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2013-09-16李文强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3年9期
关键词:课程开发工学结合

李文强

【摘 要】在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就业难的背景下,学校必须加强专业建设,对传统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创新。只有在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学校专业才能生存发展。本文讨论了计算机应用专业在专业建设中的几个问题,结合作者在本校实施专业建设三年的实践经验,对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建设方案起到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专业建设;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信息时代,计算机应用是信息化的基础,计算机软件产业的发展将推动知识经济的进程。在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领域,市场的巨大需求是客观存在,然而近几年却同时存在着计算机类专业就业难的问题,导致专业招生萎缩,影响学校整体发展。分析两难并存的现象,我们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前些年计算机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旺盛,各大专院校纷纷扩招,计算机类专业在校生数量较大,使毕业生出现暂时性的供求失衡。二是由于部分院校课程设置落后,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实际要求,使得企业转向高学历的需求,这是主要原因;三是经济发展不平衡,西部欠发达地区企业信息化水平较低,算机类人才需求数量较少。我们认为,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推进,普通企业的计算机系统应用与维护人才需求较大。随着第五个国家级新区落户兰州,面向外包的软件开发人才的市场需求是巨大的,前景是广阔的。但我们也看到,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必须进一步加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的人才,方能满足新区经济发展需求。

近年来,我们密切结合兰州新区经济发展需求,结合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最新发展,以企业岗位具体的要求为依据,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对传统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大胆改革,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理论、实践、素质相结合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完善与企业的合作,走产学结合的道路,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细化,人才培养职业特征明显。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计算机应用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因此各行业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有针对性。就目前兰州国家级高新区发展而言,软件开发、网站建设、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系统维护、信息安全等等,都是急需的技术性人才。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正是立足在这些社会需求上,培养大专层次的IT应用型蓝领人才。自从进行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改革以来,我们一直以兰州地区社会需求为依据,确定人才培养方向。目前,我校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划分为三个专业方向,即企业计算机系统应用与维护、软件开发、网站建设开发。计算机维护方向培养的人才主要定位在企业办公自动化高级操作员、企业办公计算机系统维护、企业专用计算机系统日常维护等几个方面。软件开发方向培养的人才主要定位在中、初级程序员即软件代码编写人员、软件测试人员。网站建设开发方向培养的人才主要定位在网页设计员、网页编辑师等岗位。经过培养目标的细化之后,去年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得到很大提高,而且就业岗位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和项目驱动是互相结合的,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有机结合,这种人才培养模式非常有利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促进专业学习与职业能力的同步提升,满足企业的用人需要。我们已经建立按照企业标准搭建的软件开发平台,并且在校企合作开发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项目案例库,尝试性的进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形成融“教、学、做”为一体的课程体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校选择了高新区专业的软件开发企业共同开发,并且与本校校外实训基地共同探索和实践,实现了校企“双赢”。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研究开发或引入省外先进的课程体系,重点建设了几门体现专业岗位核心技能要求,突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综合性课程,形成能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我们建设了《Java程序设计》校级精品课程,加强实训和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开发,以学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平台为基础,整合其他课程优质教学资源,开发统一的网上自学系统,网上答疑系统。采用嵌入式培养模式,将真正权威、实用、可行的职业技能证书嵌入到专业培养方案中,实现“双证书”制度,着力培养学生在特定方面的高水平专业技能,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自主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就业岗位的层次和质量。在校企合作开发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学生到联创软件有限公司、北佳电子信息有限公司、厦门网中网软件有限公司等企业的顶岗实习工作,并拓展更多的企业合作开展这项工作,使得学生在毕业前都能够到企业从事相应的专业工作半年以上,明显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也提高了学校专业声誉。

3.明确核心课程, 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专业要发展,教学质量是内在的根本要素,在专业建设方面,课程体系要有明确的核心。在软件开发方向,我们以“程序代码编写能力”为核心能力,按“JAVA程序设计基础”、“SQL数据库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项目开发综合训练”等学习方向和过程,将专业课程划分为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设计、代码编写、项目综合五大模块,重点建设了几门体现专业核心岗位技能要求,突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综合性核心课程,形成能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在教学中,以教师的企业工作实践经验为指导思想,充分利用企业计算机系统功能和顶岗实习的教学手段,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知识”模式,把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从教材例题中解放出来,着重解决软件开发项目中的具体问题,实现了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方法和模式的突破。在日常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方法,精讲多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课外利用论坛互动、项目开发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自学能力。每学期都在在全校开展第二课堂,组织网页设计大赛,形成了多方位的教学模式。

4.重视教学资源库建设

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从资源建设和平台建设两方面入手,资源建设主要以优质核心课程为主,其他课程为辅。包括教学目标与标准、教学指导、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等内容,建成教学资源先进、实践项目丰富的资源库。近年来我校投入了部分资金,对校园网络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将教学资源搭建在校园网的平台之上,为专业提供教学和研究共享平台。具体来说,在资源建设方面,整合与制作《JAVA程序设计》等课程的教学标准、教学指导、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实验实训资料和试题库等内容,和厦门网中网公司联合,提供IT技能竞赛发展动态、企业介绍等相关背景材料。在平台建设方面,为方便共享、拓宽交流方式,搭建以互联网为依托,提供B/S模式的服务平台,设计和创建资源和素材数据库,配备性能完备的服务器,提供校内程序设计BBS、FTP服务等;和企业网站合作,给学生提供高水平的网站后台服务,形成教学互动,实习实训丰富的教学资源平台。另外,在师资建设方面,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坚持以专业带头人为主导,“双师型”教师培养为重点的原则,我校对现有教师通过经济补助等手段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积累实际工作经历。经过三年多的专业建设探索,我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计算机应用专业在困境中得到了发展,逐步实现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专业体系。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2]温涛.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建设参考方案.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课程开发工学结合
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英语课程开发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工学结合模式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研究
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