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情况评价与探讨

2013-09-14

唯实 2013年5期
关键词:区域间苏南生产性

宣 烨

江苏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情况评价与探讨

宣 烨

区域产业协同是指区域内各产业协调发展和整体结构不断优化,以及区域间产业的合理布局和分工,既包括区域内产业部门的协同,也包括区域间产业空间(地域)的协同。区域内产业部门协同要求在国民经济体系中产业间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主要表现为合理的三次产业结构,以及第一产业对第二产业的支撑和第二、第三产业间的互动发展,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联动与融合。区域间产业空间协同要求在基于各区域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寻求各区域产业功能的互补和互动,形成各具特色、合理分工的格局。主要表现为先发展地区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与升级,后发展地区通过承接产业转移等途径不断缩小与先发展地区的差距。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对江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是江苏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苏南“转型升级”、苏北“加速发展”的主要路径,有利于江苏在更大范围内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江苏区域产业协同的基本评价

1.江苏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现状

三次产业结构及要素配置趋于优化。全省三次产业占比从1995年的16.80%、52.67%、30.53%,调整为2010年的6.13%、52.51%、41.35%,第一产业比重逐步降低、第二产业基本保持不变、第三产业不断提升。1995年以来,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就业结构差异系数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三次产业间要素配置不断趋于优化。

三次产业间协同成熟度均处于“较成熟”阶段,但存在行业与区域差异。从灰色关联度平均值来看,全省第一、二产业间的协同成熟度数值较高,在0.65—0.71之间,其中苏南最高(0.71),苏中(0.65)与苏北(0.66)较为接近。全省第二、三产业间的协同发展成熟度数值相对略低,在0.63—0.67之间,其中苏南最低(0.63),苏中最高(0.67)。从趋势来看,第二、三产业间的协同成熟度呈现出不断提升的态势。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关系持续改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关系更加紧密。十年来,全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分别从36.45%、23.99%提高到43.64%、25.16%,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也分别从0.91、0.50提高到1.01、1.11。这些都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关系持续改善。研究结果还显示,2007年以来,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成为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度更高、拉动作用更强的产业,两者表现出更加紧密的协同关系。

三大区域间产业协同层次有所提升。2005年以来,苏南第三产业的比重由37%增加到44%,占全省第三产业的份额达到63.5%,正逐步发展成为服务业和制造业“双中心”。苏中和苏北地区,依托南北共建产业园、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等方式,第二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占全省份额从2005年的17.7%、16.3%,分别提升到目前的19.3%、19.2%。苏南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中心”、苏中、苏北普通制造业和农业“外围”的新模式正在形成。

三大区域产业梯度明显,全省产业布局框架逐渐清晰。苏南制造业结构与全省水平的差异度从2005年的0.16上升到目前的0.20,而苏中、苏北则呈下降之势,分别从0.51、0.65,减少为0.47、0.49。区位商计算结果表明,全省三大区域依托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和产业布局,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沿江基础产业带、沿东陇海线资源加工产业带和沿海临港产业带的布局框架逐渐清晰。

苏南产业协同综合指数明显领先于苏中、苏北地区。全省13个地级市(包括南京市)产业协同综合评价指数,南京以0.908分名列首位,之后依次是无锡、苏州、镇江和常州,宿迁、盐城和淮安位列最后三名,苏南产业协同综合水平(0.263)远高于苏中(-0.114)和苏北(-0.363)地区,表明江苏区域间产业协同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

2.江苏区域产业协同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

第三产业占GDP份额偏低,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江苏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一直偏低,2010年达到历史高点41.35%(全国为43.15%),同时其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作用只有38.6%和4.9%,低于第二产业(59.3%和7.5%)。这主要是由于全省正处于工业化后期,以信息化、国际化、高端化为主要特征的先进制造业投入加快,形成对服务业“挤出效应”,造成对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不足。与此同时,全省消费率明显偏低(40%左右),居民消费潜力难以释放,生活服务业尤其是新兴、享受和发展型服务业增长空间发掘不够充分,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偏低,产业带动力和影响力发挥有待提升。目前江苏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为33.23%,远低于北京(59.05%)和上海(48.91%),也低于广东(38.16%),同时制造业对其感应系数均值为0.78,远低于传统服务业(1.66)。这主要是由于江苏第二产业发展层次不高,无法通过制造业迂回生产环节把一部分生产性服务业独立出来。同时,江苏外资主导的加工贸易发达,企业价值链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环节,而研发、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基本在境外,生产性服务表现出明显的外向化特征,本土企业向价值链两端延伸受到抑制,制约了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扩张、功能发挥。

苏南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与第二产业协同成熟度偏低。苏南第二、三产业协同成熟度平均值为0.63,低于苏中(0.67)和苏北(0.65)水平,也低于其第一、二产业的协同成熟度(0.70)。这是因为苏南制造业外向度高,面向全球供需市场,而服务业市场并没有全球化,是一种典型的、市场容量有限的“非国际贸易型”的本地化产业。与此同时,在制造业全球化进程中极有可能受到来自发达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现代服务业某种程度的“挤出”。

区域产业协同缺乏长效机制,行政管理体制上的约束明显。现阶段江苏区域产业协同的动力更多地来自省级政府层面,行为的行政化色彩浓厚,具有“指标性”、“阶段性”特征,市场机制发挥明显不足,缺乏区域间互利共赢、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相关地方政府以行政区域为边界,“画地为牢”,着力于完善自身产业结构和协调行政区域内经济,致力于增加本区域GDP规模,对于区域间产业协同总体重视不够。

二、区域产业协同的国内外经验

1.产业结构的“双70%现象”

英美等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比重的70%,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70%。英美等国的发展历程表明,在工业化达到较高发展水平后,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必然,研发、信息、融资、技术支持、物流等服务与生产过程结合得日益紧密,服务环节在制造业价值链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融合趋势更为明显。

2.区域产业协同以第二产业的高度发展为基础

国外发达的服务业都是建立在先进制造业高度发展基础上,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及之后欧美等国的“再工业化”政策,也再次提醒我们第二产业是经济稳定的重要根基,是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三次产业的协同发展将是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最终方向。

3.产业协同与产业结构升级相互促进和发展

一方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制造业迂回生产环节把一部分生产性服务业独立出来,促使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扩张,之后信息技术、商业环境、交通设施等外来因素又进一步促使两者持续分化。另一方面,现代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支撑以及两者的融合能有效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创新。

4.强化政策干预,重视后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采取了政府干预政策,包括制定区域协同发展规划、设立专门的区域协同发展机构以及建立相关法律保障等,并运用多种倾斜政策,例如,公共投资、财政转移支付和税收优惠等。同时后发地区都将完善基础设施、重视人才开发等作为区域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5.依据本区域特点创新政策措施

发达国家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政策措施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为破除地区区划思想,美日等国都曾设立专门区域协调发展机构。国内广东省为激发“双转移”的积极性,创新财政资金扶持方式,设立竞争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

三、创新机制,推进江苏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江苏“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三大区域发展优势更加鲜明,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区域协调发展,区域产业协同是关键。

1.确立调控目标,形成产业协同发展的倒逼机制

应建立三大区域产业协同的目标责任制,明确全省区域产业发展协同成熟度在2011年的基础上(66%),“十二五”期间平均每年增加1.5个百分点,并且依据不同区域产业发展实际,确定不同的调控目标,将其列入地方经济发展和领导干部工作绩效考核范围,形成倒逼机制。

2.创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机制

江苏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总体不高,且近年来有下降趋势,由2004年的34.87%下降到2011年的31.07%,该比重明显低于北京、浙江、上海。“十二五”期间,江苏应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强化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搭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信息服务平台,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纳入统一平台之内,实现跨产业、跨行业的知识与信息整合。建立高效交流渠道,实现制造企业与生产性服务企业直接对话,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合作效率。由政府牵头建立社会性的监督与激励体系,保证协同机制高效运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通过迂回生产环节促使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分离。鼓励企业摆脱“自我服务”的低效率方式集中发展第三方服务。

3.推进国际化步伐,强化生产性服务业的带动力和影响力

服务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高端分工,逐步突破市场区域性限制,进入全球价值链的研发设计和品牌网络营销环节,是通过新的全球化战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强化生产性服务业带动力和影响力的重要路径。建议苏南地区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企业国际化步伐,像过去推进制造业市场“两头在外”一样,形成良好的基础设施吸引生产性服务业外资,大力开发国际服务外包市场,大力引进外国人才和智力。同时,利用制造业的市场需求,制定特殊政策吸引那些目前仍处于国外的生产性服务业尽早进入我国境内。以生产性服务业的大发展带动和影响区域产业的协同发展。

4.创新区域产业合作机制,平衡各方利益关系

建议创新区域产业合作机制,包括建立地方政府间经常性的对话协商机制、创新合作平台,平衡各方利益关系,尤其是考虑产业、资本输出地——苏南的利益诉求,制定利于产业发展的合作规则,消除由于产业、资本输出可能对苏南政府官员政治晋升、绩效考核带来的不利影响。按照“资源共享、利益分享”的合作原则,建立健全政府推动与市场驱动相结合的南北共建机制,更加注重用市场手段调动各方积极性,实现南北合作制度化、常态化,达到优势互补、合作双赢。

5.拓宽南北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

通过南北合作,江苏已建立一系列南北合作共建园区,显现出令人瞩目的成效。但应该看到,目前区域间的合作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并且主要是制造环节,确切地说是苏南将某些认为“不适合”的制造企业转移到苏中、苏北。其结果苏南扔掉了“包袱”,苏中、苏北得到了“宝贝”(增加了制造业规模),至于通过转移是否有利于各自的产业协同,则较少进入决策者视野,这种转移行为不利于区域间产业协同。建议大力拓宽南北合作领域,提高合作层次,推动南北合作由单纯制造业合作向第二、三产业全面拓展,由产业合作为主向科技、金融等服务领域合作拓展,由传统产业转移为主向产业互动、合理分工转变。

6.建立区域战略联盟,形成层级分工、错位发展的区域格局

目前,虽然江苏三大区域产业梯度明显,产业布局框架逐渐清晰,但区域间产业关联度偏低,没有形成基于价值链的产业链条或企业分工网络。建议由省发改委牵头、各市人民政府参与,建立区域产业战略联盟,打破地区利益分割,以战略联盟带动相互关联的上下游产品开发、布局,形成相关产品配套协作网络,依靠网络竞争优势强化区域间产业发展的协同效应。引导不同区域依据各自地区资源和产业发展特点,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结构,形成层级分工、错位发展的区域格局,避免各自为政、自我循环,并导致产业发展的“小而全”,造成恶性竞争,资源浪费。

(作者系南京财经大学产业发展研究院教授)

责任编辑:浩 宇

猜你喜欢

区域间苏南生产性
苏南年俗亦动人
观图释义:《红楼梦赋》与《〈红楼梦赋〉图册》的生产性传播
路先生,我错了
常喝茶减缓认知能力下降
常喝茶减缓认知能力下降
黑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我国包容性增长现状分析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试说幼儿园区域间各个区角学具制作与环境布置
产业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影响