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才能与财富 付出与回报——倾听企业家的为人之本与做人之道

2013-09-17吴君

兽医导刊 2013年1期
关键词:跳槽财富

本刊记者 吴君

才能与财富 付出与回报
——倾听企业家的为人之本与做人之道

本刊记者 吴君

当我们迈出校门的时候的确不太懂得为人之道,很多有识之士发出感慨,做人难,难做人,为此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举办此次论坛,与即将走出校门的莘莘学子们来共同探讨做人之道,本次讨论或许成为你人生的座谈盛宴,或许成为你人生道路上的甘泉,因为它能帮助你打开智慧之门,给予更多的启迪。

出席嘉宾 :阎汉平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主 持 人:夏有彩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秘书长

座谈企业家:范学斌 北京德佳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江庆国 大连三仪动物药品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张世新 北京中农劲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丁一 北京斛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朝晖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侯五群 雏鹰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刘易通 广东紫金正天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讨论话题一:才能与财富

才能与财富的定义是什么,如何正确的认识才能,又如何准确的判定财富?

范学斌:一个人要想获得才能有三步:学识、学养和学行,我们往往走出学校时学识丰富,但学养和学行不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锻炼。

范学斌 北京德佳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中国的汉字其实是由字组合而来,意思就会叠加。才能与财富,这里第一个词我理解为“才”是智商、知识,“能”是能力,这两者是相关的,有才不一定有能力,但是无才能力也很难实现。我认为中国教育的学生“才有余而能不足”,临近毕业的学生就应该更加强化能力的培养。我认为能力可以有四种:第一是学习能力,我们很多人的工作和自己专业的相关性不高,学习能力就是获得新知识、适应新岗位、开展新工作的基本条件;第二是沟通能力,现代社会高度组织化和结构化,很少有事情能一个人完成,你身处在环境当中,所以沟通能力很重要;第三是领导能力,现在流行一句话“这个人气场足”,我觉得这就是领导能力,很难判断、无法描述,但是见到后就能感觉到,这也是有一定天赋的;第四是自我管理能力,我觉得人有两个自我,一个是内心深处的我,一个是外部社会的我,我们在实现外部社会自我的时候,也要守住自身内心的我,心静身动,这样的能力就不会成为你的绊脚石,而把你带上不归路。才与能的关系:才是基础,能是需要积极培养和塑造的。

第二个词“财富”中的“财”可以狭义的理解为物质条件,“富”是一个人的满足感,现在流行的是幸福感、愉悦感或者平衡感。学生是“才有余而能不足”,对于商人来讲是“财有余而富不足”,可能财富积累很多但是幸福感很差,每天奔波于名利场,忙碌于社交圈,其实也会迷失方向和目标。

所以,才能与财富之间有密切的正相关,但并不能划等号。江庆国:在工作岗位上,施展出才华的称其为才能,创造更多附加价值的称其为财富。

在中国农大看到学校的学生做起事来很认真,谁说90后都会心浮气燥?我觉得我们要对80后、90后心存敬畏,因为很难想象再过10年,他们会创造出多大的价值。对于才能和财富,我理解:才能是指当你能够胜任某一个岗位的具体工作,并持续学习、提升和超越岗位的要求,这就是工作中的才能和技能。当你能够为你的员工与合作伙伴创造出更多的价值的时候,你手上的财富就越多。

江庆国 大连三仪动物药品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侯五群:学会坚守,你的才能方可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为你今后的人生奠定财富的基础。

从公司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公司24年所做的事情就是坚持,在2010年公司上市之前有很多人都说是不可能的,包括一些政府部门,但我们坚持到了最后。我认为做一件事情坚持很重要,并不是说有才能就能得到财富,现在教育的普及、知识的更新能够使我们的知识变得更丰富,大家的起点实际上都差不多,也并不是说有多大的才能,就能获得财富,才能和财富并没有肯定的因果关系,不是说非常有才能才可以做成事情,必须要有坚持到底的信念。所以,想做成一件事,要有信心和坚持,最重要的是选好一条路能够坚持的走下去,才能与财富才会联系起来。

丁一:才能和财富的增长是必然的,只要我们挖掘出潜能。

我和我的团队都很年轻,有时候年轻人对自己的未来忐忑不安,不知道将来的发展怎样,也不知道自己能拥有多少才能与财富。其实,才能与财富就像年龄一样,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你不用担心年龄不会增长,同样你也就不用担心你的才能与财富不会增长,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挖掘自身的潜能,来实现才能与财富的增长。

吴朝晖: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

安琪会把做事放在第一位,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任何一个领导最喜欢会做事又听话的员工。

张世新 北京中农劲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世新:财富是通过具有创造力的才能来实现人生的资源整合和价值认可。

才能就是富有创造力,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出最大的价值。并不是拥有多少钱就能算上有财富的,而是通过对人生积累和积淀的资源整合,实现自身价值,得到社会认可,那就是你的财富。

刘易通:才能和财富转化的充分条件是选择和责任心,且努力比要求要再多一点。

对于这个题目,我想结合工作中的体会来和大家分享。我认为才能和财富之间没有特别的联系,要想发生联系的话,我们需要做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是选择,第二件事是责任心。

我们走入社会后会面对多种多样的选择,我们每走一条路都要有方向,要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所以我们每个人在经营自己人生的时候都要有所选择,因为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完成,必须要选择。在选择的同时我们也要有所放弃,没有放弃就不能更好的选择,要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有了这个选择然后为此而努力。

为什么说有责任心呢?我1997年大学毕业,许多同学都去做销售,因为那时销售工资能达到一千多元,而普通公司职员工资只有几百元,但是最后十几个同学中只有我一个人留下来了,后来我觉得自己更适合做技术,我选择做了五年的疫苗技术,在掌握疫苗生物技术后由于没有新的突破,我选择离开,进入兽药企业又做了八年的兽药。在面对环境的改变,又会有许多新的诱惑,那么你应该如何选择?这就要有一点责任心,要为你的选择负责,为关心自己的人负责,所以当你分析清楚形势后,对你的选择要有责任心,当别人都坚持不了的时候,你还能坚持住,那你就是出类拔萃的。所以我们团队的体会就是,你的努力要比你的要求再多一点。就像我们在春天给树根浇水施肥,但我们的收获不是在树根上,而是在树尖上,并且不是春天劳动时就能有收获,而是在秋天来临后才能看到丰硕的果实。

夏有彩:财富是将你所有的才能储备在一起。

当你认为自己是顶梁之柱,却在一个微小的岗位上,你认为是屈才,但实际是在做人生储蓄的工作,它比我们财富的积累更加重要,在工作中储蓄能力、储蓄人脉、甚至是储蓄气场,真正做到了这些,你离拥有财富就不远了。

才能与财富互动环节

提问1:很多企业的中层或高层的销售在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有了自己的想法和选择,虽然和老板的关系也是很好的,但他们还是想能够独立出来,请问各位老总是怎么看这个事情的?

范学斌:许多人在做到中层的时候会遇见瓶颈,总觉得上面就是天花板而不能突破,一般男同志会选择离开,女同志会继续坚持再看一看。如果我是他的老板,我会鼓励他出去闯一闯,但是如果不如意还可以回来。从下级来说,如果你是打算出去闯荡,你要和你的老板打声招呼。作为男人有这个想法很好,如果你尝试了却失败了,你也就认了,但如果你没有尝试总会认为你错过了某些机会,但出去独立的成功概率还是比较低的,可是你不出去的成功概率永远是零。

丁一:对于年轻人来说不知道未来的路是什么,想出去拼一拼、闯一闯,这都很正常。当然在社会、在企业团队中都会有不同的分工,企业的老板、技术人员和前台都是这个团队的成员,我认为分工应该是扁平化的,而不是从上到下的统治性的,首先我们要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即便是一个老板,他出去找更多的钱也是为了团队发展。

吴朝晖:我想谈一谈大家到企业之后期望值的问题,从才能和财富来说,在金字塔尖上的人永远是少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我们都是在金字塔的中间,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丁一 北京斛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江庆国:对于这个去与留的问题,我认为行业和企业的选择是一个方面,另外我们给别人打工称之为职业经理人,但是我觉得应该称之为事业经理人,不仅老板是事业经理人,你在岗位上同样也可以是事业经理人,当你把你的岗位工作当成你的事业的时候,你的目标和事业应该与你老板是一致的。看这个事业是否能和你的老板吻合,吻合的话你可以继续工作,不吻合你可以考虑离开,用目标是否一致来判断去与留。毕竟出去创业成功的人是少数的,但是当你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也确实是需要一批人出去创业。

提问2:我是在澳洲的大学学习管理和市场营销的,因为斛盛农业的企业文化和环境很吸引我,所以我选择了从事农业这个行业,但是对于我来说却很陌生,我想问各位老总,对于从一个陌生领域来的人,我应该怎样做,从哪些方面努力来做好我的本职工作?

夏有彩:我也是从外行来到这个行业的,我给你的建议是沉下来,不要让你所学的一些知识成为你人生道路上的拦路虎,在学校学习的时间较长,吸取了丰富知识的同时,不要让你的知识遮蔽了眼睛。王安石曾写过一首诗:“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苏轼看到了说应该是:“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阴”,后来他被贬到海南的时候,遇到一种鸟叫声很好听,后来才知道这种鸟就叫做“明月”,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明月也可以当空叫。所以不能被你的学识蒙住了眼睛,要沉下去。

夏有彩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秘书长

范学斌:首先恭喜你选择了一个非常好的职业,在这个行业如果你是一个虚荣心很强的人,马上要见到效益,要在你的同学面前秀场面,那么你选错了。如果说你想要可持续性的,越来越能发现它的价值,能伴你终生的话,那么你选对了。我在三十岁以前一直和别人抱怨我选错了行业,我的同学选择了各种行业,有的高薪且很有激情,当时看来他们选择很对,但是到了四十岁再来看,他们的行业产品周期更新很快,都失业好几回了,我们行业还是蒸蒸日上,到现在我所有的同学都说,我当时是多么英明地选择了这个行业啊!

提问3:我是学畜牧工程的,现在在中国农业大学读博士,在工作的时候我在技术人员里面工资算高的,能达到每月1万多,我的工资涨的快,最大的原因就是跳槽,所以我认为跳槽并不代表是一种不踏实工作的表现,却是涨工资最快的一种方式,请问老总们怎么看待跳槽问题?

范学斌:如果我站在你的角度上,我不仅接受、认同你的观点,而且也认为是个聪明的选择。你说的没错,在商业社会里面,不断的跳槽是给自己定价的过程,是自身价值发现的过程,所以跳槽首先是可以被理解的。站在老板的角度来看,跳槽不能频率太快,跳槽太快的人我基本不敢用,你要在每个单位都工作2~3年以上,而且你跳槽的理由我们能接受,那么我们认为你前期的跳槽正是为自己工作积累丰富的、多元化知识的过程。另外,你自己要非常清楚每一跳你所要的是什么,是技术、是工资、是待遇、是环境,因为每个人出身不同、需求不同、压力不同,所以你要清楚跳槽的目标是什么,跳槽是一门大学问。

提问4:前面同学谈到跳槽的问题,我也想问老总们,如何能留住你们想要的人才,如何为员工规划人生?

侯五群:这种情况公司首先要给你做人生规划和定位,并且这种规划要是能够实现的,能够让你在慢慢的工作中感受到。我们公司会在每个层级的职位留有晋升的通道,为有能力的员工提供更多的价值和财富。

讨论话题二:付出与回报

付出与回报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有时候付出却得不到回报,又为什么有时候回报比付出还多?

吴朝晖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吴朝晖:踏踏实实的工作才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回报。

我觉得这是期望值和满意度的关系,大家都知道没有付出肯定是没有回报的,但是我们付出的多是否就能得到更多的回报呢,这不一定成正相关。我们在企业既要会做事也要会做人,而且前提是踏踏实实的工作,我们才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回报。

张世新:我们认真努力去做肯定会有收获。

每年学会年会给我们提供这样的平台,学会实际上也是在付出,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和经费,获得的最大的回报就是畜牧业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国内外社会的认可。各位精英团结起来,共同研究行业的进步,也对在座的未来奠定了为行业奋斗终生的基础,那么学会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平台,也为我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在岗位上只要你努力了肯定会有两种回报:一种是收入回报,一种是为今后人生的道路奠定丰富的知识、经验、资源。侯五群:付出一定有回报,但不一定是回报给自己。

我认为,我们刚才讨论的才能与财富不一定有因果关系,但是付出与回报是有因果关系的,付出了一定会有回报,只是不一定就是回报给自己。在我们开发新客户的时候,运输到客户手中的鸡苗会有死亡情况,但有的新客户会虚报死亡的鸡苗数量,因为我们承诺损失多少补偿多少,虽然我们心里也很清楚,但是我们认为做人一定要先付出,因为人总是有保护意识,害怕自己会吃亏,所以这些新客户在虚报几次之后,就会觉得自己和雏鹰合作是不会吃亏的,也就再不会出现虚报死雏的现象。所以作为企业来讲,我们要先考虑到农民的利益,我们先付出,最终还是会得到回报。2003年非典时期,我们公司正好在做公司+农户的模式,但是当时人和动物都是不能流动的,每天孵化出的几万只鸡苗都要全部倒掉地窖里面,损失很大,农户根本无法承受,那时我们就本着一个原则:农户赔钱雏鹰有责,当然我们也付出了很大代价。可是我们也得到了许多商户的理解和支持,以前都是先发鸡苗后打款,在我们困难的时候,有些商户提前就把预付款给我们了,所以我们觉得付出了就一定会有回报。公司在2010年上市后,我们觉得很多朋友都帮助过我们,我们就拿出来第一、二年的全部收入捐献出去,我们也资助成绩优异的学生到麻省理工学习,当然我们的付出不一定会回报给谁,但是我相信如果我们资助的学生能够学成像钱学森那样的科学家,那么他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回报祖国。

侯五群 雏鹰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丁一:付出会有回报,只是时候未到。

付出肯定是有回报的,但是回报的时间要具体分析,也要有一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江庆国:功利性地做事方法不可取,也不会有回报。

我们常说“舍得”,不舍哪有得啊!为了得到才去舍去的这种功利性的做事方法是不可取的,这样的付出也不会有回报,你可以有目的地做事,但是不能带有功利性。就如同我们学会和公司合作来共同办好年会,我们并不是说在当下能有什么回报,学会考虑更多的也是着眼未来,能有一批批的有为青年将来能为我们的畜牧兽医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因此,我们今天为更多的青年学者创造沟通交流和展示成果的平台和机会,促进他们的成长和行业未来的发展。

范学斌:精准有效的付出才能愉快地获得回报。

首先付出一定有回报,但是不一定回报给谁,也不一定什么时候能得到回报。人的一生是不断付出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四种付出:回报性付出——对父母,功利性付出——工作养家,情感性付出——对爱人和子女,社会性付出——对社会。这四种付出的定义和出发点不同,对父母的付出是我们心甘情愿且不计代价的,社会性和情感性付出不能有功利的思想,一定是长久长期的,你先付出后当你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社会就会回报给你。那么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讲,我们重点讨论下功利性付出,那就是要有效付出,使我们的付出要有回报。比如研发工作花费了很多也研究了很多产品,但是由于没有跟上市场的节奏、产品在社会上没有响应、客户没有认同,那么这个付出就归于零;再有,你工作的目标和公司的目标相悖,而你却花了很多精力去做,这样的付出也不会有结果。有效付出一定要锁定目标在你的结果上,另外还要让自己付出的过程尽量的愉快,如果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能够追求结果而付出且过程还算愉快的话,那么你的人生就是愉快的,所以要有效付出、精准付出、愉快付出。

刘易通:相信回报一定比付出要多。

人活在社会中付出是不可逃避的,但是回报一定是比付出多的,比如你花5元钱买了一瓶可乐,你交换的是一瓶可乐的回报,但是这个动作是被别人看到的,是有附加值的,所以回报肯定是比付出要多的。还拿种树收果的例子来说,我们春天种树、施肥、浇水都是在地面,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秋天的树木已经长高了,我们自己也要提高,达到能够够到果子,才能把它摘下。所以当我们认定一个目标后,要能够坚持,实现自我的成长和提高,随着你的提高才能收到更多的果实。

刘易通 广东紫金正天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夏有彩:付出和回报不是等价的,却是有因果的。

付出一定会有回报,不论回报是好是坏。付出和回报之间有一座我们不能看见的桥,我们应该低头拉车抬头看路。

付出与回报互动环节

提问1:面临着博士毕业后做研发和从商的选择,如何才能正确地自我评判来作出选择呢?

刘易通:首先你是否喜欢你的专业范畴,如果你喜欢你的专业而且觉得自己还适合做研发工作,那么可以选择研发工作,经商的话虽然没有经验但是可以慢慢积累,不一定要局限自己的专业,也可以选择相关的一大类行业去做。

提问2:在研发工作中我们经常有付出很多努力但是没有成果回报,以至于没有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和家人,各位老总也是经常在外奔波,您认为如何来平衡工

编者结语作和家庭的关系?

范学斌:首先要进行事件的重要性排序,中国讲究中庸之道,中医中也讲究平衡,之所以讲平衡是因为它不平衡,讲中庸是因为它不中庸,人的一生都是在选择和取舍之中,如何来选择,就要看你觉得什么对你最重要,是家庭还是工作。

提问3:对于面临研究生毕业来说,考公务员是公认的稳定可靠,但是进入企业又有哪些优势?进大企业和小企业的区别有哪些?

范学斌:我觉得选择公务员是最没有出息的想法,我当时就是做了7年的公务员,中国30年前改革开放时使很多人想从公务员中出来创业,改革开放30年后却又都想进入公务员,我觉得这是中国最大的危险。这不是我们选择的问题而是国家体制的问题,你进入公务员无非就是损耗了纳税人的钱,没有意义,而且你会发现自身也毫无价值,而且我们并不能预测30年后中国是否还是这样的,即使你被选了进去,到你中年的时候,政府改革使你不得已还要出来,那时的你既没有享受到安享晚年,又失去了生存的技能,那是非常可怕。所以选择公务员并非明智之举。当然女孩子如果不太费力气能够进入公务员也是可以的,因为女孩的耐受力还是差些的,毕竟以后要照顾家庭。

对于选企业大小皆可,在大企业获得的技能可以标准化提高,小企业可以看到效率和成长的欲望。

张世新:怎么选择要看自己的才能和兴趣。如果我们先进入政府机关然后再选择出来自己做,也是可以的,可能资源也很丰富;如果先选择进企业然后再进入机关也是有机会的,只不过是机会多少不同而已。

阎汉平:今天我们谈论的话题是一个老课题,对于这个话题我觉得要有平平淡淡的平常心,不论做什么都要持之以恒,最终总会有发展、提高和收获的。

阎汉平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才能与财富,付出与回报”这个老课题,虽然看似意思简单,真正拿出来与事业有成的企业家和嘉宾们一起讨论,我们会发现,意思不再浅显,内容不再局限,外延无边,内涵深邃,原本固化的概念不再如此狭隘,我们能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东西。每个人的选择不同、境遇不同、感受和体会也不同,当不同角度的观点表达出来后,可以相互启发,相互感染,最终在思想上碰撞和摩擦出更多的火花和亮点,使嘉宾、企业家和在座的莘莘学子们对老课题的含义和其中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更宽泛的认识和理解,甚至是我们原来都不可能揣测到的一种诠释,这也使得本次论坛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和境界。

阎老最后总结的一句“平平淡淡平常心”,道出了一位经历过风雨的前辈,对人生最真实的理解和感悟。人们常说,因为坦然,所以释怀。我们其实无须功利性地考虑和盘算着过多的人生道路规划,因为在人的一生中十字路口有很多,只要我们走对了最关键的几个,我们的人生依然是丰富多彩、幸福美满的。那么,当你每一次站在十字路口的时候,你的学识不同、学养不同、阅历不同、经验不同,你所选择的道路就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要在选择最重要的那个十字路口到来之前,更多地获得我们的学识,修行我们的学养,丰富我们的阅历,积累我们的经验,之前所走过的十字路口不过是成为后面的铺垫罢了,这样我们在关键时刻就有足够的能力和把握来做出自己的选择。另外,每个人的兴趣爱好有偏有向,所选择的道路也不尽相同,我们不要因为只看到别人璀璨的光芒,忘记自己脚下的路而迷失了方向。

猜你喜欢

跳槽财富
什么是真正的财富?
跳槽
好奇心是一生的财富
将苦难转为成一笔财富
岛内九成上班族想节后跳槽
如何应对第三轮财富洗牌?
我该辞职吗?
公务员跳槽是好事
忙着跳槽的人
猛将吕布缘何成了最失败的跳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