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化背景下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及启示
2013-09-14熊建文
熊建文
大众化背景下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及启示
熊建文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要有量的提高,更要有质的提升。比较大众化背景下中美两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状况,学习借鉴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中的可行方法,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的提升,对于到2020年我国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目标实现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中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情况
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一般是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关于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的研究成果来理解的。马丁·特罗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完成了《美国高等教育民主化》、《从大众高等教育向普及高等教育转化的思考》、《高等教育的扩张和转化》、《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等论文,形成了高等教育精英化、大众化和普及化三阶段论。大众化阶段,也即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而低于50%的时期。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高等教育在学人数与适龄人口的比率,适龄人口一般是指18岁至22岁这一年龄段的人口数。
美国高等教育经历殖民地学院的建立、建国时期小型学院的发展、工业化时期大学的转型,到霸权时期,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到20世纪40年代,美国高校的适龄青年入学率已达15%,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这是美国在全世界第一次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美国的人口数量快速增加、经济空前繁荣、民主化呼声不断高涨;在美苏争霸的过程中,美国更是注重加强对高等教育的控制和发展。可以说,美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顺应了美国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促进了美国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知识经济与信息社会的到来,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日趋显著,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更加旺盛。面对新时期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推动高等教育实现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更显迫切。1999年,我国决定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规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快速上升,2002年达到15%,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到2011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已达到316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可见,中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稳步发展的时期。
二、大众化背景下中美两国高等教育比较
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在教育观念、教育结构、教学改革、经费支持、质量评价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时代特点。基于不同的历史传统和国情,中美两国在高等教育体制和管理上存在一些差异。
教育理念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差别巨大。“以学生为中心”是美国高等教育中教育观念的一个重要表现,难能可贵的是,美国能采取开放包容的举措服务学生的自由发展。美国高校让学生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具体条件选择入学的时间、课程、专业等。在中国,虽然很多高校也有“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口号,但学生真正享有的自主权很小。中国高等学校学生自由选择的限度相对较小,“学分制”没能大范围推行,学生转专业难度较大。“中国教育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及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继承和对学术权威的尊重;相比之下,美国教育则更强调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着力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批判精神以及对知识的拓展和创新能力。”[1]这样的教育传统也就导致了中美两国在教育观念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美国的教育注重广而博,中国的教育注重窄而深;美国的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自主、自立精神,而中国的教育注意培养学生严格、严密、严谨的精神。”[2]
大众化承担主体的差异体现出两国教育结构不同。美国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美国政府调整、改革高等教育结构。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美国的高等教育结构包含社区学院、四年制院校、大学等,四年制本科院校是美国高等教育的核心;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社区学院和研究生教育得到加强。社区学院属于专科性质的短期高等教育机构,颁发副学士学位,处于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最底层。但社区学院适应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是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承担主体。“社区学院的管理以社区为中心、办学以普及为宗旨、专业和课程设置强调实用、办学形式灵活多样。正是这些特点使社区学院成为美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重要形式。”[3]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主要包括本科院校、高职高专学校。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得益于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而扩招主要是本科教育规模的扩大。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进程中,本科院校是大众化的承担主体。
美国高等教育改革成果颇丰,中国则任重而道远。在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成果颇丰,包含了对早期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新产生的教学方法。“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力,他们可以自由设计授课方法,根据教学主题和班级学生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步骤。”[4]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允许学生通过考试可以不参加课程学习而获得学分、学生利用自学材料在自修室中进行学习等方法。美国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升了高等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一直以来注重院校的合并、课程的设置等方面。在中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后,由于规模的扩大与有限的资源之间的矛盾,一段时间,一些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不容乐观。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校虽然一直在倡导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但总体上看,还仅限于个别典型,大范围的改革成果还少见。
经费支持体系、渠道两国略有不同。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曾面临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也在探索新的经费支持体系。一方面,美国政府加强投资,通过立法拨款加大资助;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开辟多种渠道为高等教育发展筹集经费,经费的来源日趋多样化。通过所得税的优惠政策,美国联邦和政府鼓励企业、慈善机构和个人资助高等教育,以弥补政府教育经费的不足”[5]。此外,美国在这一时期还加大对学生的资助力度,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我国高等教育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收取学生学费、其他个人或组织捐赠。政府投入是我国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政府给学校拨款的标准和方式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办学公平和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我们国家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政府投入仍然不足。
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健全,中国则显单一。美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时期,也在积极探索建立健全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价体系来保证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相统一。在对高校的教育评估和质量评价方面,形成了两种模式:综合评价与专业评估。在综合评价上,主要采取学生评教、学校自我检查、政府参与检查等方式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的教学条件、科研能力、办学经费、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价。在专业评估上,主要是成立评估机构,制定和公布评估标准,对高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水平、科研经费等方面进行评估。我国高校质量的评估主要是政府部门主导。“由于教育质量评价主体和评价指标较为单一,导致部分高等院校盲目争设新学科、开辟新校区、争夺硕士和博士点,造成高等教育各方面质量下滑,毕业生就业困难,同时出现了教育不足与教育过剩的尴尬局面。”[5]政府主导的单一的质量评价体系也导致高校过多的精力投于迎接评估工作中,而不是真正投入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上。
三、美国高等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树立新的教育理念。美国社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促使美国高等教育能摒弃因循守旧的思想,兼收并蓄,采众国之长,铸造自己国家高等教育的特色。“我国高等教育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教育必须促进每个人全面发展,人的个性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6]在实现教育强国的进程中,我们应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个性,发挥其主体性。“对学生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把尊重学生、培养学生、塑造学生作为高校的社会责任和终极目标,应该把学生是否对学校满意、是否在不断成长和发展、是否成才和进步,作为学校办学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7]
注重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为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重大贡献的社区学院特别注重实验实习课程,也为美国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技术性人才。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期,专科学校招生规模压缩,专科学校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缺乏特色。“我国的高等教育片面追求高层次,高等教育的中心偏高。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的比例失调,难以满足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中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也不能体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中承载主体的优势。”[8]近年来,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需求较大,也给我们传递了一个需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信号。政府在加强高等职业教育方面要注重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深入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期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小班授课、双语教学、现代媒体教学等。我们国家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提升的过程中要推动教学改革,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推广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革考核方法。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强化对教师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能力的考核,促进教学改革,推动实践育人。此外,我们应该真正推行“学分制”,让学生根据相关规定自由选择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政府还应该在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促进高校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努力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美国大学的好坏不是以公私来区分的,诸多的私立院校成为名校。而且美国的私立院校大多在办学过程中还会得到政府的经费支持,多数院校也不以营利为目的。近20多年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在学校规模、办学条件、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民办高等教育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无疑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我们国家,民办高等院校似乎无法与公办高等院校相比,民办高等院校也很少有超越公办高等学校的现象,而且民办高等院校也少有政府的经费支撑。政府对于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民办高等院校要加大支持力度。陕西省财政从2012年起每年设立3亿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民办高等教育公共服务和信息平台建设,高水平民办高校建设,改革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科学研究、表彰和奖励为民办高等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等方面。这一举措对于陕西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无疑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值得各地政府借鉴。
大力改革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在改革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方面,我们应该改变政府部门单一主体评价的状况,允许并支持民间第三方评价机构的成立和发展,建立以高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估制度。在高等教育评估工作中,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的积极性,推动科学评估,提升社会认可度,通过立法保障评估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我们还需要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类型的学校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实现评价标准的多层次性、多样化;应该促进评估常态化,改变一次评估定结论的做法。
参考文献:
[1]郝云龙.中美高等教育之比较及其启示[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4(6):42.
[2]张文英.中美高等教育比较与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3):155.
[3]邹晓宏.社区学院——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选择[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21.
[4]科恩.美国高等教育通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11.
[5]崔丹,汪栋.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江汉论坛,2012(11):138.
[6]杨洋.中美高等教育的比较与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91.
[7]梁金兰,郭双宙.中美高等教育质量内部保障体系比较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1(11):92.
[8]马志强.中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比较及启示[J].大学教育科学,2007(3):103.
〔本文系宿迁学院2013年重点科研基金项目《大众化背景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研究——基于中美高等教育比较的视角》(项目号2013KY407)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系宿迁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博士)
责任编辑:戴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