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教学法”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3-09-17张严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30期
关键词:合作教学法合作性体育课

张严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 北京 100053)

“合作教学法”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严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 北京 100053)

体育教学具有与其他知识传授类学科不同的特殊性。为了进一步加强体育课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体育课中不仅得到体能的锻炼,更在责任感,团队协作能力方面有所加强,本文将合作式教学模式应用于体育课足球教学中,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比实验法,对合作教学法在体育课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实验性研究。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化职业学校足球选修课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体育课教学 合作教学法 能力培养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学,应努力更新教育观念,坚持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进行教学改革实践活动。纵观我国现阶段体育教学,存在着教学观念较陈旧、管理方式较封闭、过于强调教师主导地位等问题。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合作学习就是我国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方法之一。合作性教学是以合作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地利用教学中的动态因素,促进学生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教学活动。具体地讲,就是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能力、个性以及认知倾向、思维方式等,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教师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控。体育课由于其自身的学科特点,与合作性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有很多的契合点。因此,为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水平,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笔者尝试将合作教学法与体育课足球教学相结合,对结合后的教学效果进行测评分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北京卫生职业学院2011级药剂专业120名男生(除因身体原因免休体育课的学生以及因其他原因未选修足球课程的学生);教学内容为足球。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自行设计“足球教学中合作教学法的调查问卷”,在训练课程结束后由教师发放给学生完成。问卷内容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教学内容设置是否合理,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2)合作教学法的教学手段是否能激发学生对于足球课程的兴趣;(3)合作教学法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4)合作性教学法是否有助于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1.2.2 实验对比法

将上述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班(实验组)和对照班(对照组),实验班6和对照班各60人,以一学期为教学周期,分别按照传统足球授课方法和合作教学授课方法进行足球训练,训练结束后,以颠球个数、绕杆射门时间、25m传准及30m跑时间对两组学生进行身体素质测评。两种授课方法具体内容如下,传统足球授课流程:包括教师宣布课程内容—进行讲解与动作示范—教师布置课堂练习—学生进行练习—教师纠正错误动作—集中小结。

合作教学法的教学流程列举如下:(1)合作组的创建:在实验组根据学生的足球基础、身体素质、学习态度、兴趣爱好等方面把学生以4人为一组进行分组。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争取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从而体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特征。(2)制定学习目标和责任分工:教师首先引入一些足球教学的教材内容,根据单元目标制定课时教学目标,根据课时目标设计练习目标,用目标导向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从而达成学习目标。如颠球教学分成颠球的动作要领与技术分析、易犯错误及纠正、练习训练方法三个专题。教师提供收集这些资料的线索或途径,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合作小组成员在课前查阅资料,做好理论准备或进行教学前的尝试性练习。(3)集体授课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通过带教与讲授,扼要讲解所要学习的内容,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注重手段多样,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通过严密的合作学习过程来引导学生去努力实践交往技能。在课程的开始部分由学生带领练习,并且要让学生轮换带练从而提高他们组织、示范和讲解能力。(4)课堂实践阶段:学生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就教师设计的问题开展合作学习活动,进行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在小组长的负责下,围绕训练主题,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以小组成绩为评价标准,使小组成员能够优势互补,各尽其才,既愿意合作,又学会合作,通过合作促进个人及集体目标的实现。(5)学习调控阶段:作为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及参与者,教师在合作性教学模式的构建过程中起到了举足重轻的作用。同时,由于分组教学,使教师可以从传统的一对多授课模式中解脱出来,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调控。通过积极的参与小组活动,当学生遇到问题时,给予适时的指导;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的掌握和反馈,进而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6)教学评价阶段:评价的内容包括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学生个人的参与情况,评价小组整体的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及在合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合作精神、投入程度、情感和态度。

表1 实验前两班学生技术与身体素质测评平均成绩比较(N±S)

内容 人数 颠球(次) 绕杆射门(s) 25m传准(分) 30m跑(s)实验组 6025±1.6 9.8±1.2 25±2.2 4.1±0.3对照组 6017.5±2.3 11.7±1.5 9.6±3.1 4.5±0.2T 6.598 3.7503.754 3.498P<0.01 <0.01 <0.01 <0.01

1.2.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2.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运用T检验进行统计结果描述。

2 研究结果

2.1 问卷调查研究结果

学期结束时向实验班学生发放问卷60份,回收59份,有效问卷58份,回收有效率为97%。在58份有效问卷中,78.4%的学生认为合作教学的课程内容设计符合需求,即具有一定的难度且通过训练能够达到学习目标;92%的学生认为,合作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89%的学生认为合作教学法对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具有一定的作用;96%的学生表示合作教学法使课堂气氛更为民主、师生交流更为融洽。

2.2 实验班与对照班教学效果比较

实验前(学期初)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足球技术与身体素质的测评,结果见表1。

测评结果各项指标P>0.05,显示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足球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之间无明显差异。实验后(即学期结束时)对上述指标再次测评,结果见表2。

实验后实验班的各项测评指标均优于对照班,P<0.01差别有极显著性意义。由此可以看出,合作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对于提高足球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

3 讨论与分析

3.1 合作教学法对于提升体育课教学效果有重要作用

合作教学法强调学习情境的合作性,小组成员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感受到自己对他人和小组的独特价值,学生能够在学习上相互促进,从而得到共同进步。合作教学法为学生搭建相互交流、自我反思和同伴反馈的平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合作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各项足球技能有显著效果。分析其原因,主要是通过集体交流使学生发现自我价值,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此外,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学理念要求体育教学不仅要进行技能的传授,还要注重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为体育教学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与途径。因此,合作教学法对于促进体育课教学效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合作性教学模式的课程内容应具有选择性和挑战性

合作教学强调学生的整体参与,教师在选择和处理教学内容时,应注重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创新性。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科学价值和生活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学习内容设计,应做到“高而可攀”,教学内容应稍高于学生现有认知能力的困难水平,鼓励学生向困难挑战。还要做到有针对性,根据不同的学生,困难梯度应该有所区别,以保证所有学生都有参与学习的空间。

3.3 教学时间的选择应具有灵活性

合作教学的本质在于师生、生生的互动过程。这不仅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问答形式,也应该存在于师生心理上的交流过程。所以,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消化吸收的时间,做到快慢适宜,松紧有度。当教学节奏较快时,学生能够跟上教师的讲授进度。当教师减慢教学节奏时,保证学生对于重点内容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讨论和演算,又不至于精力涣散。

3.4 教学手段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

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只有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才会让学生对体育产生较大的兴趣,才能让他们产生心理倾向,并最终形成爱好和对体育的偏爱。现代心理学认为,不愉快的事往往不经意识就为知觉抵制。因此,在教学实施中,不应只重视教的内容而忽视乐的形式,应力求二者的完美统一。体育教学,应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让学生参与实战的体验,从而加速师生合作进程,提高课堂效率。

3.5 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是合作教学的核心

体育教学是一项使学生身心全面参与的综合活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上有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优势,对于培养新世纪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应根据体育学科实践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水平及学校场地,体育设施条件的教学策略指导下,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4]。本次实验,合作教学法学生在集体授课阶段,教师通过让学生观摩各国家球队的比赛,分析各球队的技战术特点设计球队进攻及防守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精神。

3.6 合作性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宽松的课堂氛围

合作性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明确学习目的的同时,自主的发展体育能力和个性,最终达到体质和意志品质同时提高的目的。快乐体育教学思想[5]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针对不少学生对体育课产生的“厌学”情绪而提出的一种新的主张和做法。快乐体育的内涵是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运动的乐趣,并在立足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同时,在学生遭受失败与挫折,战胜困难,超越自我的过程中获得快乐,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快乐,愉悦和和谐的气氛。

4 结语

将合作性教学模式与现代体育教学过程相结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学校作为培养青少年体育习惯,传播体育知识的基地,担负着增强全民族体质,培养和输送体育人才的重任。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探讨合作性教学理论的应用范畴,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要完成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评判知识,运用知识,发展与创造知识的综合能力。体育课教学应充分协调教学中的各种因素,创设民主氛围,在教学模式、教材内容有进一步的革新与突破。

[1]安丰生,刘松,乔爱国.试行分层合作教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4,25(2):66-67.

[2]侯玲,杨冬华.团队合作教学模式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9,16(6):22-23.

[3]李玉华.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1:152-153.

[4]刘庆谊.论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11,2(29):15-16.

[5]朱和燕.赵晓冬.“以人为本”的快乐体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5):114-116.

[6]徐大成.体育教学思想的反思与体育教学目标的确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4:122-125.

G843

A

2095-2813(2013)10(c)-0055-02

猜你喜欢

合作教学法合作性体育课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体育课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分析
合作教学法在高中体育中的运用
合作教学法在高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服装专业教学实施合作教学法的策略研究
以数学阅读为支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性学习调控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