的弊病。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PR+CR明显低于观察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PFS同样也能够反映出疗效,主要是对术后2年患者进行随访,并对其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PFS为(9.66±0.83)个月,观察组为(13.21±0.5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得分:对照组为(18.00±0.99)个月,观察组为(20.18±0.8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术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要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全胃切除术能够提高贲门癌近期疗效、2年无进展生存期以及术后患者的短期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胃肠道症状。

[1]温志刚.全胃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37例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21):1633,1636.

[2]高立平,刘俊峰,曹富民,等.贲门癌不同手术途径对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综合临床,2011,27(1):88-90.

[3]刘黎,周强,曹遂,等.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多西紫杉醇同期化疗治疗 84 例老年食管癌[J].肿瘤预防与治疗,2011,24(6):326-328.

[4]王劲,张隆陶.贲门癌的全胃切除术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3(8):793-794.

[5]郭峰山.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23):3034-3035.

[6]王庆锋.食管胃结合部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D].吉林大学,2013.

[7]余森,谢敏,邓春富.手术治疗胃底贲门癌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11(12):1646-1648.

猜你喜欢

贲门癌胃底生存期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3D腹腔镜下巨大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的临床应用
改良三明治法同步与序贯联合套扎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比较
鼻咽癌患者长期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分析
经腹腔镜Nissen与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GERD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生存期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对胃癌3年总生存期的影响
健脾散结法联合化疗对56例大肠癌Ⅲ、Ⅳ期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单通道空肠间置在贲门癌近端胃切除术中的应用
食道癌、贲门癌术后腹泻的中药治疗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