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2013-09-16何妍慧
何妍慧
摘 要:以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例,结合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三个要素,进行实证分析。独立学院建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启示:立足点应紧密地结合办学特色及学校定位;开设第二课堂和整合校园文化;采用与相关企事业单位联合办学的方式。
关键词: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249-02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独立学院利用普通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吸引社会力量办学,有效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是广东商学院和广州市太阳城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的独立学院,成立于2006年4月。办学7年多来,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依法办学、规范办学,而且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该学院先后荣获“广东省十佳独立学院”、“广东民办教育突出贡献奖”、“广东最具就业竞争力独立学院”、“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等称号。学院三届毕业生近7000名,其中本科毕业生达到2500多人,初次就业率高达98.63%,高于广东省平均就业率;毕业生分布全省各地,以珠江三角为主,为中小企业培养优秀的人才。本文试以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的办学实践,结合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三个要素,进行实证分析,探讨独立学院建构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和策略。
一、培养目标:高级应用型人才
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质量提升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本科民办独立学院的发展道路。根据学院的办学特色及定位,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提出了“立足广东,面向全国,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广东中小企业及社会服务机构培养理论基础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宽口径、多方向、复合型
作为一所新型高校,其成功在于从教学、培养模式、师资力量、办学特色、学生管理、科研水平和建设水平等方面按照高标准创立学院品牌,具备办学起点高,教学实力强的优势,同时采取引进和外聘相结合的方式,已初步建立起以教授、副教授为龙头,以讲师、会计师、经济师、工程师为骨干,以博士生、硕士生为主力的师资力量。在专业设置上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逐步形成了经济学、管理学、人文学科、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2006年开办之初,学院设财务管理、会计学、国际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统计学、市场营销、行政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汉语言文学、新闻学、英语、日语、广告学、艺术设计16个专业。该学院办学至今,新增会计学注册会计师和金融会计方向、金融工程、经济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汉语国际教育、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动画等12个专业。2013年,学院拥有28个本科专业。同时,以宽口径的专业为方向,结合多种专业的设置要求,建成了以就业为导向的服务机制。
独立本科院校因地域、层次、科类的原因,具有生源整体质量不高、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办学积累相对较弱而社会对选用其毕业生的要求逐步趋高等特性,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着不同于重点本科院校的特殊性,学生的成才规律也异于重点大学。面对“生源总量减少、在校生规模不减”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独立院校学生势必会“进校素质起点越来越低,就业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其在引导和促使学生完成“劝学——导学——助学——乐学——志学”的成长过程中。
同时,该学院遵循高等院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规律,围绕学院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在通识教育基础上,强化专业教学,适度减少课堂教学学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小企业培养具有高尚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有转世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院把课程结构分为“五大模块”,主要包括: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拓展课和综合运用课程。公共课旨在于帮助学生提高政治素养、身心素质;学科基础课旨在于将同一学科的专业间基本打通,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主干课程主要由专业限选课和专业必须课所组成,旨在于让学生全面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技能;专业拓展课主要是为满足学生对本专业以外其他专业知识的拓展,全方面、立体化培养学生文化素质,拓展学生知识面。综合运用课主要考察学生动手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过程:引导学生成功,服务学生成才,教育学生成人,管理学生成长
(一)引导学生成功
该学院旨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从大一学生开始进行政治引导,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意识,普及团校培训、党校培训,引导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加强学生党员入党后的再教育环节,切实发挥其模范、标杆作用,促使学生党员持续发展。
同时,针对独立院校生源整体质量相对较弱,学生基本踏着分数线上大学。因此其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好、学习方法欠佳、学习氛围不浓,加之学校的学习评价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此现实,学院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对学生进行劝学、导学、助学,使学生乐学、志学,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力。变以试卷为主的知识本位考核为方式多样的能力本位考核,加强实训实践环节的比重,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学业管理,积极探索双学位、第二学位的实施方式,这些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学习引导的有效方式。使学生从被迫式学习到自主自由性乐学,是学习引导的目的。
学院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建好学生骨干队伍,在新生普查的基础上建立学生个人心理档案,做好重点对象的跟踪防范工作,制定突发事件的应对预案,充分发挥个体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尽快建好团体心理咨询室,开办各类心理辅导培训班,举办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做好网络测试和在线咨询工作,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适能力。
(二)服务学生成才
学院积极构建服务型学生工作模式,努力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打造优质服务平台是“服务育人”理念得以实现的现实基础和重要手段。具体工作中,主要加强四个平台的建设:第一,切实加强文化学习活动服务平台建设,开展各类学习竞赛,营造良好校风学风。强化精品意识、举办经典活动,办好每年的“科技学术节”和“校园文化艺术节”和“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系部围绕学生专业能力建好以专业特色为主的品牌活动。第二,突出加强扶贫帮困服务平台建设,帮助家境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设立学生助理岗位,有效管理勤工助学。由学生处负责。第三,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平台建设,培育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由学生处负责。第四,着力推进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加大就业指导和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
(三)教育学生成人
从教育的内容上看,在广泛征求全校师生意见的基础上统筹安排、整体制定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活动方案,做到四年教育不断线。针对不同年级,每月都定出不同的教育主题。
从教育途径看,要融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为一体。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把思政教育的舞台放置整个社会,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广泛开展顶岗实习、三下乡社会实践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社会舞台上拓宽、增长见识、磨炼意志,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以班为单位建立家长信息库,成立家长委员会,通过电话、网络、书信、喜报、假期家访等多种形式及时把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向家长反映,邀请家长来校参加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中来。自我教育是教育最有效的手段。通过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途径,最终内化为学生的意志行为,做到时刻追求上进,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设立自我教育进步奖,激励学生自我超越,强化自我教育整体氛围。
(四)管理学生成长
变约束型管理为服务型管理,激发学生内在动力。首先,要严格管理,树立规则规范意识,提炼我校特色,为学生成长建立最基本的规范体系。使学生明白什么对成长成才有利,可为、要为;什么对成长成才不利,不可为、不能为。在此基础上,结合各系部专业策划校园文化活动,确保活动有效性和有序性,让活动覆盖到全校所有青年学生,以活动的引导达到管理学生的目的。
四、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启发
独立学校作为我国特色的民办院校,既可将其看成高校本科招生规模上量的补充,又是高校人才类型上质的补充。独立学院如何才能有效地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立足点应该紧密地结合办学特色以及学校定位。根据自身办学特色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特别是学校可以开设第二课堂和整合校园文化活动,通过举办专业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如面对市场营销专业,可举行品牌策划大赛、营销精英大赛等专业活动;面对旅游管理专业,可以举行旅游路线策划大赛等活动;面对英语专业的学生,在举行专业性的活动中,可参考英语演讲比赛等。同时,独立学院还可以采用和相关企事业单位联合办学的方式,通过共同培养,共同研发、共创实验室等方式,提高办学质量。特别是可以和用人单位共创青年创业见习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将社会资源和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结合与转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和技术利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颖,孙诚.改善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环境的若干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11,(6).
[2]胡珏,徐丽,潘柏松.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探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2).
[3]严新平,等.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构思[J].理工高教研究,2009,(1).
[4]赵峰,陈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炎模式探讨[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