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研究①

2013-09-18王重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32期
关键词:体育部体育馆体育场馆

王重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广东深圳 518055)

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研究①

王重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广东深圳 518055)

本研究以现阶段北京、天津、河南、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东8个省市的30所大中专院校体育场馆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调查研究目前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模式。研究发现目前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模式基本为体育部直接管理、混合式管理和专业化管理三种模式,且大部分高校以体育部直接管理为主。

高校体育场馆 管理模式 大学生 课外体育锻炼

1 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

1.1 体育场馆管理主体对学生使用场馆进行锻炼的影响

由高校体育部直接管理学校体育场馆能更好的对体育场馆进行控制,保证正常的体育教学和学校的学生和老师的课余时间使用,为学校训练队的训练提供保障。但这种管理方式弊端是管理的模式上相对比较单一,属于粗放型管理,没有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导致在场馆的使用上分配不合理,教师和运动队的占场现象较为严重。

通过分析我们将选项选择完全能满足和基本满足定义为可以满足,将选项一般、基本不能满足、完全不能满足定义为不能满足,通过表1显示,选择只有体育部直接管理一种管理模式情况下的学校有68%的学校不能满足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其中有38%的学校属于无法满足和完全不能满足。而在正常的体育课教学和学校运动队的训练方面,场馆的满足度较高,特别是在保证学校运动队的训练方面,在体育部直接管理的模式下有88%的高校可以满足。

而对选择混合式管理模式和专业化管理模式的高校进行分析,发现其体育场馆的使用满足度均有所提高,特别是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满足度由32%提高到50%左右,满足度的分配也相对比较平均。这充分说明了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主体的多元化、专业化,对体育场馆资源的有效分配和有效利用起着主要作用。

1.2 有偿使用体育场馆学生使用场馆进行锻炼的影响

有偿使用并不是以完全的谋取赢利为目的,是通过价格为手段控制和规范场馆的管理,避免有限的场馆资源被少数人长时间的占据,可以使场馆资源的受用人群最大化,但针对学生使用场馆进行锻炼应制定合理的价格,或只是象征性的收取一定费用,这个价格的尺度一定要掌握好,否则,会降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调查发现有36.7%的高校体育场馆对学生是实行有偿使用的。对学生实行完全免费使用场馆的高校占30%。而还有10所高校学生在使用体育场馆时需要向主管场馆的部门提出申请才可以使用,这种现象主要由两个原因造成:一是由于这部分高校的场馆资源相对匮乏,难以满足普通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使用,一般只提供给专业运动队训练使用。二是由于这部分高校所建场馆规格较高、质量较好,但使用量过大必然带来高额的维护费用,因此,只能将这类场馆大多数时间处于闲置,或仅照顾到专业运动队的训练。

表2中显示,学校体育场馆在有偿使用的情况下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满足度是最高的,通过有偿使用体育场馆,一方面可以减小高校体育场馆的运营及维护的资金压力,使体育场馆对学生的开放程度更高,开放的时间更长;另一方面可以价格调节作用分流学生,如在学生锻炼相对集中的下午和晚上实行略高收费,在学生锻炼时间较少的早晨实行低收费或者免费。高校体育场馆对学生无偿使用的满足度略低于有偿使用。

2 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模式优劣性分析

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有体育部门直接管理、体育部门下设专门的管理机构管理、学校后勤部门管理、学校设立专门的场馆管理机构、校内产业集团管理、租赁经营、托管、承包经营管理、全物业管理9种,可将其归纳为体育部门管理模式、专业化管理模式和混合式管理模式3种。

2.1 体育部门管理模式

表1 体育部单一管理与混合式管理体育场馆的满足度调查

表2 不同使用程序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满足度调查

高校不同,其体育部门的具体名称也有所不同,据调研的高校体育部门有以下名称:体育与运动学院、体育部、体育系、体育教学中心、体育教研室。在此次调研中,由体育部门管理体育场馆的高校占此次调研高校的44%,分别是湖南农业大学、长沙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13所院校。事实由学校体育部门管理体育馆是目前我国高校较为常见的一种传统管理模式,这些高校的体育部门在其体育馆的具体管理过程中,实行所谓“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上述高校体育馆的具体管理则由体育部门的领导或教师兼任,没有设立专职体育馆馆长。主要是靠学校财政拨款和自身创收来维持场馆的日常开销费用,而且学校的财政拨款所占的比重很大。因此这些高校的体育馆主要为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服务,不以创收为主要目的。因此通常会采用粗放型管理管理,没有严格的体育场馆管理制度,造成管理较为混乱,场馆资源的分配不合理,学生的占场现象较为严重,导致大多数学生不能使用到场馆。

2.2 专业化管理模式

近些年来,不少高校兴建了许多大型体育场馆,还有一些大型体育赛事将体育场馆建设在高校,在比赛过后遗留下许多高质量的体育场馆,特别是一些大型综合性体育场馆,这些体育场馆往往投资巨大且维护费用较高,为了对这些体育场馆进行更好的管理和维护,不少高校会设立专门的体育场馆管理机构——场馆中心。此次所调研高校由专门的体育场馆管理部门进行管理的分别是深圳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郑州大学、天津商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7所院校,占所调查院校的24%。这些高校的体育馆管理机构实行专职馆长负责制,没有学校体育部门人员参与管理,由主管副校长直接管辖,采用的管理运作方式是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

采用专业化管理模式的高校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体育馆由学校来任命馆长一职,编制形式一般为处级单位;二是采用承包的方法,即体育场馆管理的一切事务由承包机构全权负责,这些承包机构一般是社会上的专业管理机构。这种管理模式的主要目标并不是创收,而是按照体育馆管理章程,优先满足学校的教学。

专业化管理模式的优点:(1)学校的体育部门兼管体育场馆管理和其它教学、训练的任务等,从而导致经常两边的工作都不能很好地完成,专业化管理模式可以让场馆管理的工作更加细分,让体育部门全力负责好本职工作。(2)对于一些具有较多场馆的专业体育院校或综合性大学,具有规范化经营和专业化管理的特点,有利于平衡学校的高额运行成本,这也是这种管理模式产生的基本动机所在。缺点:(1)增加了各部门工作协调的难度。体育比赛、教学和训练等造成的问题使得体育馆管理部门和体育部门之间协调不顺。(2)专业化管理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一般情况下除了场馆中心的主要负责人具有一定的场馆管理知识和场馆管理经验外,大多数场馆的管理人员为临时聘用人员,不具备相应的场馆管理技能,从而造成各高校场馆管理水平的层次不齐。由上可见,这些近年来成立的专业化体育场馆管理部门由于时间短、经验少,没有一套规范的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培训办法和相关的职业能力资格认证。

2.3 混合式管理模式

采用混合式管理的高校有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财经学院等10所高校,占所调查院校的33%。其中一部分综合性大学近些年来积极发展学校,在其整体重新规划下,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新增了体育馆。那些使用年限长、设备陈旧、功能单一的旧体育场馆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要。但在体育部门的管理下,依然发挥着其原有的功效。一些举办过大型体育赛事的体育场馆成为现在新建体育馆的主要形式——综合性体育馆,其管理由学校来成立一个专门的体育馆管理部门负责。一般来说,高校在拥有2座以上的体育馆时可以采取此管理模式。

由于新体育馆维护成本高、投资巨大,需要专业化操作来减轻财政负担,以保障其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衍生出了另外一种管理模式。调研结果表明,两种管理模式的目标不同、责任不同、负责人角色不同、理念不同,很难界定它们之间到底是相得益彰、相互平行或是相互制约,因此无法简单地归类二者之间的关系。

3 结论

(1)在本文调查的30所高校中有14所高校的体育场馆是由体育部门直接管理;9所高校是由体育部门和专门的场馆管理部门联合管理;7所高校是由专门的场馆管理部门进行管理。

(2)在本文调查的30所高校中有11所高校的体育场馆对学生是实行有偿使用的,对学生实行完全免费使用场馆的高校有9所,而还有10所高校学生在使用体育场馆时需要向主管场馆的部门提出申请才可以使用。

4 建议

(1)无偿开放体育场馆并不等于免费开放,针对在校师生制定更加合理收费标准,才能保证更广泛的学生使用到场馆进行锻炼。

(2)保证教学训练和在校学生课余锻炼是高校场馆资源的主要作用,高校体育场馆是否有偿开放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决定,场馆条件不好的院校只能把精力放在保证教学训练和学生的使用上。

(3)为更好的保证体育教学和训练以及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我国高校亟需转变管理思维,建立更加完善、专业的体育场馆管理模式,才能使高校体育场馆发挥其最大的作用,避免资源浪费,真正为增强学生体质和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提供应有的保障。

[1]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S].2002.

[2]王德清.现代管理学原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1998,5.

[3]张莉莉.对影响我国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开发效益因素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5(11):68-70.

[4]胡济群.高校体育场馆运营模式的现状与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01.

G807.4

A

2095-2813(2013)11(b)-0004-02

王重(1986—),男,山西省晋城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

猜你喜欢

体育部体育馆体育场馆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研究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World-famous stadiums 世界著名的体育馆
迷宫弯弯绕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体育馆的考验
哈尔滨工程大学体育部国际化合作教育探析
生命表在运动寿命研究中的初步探索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体育场馆经营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