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学视野下江口回族镇居民生活状况分析

2013-09-16王文利

商洛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江口回族史记

王文利

(陕西中医学院 社会科学部,陕西西安 712046)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团结对国家、社会的稳定至关重要,田野调查法作为社会学、民族学的重要研究手段,以其自身独有的真实性、可靠性、形象性在研究中发挥着强大而有效的作用,林耀华在《民族学通论》[1]中详细论述了民族学的实地调查法,为实地调查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关于民族学实地调查的运用研究颇多,白绍业[2],穆殿春、李宛[3]均以实证的形式,探讨了当地民族关系状况。本文采用民族学社会调查法深入陕西回汉民族共居之地收集资料,用图表形式展现当地回汉民族的和谐互助,分析陕西回族镇民族关系融洽的原因和价值,从而为我国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一、文化相对论意义上的江口回族镇居民生活印象

早在20世纪初美国历史学派代表人物博厄斯(Franz Boas,1858—1942)就提出“每一种文化都有自身的价值,都有自己的逻辑、理想、世界观和道德观,不应该用自己民族的一套标准去衡量其他民族的文化”[1]124,在此基础上,博厄斯的学生赫斯科维茨(M.Herskovits,1895—1963)做了深入阐发,发展为二战后西方民族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文化相对论学派。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每一民族的文化都具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都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并与其经济条件相适应。文化价值没有共同的等价物,不能用欧美的道德观念作为评价其他民族文化的尺度,人类学应该维护每个民族独立发展的权利”[4]74。与博厄斯相比,赫斯科维茨有了更实际的解释,他指出“文化相对论的最核心之处是认为社会的稳定和和睦来自对不同特点的尊重,来自互相尊重,强调多个而不是一个生活方式的价值,是对每个文化价值的肯定。应以寻求了解和协调为目的,而不是毁坏与我们不相吻合的东西”[5]。

如果用文化相对论的观点来分析陕西省宁陕县江口回族镇居民的社会生活,显然他们的生活特点是围绕意识上相互尊重各自的文化价值,生活中互相交流帮助,从而形成稳定社会,发展自我的行为方式。

江口回族镇驻地江口街东江大道中街,北距西安102 km,位于宁陕县城东北85 km,210国道1038 km处;东邻金川镇雨淋坝村,西连皇冠镇,南交旬阳坝镇,北接广货街镇及户县涝山谷乡,辖江镇、江河、高桥、双河、新庄、冷水沟、沙坪、竹山、新铺9个村,1个社区,34个村民小组。全镇2573户9086人,其中回族636户2371人。

(一)回汉相互尊重

江口回族镇作为一个回汉共居的地区,有着相互尊重的生活传统,其中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在该地的有效实施,为和谐的民族关系提供了制度和物质保证。该地民族政策的执行较为有效,能使两族民众都感受到国家政策的实惠。从而也引导了他们对国家政策的关注。在对当前民族政策了解状况的调查中(如图1①所示),有88%的回族居民对民族政策有所了解。在问及是否享受到民族优惠政策时,有80%的居民回答肯定,其余的20%没有给予肯定的回答,或为已受到优惠但未将其归入优惠的情况或为其他。总体来说该地民族政策落到了实处。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在访谈中有部分困难户认为,国家的补贴在到达村上的分派过程中有不均现象,从而造成享有优惠条件的住户没有享受到实惠,可见在分配环节中的权利运用和监督管理方面还有待完善。但换个思维来观察这种不公的症结,却反应着当地民族之间的平等状况,因为这种不均并不起因于民族差别对待。此外,在当地民众心目中对国家政策心存感激。以教育为例,江口镇现有初级小学6所,完全小学6所(含中心小学2所),初级中学1所,在职教师121人,在校学生586人②,学校实行回汉同班制,回族学生全部享受“两免一补”政策。为了充分尊重民族宗教信仰,政府拨款为江口中学回族学生修建了民族食堂,且回汉学生共用。民族差异在这种平等,相互了解支持的氛围中弱化,各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相对趋同。

在其他民族风俗习惯对本民族生活影响方面(如图2所示),21%的回民选择了有,只有5%的汉民选择了有,可见 80%的民众认为其他民族风俗习惯对自己没有影响。当地回民最隆重的节日是开斋节,但依照汉族的习俗也过春节,甚至有部分回族居民隆重地过春节只是不放炮不贴春联罢了。汉族居民过着传统的节日,不过开斋节,但在开斋节之日部分人也去清真寺祈求福祉。可见当地居民在习俗上自由选择,回汉之间的生活习俗并无障碍。

(二)回汉文化价值相互肯定

江口回族镇回汉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各自的文化价值得到相互尊重,并未苛求一致,而这种宽容的态度恰恰弱化了差异。对各自的生活方式并不敏感,并不好奇,正是这种和而不同大大消弱了民族差异而加强了邻里和谐。

江口回族镇宗教信仰构成中,回族无一例外信仰伊斯兰教,而汉族有15%信仰佛教,15%无宗教信仰,7%为民间信仰。由此看来,伊斯兰教在当地影响较大。但实地调查发现当地回民在对宗教的信仰程度上并不严格(如图3所示),由于农忙或外出打工,有3%的人根本不去清真寺,有47%的人有时间偶尔去,44%的人经常去,只有6%的人每天都去清真寺,包括阿訇等教职人员。据来自张家川的江口镇清真寺马阿訇称,当地无法培养阿訇,需要到外地聘请。平日到清真寺做礼拜的回民极少,主麻日仅有十几位六七十岁的老人和妇女到清真寺做礼拜。也没有人能够在家里严格进行五功,宗教意识的相对弱化,由此带来了一些生活观念上的改变。

以婚姻观念为例(见图4和图5),由于宗教习俗,回族有可娶汉女但不可嫁汉男的观念,虽然无论娶嫁汉族一方都要加入信仰伊斯兰教的行列,但问卷显示,35%的回族仍不愿回汉通婚,相比之下,汉族对此的观念更为宽容,只有25%的人持反对态度。事实上回汉通婚这种曾在回族思想中很难接受的现象,在当地已有了很大改变,在访谈中获悉即便是老人反对回汉通婚但同时他们明确表示在他们的孩子或亲戚、朋友中已不乏回汉通婚之例,并且认为双方若坚持选择回汉通婚,父母也能妥协接受。

(三)回汉经济生活、教育观念、生育观念趋同

江口回族镇居民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经营矿业、经营工商业、务农、山货、外出务工。该地经济大宗是采矿业,主要产品有钼精粉;“夜蓝钻”产值16 346万元,江河的久鑫铁矿,冷水沟金矿等;全镇有零售批发店铺319户,其中旅店24户,餐馆17户,农家乐26户,个体诊所17家;全镇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粮食总产量815余万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350 kg;此外拥有冷水沟为主的野生猪苓生产基地,并有天麻麝香、黄柏等,年产量约为24 000 kg;该地盛产猕猴桃、板栗、核桃、木耳、香菇、生漆、蜂蜜等,仅核桃产量均在160 t左右,居全县首位③。这些自然资源回汉居民共同开发、共同劳作,收益并未有因民族而分别对待现象发生。

在收入调查中,居民有保守倾向,调查资料显示,66%的人认为月收入在1 000元以下,这也与受调查者所从事的职业有关,不能代表当地整体经济情况。但当地的消费水平与收入不成比例。以江口镇为例,在调查中发现当地的物价如日常用品、蔬菜水果的价格与西安市相当,当地居民早餐费用基本在4元以上,这种支出与调查资料数据中收入相矛盾,可见对收入的调查还需完善。此外,当地居民多种经营,其经济状况良好的态势还表现在受调查者的年龄分布上,如图6所示。当地青壮年劳动力充足,无老龄化现象,显示出当地有吸引劳动力的就业途经,居民乐于在本地工作生活。

在收入分配中(如图7所示),当地居民中,2011年收入比2010年增加的占调查总数的46%,包括41%的回族和55%的汉族;基本不变的也占总数的46%,包括50%的回族和40%的汉族。可见,在财富增长上汉族比回族稍有优势。

虽然在访谈调查中经济收入一项很难精确,但大致上显示了当地回汉经济并无明显差距,但仍存在贫富差距,回汉均有富户也有贫户。

经济生活的相对稳定与回汉杂居和睦共处现状使回汉日常生活和观念较少体现民族差异,而更多地体现地域特色。当地无论回汉民族都重视教育,对孩子的期望较高;在生育问题上体现优生优育的倾向,这种理性的观念在未来提高人口质量上必将有积极作用。调查对象的学历构成如图8所示。该镇地处山区,这种文化结构体现了当地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这对经济的发展,观念的转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文化生态学意义上的江口回族镇居民生活成因分析

文化生态学的概念是美国人类学家朱利安·斯图尔德(Steward,J.H.1902—1972)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文化生态学是从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角度来研究文化产生、发展、变异规律的一种学说[4]325。

斯图尔德的研究视野在于解释文化变迁的成因。他的文化生态学注重“文化核心”和“次要特质”两方面的研究,前者指与生产和经济活动最有关联的各项特质之集合,如社会、宗教、人口、居住条件、亲属结构、生产资料等。后者指与文化核心没有紧密关系的特质,如创新和传播。

如果用文化生态学观点来解释江口回族镇居民生活状况成因的话,显然是当地民众对山区环境与回族小聚居回汉大聚居居住格局的适应,从而引发的生活变迁。

(一)山区环境

江口镇地处秦岭中段南麓,洵河上游,是古子午林荫道的必经之路和重要驿站。东西长29 km,南北宽18 km,总面积473 km2。本镇西北高,东南低,洵河由北至南纵贯境内,境内流长5 km。江河由西北贯穿东南,境内流长40 km,至江口注入洵河。因此,该地水力资源比较丰富。全镇有25度以下耕地面积约5 118亩,多分布在江河、洵河两岸,人均耕地0.55亩,其中水田1 607亩,旱地3 511亩。以高桥村为例,该村为宁陕县重点扶贫村,地处江河上游,处于半高山,海拔1 100 m,有村民355户,1 072人,70%为回族,是江口镇回族镇两大回族聚居区之一。由于地形原因,村中耕地稀少,有20%农户无田地,农业发展受到制约,以山货收入和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人均月收入在600-1000元。该村东距210国道15 km,交通不便④。

最初全镇由于耕地面积少,又无规模化的其他产业,致使当地整体经济落后,回族居民们整天忙于生计,没有时间至清真寺做礼拜接受经堂教育,再加上外出打工者居多,无法保证规律的礼拜次数,全镇没有形成浓厚的宗教氛围。其次,贫困闭塞的生活,致使居民们遇到困难必须寻求就近邻里乡亲的帮助,村民们流传着回民是汉母回父的后代,亲戚关系基本都集中于本村或本镇,艰苦环境下生存中回汉两族千丝万缕的联系,也造成了各自民族意识的淡漠。

随着扶贫综合开发的实施,江口回族自治镇创出了一条“果、药、畜”产业链。果以板栗、核桃、野生猕猴桃为主,板栗园面积达3万亩;核桃面积超过3 000亩;野生猕猴桃年产量达28 t。药以天麻和猪苓人工栽培为主,天麻年栽植10万窝以上,猪苓达600亩。畜牧养殖活跃,生猪年出栏8 000头,羊出栏1万只左右。木耳、香菇、生漆、魔芋等土特产品量大质优,野生药材有五味子、金银花、桔梗等产量较丰,是陕南山区较大的林特产品集散地④。此外,该镇拥有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更是全镇产业的大宗。

近年外出务工人员由于本镇的产业吸引纷纷回归,虽然政府重修了清真寺,聘请了教职人员,但已经形成的宗教氛围,依然维持了他们并不严格的宗教特点,生活中很少注重信仰的差别。在对孩子的教育期望上,回汉居民有同样的愿望,都希望孩子接受学校教育。现代化的信息与致富机会吸引了回汉两族的注意力,时代气息进入了民众的生活,但求同存异的传统,依旧维持并得以深化。

(二)回族小聚居回汉大聚居居住格局

随着政府对居住在偏僻山沟的村民实施了异地搬迁。江口镇回族群众生存条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至2009年,累计搬迁502户,1 980人,建房6.8万平方米,其中新建街道式移民新村2个,集中点8个。这样原在山上聚族而居的回族民众迁至山下,与汉族民众的接触更为密切。交错杂居的状况使回汉两族经常互相帮忙,在红白喜事中体现得最为明显,汉民在回民家帮忙时跟随回民吃清真席面,汉民在准备招待回民时,邀请阿訇念经宰牲畜,以便回民朋友来吃席。两族情感在耳濡目染,相互协助中更为亲近。

三、民族学意义上的江口回族镇居民生活状况价值分析

近期中国民族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进一步深入开展国内各民族的研究。包括中国的民族关系及其所起到的作用,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主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的文化变迁等。此外,继续加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问题的研究,依旧是重点[1]180。

宁陕县江口回族镇居民生活状况的最显著特征是这里回汉民族关系融洽,江口回族镇地处山区,政治辐射远没有城市强烈,并且交通,经济并不是很发达。但回汉居民团结进步,曾两次被评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受到国务院的表彰。调查中多次发现一些细微的生活细节均体现着这里回汉民众的宽容和谐,比如当地清真食品深受回汉民众的喜爱,小商店的食品大都印有清真字样,表明汉族饮食习惯已受到回族饮食的较大影响,并被很好地接纳。但汉民对猪的饲养,对大肉的食用,回民也似乎能够接受,比如该镇政府工作文件中显示2008年该地猪、牛、羊、禽饲养量分别为6 545头、1 647头、1 800只和6.56万只。可见全镇居民生活方式互不干涉,互相理解,更为注重地域感情。90%的人认为,家中大事需求助时,并无民族或宗教限制,只要肯来帮忙不考虑其他因素。

江口回族镇居民生活中体现的和谐观念,发展了民族文化。回族居民的饮食、宗教得到了同村同镇汉民的理解和支持,甚至汉民加入清真行列,生活中有困苦想要祈求保佑实现愿望的汉民也会在回民的节日里去清真寺祈祷。尤其是伊斯兰教的施济善功观念更对当地民风有积极的引导。伊斯兰教的施舍并不仅限于钱财、物品,而且教人以有益的知识,传人以谋生的技能、命人行好、止人作恶、对人美言等均属于施济的范围[6]。这些观念多出于回族居民家庭口耳相传而来,更具生活性与广泛性,或多或少影响着当地的淳朴民风。

江口回族镇居民生活风貌体现着回族传统民族文化和汉族现代文化的完美结合,并且将两种文化与时俱进的一面相互映衬得恰到好处。居民之间更多的是邻里相亲,所有人最关心的不是二者生活方式的差异而是如何共同发家致富,如何过上好日子,如何“两世并重”。可以说,江口回族镇居民思维的焦点已超越了民族界线而定位于共同发展家乡,创造富裕的生活。他们的愿望是交通上能与西汉高速相连,更好地推广当地的特产和开发当地旅游资源,比如,位于西汉高速公路秦岭一号隧道出口的七亩坪是一个集原始森林、高山峡谷、山地草甸、溶洞群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胜地,此处急需开通一条连接西汉高速的通道,以开发当地资源。

江口回族镇居民生活中所体现的和谐民族关系,淡化了民众的民族意识,凝聚了国家意识。在访谈中当问及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时,受访问者全部回答首先认同自己是中国公民,其次才是回族,体现了“先顾大家后顾小家”者复其身。

数种点校本《史记》皆作如上标点。然孙愫婷又指出:“‘大小’指大小奴隶,见《云梦秦简·仓律》《封沴式》。二字应属下句,作‘僇力本业’的主语。”[7]因此《宋本史记注译》将此句标点为:“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4]2189

三、古今对译——最完整最全面

还需要指出的是,迄今为止,已经出版的有白话翻译的《史记》也有很多。其中龙宇纯等译《白话史记》、王利器主编《史记注译》、吴树平等《全注全译史记》、萧枫主编《史记:文白对照全注全译史记》以及台湾十四院校六十教授合译的《白话史记》,皆言将《史记》一百三十篇全部译出。然而,对于《史记》中的十表,这几部书又都只是译出了序言及附录,对于表内的具体内容,则不予翻译。尽管表格中内容给人的感觉似乎是较为简略,甚至只是标示性的文字而无详细的内容叙述,然而实际上却不尽然,有一些表格中同样有着叙述性的文字。因此并非完全没有今译的必要。

《宋本史记注译》对于《史记》中的十表,不仅如前人译出了序言及附录,还将前人一直未曾翻译的表中内容一并译出附于每格正文之下。对于表中过于简略的行文,在今译的过程中则补出其省略的主语等,使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表格内容。

综上所述,《宋本史记注译》不但很好地在内容与形式上保留了宋本《史记》原貌,在断句标点上较目前通行的标点整理本《史记》有所改进,而且对《史记》一百三十卷包括十表表格中的文字全部进行了今译,使其可以称得上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史记》全译本。因此,该著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1]张新科.史记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安平秋.史记研究集成:第2卷:史记通论[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

[4]霍松林,赵望秦.宋本史记注译[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

[5]张家英.中华点校本《史记》标点举误(续二)[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4(4):41-43.

[6]董志翘.史记校点疑误(续)[J].贵州文史丛刊,1990(2):110-115.

[7]孙愫婷.《史记》标点商榷[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5(6):47-48.

猜你喜欢

江口回族史记
鹿寨江口宝塔与柳宗元诗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江口沉银”的时代价值探析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回族文献目录工作述评
回族族称起源新辨
泉州湾洛阳江口2种红树林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比较
从《家谱》看吉林回族的源流与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