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学习风格、学习策略和英语习得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2013-09-14

皖西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体验型学习策略量表

吴 媛

(天津职业大学 基础课部,天津300410)

一、引言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研究通常以教师及其教学活动为重心。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和个性化教学趋势的出现,英语教学领域研究的重点从“教”转移到“学”,学者逐渐重视学习者个体差异的研究。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即个性特征、情感、动机、学习风格、学习策略等成为研究的重点。在影响学习者的诸多因素中,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被认为最能体现学习者学习方式的个体差异。由此开辟了对学习者个体学习方式差异性的研究,学习风格(learning style)和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y)便成为英语教学研究的焦点。

学习风格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研究者从学习者个体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来研究个体在学习方法、学习进程和学习倾向上存在的差异,从而为分析学习者的动态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提供了新视角,同时为教师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照。有关学习风格的定义,许多研究学者(如 Dunn &Dunn,1979;Hunt,1979;Reid,1984)都有过论述。美国学者 Keefe(1984)认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它是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做出反应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20世纪80年代中叶,Reid(1984)提出感知学习风格(perceptual learning style)的概念,她认为人们通过不同的感官(senses)进行学习,并且都有自己偏爱的学习感官及学习方式。由此,Reid设计了感知学习风格调查量表,并将学习风格分为:视觉型(visual)、听觉型(auditory)、动手型(tactile)、体验型(kinesthetic)、小组型(group)和个人型(individual)。

对于学习者个体差异的研究进一步发展为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刘润清、文秋芳、王立非、Rubin(1987)、O’Malley & Chamot(1990)等人对英语学习策略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Oxford(1990)认为学习策略是学生为提高二语技能而(有意识地)采取的行动、行为、步骤和方法。这些策略可促进新语言的内化、储存、修正和使用。Oxford把学习策略分为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社交策略。

尽管国内外研究学者分别对于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展开了诸多的相关研究,但是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在研究内容上,把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两者结合起来的相关实证研究为数不多。其次,在研究对象上,大多以本科院校学生为主,针对高职学生的研究为数不多。因此,本研究以158名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感知学习风格量表、学习策略量表、学生的高考英语考试成绩和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成绩为依据,探究学生英语学习风格、英语学习策略和英语习得水平之间的相关性。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调研了高职学生英语学习风格的偏好情况、英语学习策略的运用情况以及英语学习风格、英语学习策略和英语习得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是天津市的一所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2012届158名非英语专业的高职学生。这些学生分别来自机电、电气等2个专业。其中男生144人,占总人数的91.1%;女生14人,占总人数的8.9%。

(三)研究工具

1、Reid的感知学习风格量表(PLSPQ)

感知学习风格量表问卷有两部分组成: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级、班级等方面和中文版感知学习风格量表(PLSPQ)。感知学习风格量表由Reid设计,包括6种感知学习风格,旨在测量学生感知学习风格的偏好情况。量表共30题,采用菜克特5分量表的形式。

2、Oxford的学习策略量表(SILL)

学习策略量表感知学习风格量表由Oxford设计,包括6种学习策略,旨在测量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量表共50题,采用菜克特5分量表的形式。

3、英语习得水平测量

为保证数据统计的准确性,本研究采用了被试学生的入学英语成绩,即2012年6月高考英语考试成绩和2012年12月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成绩作为测量英语习得水平的数据。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学生感知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描述性统计

1、学生感知学习风格描述分析

课题组对158名学生感知学习风格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由表1可知,学生在英语学习风格偏好处于前3位的分别是动手型、听觉型和小组型等方面,其均值分别为36.70、34.00、33.71。根据Reid对于感知学习风格的划分标准,动手型是学生主要的英语学习风格,而听觉型、小组型、视觉型、体验型、个人型则是学生次要的英语学习风格。

表1 学生感知学习风格描述统计量表

2、学生英语学习策略描述分析

课题组对158名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运用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由表2可知,学习策略的最小值为1.51,最大值为4.26,均值为3.08。根据Oxford的学习策略使用均值的划分标准,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整体属于中等使用水平。在进行调查的6个学习策略中,学生运用最多的3个学习策略分别为情感策略、补偿策略、认知策略,其均值为3.40、3.25、3.15。高职学生运用较少的3个学习策略分别为社交策略、记忆策略、元认知策略,其均值为2.80、2.92、2.94。

表2 学生学习策略描述统计量表

(二)学生感知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之间的关系

课题组为了解感知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的关系,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来深入研究这一问题。由表3可知,在0.01水平上,视觉型、体验型和动手型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即学生越偏好视觉型、体验型和动手型学习风格,学习策略运用得越好。在0.05水平上,听觉型和个人型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即学生越偏好听觉型和个人型学习风格,学习策略运用得越好。在0.01水平上,视觉型和体验型学习风格与记忆策略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即学生越偏好视觉型和体验型学习风格,记忆策略运用得越好。在0.05水平上,动手型和个人型学习风格与记忆策略与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即学生越偏好动手型和个人型学习风格,记忆策略运用得越好。在0.01水平上,动手型、视觉型、体验型和听觉型学习风格与认知策略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即学生越偏好动手型、视觉型、体验型和听觉型学习风格,认知策略运用得越好。在0.05水平上,个人型学习风格与认知策略与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即学生越偏好个人型学习风格,认知策略运用得越好。在0.01水平上,体验型学习风格与补偿策略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即学生越偏好体验型学习风格,补偿策略运用得越好。在0.05水平上,动手型学习风格与补偿策略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即学生越偏好动手型学习风格,补偿策略运用得越好。在0.01水平上,视觉型、听觉型、动手型和体验型学习风格与元认知策略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即学生越偏好视觉型、听觉型、动手型和体验型学习风格,元认知策略运用得越好。在0.05水平上,个人型学习风格与元认知策略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即学生越偏好个人型学习风格,元认知策略运用得越好。在0.01水平上,视觉型、个人型和动手型学习风格与情感策略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即学生越偏好视觉型、个人型和动手型学习风格,情感策略运用得越好。在0.05水平上,听觉型和体验型学习风格与情感策略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即学生越偏好听觉型和体验型学习风格,情感策略运用得越好。在0.01水平上,体验型和动手型学习风格与社交策略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即学生越偏好体验型和动手型学习风格,社交策略运用得越好。在0.05水平上,视觉型学习风格与社交策略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即学生越偏好视觉型学习风格,社交策略运用得越好。

表3 学生感知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的相关系数及显著性检验表

(三)学生感知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与英语习得水平之间的关系

1、学生感知学习风格与英语习得水平之间的关系

为进一步探究学生感知学习风格与英语习得水平的关系,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由表4可知,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个人型学习风格与英语习得水平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即学生越偏好个人型学习风格,英语习得水平越高。

表4 学生感知学习风格和英语习得水平的相关系数及显著性检验表

2、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与英语习得水平之间的关系

为进一步探究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与英语习得水平的关系,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由表5可知,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英语学习策略和英语学习策略中的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等与英语习得水平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即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策略和英语学习策略中的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等方面运用得越好,英语习得水平越高。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英语学习策略中的补偿策略和社交策略等与英语习得水平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即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策略中的补偿策略和社交策略等方面运用得越好,英语习得水平越高。

表5 学生学习策略和英语习得水平的相关系数及显著性检验表

四、启示

研究结果表明,动手型是学生主要偏好的学习风格,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整体运用属于中等使用水平。学生运用最多的学习策略是情感策略。个人型学习风格与英语习得水平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英语学习策略与英语习得水平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即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策略运用得越好,英语习得水平越高。

(一)加强课堂教学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应运用形式多样的视听教学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遵循“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原则,实现真正的教学做一体化。

(二)英语课堂教学引入情感因素的理念

当前,英语教学领域存在严重的知情分离现象,片面强调英语教学中的认知因素,忽视情感因素对语言教学的作用。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和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端正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重视英语学习策略在课堂教学的作用,加强英语学习策略培训

学习策略对于改进目前英语教学存在的费时低效现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培训,并帮助学生将学习策略应用到日常的英语学习活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改进教学效果。

[1]谭顶良.论学习风格及其研究价值[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46-50.

[2]康淑敏.学习风格理论——西方研究综述[J].山东外语教学,2003,(3):24-28.

[3]吴丽林,王菲.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学习风格与教学策略关系研究[J].外语界,2009,(5):50-59.

[4]尚晓华,王海华.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与英语水平的相关研究[J].外语教学,2010,(2):54-56.

[5]Keefe,J.Learning Style Theory and Practice[M].OH: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1987.

[6]Oxford,R.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New York:Newbury House,1990.

[7]Reid,J.M.Learning ESL/EFL Classroom[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Press Research Press,2002.

猜你喜欢

体验型学习策略量表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探讨
体验型科教式乡村景观作为城市边缘景观的价值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一种使用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花粉授粉算法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体验型”实践活动模式初探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
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设计
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