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生存的困境

2013-09-16畅敏章

学理论·中 2013年7期
关键词:莱辛女性空间

畅敏章

摘 要:以莱辛的作品《金色笔记》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空间理论为研究手段,分析这部作品中女性生存的空间,揭示都市女性生存的困境,提出建议和解决途径如下: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独立空间,经济上完全独立。

关键词:《金色笔记》;莱辛;空间;女性

中图分类号:I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187-02

空间理论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随着女权主义、殖民主义、现代主义等理论学科的发展,空间理论也变得日趋成熟,成为在文学研究方面一个比较独特的研究方法。法国哲学家亨利·列斐伏尔(HenriLefebvre)是空间理论发生和发展的奠基人。列斐伏尔认为城市空间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人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在生产着自己居住的环境、自己的意识、自己的生活等。列斐伏尔的理论与黑格尔、马克思、尼采的思想都有密切的联系,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是他理论的起点。社会空间不是居于其他事物中的一个事物,也不是孤立的一种存在,而是与其他事物密切相关,相互作用的一种关系、存在与共同存在、一种秩序或者无秩序。社会空间与三样东西密切联系:形式、结构、作用。继列斐伏尔之后爱德华·索亚和他的《第三空间》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他又将空间的应用范围进行扩大,提出了第三空间的理论,这更是空间理论上一个大的飞越。这里的第三空间已经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真正解放了空间理论最初的狭隘局限,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多丽丝·莱辛的作品一贯思想深刻,别具一格,颇受文学研究者的青睐,在西方文学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她于20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西方文学研究领域便掀起了一阵莱辛热。《金色笔记》是英国当代重要的女性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这本堪称女性生存教科书的作品是由一部小说和四本日记组成,这四本日记分别是黑、红、黄、和蓝色日记另加一本自由女性,整个四本日记和一部小说则构成了金色笔记本。在她的这部作品中成功刻画了各种各样的职业女性,也构成了各种各样都市生活中的女性空间,其中包括生活空间,也包括心理空间。莱辛通过对主人公安娜内心世界的细致剖析,揭露了现代女性的生存状况和生存困境,为知识女性寻求自身出路提出了有用的建议。物质空间不仅是人们置身的场所,心理空间也不单是思想、意念流动不居的所在。关于女性空间的书写中,莱辛主要有以下几种空间的建构。

一、中年空间

在《金色笔记》中,中年空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人公安娜和莫莉都同样在遭遇着中年危机。在伦敦这样一个大城市中,安娜有着自己的大房子,房子对她来说就是自己的一个庇护所。莫莉是一个演员,收入不菲,甚至可以说富有,她完全可以毫不费力地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人到中年的她们都有儿女,安娜有一个女儿珍妮特,莫莉则和儿子汤姆同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们居住的环境、她们生活境况和经历的相似,都同样地决定了她们对生活的感受和认知,进而影响她们在思想和精神上的渴望。书中的这些女性虽然有物质上的满足,但在其他方面却不如意。她们总是一起讨论女性中年的危机,因为她们都拥有一定的自由空间,她们都认为对于中年女性来说,有足够独立的生活空间是非常重要的,就如同婴儿可以得到母体的保护一样。人到中年,她们同样面临着与子女沟通的问题,这一问题就涉及另一种女性空间—母性空间,这将是本文后面将要讨论的问题。在涉及中年空间的问题时,作者曾多次强调房子的重要性。可能对于一个生活在大城市中的单身中年女性来说房子是给她们提供安全感的一种保护,一种与外界暂时隔离的空间,是她们的保护伞。

二、婚姻空间

在这些女性的生活空间中,另一个重要的生存空间,便是婚姻空间。婚姻空间一直以来是莱辛写作关注的焦点。自始至终,在此书中贯穿着各种女性的婚姻矛盾与纠结,其中的马莉恩就是婚姻的牺牲品。马莉恩可以说为了婚姻牺牲了很多,但还是没能改善她与丈夫的紧张关系,最终还是以离婚收场。当她与丈夫离婚以后,她感到自己解脱了,可以真正地做回自己了。但莱辛也强调,女性的独立不光是摆脱男性的压抑,摆脱婚姻的枷锁,也不是一纸离婚文书就可以做到的,女性在经济上的独立,才是真正的独立,才是追求自由的必由之路。正如书中所描写的各位女性主人公一样,她们有着不错的工作,可以足够养活自己甚至是自己的儿女,而这样的女性在摆脱困境追求独立的过程中,才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像她的前辈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Woolf)一样,莱辛认为不论什么样的女性都应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而这里的空间不仅仅是一所房子可以代替的。伍尔夫曾经说过,女性应该有自己的房子,可以自己赚钱养活自己。在婚姻这个关系中,女性变成了男性与子女的附属品,她们在这样一种情形下,似乎是没有自由而言的。无论一个女人在社会上,在事业上取得多大的成功,她回到家里就得扮演贤妻良母的角色。莱辛认为婚姻是女性的牢笼,妻子是社会对在这个牢笼中的女性的一个代名词。

三、母性空间

莱辛深知都市生活女性的状况,在她笔下的女性都不同程度地扮演着妻子或是母亲的角色。在此,莱辛创造了又一个母性空间,在这个空间中的莫莉和安娜都是母性空间的代表人物。莫莉的儿子汤姆是马莉恩在处理母亲这个角色时的关键所在。汤姆思想激进,要求独立与自由,但却又悲观脆弱,最终寻求自杀,虽然未果,但也给他自己的身体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双目失明。汤姆代表的是年轻一代的人,他们脆弱,孤独无助,有理想,却又缺乏身份认同,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容易走入歧途。因此与母亲的关系也使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一层空间关系中,无论是母亲,还是儿子都缺乏对彼此的了解,从而使得生活出呈现出种种的矛盾。同样,安娜的女儿珍妮特却太过于听话,这使安娜非常不安,因为她只有13岁,却有着30岁的心理年龄,老气横秋,缺乏该有的青春气息,这也让安娜操心不少。这样安娜的生活重心也集中在了女儿的身上。她需要对女儿的各种行为做出“规范”,但即使如此,安娜还是很愿意为女儿付出的,因为有女儿在,她就会感觉很安定。无论孩子是母亲的负担还是母亲的幸福,哪一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从每一个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母亲就扮演着永远只知道付出而不求回报的角色,在这一点上,母性空间永远是这些女人无法摆脱的一种空间。

四、职业空间

莱辛书中的女性无论是哪一位主人公,都可以称得上是知识女性、新女性、职业女性的代表,她们中有作家,有演员,有杂志编辑,所有这些职业在我们今天看来都是让人羡慕和热爱的。安娜的职业就是莱辛自己的一个真实写照,因为有着相似的经历和经验,莱辛对安娜的描写就更加顺其自然,在情感上也可以产生更多共鸣。安娜也同样是一位独立的女性,她有自己的政治信仰,并且能够依靠写作养活自己和女儿,但她却没有丈夫,与多个男人存在暧昧关系。在其他人眼中的安娜已经是一个自由女性了,她也受到很多人的羡慕。但安娜自己却从来不曾承认这一点,她说她宁愿结婚,过上稳定的生活,对于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女性来说,渴望爱情、家庭和稳定的生活是没有任何错误的。这些所有的女性形象都是社会生活中各个不同女性形象的一个映射,但莱辛的女性们却打破了传统的妇女们应该回归家庭,做好家庭主妇的模式。她们独立、自由、追求自我价值,但同时又受到传统价值观的束缚,并没有完全解放自我。在这种矛盾下,莱辛替那些因为家庭压力而裹足不前的女性们呼喊,她呼喊女性的解放。

五、自由女性

女性的解放带来的便是对自由女性的追求。就安娜来说没有家庭,没有丈夫,女儿的离开,应该给她带来的是自由。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快乐,早已把照顾女儿看作自己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女儿的离开之后,变得冷清,孤独。这难道不是她一直渴望的生活吗?这不是自由生活的美好形式吗?此时连莱辛也对此产生了疑问,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莱辛的《金色笔记》有四种颜色的笔记和一本《自由女性》,在最后,她又回到了之前的那个论题,什么才是自由女性,这个问题恐怕连她自己都无法回答。她用了四本日记来记叙女性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代表着四种空间形式,而另一本自由女性不是真正的日记,她应该被看作是一种美好的向往。女性要摆脱那些束缚,就要全面地武装自己,在头脑和经济上,但即使这样也可能无法做到真正的独立,可是只要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敢于表现自我,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就是对自我解放做出的最重要的一步。

最后要说的是,《金色笔记》这种碎片化的书写形式,让读者读来倍感压抑,但这也正反映了小说中主人公的压抑的生活。所以在小说的最后作者都要提到自由女性这一种主题。与弗吉尼亚·伍尔夫相似的是,莱辛也认为女性应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应该反抗来自外界的特别是男权社会的种种压力,但不同的是莱辛觉得女性完全可以不顾任何的外界束缚,要在经济上完全独立,不需要与男性分享他们的世界,而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这便是莱辛在思想上相对走得较远的一步。自由女性是安娜的梦想,也是作者的梦想,但要实现这个梦想,女性要比男性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毅力。

参考文献:

[1]Lefebvre, Henri. The Production of Space[M].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1991.

[2]Lessing,Doris. The Diaries of Jane Somer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3]多丽丝·莱辛.影中漫步[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吴宁.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陈红梅.金色笔记的空间叙事与后现代主题演绎[J].外国文学研究,2012,(3):97-103.

猜你喜欢

莱辛女性空间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红楼梦》女性外貌美描写中的“隐含比较”修辞手法
女性与权力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