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确思路 把握重点扎实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2013-09-21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喻红秋

当代贵州 2013年29期
关键词:贵州文化

文Ⅰ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 喻红秋

(责任编辑/霍庆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传播好声音,坚持“三贴近”、“转正改”,充分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文化支撑作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为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推动跨越、同步小康而不懈奋斗。落实总体要求,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着眼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三个自信,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

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坚定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理想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增强贵州的发展自信、跨越自信、小康自信,必须大力推进理论武装工作,推进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领会和宣传普及。

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三个自信,必须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放在首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表明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鲜明态度,推进了理论创新和工作创新。我们要把推进全省上下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第一时间学、结合实际学、引导群众学,在全省推动形成浓厚学习氛围,使广大党员干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自觉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凝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磅礴力量。

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三个自信,必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宣传教育不断引向深入。通过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构成和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牢牢把握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八个必须坚持”的基本要求,做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打牢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通过深入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进一步讲清楚国家梦、民族梦与个人梦的关系,讲清楚实现远大理想与现实目标的关系,引导人们把实现中国梦具体化为当前实现贵州同步小康的实际行动,共同谱写好中国梦的贵州篇章。

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过程中,一要突出重点对象。以县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加强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完善党组织集体学习制度。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主题教育制度和处以上干部轮训制度。二要面向基层推进。面向广大党员干部、知识群体、青年学生和基层群众,深入持久地开展理论学习和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党校、学校、工会、共青团、妇联、讲师团等的积极作用,紧密联系我省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实际和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向广大群众延伸。三要丰富形式载体。继续举办“甲秀视线讲坛”、“黔灵百姓讲坛”;组织编写好《贵州发展解读》系列理论读物;制作拍摄反映重大题材的电视理论专题片;组建理论宣传“轻骑兵”,开展好“走基层”宣讲活动和社科宣传普及周活动。四要深入开展理论研究。组织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社科联、高校社科研究机构等,围绕党的重大创新理论,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重大举措、发展实践,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围绕干部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撰写刊发理论文章,回应关切、解疑释惑。

强化政治责任和阵地意识,切实加强意识形态的引导和管理

牢固占领意识形态阵地,是我们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肩负的重大政治使命。我们要旗帜鲜明,敢抓敢管、敢于亮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要在筑牢三大阵地、争夺三大地带上下功夫。在传统媒体阵地,要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坚持正确导向,决不给攻击党的领导、攻击社会主义制度、造谣生事的言论提供传播渠道。在新兴媒体阵地,要坚持政治家办新闻网站,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重点来抓,严密防范和打击网上造谣攻击、渗透行为。在社科阵地,要加强对社科研究机构、高校课堂、报告会、研讨会及有关讲座、论坛的管理,决不给错误思想提供空间和渠道。要在思想舆论领域的三个地带打好胜仗,通过壮大主流媒体和网上正面力量,巩固拓展“红色地带”;通过大规模开展工作,引导和转化“灰色地带”;通过坚决有力的斗争,有效压缩“黑色地带”,最大限度地减少负面言论和舆论。

要在加强教育引导与开展斗争两手抓上下功夫。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要加强教育引导,又要有理有节开展舆论斗争。对意识形态上的学术问题,要做到研究无禁区、宣传有纪律;对思想认识问题,要加强正面宣传教育,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对大是大非问题,必须旗帜鲜明,决不能含糊其辞,更不能沉默失语,特别是对那些影响大、危害大的错误思想,要进行有力批驳,针砭要害、揭露本质,对造谣生事的必须依法查处,决不能任其干扰人们思想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要在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上下功夫。加强领导体制建设,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切实把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落到实处。完善重要岗位和舆论阵地领导干部管理制度。加强分析研判机制建设,各市(州)、省直单位党委(党组)要建立健全意识形态领域问题分析研究机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究本地本部门意识形态领域的情况,健全快速反应和分级处置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增强工作主动性预见性。

唱响主旋律、提升传播力,为实施主基调主战略凝聚正能量

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形势、新任务面前,我们要讲导向不含糊,抓导向不松劲,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加强传播能力建设,讲好贵州故事,传播好贵州声音,凝聚贵州发展的正能量。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大力宣传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准确解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经济工作的政策措施,充分反映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和进展成效,深入宣传我省改革开放、“解放思想 十破十立”的重大意义,营造科学发展、后发赶超、推动跨越、同步小康的浓厚氛围,引导人们看主流、看本质,在全省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舆论环境。

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主流媒体要突出真实、准确、权威和深度的特色优势,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一是要做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和党的建设重大主题宣传,扩大声势效果;要找准党政关注、人民群众关切的结合点,把它作为宣传报道的切入点,主动引导好社会热点,增进社会共识;要坚持胸怀全局看问题、重心下移找选题、接通地气补底气。二是在报道方法上,尊重传播规律,把握新闻本质,加强策划、改进文风,探索个性化、特色化的新闻产品和语态,以“短实新”的新闻作品增强吸引力感染力。

利用和发展好新兴媒体。要按照“管得住是硬道理、正能量是总要求”的工作要求,加强新媒体建设和管理。一是积极传播网上正能量。要推动各载体、各方面宣传力量向网上聚集,共同壮大网上主流思想舆论。要打通主流舆论、网络舆论、民间舆论三个舆论场,使网上网下的正面声音相互呼应,共同壮大,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二是着力提升网络传播能力。加大整合省级新闻网站力度,高标准、高起点打造有影响力的综合新闻门户网站,并以此为龙头,推动我省网站差异化发展,提升我省网络媒体的整体竞争力影响力。三是加强各类移动终端建设。加强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类移动终端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各类实用信息和全方位网络服务,更好地满足人们求知、求美、求乐的新需求和新期待。

积极稳妥有效引导舆论。要切实把握好时、度、效,增强舆论引导的生动性和有效性。一要抢占舆论引导制高点。抢占时机制高点,解决好“什么时候说”的问题;抢占道义制高点,解决好“说什么”的问题;抢占表达制高点,解决好“怎么说”的问题,努力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二要有机统一常规与突发事件两种舆论引导。建立健全信息发布机制和政策解读机制,及时发出权威声音,形成良好社会心理预期。遇到突发事件,坚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及时发出党委政府的声音。三要积极发展壮大网络评论员队伍。整合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及通管、公安、安全等各方面工作资源,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的同志行动起来,增强我省覆盖广、联动快、规模大的网上力量,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构筑贵州“精神高地”

按照“融入、贯穿、体现”的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为开展更多、更实、更好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深入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使之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成为全省各族人民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紧紧围绕“三个倡导”,以“贵人善行”主题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我评议、我推荐身边好人”活动,突出抓好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选树工作,进一步完善先进典型的培育和宣传推广机制,深入挖掘各行各业、各领域中的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全省各族人民团结奋斗。

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要抓好基本道德规范、基础道德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健全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切实做好“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工作,推出更多主题鲜明、清新别致的精品力作。大力推进道德讲堂、“和谐贵州三关爱”绿丝带志愿服务等活动,强化文明旅游意识,倡导文明言行,普及礼仪知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更好地发挥社会教育功能。

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以“多彩贵州文明行动”为统领,抓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落到实处,为全省同步小康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争取用两三年的时间,不断提高城乡综合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城市和农村居民文明素质,使公众对生活环境的满意度稳步提高到85%以上,全省1/3以上的城市(县城)达到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标准。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下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创建点覆盖率每年总体上以10%的增速递增,力争2015年覆盖70%以上的行政村,2017年达到90%以上,2018年实现全覆盖,2020年彻底改变贵州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要加大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巩固未成年人活动阵地,深入开展“祖国好 家乡美”等系列主题活动,着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大力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提升文化为民惠民能力

要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以改革为动力,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基础,以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为特色,以品牌为引领,继续探索彰显贵州文化资源优势,推动贵州文化跨越发展之路。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要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大力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创新。一是要通过改革使文化事业单位转换机制、加强管理、强化服务、健康发展。使文化企业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造真正合格的市场主体。二是要通过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切实将政府职能转变到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三是要建立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积极探索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模式,加快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不断理顺我省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关系,形成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坚持以文化惠民为基础。按照全覆盖、保基本、促完善、可持续的要求,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扎实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远程教育”、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体育健身工程”、乡村学校少年宫、“农民文化家园”等文化惠民项目建设,打造功能完善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站,努力实现村村有文化广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积极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管用”的评价标准。

坚持以融合发展为重点。发展文化产业,直接与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连。目前,不少县文化产业增加值还未达到1%的比重,从“县县达小康”4%的标准来看,任务还相当艰巨。要进一步加大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融合发展,升级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支持引导更多民营企业发展文化产业,促进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在“十二五”期末,要建成省“十大文化产业园”、“十大文化产业基地”,推出更多更具示范效应的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以园区、基地为载体,搭建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要将文化产业融合到省“5个100工程”,提升其中的文化内涵。

坚持以打造文艺精品为引领。要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把全省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人民群众的激情奋斗作为创作题材,打造文艺精品,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一是要加强统筹领导、完善政策机制,加大扶持和奖励力度,为广大作家艺术家开展创作创造条件、营造氛围。二是要加强选题规划,实施贵州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在文学、影视、戏剧、音乐、广播剧等领域规划、实施、推出一批文艺精品。三是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定期组织文艺创作骨干深入建设一线开展采风创作活动,积极引导文艺工作者自觉遵循“三贴近”原则,创作反映贵州火热实践和生活的作品。

加强对外宣传,传递贵州好声音、塑造贵州好形象

加大对外宣传,全面展示多彩贵州、生态贵州、奋进贵州、希望贵州的崭新形象,为贵州用足用好开放这个“关键一招”营造良好环境。

搭建平台开展外宣。坚持内宣外宣“一盘棋”,建立由外宣、内宣和涉外部门密切配合、相互联动的工作机制,依托省直主流媒体聚集资源、搭建载体,充分利用全国“两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等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推进开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全面深度宣传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成就和发展潜力,提振发展信心、提高贵州知名度。继续搞好“多彩贵州踏春行”等外宣品牌活动。协调争取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和网站在重要版面和黄金时段,广泛、充分、深度报道多彩贵州,展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亮点,提升对外影响力。

拓展渠道扩大外宣。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并举,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并重,增强贵州对外传播力影响力。要加大开放力度,主动外联。加强与省外各方面、加强与贵州在外各界人士特别是媒体人士的联系,争取他们关注贵州、宣传家乡。紧跟全媒体传播手段潮流,综合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全景式展现贵州。进一步提升经贸、商务、文化、旅游、体育、外事等“多位一体”的大外宣格局,扩大“走遍大地神州 醉美多彩贵州”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猜你喜欢

贵州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贵州,有多美
谁远谁近?
新时代的贵州值得期待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贵州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