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元曲《凭阑人·寄征衣》英译

2013-09-14晶,张

皖西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元曲视野译者

袁 晶,张 明

(安徽大学 外语学院,安徽 合肥230601)

唐诗、宋词、元曲作为我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三座高峰,其成就举世瞩目。作为一个“诗歌的国度”,我国古往今来的优秀诗歌枚不胜数,历来被人们传诵不衰。作为我国元代文学发展的最高成就,元曲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席。相较于唐诗宋词的英译,元曲英译历来被视作“难中之难”,甚至有些学者认为:“元曲不可译。”周方珠教授《英译元曲200首》的问世,不但证明了元曲可译,而且可以翻译得近乎完美,在文本结构和意境传达上与原文本保持高度的一致。因此,本文选取元代名家姚燧所作的元曲《凭阑人·寄征衣》及周方珠的英译文为研究对象,侧重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接受美学理论对于元曲翻译的新启示、新思路。

一、《凭阑人·寄征衣》及周方珠英译

周方珠教授的《英译元曲200首》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元曲英译文,推动了元曲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成为元曲翻译界的翘楚。本文选取《英译元曲200首》其中的一曲《凭阑人·寄征衣》及其英译为例,具体阐述接受美学理论在周教授英译本中的体现,以下为《凭阑人·寄征衣》的原文及其英译本:

【越调】凭阑人·寄征衣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周方珠教授将其翻译为:

Sending the Traveling Coat

To the Tune of Person Leaning on the Railing

You'll not return if I send the coat,

But if I don't,you'll feel cold.

Send or not?

It tortures me a lot.

《凭阑人·寄征衣》是元代散曲名家姚燧的作品,全曲仅用寥寥24个字便描绘出了妻子为征战的丈夫是否寄衣的复杂心情:不寄衣怕夫挨冷,寄去又怕丈夫不归,读来让人难免有“悔叫夫婿觅封侯”的慨叹。乍读此曲,感觉平淡如水,但深思之后,却着实耐人寻味。全曲没有出现一个“思”字,但是字里行间却处处流露着思念,想象着一位妻子思夫情之切、意之真,读来感同身受。寒衣寄与不寄实际上是一对矛盾,令少妇左右为难、难以定夺,然而实际上却是高度统一的:寄与不寄都是妻子对离家久远的丈夫刻骨铭心的思念,这种矛盾在少妇深深的爱与思念之中实现了统一。

周方珠的英译版与原作一脉相承,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虽寥寥数笔却道出了一位少妇为外出征战至今仍未归来的丈夫寄寒衣时的踟蹰、忐忑思绪。虽然这首元曲只有四句话,但是读来却能感受到少妇内心的无尽独白,在译作之中,周教授选用第一人称手法,即站在思妇的立场,以思妇的口吻来叙述对丈夫的挂念,语出肺腑,产生了一种“天然去雕饰”的艺术效果。周教授的译本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作的语言结构,再现了原文本的意象和意境的模糊美,重构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完美诠释了原作的言外之意和境外之情。

二、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解构与重组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是本世纪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初在联邦德国兴起的一种文艺批评理论。传统的文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只有一种绝对的意义,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只能是被动地去接受。然而,接受美学坚持“读者中心论”,认为作家写了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读者从文本中发现了什么,正是读者的参与才使得一个文本变成了作品,读者的阅读活动、接受程度,对作品的意义、价值及历史作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接受美学理论将读者纳入文学研究的视野,改变了以往文本中心论的文学评论观,确定了读者在文学评论之中的作用[2]。

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是汉斯·罗伯特·尧斯和伊瑟尔。尧斯提出了“期待视野”(horizon of expectation)这一概念,他认为作品的意义是读者从原文本之中发掘出来的,读者的经验、素养、情趣等为读者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幻化为读者的潜在心理图式,唤起读者的期待视野,进而对作品进行深度的解析[3]。伊 瑟 尔 提 出 了 “召 唤 结 构”(Appealing Structure),他认为文学作品的空白召唤着读者并调动读者自身的内在心理图式对文本进行再创造[4]。

在接受美学看来,作品的意义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文本本身,二是读者的赋予。文学作品具有许多的“不确定性”(Indeterminacy)和“空白”(Gap),因而在翻译中,译者作为原文本的读者和译本的作者,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值得进一步探讨。另外,读者期待视野的满足程度和原文意境美感是否得到较好的传递也成为译品成败的关键因素。接受美学理论一方面提高了读者的地位,拓展了文学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多元内涵。

本文基于接受美学的视角,在解析《凭阑人·寄征衣》的基础上,试图再现译者在翻译中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及其读者对原文本和译本期待视野的接受度,从而分析译本对于原文本意境美的传达度、再现度。周方珠教授的英译文非但没有磨蚀此曲的美感,反而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对读者的前理解进行激发,对读者形成了强大的感召力,使读者在阅读、思考、想象的动态过程之中完成了对作品的鉴赏与接受。

(一)接受者的主体地位

众所周知,文艺美学与批评业已经历了“作者中心”、“文本中心”和现如今提倡的“读者中心”3次转变[5]。接受美学者认为读者是文学接受的主体,改变了以往将作者和文本凌驾于读者之上的状况[6](P5),着意于文学读者的接受和理解,基本上不考虑文本的语言和结构,而重点研究读者的审美和期待,使得诗歌的整体审美效果能够在译入语中得到更好的表达。

伊瑟尔指出:文学作品中包含着许多意义空白和意义的未定之处[7],这些是作者向读者传达文意的桥梁,促使读者在各项前理解的基础之上形成所谓的召唤结构,寻求原作的意义和内涵,召唤着读者对作品解读。因此,读者的主体作用不容忽视。在元曲《凭阑人·寄征衣》及周教授的英译本比较中,我们会发现原文中并未出现第一人称,但是只要读者对文本进行解读,便会发现是一位妇人在是否为夫君寄寒衣的所思所想。从此首元曲观之,思妇将丈夫是否归来寄托在一件征衣之上,但是试想征衣的寄出与否与丈夫的归来与否似乎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此便不得不促使读者进一步深思:是什么主宰着征夫的命运?元曲的主题呼之欲出,曲调之悲凉氛围随之更为浓烈。

周教授作为原元曲的读者和译者,直接在译本中将第一人称体现出来,可谓是译本的一大亮点,不仅点明了说话者,而且为整首元曲定下了思夫盼归急切心情的基调,可谓画龙点睛。周教授基于个人的经验和理解,牢牢地抓住了此首元曲的情调,其译本所表现出的思想内涵浓缩于语言的音律之间,使读者切身感受到英译本语言的张力与美妙。

(二)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方梦之先生认为:“译者的主观能动性”意味着译者的主观性的动态[8](P40-41)。译者的主观能动性是译者作为翻译主体主观的动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权作出选择和决定。在接受美学的指导下,下面从格律、语体和意境上来简要分析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探究文本美感的再现。

1、格律美的传递

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四声的变化构成了语音的抑扬顿挫,体现出汉语声调之美。英语是表音文字,利用轻重音的搭配构成步律。从音韵上分析可以得出,英语诗歌的格律为“轻重律”,而汉语诗歌的格律则为“平仄律”。在古代,平声为平,而上声、去声、入声为仄;自元朝之后逐步形成阴平、阳平归平,上声、去声归仄,入声取消的格局。

下面,简要分析散曲《凭阑人·寄征衣》及其英译文的韵律。在分析散曲格律时,以“-”代表平声和轻音,以“=”代表仄声和重音。

从上述诗歌的英汉格律划分,我们可以看出,散曲单调共24字,4句诗歌,并且都押尾韵“an”韵。周方珠教授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其译文大体上遵循了英文诗歌轻重音交替搭配的原则,且译文较为简短,仅仅26个单词便完成了诗歌的美感传递。另外,对照原文与译文,我们不难发现,译文的押韵格式为abaa,虽与原文本的行文样式稍有不同,但这种在句式上长短不同的诗行却与原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加上尾韵的使用,完美传递出散曲所蕴含的情感。如在译文中,译者使用了尾韵/t/:“coat”和“not”以及“lot”,不仅再现了原文本的音韵美,而且将少妇的思虑“衣服”、“冷”和“寄”与“不寄”的两难,完全地再现在读者眼前,引领读者深思。

2、语体美的再现

语体又称为语言的功能风格,指各种社会活动领域中因为环境和对象的不同,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所形成的词汇、句式结构、修辞手段等一系列的语言材料特点的综合[9]。1961年美国的文体学家Martin Joos将英语的文体分为5类,分别是拘谨文体、正式文体、商议文体、随意文体和亲昵文体[10](P91)。

仔细分析《凭阑人·寄征衣》的语体可以发现,姚燧采用第一人称直接叙述的口语体,把“君”作为诉衷肠的对象,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挚爱情感率真地表达出来。周方珠教授的译本依照原文本的格式,用一种亲昵的文体、第一人称的手法代替女主人说话,直接把“I”作为全文的中心,将“君”直接翻译成“you”,这样就把读者当做知音人,不加掩饰地表明内心的情感。这种表达方式无疑会给读者以共鸣,其情之真意之切的流露,对读者产生强大的感染力,语体之美跃然纸上,扑面而来。

3、意境美的表达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范畴,是文学作品之中作者所描绘的客观物象与主观的思想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11]。接受美学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所关注的不应该只是静态的原文文本,同时也应该考虑译本的动态接受者,意境美能否完美地传达,对于翻译是否忠实原文本至关重要。因此,元曲的翻译除了要传达原文本的基本信息之外,同时还必须传达其审美的信息,只有这样,译本读者才能够体会到原文整体的美感。

首先,来看一下原作品的意境。一曲寥寥数语浅白如同家常话、踟蹰忧思的散曲,却描绘出一位思妇的立体形象,全篇开首两句话,连用四个“君”字,每一个“君”字都寄托着妻子的片片思夫之情,虽无“思”字,却是“思”意全篇,进而情感升华,带出文后两句,描述自己的难处。

其次,来分析译者创造的意境。译者选用两个简单的if引导的真实条件句,表明寄与不寄寒衣的结果,并用转折词“but”进行逻辑上的连接,虽两者均不是女主人公之所愿,但是又无从选择的两难的画面自然而然地跃然于纸上,引读者深思。在翻译后两句时,译者动用自身能动性,对“寄与不寄间”进行演绎将其翻译为一个简单的选择疑问句“Send or not?”,语句虽短,但是却把曲调的悲凉愁思氛围进一步升温,召唤读者深思,意境美之传达,毋庸置疑。

再次,简要分析读者阅读时的意境。作为读者在读译本之时,首先我们会被译者的语言功底慑服,句子言简意赅、选词简短、易懂、押韵;细读之后便会发现其笔调之流畅,即使不知原文本为何的人亦能够像原文本的读者一般品味译本之妙处。

综上所述,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仅能够在挽留原文本的格律和语体美上创造奇迹,而且可以在意境的美感上把原作之美尽数表达。

(三)读者期待视野重构与文本召唤结构

接受美学认为,“期待视野”是一个期待结构,一个假设的读者可能赋予任何一种文本的思维定向,是读者在阅读作品前就意境存在的倾向性,它决定了读者对作品的审美标准。而所谓的重构即为译本读者对信息内容和意境等的期待进行重构。因此,假若译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读者期待视野的审美度超乎预定的期待,读者将会拥有新奇感,阅读将产生独特的审美效果[12]。周方珠教授的译作手法充分满足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在自身能动性的基础上,对读者的期待视野不断重构,从而使作品主题“思”与“寄”始终悬挂在读者心头。

召唤结构是美学的一个概念,由德国著名的接受美学家伊瑟尔提出。伊瑟尔认为艺术作品因布满空白点和未定点而呈现出一种开放性的结构,这种结构本身就在召唤着接受者能动地参与进来,通过再创造将其充实并加以确定。周方珠教授在《翻译多元论》中将文学美的鉴赏过程用以下所示流程图体现出来[13](P274):

文学模糊→文学空白→不确定性→召唤结构→读者的鉴赏接受

由此可见,文学作品的模糊性为作品的理解留下了文学空白,文学空白主要是指语义、意象、句法、命意等留下的不确定意义,这些不确定性在某种程度上说就形成了所谓的文本召唤结构,对读者形成一种无形的召唤力,丰富读者的期待视野,进而促使读者再次审视探究作品,从而重构新的审美视野。

周方珠教授英译本的模糊性主要体现在主题命意的模糊。思夫的少妇到底出身如何,丈夫外出所为何?为何迟迟不归?寒衣寄还是不寄?这些作品中的模糊对于读者的理解留下了空白,紧扣主题,最后一句中用“it”替代少妇一切的忧虑,实现了译本对于读者的召唤,较好地传达了原文本模糊的主题,从而重构了读者的期待视野。

三、结语

《凭阑人·寄征衣》作为元代散曲大家姚燧描摹儿女风情的代表作品,语言凝炼、形象鲜明、曲尽幽微、韵味悠长,短短四句话表达了无尽的少妇之思,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本文采取接受美学的独特视角,从接受者的主体地位、译者主观能动性、读者期待视野重构以及文本召唤结构等4个方面展开论述,重点分析了原文本及其周方珠英译文本的美学体现。文学作品中的空白点,为译者和译本读者在赏读作品之外,再次建立了相同的广阔想象空间,调动了读者在阅读时的主观能动性并结合自身的认知观和审美观,更好地把握住原作的精髓。译者在创作过程中有意识地为读者创造的空白点,一方面对文本形成召唤,满足并超越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接受美学以读者为中心的观念,赋予作品新的内涵与赏读空间。

[1]方建中.论尧斯的接受美学思想[J].求索,2004(5):156-158.

[2]邵 炜.从傅雷《艺术哲学》的翻译看翻译的接受美学[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6):88-92.

[3]管振彬.从接受美学理论到诗歌翻译中的接受者[J].长沙大学学报,2009(5):66-67.

[4]姜建强.论尧斯接受美学中的“期待视野”[J].社会科学辑刊,1992(6):119-123.

[5]马 萧.文学翻译的接受美学观[J].中国翻译,2000(2):47-51.

[6]周方珠.英译元曲200首[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

[7]尧斯,伊瑟尔.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8]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9]王建珍.接受美学视角下意境的功能结构初探[J].山西师大学报,2006(4):81-83.

[10]周方珠.英汉互译原理[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

[11]车永强.意境的接受美学解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3):51-55.

[12]周来祥,戴孝军.走向读者——接受美学的理论渊源及其独特贡献[J].贵州社会科学,2011(8):4-16.

[13]周方珠.翻译多元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猜你喜欢

元曲视野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关系的生存论建构
品读元曲
品读元曲
居· 视野
品读元曲
品读元曲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视野
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