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尕斯N1—N21油藏稳产思路浅析

2013-09-16孙恒博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3年9期

【摘 要】目前尕斯油藏已经从稳产期逐步向产量下降期过渡,如何延长油藏的稳产时间,是以后油藏治理的核心工作,但油藏面临含水上升快,新增停躺井、欠注井不断增多,措施效果逐年变差,等问题,油藏持续稳产难度越来越大。通过几个方面稳产方式的探索,为今后开发提供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稳油;高含水井组;次非主力层

1.油藏开发现状

尕斯库勒油田N1-N21油藏位于柴达木盆地茫崖坳陷内,探明地质储量4604×104t,叠合面积18.3km2。可采地质储量1474.28万吨,标定采收率32.02%,2012年年产量为56.36万吨,采油速度1.20%,累计产油1003.35万吨,采出程度21.79%,剩余可采储量470.93万吨,剩余地层储量3600.65万吨,储采比仅8.35,自然递减率14.53%、综合递减率9.15%,含水上升率2.27%。

2.油藏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油藏开始60万吨产能建设以来,油藏产液量、产油量、注水量逐年上升,但从历年产量构成曲线分析。措施效果逐年变差,含水上升较快,油藏上产后实施持续稳产难度较大,油藏开发存在的问题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新增停躺井、欠注井不断增多

(1)全油藏因套损失去水驱控制的储量达到350万吨,占地质储量的7.6%,其中上盘Ⅱ上、Ⅲ、 Ⅳ下分别达到11.2%、12.4%、14.5%。目前全油藏共有套损井91口,2012年大修恢复19口,大修失败22口,后续待作业15口,其他套损35口。严重制约油藏注水,限制了油藏分注率的提高。

(2)从目前二更、三更井前期老井封堵情况分析,部分老井错断位置未封堵导致新井转注后造成层窜;

(3)部分调剖井后期钻停后,导致调剖剂返出,造成欠注。

2.2水驱控制、动用程度低

受砂体“小”的影响,水驱控制程度仅45.32%,低于开发纲要要求。在精细油藏描述的前提下,根据砂体展布加密调整,是提高水驱控制程度的有效途径。

提高水驱控制程度主要做到三个结合,充分利用地质研究成果,重构地下认识体系,重构砂体注采井网,以现井网为基础开展加密调整。要做到建产与老井利用相结合、建产与完善井网相结合、建产与水驱控制评价相结合。

3.下步稳油思路分析

3.1井组增注稳油

随着油藏井网逐渐完善,靠单一的产能建设来达到油藏稳产的空间越来越少,因此,在对油藏开发资料进行系统分析之后,发现部分区域地层压力较低,区域油井供液能力不足,有提液潜力。考虑通过对该区域注水井进行増注,来平衡注采关系,恢复地层压力到合理的范围。提高低压区单井产量。

3.2转注稳油

目前N1-N21油藏正处于井网加密调整阶段,井网逐渐趋于合理,但从分层系来看,部分层系井网还不够完善。由于油藏地质条件先天不足,成岩作用弱,储层非均质性强。在油藏注水开发的过程中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特别储层水驱储量控制程度和储量动用程度偏低;地层压降过大。依靠自然能量开采难道越来越大,产量递减快。油藏稳产的基础不够牢固,因此要实现尕斯中浅层长期稳产,就必须首先完善各个层系井网,及时补充地层能量。特别是上盘Ⅰ层系和下盘层系,至今没有形成合理有效的注采井网,不利于油藏长期稳产。油藏注采井网不完善的区域,应该加大转注力度,及时弥补该区域地层亏空,真正实现温和注水,降低一线油井的自然递减率。

3.3Ⅱ下层系高含水井组治理

目前尕斯中浅层处于含水快速上升期,部分区域已经达到高含水,所以,针对高含水治理工作已经刻不容缓。由于目前高含水治理主要是通过对注水井的调驱、调剖,高含水层段的封堵,补孔,以及周期采油等方式来治理油井高含水。从2010年高含水治理来看,水井调驱、调剖效果不明显,找堵水效果也一般,补孔效果好,但目前高含水区域的通过补孔来解决油井高含水的空间越来越少,也就是可补层越来越少,在以后的高含水井治理中不能作为长期治理手段。周期采油,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油井的高含水问题。因此,要探索新工艺和新方法来尝试解决高含水问题。在高含水井治理中,可以考虑脉冲注水方式。

3.4次非主力层动用

目前尕斯库勒油田N1-N21油藏已进入中含水开发阶段后期,主力层已经基本动用,因此单一依靠主力层生产,油藏长期稳产的基础较差,结合测井解释技术的发展,对前面解释资料重新解释发现,次非主力层开采潜力较大。全油藏主要测井采用581、3700和5800测井系列,并且尕斯N1-N2储层的识别主要依靠自然电位,辅以自然伽玛,物性主要依据声波时差,流体性质的判别主要依靠电阻率,而自然电位、深感应测井曲线纵向分辨率均在2m以上,因此在测井处理解释结果统计分析表中将厚度小于2m的储层定为薄层。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尕斯N1-N21油藏储层本来就较薄,统计以前解释的1-2m厚度的层占总层数的39%,说明目前精细解释已经识别了1m以上的层(当然部分层还是受到围岩的影响解释不一致),目前以厚度小于1m的地层为薄层,厚度小于0.5m的地层为超薄层。而一般定义薄层是指厚度为5~60cm的地层。说明尕斯中浅层薄层界限划分比较粗略,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薄层,油藏要实现后期较长时间的稳产期,就必须考虑次非主力层的动用程度。并且在以后的生产中,将次非主力层的开发作为一项长期的研究工作。

4.结论

随着油藏产能建设空间越来越小,稳产难度的加大,今后油藏稳产工作的重点主要依靠老井的综合治理,降低老井三率(含水上升率、自然递减率、综合递减率)。因此以上四方面的工作是油藏后期的稳产开发的探索与尝试。

参考文献:

[1]季华生编. 2009.油田注水新思路的探求与实践.石油工业出版社.

[2]方凌云,万新德主编.1997.砂岩油藏注水开发动态分析.石油工业出版社.

[3]加内什C.萨克尔,阿普杜勒.萨塔尔编.2001.油田注水开发综合管理.石油工业出版社.

作者简介:

孙恒博,助理工程师 2011年毕业于西安石油大学地质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