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门静脉动态增强CT扫描的增强峰值、峰值时间与代偿期肝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2013-09-19董睿昕裴建国赵志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8期
关键词:期组代偿实质

董睿昕 裴建国 赵志梅

肝硬化分为肝硬化代偿期和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代偿期影像表现不具特征性,易造成误诊及漏诊[1-3]。本研究对正常组、肝硬化代偿期组和肝硬化失代偿期组的门静脉进行螺旋CT同层动态增强扫描,对比研究各组间门静脉平均强化峰值与峰值到达时间差别,为肝硬化代偿期的CT诊断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正常组18例,排除肝脏及其他严重心肾疾病的体检者。肝硬化代偿期组15例,经病理证实,临床检查、生化指标符合Child's肝硬化分级Ⅰ级患者,常规CT检查肝脏无明显改变。肝硬化失代偿期组17例,经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确诊,10例肝炎后肝硬化,6例酒精性肝硬化。

1.2 检查方法 所用设备为东芝Asteion MSCT,扫描前训练患者在检查时保持平静呼吸。先行层厚3 mm,螺距0.75 mm全肝平扫。然后选择门静脉分支以下层面作为同层动态增强扫描平面,层厚3 mm。使用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团注造影剂-优维显(Ultravist,300 mgI/ml),剂量为 1.5 ml/kg,速度为3 ml/s,扫描条件为120 kV、270 mAs。同层动态增强扫描从注射造影剂后25 s开始,间隔5 s,4层一次,持续至94 s,共扫描12次。在所获得的平扫和12层同层动态增强扫描图像上分别测量门静脉、肝实质的CT值,取门静脉横断面为测量点,ROI的面积约10 mm2,选择中心部位血管测量,避开伪影、血栓及钙化。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软件对3组测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评价门静脉强化峰值与峰值时间的临床价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正常组门静脉主干于42 s左右达峰值,肝实质于55 s左右达峰值,门静脉主干达峰值时门静脉主干与肝实质CT之差最大。

2.2 肝硬化代偿期组门静脉主干于50 s左右达峰值,肝实质于62 s左右达峰值,门静脉主干达峰值时门静脉主干与肝实质CT之差最大。

2.3 肝硬化失代偿期组门静脉主干于61 s左右达峰值,肝实质于70 s左右达峰值,门静脉主干达峰值时门静脉主干与肝实质CT之差最大。

2.4 门静脉主干与肝实质峰值及峰值时间显著性检验:肝功能越差,强化峰值越低,峰值时间越长(见表1)。

表1 门静脉主干、肝实质峰值及峰值时间(±s)

表1 门静脉主干、肝实质峰值及峰值时间(±s)

注:aP<0.05 VS正常组;bP<0.05 VS正常组;cP<0.05 VS正常组

分组肝实质峰值(Hu) 峰值时间(t) 峰值(HU) 峰值时间(t)门静脉主干208.8±30 42±5 111.8±18 55±6肝硬化代偿期组 187.5±26b 50±8a 104.2±17 62±7肝硬化失代偿期组 164.7±32 61±9 98.3±27c正常组70±5

3 讨论

3.1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病,致死率高,大多呈隐匿性发展,肝硬化失代偿期MRI、CT、超声均能正确诊断,而肝硬化代偿期不容易诊断,当发展成肝硬化失代偿期,治疗困难。因此,肝硬化的代偿期的影像诊断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4-7]。

3.2 本研究对正常组、肝硬化代偿期组和肝硬化失代偿期组的门静脉进行螺旋CT同层动态增强扫描,测量门静脉平均强化峰值与峰值到达时间,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正常组、肝硬化代偿期组、肝硬化失代偿期组,门静脉与肝脏之间不仅存在强化峰值差异,达到峰值时间也存在差异,即门静脉增强峰值时间较肝脏提前10 s,与文献报道相仿;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强化峰值较正常人低,强化峰值时间亦较正常人延迟;具有肝炎病史,肝边缘变钝,脾稍大的患者,若门静脉主干CT值(187.5±26)HU,峰值时间约(50±8)s,排除其他疾病引起脾稍大情况下,提示该患者为肝硬化代偿期,可为临床诊断肝硬化代偿期提供依据。

3.3 肝硬化时肝内血管通路减少,门脉小分支受压弯曲、肝窦狭窄,动静脉短路吻合[6-8]。门静脉血流量明显减少,门静脉血液经门体侧支回流,动脉血流代偿增加,单位体积肝组织血流灌注减少,导致门脉主干及肝实质强化峰值下降,峰值时间延长、后移。

3.4 本研究测量结果受很多因素影响,包括患者肝硬化的程度、生理性因素(年龄、体重、心输出量)、呼吸配合、CT值测量点的选取以及造影剂的用量和注药速度。为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检查前作者反复训练患者呼吸道配合,严格按标准选取测量点及测量方法,造影剂用量按1.5 ml/kg,注药速度3 ml/s,获得满意效果。

[1] 何云,王建宾,王宇明.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程度诊断方法的进展.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1,9(11):1305-1309.

[2] 李毅红,魏经国,王耀程,等.肝内门静脉螺旋CT成像诊断肝炎肝硬化.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23(5):440-443.

[3] 吴东,周康荣,陈祖望.螺旋CT门静脉造影延迟时间的合理选择.临床放射学杂志,1999,18(5):272-276.

[4] 杨纪周,皇甫幼田,马英杰,等.螺旋CT门静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19,(9):801-803.

[5] 王华明,蔡祖龙,赵红,等.门脉峰值时间确定及其在螺旋CT门脉成像中的应用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0,8(6):405-406.

[6] 许崇永,周翔平,刘荣波,等.肝硬化门脉系及门脉高压侧支循环螺旋CT血管成像的初步研究.医学影像学杂志,2000,10(1):1-4.

[7] Chopra S,Ghiatas AA,Encarnacion CE,et al.Transjugule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s:Assessment with helical CT angiography.Radiology,1997,202(1):277-280.

[8] 李毅红,魏经国,王耀程,等.肝炎肝硬化螺旋CT门静脉造影扫描延迟时间的合理选择.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23(16):1493-1496.

猜你喜欢

期组代偿实质
首次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获得再代偿的影响因素分析
重症流行性出血热患者PBMC 中Fas/FasL 表达及免疫机制研究*
透过实质行动支持盘臂头阵营 Naim Audio推出NAIT XS 3/SUPERNAIT 3合并功放
低水平HBsAg患者纤维化分期特征及其与血小板的相关性分析
癌胚抗原、糖蛋白抗原联合检测对不同分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破产程序中关联企业的实质合并
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与慢性肾脏病患者矿物质代谢紊乱的相关性研究
不给他人“提篮子”——“提篮子”的实质是“谋私利”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期待实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