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补助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2013-09-21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浙江杭州310018)
一、引言
我国政府补助准则中指出,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具有无偿性、直接取得资产等特征,其主要形式有:财政拨款、税收返还、财政贴息、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政府补助按其关联情况分类可分为两种: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政府补助作为国家财政实施的一种手段,是政府与上市公司财政关系中非常突出的一个方面。
二、地方政府利用政府补助参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
(一)地方政府对上市公司进行补助原因
1.保牌动机。上市公司往往是当地的龙头企业,是地方经济的支柱,对提高当地知名度,减轻政府就业压力,增加当地税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因为证监会严格的审核制度使上市公司资格成为一个十分珍贵的“壳资源”。因此,当上市公司亏损进入ST行列,面临退市的危险时,当地政府往往会给予上市公司大量的财政补助,从而达到继续保持上市公司资格,发展当地经济,稳定社会就业的目的。
2.融资动机。为了争夺更多的资源,地方政府会积极参与当地企业的盈余管理,以帮助本地区的企业赢得上市资格和配股权。而政府补助正是上市公司参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
3.竞争动机。政府补助是政府财政扶持某一产业的重要手段。通过政府补助,使这种产业迅速发展,在国内或者国际赢得竞争优势,从而提升当地经济总量,促进就业和反哺财政。
(二)上市公司利用政府补助进行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资本市场上市、配股的原因。上市公司基于在资本市场上市和配股的原因对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我国的证券法规定,公司上市的最基本条件是在上市前三年必须连续盈利。因此,为了符合上市条件,企业往往会对利润进行粉饰。同时,上市公司一个较好的盈利能力会推高公司进行配股的股价,这也促使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
2.经营管理的契约动机。在企业中存在一个三角的契约关系:首先是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契约关系。一般来说经营者的薪酬、升迁都与公司的业绩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些动机将促使公司的经营层对公司业绩进行粉饰。然后是债权人与所有者的契约关系。企业为了更好融取资金或满足债权人的要求,往往会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粉饰。
3.避税动因。企业为了降低税负、减少现金流出,也会尽量降低净收益。另外,企业也会利用一些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将收入转移到优惠期间确认,将费用转移到其他期间确认,以达到减少税负和增加利润的目的。
三、地方政府参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浙江上市公司所获政府补助现状分析
截至2012上半年,在265家浙江上市公司中,共有243家上市公司或多或少的得到政府补助,占浙江上市公司总数的91.70%。这243家上市公司共获得21.66亿元政府补助,其中45家上市公司的政府补助每家均高于1 000万元,政府补助总额达到15.69亿元,占浙江上市公司政府补助总额的72.40%。新湖中宝上半年获得了2.18亿元的政府补助,成为政府补助最多的浙江上市公司。
(二)政府补助的行业分析
表1将上述45家获得1 000万元以上政府补助的企业所在行业进行了统计。受宏观经济影响较深的周期性行业成为了政府补助发放的集中地,共涵盖了11家各类制造业企业、7家纺织服装企业、6家房地产企业,总补助金额达到8.62亿元,占45家企业所获政府补助的54.93%。制造业之所以一直是接受政府补助最多的行业,主要是因为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的经济危机,使我国的制造业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为了帮助上市公司渡过难关,政府给予了这个行业的上市公司较大的补助。安防、文化传媒、生物医药等高景气或受到政策支持的行业内企业也获得了不菲的政府补助。安防龙头大华股份和海康威视分别获得了高达5 604.6万元和1 235.14万元的政府补助。
表1 2012上半年政府补助高于1 000万元的浙企行业分布
(三)政府补助占净利润比率的分析
如表2所示,2011年,政府补助的金额已经达到了41.7亿元,全省已接受补助的上市公司的平均补助额已经超过了两千万。2010年相对2009年的平均补助额环比增长率达到了66.18%,而2011年的平均补助额相对2009年更是增加了两倍还多,增长幅度十分之大。同时通过将政府补助金额与公司净利润的比较,我们得到有5家公司获得的政府补助甚至超过了其净利润,天邦股份政府补助与净利润之比更是高达498.47%。公司的盈利完全依赖于政府补助。由此可见,地方政府近年来越来越倾向于给予上市公司补助,补贴收入项目已成为上市公司利润的重要来源。
表2 2009-2011年浙江上市公司接受补助情况
如下页表3、4所示,2011年度新湖中宝、宁波银行、大东南、雅戈尔等成为获得政府补助最多的10家浙企,政府补助总额达到16.70亿元,净利润总额为123.48亿元,政府补助与净利润之比达到13.53%。而新湖中宝2011年获得了近5亿元的政府补贴,占到了其当年利润的35.15%,公司当年的盈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补贴。更为极端的是,ST金顶2011年获得的政府补贴占其利润的219.01%,公司盈利完全依靠政府补贴,从而避免被摘牌的危险。另外还有大东南、巨龙管业获得的政府补助均超过净利润的1倍。
而如表4所示,在2012上半年,获得政府补助最多的10家浙企共获得8.61亿元的政府补助,但其净利润总额仅为22.13亿元,政府补助占到净利润的38.93%。这一比率相对2011年13.53%将有2倍还多。2012年上半年获得财政补助前10家浙江上市公司,其财政补助与净利润之比与用2011年度财政补助除以净利润后获得的数据相比较,均有所增长。由此可见,各个地方政府出于本地利益考虑,利用政府补助这只“有形的手”正越来越伸入到经济社会中。
表3 2011年度获得政府补助前10名的浙江上市公司
表4 浙江上市公司2012年上半年财政补贴前10名
如表5所示,我们从2012年的243家上市公司中选出了7家财务困难的上市公司,发现这7家经济运转困难的上市公司都很大程度上获得了政府的巨额补助,有三家上市公司的补助金额超过了当年的净利润。士兰微的政府补助金额达到了净利润的374.6%。而且从2007年开始,浙江就没有一家上市公司因为亏损退市。从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出,政府正在帮助企业走出财务困境,从而避免被退市的风险。
表5 7家“困难”浙企相关财务数据
四、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地方政府往往为了维持当地经济发展,解决当地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等原因,常常向当地企业伸出“帮助的手”,帮助他们渡过经济难关;从上市公司自身角度来讲,利用政府补助来达到企业顺利在资本市场“圈钱”或扭亏为盈等目的,这些都只能解决公司短时间的问题,而不能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一个上市公司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注重自身的发展,提升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提高公众的忠诚度,这样才能形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公司的长远发展。
(二)对策及建议
1.转变地方政府角色,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完善资本市场。从上文我们看到,地方政府出于自身的绩效,往往会利用政府补助对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帮助上市公司走出困境或融取资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社会的公平性受到损害,构成扰乱资本市场经济秩序的因素。地方政府应该转变角色,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上市公司要可持续发展依靠的不是外界的帮助,而是应该转变自身的经营理念,逐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制胜之道。
2.加强审计力度,规范政府补助资金使用。要加强对使用政府补助上市公司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及批复政府补助的政府部门的财政审计。在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中,我们应该重点关注上市公司是否对政府补助进行了正确的划分,是否将收益性补助计入当期损益,将资本性补助计入递延收益。在政府审计中,要增加对资本市场的关注,从促进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和建立公共财政框架角度,增强对财政补贴审计,揭露和防止扰乱资本市场和地方财政事务问题的发生。
3.规范补助规则和程序,提高补助透明度,完善披露制度。政府应制定详细、透明的政府补助规则和程序,避免暗箱操作。同时应该进一步完善政府补助的信息披露,要求披露政府补助的属性,避免上市公司利用资本性补助和收益性补助的混淆误导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