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气养人”理念浅谈校园文化育人
2013-09-16黄宇飞
黄宇飞
摘 要:新鲜的空气能够滋养人,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培育人。从“空气养人”的办学理念中得到一定的启示,在高校中应当建立校园文化育人的良好氛围,不仅用文化知识教育人,而且用文化环境滋养人,用文化培育的价值观指引人,促进大学和谐校园的构建。
关键词:空气养人;大学校园文化;文化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333-02
北京二中钮小桦校长曾在教育实践研讨会上提出了“空气养人”的办学理念,本文由此得到一定启发,新鲜的空气能够滋养人,给人以新鲜舒适的感受,同样良好的校园文化旨在让生活其中的人时刻受到它的熏陶和感染,使教育能够内化,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胡锦涛曾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大学校园中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实现文化育人。
一、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
(一)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层次结构
学界对于校园文化有以下几种基本观点:“人类学之父”的爱德华·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他把校园文化看作是一个复合体,包含了校园里的各种事物;第二种观点认为,校园文化是指校园日常生活存在方式的总和,与学生在校园开展的各种活动有关,包括组织行为和非组织行为;第三种观点认为,校园文化不仅包含学生接受知识和文化的第一课堂,也包括学生接受道德培养和艺术欣赏的第二课堂;第四种观点认为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并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根据以上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和实践中,经过历史积淀,以教师员工和学生为主体共同创造的具有校园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在大学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
大学校园文化的层次结构包括: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行为文化等。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包含大学的办学理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感、理想追求、人文精神和校风学风等;大学校园物质文化是由课程设置、学科专业、教师队伍、校园设施、教学楼、图书馆等标志物构成;大学校园的制度文化是由大学的组织构架和运行的各项规则等构成;大学校园的行为文化是由校园活动中发生和进行的人际交往而产生的文化。
(二)大学校园文化的功能定位
教育导向功能。主要是对大学生价值观方面的培育,对大学的整体价值取向和大学人的行为活动起导向作用,大学校园文化创造与学校精神相适应的环境与文化氛围,发挥了价值导向的作用,从物质环境到各项规章制度,从精神风貌到大学理念,校园文化都紧密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对学生的教育目标,发挥着教育导向和价值观引领方面的作用。
熏陶感染功能。校园文化创造的是一种文化氛围,身处大学校园中的人感受到文化的感染与熏陶,大学里的物质环境、精神风貌、规章制度、学术氛围、文化活动等,共同形成了一个文化生态系统,使学生耳濡目染,使大学校园充满文化气息,学生受到文化熏陶。
凝聚激励功能。校园文化作为全校师生员工在实践中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可以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使得个人的行为、信念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相一致,校园文化能够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维护大学精神,产生凝聚力,激励全体师生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规范调节功能。校园文化不单是靠制度上的行政命令对学生的行为加以规范,更多的是靠校园文化对学生心理上的塑造,培养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不仅是制度上的规范、约束,更是通过校园文化对价值观、道德观的培养产生的约束力。另一方面,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起着良好的调节作用,有利于缓解学业压力,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二、空气养人对校园文化育人的启示
空气是生命必不可少的,清新的空气使人呼吸顺畅、心旷神怡,对人有滋养作用。荀子认为“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他认为好的环境能对人产生好的影响,久而久之,可以塑造良好品格。同样,在学校环境中,校园文化能够对学生起到熏陶、感染、激励、启发的作用,特别是当社会生活与学校生活相互渗透、交互作用下,我们应当充分重视文化的熏陶作用,重视校园文化对青年的培育,积极发挥校园文化对育人方面起到的作用,用文化塑造人。
校园文化育人就是通过校园文化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并感化人,促使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用文化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通过大学校园文化制度层面、精神层面、物质层面的建设,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与熏陶,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大学生个性自由发展,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文化就是大学之魂”,学校各方面的教育活动、教学管理,都渗透于文化的影响力之下,文化是培育人的最好途径,用文化产生的知识教育人、用文化培育的价值观塑造人、用文化浸润的环境滋养人,充分发挥文化的导向、引领、示范等作用。
校园文化育人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综合教育的功能。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大学校园文化致力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达到对学生综合教育的效果。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大学校园文化通过校园的整体环境、文化氛围、文化设施、群体文化活动等影响学生,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去,培养学生良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三是陶冶身心的功能。通过校园文化环境的陶冶,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调节身心,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四是美育的功能。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以及对美的认知能力,环境美、心灵美、道德美、知识美等。
三、高校中实现校园文化育人的途径
(一)重视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
大学里的物质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物质载体,大学物质文化在高校中要达到一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教育效果。办学条件如校容校貌、校园建筑、校园绿化、教学设施要起到一种意识形态的感染作用。大学生通过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吸收校园物质环境中所承载的各种文化元素,无形中影响到自身的发展。
首先,为学生提供环境优美,学术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绿化、美化校园,为学生创造干净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赏心悦目的花草树木,有利于培养人的心志,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校园和周边环境,开展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构建和谐校园。完善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如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和学生活动中心等,为育人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其次,保护历史古建筑,设置独特的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景观。清华大学以灰色调为主的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南京大学的青砖校舍,河南大学的百年大礼堂,这些具有校园特色的历史建筑和人文景观,可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校园景观的作用重要的是使身处其中的人受到感染和熏陶,让人产生对文化的追溯和对历史的敬畏。
再次,把校园雕塑、宣传栏、名言警句等作为生动教材,教育和启发学生。譬如,首都师范大学里的红烛园,学生会被教师“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育人精神所感动;中央音乐学院的聂耳雕像,使人想起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爱国主义情怀油然而生;普林斯顿大学的一组雕塑,是一群没有头的人,其寓意是希望学生不要成为没有头脑,没有思想的人。校园里的各种雕塑,名言警句都是为了给学生以启迪和警醒,时刻鞭策自我,无形之中,强化了文化育人的效果。
(二)制定人性化的制度,重视制度育人
1.与时俱进,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体系
好的教育制度、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合乎规范的奖惩制度可以培养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权利意识、自主意识,通过制度文化建设,让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注重对他们价值观方面的培育和道德方面的培养。确立以人为本和科学主义理念的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在学校管理文化中育人,营造和谐的校园管理文化氛围,使得管理人性化、高效化、贴近生活化。在学校各种管理制度建设和各种评价体系中强化对人才的培育和对大学精神的凝练。
2.充分发挥制度文化的教育意义
制度文化能起到强制性的作用,教育、引导人的发展,不仅规范了学生的行为标准,同时对教师员工的行为也予以约束。从价值观方面,校园制度能强化校园的群体价值观和学生个体的价值观念,例如,评选评选先进集体制度,强化了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念,有利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合力;学生的奖学金制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勤奋努力的品质,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勤工俭学制度,强化了学生的劳动观念,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达到积极卓有成效的育人效果。
(三)高度重视校园精神文化的提炼与弘扬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前校长,著名教育家亚伯拉罕·弗莱斯克纳说:“在保障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更有效。”校园精神文化作为校园文化中最为核心和深层的部分,是校园文化的灵魂。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在育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重视校园精神文化的提炼与弘扬。具体来说。
首先,学校要树立育人的教育理念。学校在办学理念上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围绕育人这一中心来开展,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自由、幸福、尊严和价值等。
其次,提炼学校的核心价值观,让校风感染人,让校训激励人。校风、校训等都是学校价值观的高度概括和体现,凸显了一所大学所具有的文化精神特质。只有置身于健康向上的校风中,通过耳濡目染和内心体验,学生才能得到心灵的感染、情操的陶冶、真理的启示。求真、务实、严谨治学、团结进取的作风对于学生价值观起指引作用。
最后,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类活动可以拓展学生知识、活跃思维;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更加贴近社会和现实;文体娱乐类活动可以陶冶情操,缓解学业压力,增强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