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

2013-09-16吴鹏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3年9期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吴鹏

【摘 要】人与自然长期相处的经验表明,自然具有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对于这些客观规律的把握和应用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是人在遵循客观的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情况下,实现以人主导的、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自然规律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不断探索建设新中国的道路和途径,新中国成立90多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们对发展的模式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新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新的、科学的发展理念。

一、 以人为本的涵义

1.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是以现实的人为基础

现实的人是社会性的存在。现实生活中的人是从事生产劳动的人,以人为本思想研究必须从人们进行物质生产的物质条件出发。现实的人只有在一定的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存在,离开一定的社会关系,人就不可能作为完整意义上的人进行生存,而且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才能获得发展,并随着社会天系的变革而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

社会上也流行一句话,“我为人民服务,就是不为你个人服务”,这就是明显地没有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而是把人民的概念变成了一个虚幻的、文本的概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是如此,以人为本,就是以现实的人为本。所有的发展都要以涉及到的人民为基础,尽量地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切切实实的需求和利益,而且照顾到社会整体的综合发展,这样才能保证发展的科学性和长期性。

2.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是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中来体现人的主导地位

第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可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而且在大自然面前,人具有主动作用,不是被动地接受自然的限制,更不是一切听从自然的安排,而是利用人的能力和智慧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为人所用。在这种关系中,人摆脱了自然的束缚,具有根本性的作用。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我们从自然界已经掠夺了过多的资源、能源,现在不得不面临重大的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就是要改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这种可持续发展,还是必须依靠人的主观能动性。

第二,在人与经济的关系上,人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实现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一切经济发展的目的。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不正确,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社会发展缓慢,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快速发展经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工作目标。我国经济以GDP作为衡量指标,各个时期和各个区域以经济增长来衡量社会发展的程度,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手段当成了最终目的。只要经济搞上去,只要GDP增长速度快,就说明发展搞得好,忽略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更没有顾及到环境的代价、能源的危机等问题。长期以来,以GDP作为发展的重要指标、作为政绩衡量和干部升迁的标准,一些地区为了追求GDP的快速增长,虚报夸大、甚至不顾长远利益,过度开发、粗放经营,扭曲了实绩的真相,造成了比例失衡,损害了全面协调持久发展,发生了数字腐败,影响了正确决策等。破除对GDP的迷信,要求建立适应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因为有些发展是无法用GDP来衡量的,比如说城市绿化建设、居民居住环境、社会治安等等,这些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无法单纯用GDP来衡量。值得注意的是《十二五规划建议》及其说明,不但没有提出GDP目标,而且连GDP也没有出现。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淡化片面地以GDP增长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3.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是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目标

胡锦涛明确指出:“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马克思主义一直就十分关注人、关心人,十分重视对人的问题的研究。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发展的最高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和最高原则。人不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而且也是社会发展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实现共产主义,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可以“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的共同体,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意义

1.以人为本纠正了以物为本的片面发展观

改革开放以来,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以物为本的思想。我国为了恢复经济,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中国经济建设的总体战略部署:第一步目标,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已基本实现;第二步目标,1991年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目标,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这在当时为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明确的指导作用,但是由于后来对三步走战略的片面认识,我们把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标准。这只是一定阶段的奋斗目标和路线,经济建设不是唯一目的,更不是最终目的,片面地把经济战略上升为全局的、现代化的战略,导致了发展的不协调。

2.以人为本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劳动还不是人的第一需要,仍然是谋生的手段,特别是引进市场经济体制之后,以物为本的发展观依然存在,对物的依附依然存在;但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如何摆脱对物依附,实现人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目的是实现经济的增长和资源配置最优化,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前者关注的是物,后者关注的是人,这二者之间的矛盾如何协调?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可以说是解决两者矛盾的一种政策导向,就是有意识地突出人的地位,克服市场经济追求利益的本能的倾向。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追求的长远目标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为经济、社会、自然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指明方向。

3.以人为本是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

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并没有现成的道路可以遵循,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苏联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模式。苏联体制上的一些弊端,如高速工业化、优先高速发展重工业、高度的计划经济等,我们也照搬过来,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走的是一条“高积累、低消费”的路子,忽视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甚至是工业的发展以剥削农民等为代价,没有体现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要求。

以人为本的提出是在总结苏联和我国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我们纠正了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特定的苏联模式存在的偏差,也纠正了我们在经历十年动乱后,在急切心情下发展经济的片面发展观的缺陷。最终,我们把以人为本作为协调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实现了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试析绿色发展对科学发展观的创新
科学发展观指导视角下的工会工作创新与水平提升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规划方案设计思路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对宪法沿革的几点思考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