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辅导员如何上好《形势与政策》课

2013-09-16童蓉

学理论·中 2013年7期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辅导员教学

童蓉

摘 要:通过分析辅导员上《形势与政策》的优势,论证辅导员授课的可行性及有效途径:辅导员应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辅导员要提高自身知识储备;应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应力求多样;教学方式应力求多样;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准确把握教学内容。

关键词:辅导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264-02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分析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责任感。对大学生提高政治素养,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高校辅导员从事《形势与政策》教学工作的优势

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教师队伍中最能接近学生群体,因此,很多高校让辅导员承担《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任务,其优点如下。

第一,由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辅导员是与学生走得最近的人,辅导员能够最大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因此,辅导员相比其他老师,更能抓住学生的关注点,并据此挖掘出更适合学生的授课内容,提高授课质量。

第二,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程所关注的是当下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国内外发生的各类社会热点问题,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辅导员可以很好地利用自己的岗位特性,通过组织开展各类活动,能很好地将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更能开拓学生认识和理解各类社会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第三,辅导员与专职老师比,相对来讲,辅导员年龄普遍比较年轻,因此思维方式及看待问题的视角与学生更为接近;另外,所谓“术业有专攻”,专职老师在其研究的领域,知识的深度要比其他领域要深得多,所以,在授课时容易形成思维定势,总是偏向其所研究的内容而忽略其他,而辅导员大多也为思想政治专业毕业,知识储备足以胜任《形势与政策》课程要求,同时由于大多数辅导员较为年轻,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所以知识的广度也足以胜任该门课程。

因此,辅导员应充分利用好自认的优势,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及中宣部、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积极、主动、高质量的完成《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工作。

二、高校辅导员如何上好《形势与政策》课

辅导员如何才能上好这门课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辅导员应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的要求:“形势与政策教育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这就要求授课者必须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对国内国际形势发展规律的洞察力,具有高尚的教师职业操守和高尚的人格,这样才可以帮助和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

2.辅导员要提高自身知识储备

《形势与政策》教学的内容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需要教学者要有较为广阔的知识面,所以,老师在授课前,必须要掌握大量的信息资料,以拓宽自己的知识储备。教师可以通过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经典新闻节目以获取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等信息,通过阅读《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环球时报》等报纸杂志以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拓展国际视野,对于备课中所遇到的更为专业的问题,要及时查阅资料进行补充,尽量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

3.应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由于《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具有时效性和动态性,加之该课程本非纯专业类学科,它不要求学生学会某种知识或者某项技能,而是要求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手段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它不像其他专业课程,一直缺乏一本统一的教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由于教师准备不充分,从而导致教师按照以前的课件照本宣科,使教师讲的无趣,学生听的昏昏欲睡,完全没有达到教学效果。因此,学校每年都应该组织相关师资力量进行联合备课,对《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整个内容做一次修订,课程内容应力求实用,所列社会问题应力求时效,剔除已经过时的教学内容,增加当下热点和难点的社会问题,这样就即可以集众人之力,补充和完成课程内容,又可以扬众人之所长,避个人之所短,使整个学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统一化,且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

4.教学方式应力求多样

辅导员应该很好的利用自身与学生接触较多的优势,不仅仅通过课题,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实践教学,比如辅导员可利用大学生暑假时间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与社会各阶层的接触,使学生能够更深层次地了解社会,把握国情,这是《形势与政策》课程中最核心内容。也可以以座谈会的形式,比如开完班会后,辅导员可以组织学生对某一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这样既能拉近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感情,同时也能够在一个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教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也更容易接受。总之,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方式,力求达到教学目的。

5.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由于传媒手段的高度发达,当代学生了解新事物的途径已经变得越来越丰富,传统的“单一化”使整个授课内容变的枯燥乏味。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其实,在当今的学校中,多媒体教学已经得到了普及,相比传统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优点突出:首先,大大节省了老师的板书时间,使老师能够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完成教学工作;其次,通过播放图像、画面和视频等,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视听感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通过画面或者视屏表现出来的动态的教学内容,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降低了教学难度。

6.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教师在授课时要投入百分之百的热情,以饱满的精神去讲课,讲课时要力求做到入情入理,生动活泼,教学方法一定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一定要能凸显重点教学内容,使学生易于掌握。笔者经常用到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引导式教学法,对于逻辑关系比较强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此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讨论式教学法,对于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重点或者难点问题,可以采用学生讨论的办法,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发散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学生的相互协作和沟通能力。诸如此类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教师可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7.准确把握教学内容

在整个《形势与政策》教学过程中,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实事求是的教学态度。对于所有问题的分析,都要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去分析,不能带有个人感情色彩。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风格。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理论知识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联系起来,以案例说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植入理论,以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后,老师应作为一个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程中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三、从事《形势与政策》教学工作对辅导员的提高和促进作用

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通过参与《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工作,使辅导员在各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第一,从现实的角度来讲,很多硕士研究生甚至更高学历的毕业生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在其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中,更多的是将辅导员工作作为一个过渡性工作,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通过辅导员这个平台,转向专职老师或者行政管理工作。而通过《形势与政策》教学工作,可以积累教学经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及授课方式方法等,为自己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形势与政策》课内容涉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通过《形势与政策》教学,辅导员可以在繁杂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以外,腾出时间关注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及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通过运用各类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也拓宽了自身的知识面,提高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同时,也使辅导员将理论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形成对学生更有效的管理和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三,辅导员的工作重点在于学生管理,日常性事务较多,如对学生进行纪律检查、卫生检查等,而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因此,长期的纯行政事务性工作,会使学生与辅导员之间有疏远感,不利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工作,辅导员除了可以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状态等信息外,可以在学生面前展示自己的另一面,重塑辅导员在学生中的形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形势与政策》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有优势,也有能力承担起《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工作,只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就能上好这门课程,同时,对自身各类素质及职业发展也有很好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Z].教社政[2005]2号,2005-06-23.

[2]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Z].教社政[2004]13号,2004-11-17.

[3]黄光健.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社会探析[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8,(5).

[4]魏珂,彭展.地方高校辅导员和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关系刍议[J].钦州学院学报,2010,(3).

[5]刘金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创新探研[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6]李治邦.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04,(1).

[7]张松德.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创新与实践[J].云梦学刊,2006,(3).

猜你喜欢

形势与政策辅导员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TBL教学模式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现状及成因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